问题

如何看待国家烟草专卖局在《电子烟》国家标准中提出“电子烟不得有烟草外其他风味”?

回答
国家烟草专卖局在《电子烟》国家标准中提出“电子烟不得有烟草外其他风味”的规定,无疑是电子烟行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讨论与关注。要理解这一规定的意义和影响,我们需要将其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下进行审视,并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

一、 出台背景:从“新兴事物”到“重点监管对象”

电子烟最初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传统卷烟的替代品,以“减害”为噱头,吸引了一批寻求替代品的消费者。然而,随着电子烟的普及,其潜在的风险和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逐渐显现。尤其是一些花样繁多的水果味、甜味电子烟,其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不容忽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烟草专卖局作为我国烟草行业的监管机构,对电子烟进行规范化管理是必然的选择。此前,电子烟市场一度处于一种“野蛮生长”的状态,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成分不明,对消费者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同时,市场乱象也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因此,推出国家标准,并设定明确的口味限制,是政府部门加强监管、保护公众健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举措。

二、 “不得有烟草外其他风味”:一项“口味封禁令”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非常清晰:电子烟产品只允许保留烟草本身的香味,禁止添加任何其他类型的风味物质。这意味着,我们熟悉的草莓味、薄荷味、可乐味、各种混合水果味等,都将被禁止。

从监管的角度来看,此举有几个核心考量:

1. 降低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被公众普遍认同的理由。水果味、糖果味等电子烟口味,因其甜美或清新的口感,对辨别能力较弱的未成年人具有极强的诱惑力。一旦口味被限制在烟草味,电子烟的吸引力将大幅降低,从而有效遏制未成年人接触和使用电子烟的趋势。这符合公共卫生领域,尤其是青少年健康保护的国际通行做法。
2. 回归“减害”定位,而非“时尚消费品”: 如果电子烟仅仅是传统卷烟的替代品,其核心在于“戒烟”或“低害”的属性。然而,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创意口味,正在将其推向一种潮流化、时尚化的消费品领域,这与“减害”的初衷渐行渐远。限制口味,有助于将电子烟拉回其最初被设定的定位,防止其演变成一种新的、对青少年有潜在危害的消费时尚。
3. 提升产品安全性,统一产品标准: 电子烟的成分复杂,尤其是香精香料的添加,可能带来未知的健康风险。通过限制口味,可以减少人为添加的化学物质种类,有助于实现产品成分的标准化,从而更容易对产品安全性进行评估和监管。这也有助于避免劣质产品通过添加廉价、不安全的香精来降低成本,同时也提升了整个行业的准入门槛。
4. 与国际监管趋势接轨: 一些国家和地区,如美国的部分州、欧盟等,也已经或正在考虑对电子烟的调味剂进行限制。国家烟草专卖局的这一规定,也体现了中国在电子烟监管上与国际接轨,采取更审慎、更负责任的态度。

三、 可能带来的影响与挑战:蛋糕的重新划分与市场的阵痛

这项规定的出台,无疑会在市场和消费者层面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1. 对现有电子烟品牌的冲击: 对于那些主要依靠花式口味吸引消费者的品牌而言,这将是巨大的打击。它们可能需要重新调整产品策略,投入研发资源开发符合新标准的烟草味产品,甚至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原本依靠口味创新抢占市场份额的中小品牌,其生存空间将受到严重挤压。
2. 消费者口味的转变与适应: 对于习惯了各种水果、甜味电子烟的消费者来说,这种口味限制意味着他们需要适应新的产品。一部分消费者可能会因此放弃电子烟,转而寻找其他替代品,或者回到传统卷烟。另一部分消费者则可能尝试适应烟草味的电子烟,或者转为寻求“灰色地带”的产品。
3. 市场集中度的提升: 在新规下,那些拥有技术研发能力、能够生产合格烟草味电子烟的企业,将更具优势。这可能会导致市场向少数几家大型企业集中,市场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4. 监管执行的挑战: 如何有效监管市场上的“黑市”产品,防止违规的调味电子烟继续流通,将是监管部门面临的一大挑战。同时,对于“烟草风味”的界定,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地带,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
5. 对传统卷烟市场的影响: 电子烟口味被限制后,一部分原本转向电子烟的消费者可能会回归传统卷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传统卷烟的销售产生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可能加剧了对卷烟消费的整体控制和戒烟的压力。

