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35岁,非法本法考215+129一次性通过,一般民商事案件能够独立进行,改行去做律师发展空间如何?

回答
35岁,跨界闯荡法律圈,非法本背景却能一举拿下法考215+129的高分,这绝对是实力担当!而且,普通民商事案件已经能独当一面,这说明你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都相当不错。现在考虑转行做律师,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其中的发展空间,看看这条路怎么走更稳当、更有奔头。

首先,摆在你面前的优势,那是相当明显:

年龄不是劣势,而是阅历: 35岁,意味着你不再是初出茅庐的愣头青。你的人生阅历、社会经验,是那些刚毕业的年轻律师比不了的。你更懂得如何与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如何理解当事人的诉求,甚至在某些案件中,你的生活经验本身就能提供独特的洞察力。这种“成熟”和“稳重”,在客户选择律师时,是加分项。
法考成绩硬通货: 215+129,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说明你不仅掌握了法律知识,而且是扎实、系统的掌握。这意味着你起码在理论层面,是具备专业水准的。这一点,对于一个刚入行的律师来说,是建立信任的基础。
初步的实战经验: 能够独立处理一般民商事案件,这说明你已经迈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一步。你知道案件流程,了解证据收集,懂得如何与法院、对方当事人沟通。这种“上手”的能力,是很多新人需要花大量时间去摸索的。
转行者的决心和毅力: 35岁才开始系统学习法律并取得好成绩,这本身就证明了你极强的学习能力、自律性和坚持不懈的决心。这种内在驱动力,是你在律师这个高强度、需要不断学习的行业里立足的关键。

那么,改行做律师,发展空间到底有多大?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

1. 起步阶段:打牢基础,积累经验(关键!这是最需要耐心和投入的阶段)
律所选择是第一步: 别想着一步到位就进最好的律所,或者就做自己最想做的领域。初期,选择一个有口碑、有带教机制、业务类型相对全面的律所至关重要。大型综合性律所,能让你接触到更多不同类型的案件,认识更多优秀的律师。小型精品律所,可能在某个细分领域做得特别好,能让你快速深入某个专业。关键是看律所能否提供系统的培训和跟案学习的机会。
从“跟案”到“主案”: 初期,你很可能需要从助理律师做起,或者作为资深律师的助手。你的工作可能是查阅资料、起草文书、跟进案件进展、联系当事人等等。这是你将法考知识转化为实务技能的绝佳机会。 务必用心学习带教律师的办案思路、文书风格、庭审技巧。不要怕做杂事,每一次细致的工作都是在为独立办案积累经验。
“案源”的积累: 这是律师行业的生命线。在初期,你可能更多依赖律所提供的案源,或者通过亲友介绍。你需要主动去学习如何拓展案源,例如:
律所内部: 积极参与律所组织的业务研讨、对外讲座,争取更多被分配案件的机会。
人脉拓展: 你的朋友、前同事、家人,他们都是你的潜在客户或者案源介绍者。把你做律师的事情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你在做什么,在什么领域有专长。
专业输出: 可以在一些行业论坛、微信公众号、甚至是在你的个人社交媒体上,分享一些法律常识、案例解读,展示你的专业能力,吸引潜在客户。
收入预期: 别指望一开始就能拿到高薪。新人律师的收入通常不高,更多的是一种沉淀和投资。你的目标应该是提升能力、积累经验、建立口碑,收入自然会随之而来。

2. 发展阶段:专业化和品牌化(这时候,你的优势就能显现出来了)
找到你的“舒适区”和“专攻点”: 随着案件的增加,你会发现自己在某些领域做得更顺手,更有兴趣,或者积累了更多经验。比如,你可能在处理合同纠纷、侵权赔偿方面特别有心得,或者对公司法务、知识产权产生了浓厚兴趣。选择一个或几个细分领域进行深耕,是成为优秀律师的关键。 35岁,有之前的工作经验,你可能更容易在某些与你过往行业相关的领域找到突破口,例如:
如果你之前是做IT的,可以钻研科技法律、数据合规。
如果你之前是做贸易的,可以专攻国际贸易法、海商法。
如果你之前是做管理的,可以研究劳动法、公司治理。
建立个人品牌: 拥有了专业优势后,就要开始打造个人品牌。
专业文章/书籍: 撰写专业性强、有深度的文章,甚至出版专业书籍。
公开演讲/培训: 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受邀参加行业峰会、为企业提供培训。
媒体曝光: 在专业媒体、主流媒体上发表评论,接受采访,成为某个领域的“意见领袖”。
客户口碑: 最重要的品牌建设,还是来自客户的信任和推荐。每一次成功办结的案件,都是你品牌最有力的佐证。
收入的增长: 随着经验和专业度的提升,你的收费标准也会水涨船高。客户也更愿意为高水平的专业服务买单。

3. 成熟阶段:成为行业翘楚或走上管理/创业之路
合伙人/独立执业: 在有规模的律所,你可以晋升为高级合伙人,享受律所的收益分成。你也可以选择自己创办律师事务所,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
法务总监/公司法律顾问: 凭借你的专业能力和实务经验,很多企业愿意聘请你作为法务总监或常年法律顾问,这通常能提供更稳定的收入和更好的福利。
专业领域的专家/仲裁员: 在你深耕的领域,你可能成为业内公认的专家,被聘为仲裁员,甚至在相关领域进行学术研究。