四、 复杂性的考量:平衡健康与市场

将电子烟口味限定在烟草味,本质上是一种公共卫生优先于商业利益的决策。这种决策的背后,是社会对于青少年健康、公共卫生以及市场秩序的深度考量。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电子烟市场的发展背后有复杂的利益链条,包括生产商、经销商以及部分消费者。这种“一刀切”的口味限制,也可能引发一些争议,例如:

是否过于严苛? 有观点认为,完全禁止除烟草外的其他风味,可能してしまう一部分真心希望通过电子烟帮助戒烟的消费者,因为某些口味的辅助性戒烟效果得到了部分研究的支持。
对自由选择权的干涉? 一些消费者认为,在成年人具备辨别能力的前提下,是否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只要产品符合安全标准。

但从国家层面的公共卫生政策来看,保护最脆弱的群体(青少年)免受潜在危害,往往被置于优先地位。当一项产品的潜在风险与商业利益发生冲突时,监管部门通常会倾向于采取更保守、更审慎的策略。

五、 结论:一次深远的市场重塑与健康导向的政策信号

总而言之,国家烟草专卖局在《电子烟》国家标准中提出的“电子烟不得有烟草外其他风味”的规定,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监管措施。它清晰地传递了国家层面对于电子烟产品性质的定调:电子烟应回归其作为卷烟替代品的“减害”属性,而非成为一种吸引青少年的“时尚消费品”。

这一举措将深刻地重塑电子烟市场格局,淘汰部分不合规产品和品牌,促进行业向更规范、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尽管在执行过程中会面临挑战,并且可能引起部分消费者和行业的调整阵痛,但从长远来看,这项政策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公众健康,特别是防止青少年受到电子烟的侵害,这符合社会整体利益和公共卫生发展的方向。它也预示着中国在电子烟领域的监管力度将持续加强,行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合规时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让你风光了几年 现在才解决你 你就偷着乐吧 挡着我们赚钱 你不知道死的有多惨 只挖了你五脏六腑还给你留了个壳也算我们礼仪之邦的体面.什么?你说患肺癌率又得高了 关我屁事 我逼你抽了?

user avatar

看看烟草口的宣传和行为:

守护青少年,远离电子烟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8877789172854784


===========

不得通过味觉来吸引用户。这肯定是没错的。这个站的很高,没什么反驳的余地。就看薄荷会不会禁,薄荷禁止的话,就有点过了,因为你香烟也有薄荷味啊。

另外,那些爆珠的烟草禁不禁?你不能香烟可以有陈皮橘子味道去吸引青少年啊。

user avatar

大家原本在吃shi,上面说,吃shi有害健康,架不住有的人就好这一口,上瘾没办法。

于是管控厕所,课以重税,并且大力宣传未成年人禁止吃shi,但是年轻人不知道为什么,还是能吃到shi。

忽然有一天,出现了比shi毒性低还是水果味的人造shi,大部分吃原味shi吃不惯的人转了阵营,并且年轻人更容易吃到这种人造shi了。

上头一看不行啊,这东西也不靠厕所生产,管不住啊,不仅年轻人跑去吃,还有很多老shi民也去了,我的税怎么办,毒性低了寿命长了医保养老金也闹不住啊。

好,从5月1号开始,你们只准吃shi味的人造shi。


所以你们为什么不想个办法,要么把shi根除了,要么让年轻人彻底碰不到shi呢?非得逼着大家吃原味shi,好了,至少税和养老金有着落了。

谁倒霉了呢,为了平衡健康和欲望选了人造shi的人呗。

对不起,我们碍着收税了,还活得久浪费医保和养老金了。

说老实话,雾化的所谓烟草本味真的跟shi一样。

真要这么逼人戒烟,那就认了吧。

user avatar

动蛋糕了

逼着电子烟用户改换香烟

未成年人也有抽香烟的,也可以买,为什么不禁?

考虑过目前门店过甚的情况吗?血亏呢

user avatar

如果说调香电子烟因为吸引非烟民而要被禁,那么传统香烟是因为吸引了什么人群而不被禁?

烟民在吸传统烟之前难道不是什么都没吸过的干净青年甚至少年?

考虑传统烟远超电子烟的伤害性,为什么政策不考虑禁止传统香烟?即使不禁,为什么不能像几乎所有其他国家一样限制包装封面的宣传属性?

中国烟草行业的既得利益者与卖鸦片的英国殖民者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人家至少不会去毒害自己的国民。

user avatar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不要挑战政企合一的国营垄断资本。

user avatar

是个挺好的限制,别人说的够多了,我说一点你们可能没想到的:

前段时间在商场,一直闻到一股浓重的玫瑰花香味,里面混杂着类似酒精味道的玫瑰香,非常不舒服,第一反应是哪位女士香水这么low?,即便是漂亮女孩,这种味道也是很减分的。于是躲开了几位嫌疑较大的女士,紧步跟上几个大老爷们,觉得这下安全了,可过了几秒钟,再次浓重的掺杂酒精的玫瑰花味袭来,这下我警惕的看了一下,就是这几个男的其中一个纹身壮汉,嘴里若有若无的吐出一丝烟雾,然后迅速的把一个微小的东西放在兜里。

卧了个大槽,感情这么半天我一直在吸一个油腻肥男吐出的玫瑰味的二手烟!

也是从这开始,我才知道电子烟可以随吸随停、可以放兜里,而且烟雾很淡,更要命的是居然可以有玫瑰味,巧克力味。因为约定俗成的原因,现在已经没人敢在商场里吸卷烟了,但二手烟则不然,烟民们当然不在乎室内吸烟,只是怕被骂而已。卷烟由于十份嘲讽的味道且每次只能以根为单位,使得隐蔽的室内吸食几乎不可能,而电子烟则不然,没人看了吸一口放兜里,烟雾又味道不重,甚至还有玫瑰味,不知道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其实吸了二手烟,还以为身边哪个重口味美女过去了呢,这就使得烟民更加肆无忌惮,更乐于看到民众认为电子烟不是烟。

我一直认为,这是很多烟民支持电子烟的一个非常大的却不好意思明说的动机。

所以我非常支持电子烟禁止一些乱七八糟的味道,甚至我认为应该强行加一个剧烈且无害的卷烟味道,已提醒旁人此处有电子烟存在。而且玫瑰味的电子烟雾,从一个纹身壮汉嘴里发出,给我的感觉,非常像一个胡子拉碴的大叔内裤外穿了意见粉红色的丁字裤,还跟旁人争辩这不是内裤是超人一样恶心。

user avatar

提问者是本人,我的看法如下:

香烟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是品牌,二是烟丝(烟叶),三是调味。

而电子烟的出现打破品牌、烟丝的垄断,对传统香烟具有较大冲击性。对传统香烟的冲击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国家烟草形成竞争,抢夺现存客户群体,销量下降,营收降低,利润减少;二是烟草专卖局对渠道的控制降低,让烟草专卖局失去传统的垄断地位。

我有以下三个观点:

一:为了保证烟草行业的销量、营收、利润,在品牌、烟丝方面无法控制的情况下,通过调味入手,要求电子烟生产商必须通过烟草专卖局购买烟草味调味香精,从而形成新的收入来源,代替传统烟草的利润下滑。

二:电子烟不得有烟草外其他风味,本质上来说电子烟依旧与传统香烟无异,只不过一个载体是烟丝,一个是烟油。如果未来证实电子烟健康危害大于香烟,那么烟民会回流到传统香烟,不会由于存在口味差别而放弃传统香烟。如果电子烟健康危害不大,并且与传统香烟有两分天下的趋势,烟草集团也可以顺势推出电子烟品牌或者收购电子烟品牌,由于风味差别不大,创新或者收购难度不大,有利于整合。

三:电子烟客户反映,烟草味电子烟难抽,往往以非烟草味烟弹为主。此举等于变相瓦解电子烟的消费群体,阻止电子烟的发展。

三个观点,欢迎各位讨论

有知友提出,此举有利于阻止未成年人抽烟。我认为该说法具有合理性,属于烟草集团的一种考虑。电子烟的口味多样,相比于传统香烟,更能吸引未成年人尝试、成瘾,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香烟从过去的普通消费品转变为社交沟通物品,大大提高了香烟的普及程度,未成年人基于整个大环境下,往往容易模仿甚至被动学会抽烟。所以,要阻止未成年人抽烟,更多的应当从宣传教育入手,学校、家庭、社会三管齐下。我们不能妖魔化抽烟,但也必须正视抽烟问题,是否抽烟应当在成年后拥有思考能力时决定。

user avatar

为啥不把无尼古丁盐的电子烟单独出来……

这玩意理论上,更无害吧。

甚至做成甜味烟雾口香糖不也挺好?

现实里,反而没啥正经厂商做,都是山寨小厂。

user avatar

挺好的,最好也适用于烟草,因为“不得有其他风味”是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及其实施准则的明确要求!


user avatar

我先说明一下自我的身份,以免有人会给我扣着所谓屁股决定脑袋的帽子。

我21,在校大学生,不抽烟,不抽电子烟,不卖电子烟,绝对是中立方,如果有人质疑本人的身份,本人愿意亮身份证。

好,开始回答

首先,我想请各位扪心自问一下,各类水果香味,各类非烟草味的电子烟的主要消费群体是什么,是想要戒烟的老烟民?还是没有抽过烟抱着图个新鲜感的年轻人?

第二,我想请问一下,推出各类非烟草味的电子烟是为了吸引想要戒烟的老烟民还是想要图个新鲜感的年轻人?

我认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很明显,吸烟的老烟民可以评论告诉我一声,你们会不会去抽那些非烟草味的电子烟。

请大家对这两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答案之后再想一下,国家出台这项规定到底是为了避免年轻人只是为了图个新鲜感又可以不用被烟草的味道给劝退去抽这一口电子烟,还是为了打击电子烟市场,保护烟草的税收呢?

还请各位不要被带入了节奏,电子烟既然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就意味着这东西现在在国内有着不小的市场了,依靠着电子烟谋取利益的人也有不少了,现在这个政策对于这些人而言绝对是会影响其利益的,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有些烟贩子急着跳脚也是很正常的,大家莫要见怪。


我看见有人评论我的回答被删了,我先说明一下啊,我不会删人评论的,我还想看见其他人怎么想的呢。知乎删的我管不了。

补一个,我看见这问题下不少回答说了,电子烟去除烟焦油,一氧化碳,只保留了尼古丁,还有回答说尼古丁无害只会导致成瘾性。还是这么说吧,水果味的电子烟是给谁消费的?消费主体是哪一类人群?是想要找替代的老烟民还是想要尝点新鲜的年轻人?

尼古丁有成瘾性是电子烟民自己说的,尼古丁无害也是电子烟民说的,还有不少电子烟民说自己曾经抽卷烟,改抽电子烟后身体好了的。那除了说明电子烟危害没有传统烟大还有什么吗,烟的危害不就大在一个成瘾性吗?烧烤也致癌也没见人给禁了,那是没什么会吃烧烤上瘾啊。电子烟民要是能证明电子烟不会上瘾,我马上支持你们的诉求。

还有一群人在叫什么国家吃相难看的,笑死。吃相要真难看电子烟早就纳入专卖体系了,还扯什么传统烟也有薄荷味爆珠,传统烟有各类水果风味吗?

我知道国家此次政策必然损害许多电子烟贩的利益,这些烟贩组团反对,发通稿很正常。这么多反对的除了说危害小和影响国家专卖利益的还有其它角度吗?咋不说电子烟也有成瘾性呢?

既然有这么多电子烟民,这么支持电子烟的话,那我希望你们的后代可以生活在电子烟中,你们的孩子今天回来告诉你他抽了一根苹果味的,好抽;明天抽橙子味的,棒极了;后天抽个柠檬味的,太舒服了。以后天天要抽电子烟,等到那一天,我想知道你们会不会去怪罪国家当初为什么不禁止这些电子烟做出这些水果味道,为什么不禁止电子烟做的这么好上口。

更新分割

看见有很多评论集中告诉我传统烟有果味,烟嘴是甜的之类的,老实说,我不抽烟,没见过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但是我想知道,这些果味传统烟和甜烟嘴的传统烟进口是不是还是以烟味为主?为什么电子烟民不能告诉一下都是成瘾性的尼古丁,凭什么电子烟就能包装成各种果味还能排除烟味去吸引人,是电子烟不会上瘾还是说电子烟先进?

还有,说国家吃相难看,恕我直言,那些传统烟民养活了国家的军队,烟民抽的每一盒烟就是新航母的一个螺丝,就是这样,国家还要禁止这些烟民在公共场合吸烟,还要禁止香烟企业做广告。国家如果真的想要在这方面捞钱,为什么不去鼓励这些烟企做宣传,让烟企请几个流量小生做个代言,吸引更多粉丝购买,如果国家真的想要电子烟的利润,为什么不去把电子烟全面纳入烟草专卖?人家传统烟企一面上税,一面还让一些落后地区种烟草脱贫,你电子烟能干什么,何德何能去碰瓷传统烟草行业?

国家现在对这些电子烟看的很清楚,就是一种成瘾性物质,还要批着一层果味的外衣,去除掉那最后一点筛选人的烟臭味,以吸引更多的人去抽,更何况,电子烟最初作为香烟的替代品现在却变成吸引人抽烟的前锋,是不是有违初衷?

还是那一句话,现在叫着不该禁,等到自己有孩子了,看着自己的孩子把这些果味电子烟当糖一样吃,会不会去埋怨国家没有禁止这些果味的电子烟?

再更

又开始有人说我啥都不懂,不应该发表意见了。

那好,我啥都不懂,我就在最朴素的道德和是非观的立场上再说一嘴。

电子烟含有导致成瘾性的尼古丁,既然是一个成瘾性物质,那么给电子烟包装成各种果味到底是去吸引烟民还是吸引没吸过烟的人的?别说什么薄荷爆珠的那些传统烟,那些烟就是在怎么做,只要含有烟草,点着了,照样是烟味为主,受不了烟味的吸了一口就给劝退了,果味电子烟有烟味没有,没有烟味怎么去劝退那些受不了烟味的人?

现在一个个叫的欢,等到自己孩子电子烟不离手的时候在去哭吧。

再一个,烟民自己知道吸烟有害,国家也知道,所以现在公共场合禁烟,就是为了避免其他人被迫吸二手烟。电子烟民呢?电子烟不是烟,没事的,这是电子烟民的说辞。而且传统烟的烟税极高,烟民养活军队不是开玩笑的。电子烟能干什么,是高新技术还是纳税大户,都不是,还要去引诱普通人去吸尼古丁,真是有脸了。

现在国家只是禁止了一些口味,你们就跳成这样,还不是因为没有水果味不好去吸引更多人买了,因为国家政策导致自己赚不到钱了就直接说,不要整的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还有那些说曾经抽传统烟的,现在改抽电子烟的,喜欢水果味自己去买香精,这玩意国家没给你禁掉,自己买了爱怎么吸怎么吸没人管你,别一天到晚拿着个果味尼古丁自欺欺人。

我支持国家限制电子烟口味,让这些电子烟贩跳脚去吧,赚了几年昧良心的钱够了,该收手了。

user avatar

烟草局,终于做了一件对的事情。

之前老是鼓吹电子烟的危害,真烟的危害不比电子烟多了去了。

只允许烟草味的电子烟,作为真烟的替代或者是戒烟,非常好,杜绝其他口味,防止对不吸烟者的引诱。

人生重来,我不会再去抽烟。抽了很多年的烟,改抽电子烟,一直只抽烟草味,偶尔又尝试两次真烟,已经完全接受不了真烟的味道。对于老烟民,是非常好的替代。不抽烟的人还非要去尝试电子烟,是不明智的选择。

烟草局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对国民健康非常有利的,下一步应该加强对烟油烟弹的监管,杜绝一些唯利是图的企业,在里面加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觉得电子烟不过瘾的去抽真烟,想健康点儿就抽电子烟,不抽烟的人不要去好奇尝试。

更新一下……

回答完,看了下其他人的回答,大多数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香烟不是个好东西,电子烟也没好处,两者相比电子烟的危害明显的小。

之前鼓吹电子烟危害,禁止电子烟,我反对,很明显是想继续垄断。

现在这个规定,明显能共处,又利于大多数,为什么要反对?这回是动了无良电子烟商家的利益,因为他们没办法引诱更多人抽电子烟。

不是老烟民,你就不要抽烟了,你干脆就戒掉。是老烟民,肯定只抽烟草味的电子烟。

多少人抽烟都是青少年的时候学会的,我当初就很讨厌电子烟有其他口味,明显是引诱青少年去尝试。

烟草局做的不对就该骂,做的对就夸。很多人不是做电子烟的,你反对个毛线啊。

抽个电子烟还要抽水果味、饮料味,这样的烟民你就别抽了,买个果汁红牛喝不好吗?

user avatar

喷子们能闭嘴吗????

烟是有害的,不管是电子烟还是香烟都有害。

水果味的电子烟更容易吸引首次尝试的年轻人,本来就应该禁止!

同样的道理,槟榔也一样。

既然槟榔和烟草现在都没办法一刀切,那想办法降低成瘾人群总是对的吧?

我吃不惯槟榔,但是哈密瓜口味带爆珠那种槟榔说实话口味好了很多。

但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你们抽的第一口烟肯定都是痛苦的回忆吧?很多人可能就因此不抽烟了。

而我慢慢开始有烟瘾,就是因为那款薄荷味带爆珠的蓝色盒子的黄鹤楼!

算了不说了,总之这件事上我是双手赞同的。但希望国家一视同仁吧,把烟草和槟榔这种成瘾有害物质都纳入进来。


不允许烟草带其他风味如同不允许烟草请代言人做广告一样,都是限制年轻人接触。

user avatar

典型的养肥了再杀!中国电子烟发展这么多年了之前也传出各种各样的文件。总算没有扼杀这个新兴产业的政策出台,因此电子烟的产业得以健康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口味深受年轻一代的喜爱,各种特殊新奇的口味也是电子烟的卖点和竞争优势,这无疑是打蛇打七寸,现在整个电子烟的产业链已经发展成熟,对整个电子烟产业的影响不言而喻!

几年前朋友邀我做某个品牌电子烟品牌的代理,被我拒绝了,我奉劝他考虑一下。他问我为什么?我说风险太大,他问我这个有什么风险?我说很简单因为中国只有一个烟草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

user avatar

我想提出反问,请问烟草局为什么电子烟不得有烟草外的其他风味?

请回答:

1.传统烟草它有利于健康吗?

2.电子烟与传统烟草对人体健康影响来比是否利大于弊?

3.电子烟与传统烟草比是否减少了二手烟危害和降低致癌风险,减少了吸烟者口臭手黄全身烟味等缺点?

4.传统各品牌烟草难道没有别的味道吗,比如女士薄荷烟等?这个是否需要限制?


可以理解烟草局出规范是希望减少未成年人吸食电子烟,减少口味降低人们对电子烟的需求从而减少购买。

但是能否从科学的角度和社会学的角度去真正的论证?你烟草局真正的目标与需求是什么?

烟草管控,税收。

未成年没了电子烟他还有传统烟,谁小时候没偷吸几口,个别初中高中就偷着抽了,不是说你禁就能禁得了的,这个从家长学校的教育引导,社会的各烟草销售点强制要求不得向未成年出售。预防和劝阻未成年吸烟才是真管控。

规范电子烟行业,电子烟弹也向烟草一样受国家监督,生产与销售需要许可资质,非正规没有许可的品牌厂商一律严格打击。烟弹销售纳入烟草税收体系。看成本来定具体征多少个点合适。

而不是奇葩的提出“不得有除烟草味之外的其他口味”。

脱裤子放p,多此一举


---3.13更新---

看了评论说的为了未成年减少吸烟人群。但是你有考虑过多少老的卷烟烟民改抽电子烟的吗?身边也有一大批中年人改抽了电子烟,年轻人的抽的就更多了,改抽电子烟家里抱怨都少了没味了,小孩也都让抱了,身体上感觉就比之前抽卷烟来的舒服多。好好的替代品,好嘛把果味一取消,电子烟的吸引力直接跌爆,本来就是因为果味等味道舒适不苦涩才转的电子烟,传统烟草味的电子烟多难抽?味道不纯还不够刺激,淡出个鸟,还不如卷烟来的有快感。

有些人就说了那你怎么不戒了。烟瘾小的是肯定要戒烟的,抽惯了电子烟复吸传统烟也接受不了那个味道了,可是年龄大的呢?那些十几二十年的老烟民呢?他们有些给子女千劝万劝的改抽电子烟了,现在没味儿了,就复吸卷烟。又要一身恶臭,再次烟雾缭绕的办公室和客厅。每天早上一声声的干呕咳痰。二手烟再次熏陶起来,沉醉你我他。

我觉得这是打着以“减少吸引力来减少新增吸烟人群与未成年人”的口号,来实行打压电子烟,重提升卷烟销量的措施,可能因为销量肉眼可见的掉了200亿吧,说是说本身万亿的规模不屑这200,可是人家已经想到未来了,今年200亿明年500亿,不给你机会扼杀先再说。

还有点喔,什么局的,出什么办法规范的没有提前公示和讨论期的吗,直接抽着烟开着会就决定了?决策群体是哪些人?有没有正儿八经的邀请行业与受众一起分析研究,通过实验论据和社会模型来判断利弊。有没有想着通过社会和教育,对市场的规范来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劝阻未成年人吸烟。这种一刀精准狠的砍倒电子烟,是因为这样时间和管理成本最低,执行最高效吗?抖个机灵,那既然这样,咱们从源头做起,降低青少年不是釜底抽薪更进一步。

小众群众的需求与所谓“健康”可以被忽视,因为他们已经根深蒂固认为电子烟也是烟也有毒,报道新闻怎么写他们只会记得那些不好的印象,什么肺纤维化什么电子烟病。很多公众号也是写电子烟危害大,丝毫不提与传统卷烟比,它已经很温柔很不伤身了。压力大啊,要满足维持全国卷烟这么大盘子,“保就业”“保产能”“保税收”“扶贫烟草经济”这么多大众的利益诉求,你那点健康算啥。

电子烟厂的你们也好好反思,为什么一干就趴了,要去证明你们比传统烟好的点,不要把它停留在详情页,而是实验报告,长期的跟踪证明,论文的刊发,学术上干出条路来!以前怕被盯上一个个都闷头发展不作声,现在被锤了还想啥呢?就没个正面形象,丢人。看看传统烟草,又是税收又是就业,还能扶贫种植,做慈善的。你们也整起来什么降低吸烟人群患癌率多少多少,什么大力推二手烟危害,电子烟没有啊啥啥的。(如果真没有)

说点黑暗的话,也是个人思考比较黑暗的问题,就是全球不禁烟草,除了经济利益之外,是不是也有个减轻全球老龄化,降人口这么个需求?毕竟致癌率那么高,特别中老年。肺部黑的跟个碳一样,基本都走的比较早,苟住的都是少数。像美国搞这个新冠一样,目的就是去一去老年人口这一冗余,减轻养老负担,提升社会活力?还有比尔盖茨的人类清除计划。会不会世界真的有这些黑暗的计划?在实施和隐秘实施中。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国家烟草专卖局在《电子烟》国家标准中提出“电子烟不得有烟草外其他风味”的规定,无疑是电子烟行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讨论与关注。要理解这一规定的意义和影响,我们需要将其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下进行审视,并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一、 出台背景:从“新兴事物”到.............
  • 回答
    关于网传“北大文科博士在深圳大学任教经济困难,月薪13千,上网课要求学校发网络补助”的信息,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结合中国高校薪酬体系、地区差异及政策背景,综合判断其真实性及合理性。 一、信息真实性分析1. 来源可信度 目前尚无权威媒体或深圳大学官方声明证实该传言。网络传言往往存在夸大或误传.............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数学家康斯坦丁·奥尔梅佐夫(Konstantin Orelmazov)的自杀事件,目前公开的可靠信息较为有限,但结合俄乌冲突的背景和乌克兰学术界的现状,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1. 事件背景的核实与可能性 身份确认:目前公开的资料中,尚未有明确的、权威的新闻来源(如BBC.............
  • 回答
    关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James W. "Jim" Welsbach)提到的F35战机与歼20近距离接触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无直接证据表明该言论来自美国官方渠道,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澄清。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美国官方声明的缺失:截至2023年,美国.............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硅谷男子在妻子患病期间相亲,妻子病逝后迅速再婚并独吞200万抚恤金”的事件,目前没有权威媒体或官方渠道发布过相关具体信息。因此,这一事件的真实性、细节和法律性质尚无法确认。以下从法律、道德和社会角度进行分析,供您参考: 一、事件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1. 重婚罪(若属实) 根据中国.............
  • 回答
    欧盟三国领导人乘坐火车前往基辅会晤泽连斯基,这一事件反映了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以及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政治的复杂动态。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及其背后的局势: 一、欧盟三国领导人赴基辅的背景与意义1. 象征性行动 欧盟三国(如波兰、爱沙尼亚、捷克等)领导人乘坐火车前往基辅,是近年.............
  • 回答
    中国海关查获5840块造假显卡、讯景中国官网临时关闭以及天猫旗舰店下架产品事件,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秩序维护及企业合规问题,具有多重社会和行业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核心问题1. 海关查获假显卡 查获数量:5840块显卡,可能涉及假冒品牌(如讯景、华硕、技嘉等),或.............
  • 回答
    尹锡悦当选韩国总统是2022年韩国大选的重要结果,这一事件对韩国政治、经济、社会及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背景、意义及可能的未来走向: 一、选举背景与过程1. 政治格局 在野党联盟胜利:2022年韩国大选中,由自由民主党和共同民主党组成的“在野党联盟”以压倒性优势击.............
  • 回答
    关于加州华裔女博士因持刀袭警被警方击毙的事件,这一案件涉及法律程序、执法权、种族问题等复杂背景,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从法律、执法程序、社会背景、争议焦点等方面展开详细讨论: 1. 事件背景与法律依据根据公开报道,事件发生在2022年11月,加州一名华裔女性(身份为博士)因涉嫌持刀袭击警察,在.............
  • 回答
    基辛格的《论中国》(On China)是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于1972年访华期间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中美关系史上的关键文献之一。这本书不仅记录了基辛格作为“中间人”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角色,还系统阐述了他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历史和外交政策的深刻观察。以下.............
  • 回答
    印度承认误射导弹落入巴基斯坦境内一事,是印巴两国关系紧张的一个缩影,也反映了地区安全局势的复杂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影响及可能的后续发展: 一、事件背景与经过1.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23年6月,印度在进行军事演习时,一枚“阿金科特”(Agni5)远程导弹因技术故障.............
  • 回答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在乌克兰发动全面军事行动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草案,要求俄罗斯立即从乌克兰撤军、停止军事行动,并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决议的通过过程和结果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1. 俄罗斯的军事行动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在.............
  • 回答
    乌克兰副总理呼吁游戏厂商暂停在俄罗斯的业务,并点名腾讯,这一事件反映了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社会通过经济手段施压俄罗斯的策略。以下从背景、动机、可能影响及各方反应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动机1. 俄乌冲突的经济压力 俄乌冲突已持续近两年,俄罗斯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包括制裁、能源价格飙.............
  • 回答
    瓦列里·捷杰耶夫(Valery Gergiev)作为俄罗斯著名的指挥家和马林斯基剧院的音乐总监,其被西方音乐界抵制的事件,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文化立场与艺术伦理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影响及争议: 一、事件背景:捷杰耶夫与俄罗斯的政治关联1. 职业背景 捷杰耶夫自1.............
  • 回答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推广DNA数据库以实现有效打拐的建议,涉及技术、法律、伦理、实际操作等多方面因素,其可行性需从多个维度综合分析。以下从技术、法律、伦理、操作、风险等角度详细探讨: 一、技术可行性分析1. DNA数据库的原理 DNA数据库通过存储犯罪现场或失踪人员的DNA样本,利用DNA指纹技.............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外交部发布的所谓“乌克兰政府对顿巴斯的暴行”视频,这一问题涉及俄乌冲突的复杂背景、信息战的特征以及国际社会的争议。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1. 背景与视频的来源 冲突背景: 顿巴斯地区(包括顿涅茨克和赫尔松两州)自2014年以来一直是俄乌矛盾的焦点。2022年2月,俄罗斯以“保.............
  • 回答
    关于抖音用户“李赛高(佤邦)”被封号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较为有限,但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事件背景与可能原因1. 账号主体身份 “李赛高”可能是某位公众人物或网红,而“佤邦”可能与其身份或背景有关。佤邦是缅甸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历史上曾与中国存在复杂关系,涉及民族、历史、政.............
  • 回答
    沈逸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国际政治研究,尤其关注地缘政治与大国关系。他在俄乌冲突中的分析曾引发争议,但需注意的是,学术观点的准确性往往取决于信息来源、分析框架和时代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其判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沈逸的分析背景与观点1. 2014年乌克兰危机前的预测 .............
  • 回答
    关于饶毅提到的“在美国校运动队的学生就能上哈佛等一众名校”的说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既要理解其可能的背景和意图,也要客观看待美国大学的招生政策和实际情况。 一、饶毅的言论背景与可能的误解饶毅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关注中国教育体系与国际教育的差异,曾在多个场合讨论中美教育制度的对比。如果他提到.............
  • 回答
    地狱笑话吧的突然爆火,是网络文化、社会情绪、平台算法和亚文化圈层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社会情绪的释放与心理需求1. 压力与焦虑的宣泄 在快节奏、高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们普遍面临工作、生活压力。地狱笑话以其“荒诞”“反讽”“黑色幽默”的特点,成为一种情绪宣泄的出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