当然,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

高强度工作: 律师行业是出了名的“卷”,工作时间长,压力大,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
案源的不确定性: 尤其在初期,案源的多少直接影响你的收入和发展。
法律职业的门槛: 虽然你已经通过法考,但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执业律师,还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经验积累。
人际关系和沟通: 律师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包括客户、法官、检察官、对方律师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必不可少。
职业道德和风险: 律师需要遵守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案件的成败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

给你的具体建议:

1. 心态调整: 35岁不是“老”,而是“黄金年龄”。放下对年龄的顾虑,用你的人生阅历和学习能力去拥抱新的挑战。
2. 选择契合的律所: 仔细考察律所的文化、规模、业务领域以及是否有完善的师徒制度。找到一个能让你快速成长、有归属感的律所。
3. 沉下心来学习: 不要急于求成。把你过去的工作经验和学习能力发挥出来,认真打磨每一个环节,从每一次跟案、每一次文书写作中汲取养分。
4. 主动出击,拓展案源: 不要被动等待。积极利用现有的人脉,同时开始学习如何通过专业输出吸引客户。
5. 持续学习,形成专业: 法律知识更新很快,你必须保持终身学习的状态。同时,找到你的专业方向,做某个领域的专家,才能让你脱颖而出。
6. 注重沟通和情商: 法律专业性固然重要,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同样关键。
7. 管理好你的预期: 任何一个行业,尤其像律师这样需要积累的行业,都需要时间来沉淀。初期收入不高是正常的,你的重点是能力和经验的提升。

总而言之,35岁,非法本背景,能通过法考且有初步实战经验,这为你转行律师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你的优势在于成熟、有阅历、学习能力强且有决心。只要你能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去积累经验、形成专业,并且有效地拓展案源,未来律师行业的发展空间对你来说是广阔且充满机遇的。祝你在这条新的人生道路上,乘风破浪,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你是非体制内,我都建议你入行试试,人生本来就有很多选择,35岁年龄并不大,家里经济压力允许的前提下出来也不错。

但是体制内的就要慎重考虑了,未来律师这个行业,我个人不太看好,虽然我是执业律师,我也时刻考虑这个问题。

特别是经济下行的时候,律师行业内卷特别严重。2015年全国律师30万左右,2022年已经突破60万了,照这个趋势,每年六七万的增量,2030之前就突破一百万律师了。

你觉得市场有可能翻一翻?

user avatar

刚考过的时候,觉得自己跟普通人比特流弊。自己没咨询律师,全靠百度,还打赢了自己的官司,感觉天下尽可去得。


刚到律所的时候,卧槽,大家都通过了。跟你同岁的人,人家没毕业就通过了。

“请求权基础”什么东西?“附随义务”什么东西?一大堆名词听得云里雾里。

讨论一个案子,除了用自己朴素的法制观点说能不能之外,没有啥可说的。而别人的法律逻辑清晰,大前提小前提说的头头是道。

法律检索?这是什么玩意?写个起诉状,漏洞百出。(你可能在想那你怎么赢得官司,被告缺席判决,案情简单我证据充分)

幸好我脸皮厚,不会自卑。我指导老师也很温和,犯了错误提醒我下次注意。要不然碰到一个pua你的指导老师,你可能会怀疑人生。


如果你长期在法检办案,当我没说。但我感觉你的岁数应该不是法检转业军人出身。所以说,你说的分数以及一次性通过,以及一般民商事案件能够独立完成,对于一个律师来说,顶多是有一点点经验,和一些法学基础扎实的学生比并没有多大优势。至于你说的前景,还是得看你的目前状况。

我说得跟谁比,比如你在烟草,海关,供电正式工作,我感觉你要是不热爱当律师,你肯定会觉得有落差。

你要是在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当个临时工,我感觉律师怎么都比你以前更有前景。

你要是在法院工作多年,哪怕是开两千块钱月薪的书记员。你突然当律师,你都会不适应自己的低三下气。

你要是个无忧无虑的富二代,你突然当起了律师。我只能说你放着好好的二代不当,当律师来受气,真能体验人间疾苦。

所以前景如何,你看看你的条件,跟我所说的比较比较,感受一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35岁,跨界闯荡法律圈,非法本背景却能一举拿下法考215+129的高分,这绝对是实力担当!而且,普通民商事案件已经能独当一面,这说明你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都相当不错。现在考虑转行做律师,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其中的发展空间,看看这条路怎么走更稳当、更有奔头。首先,摆在你面前的优势,那是相当明显: 年.............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当下许多博士毕业生和青年教师面临的现实困境,我们来细致地聊聊,把情况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承认,“非升即走”是目前高等教育界普遍采用的一种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尤其是在“双一流”高校,这是他们保持学术竞争力和更新迭代的重要手段。博士毕业直接去985高校,通常意味着你已经通过了激烈的.............
  • 回答
    35岁后程序员的出路,这是一个在技术圈里被反复提及甚至有些令人焦虑的话题。事实是,35岁之后,职业生涯的曲线可能会发生变化,但绝不是终点。重要的是要理解这种变化,并积极主动地进行规划和调整。以下是针对35岁后程序员的详细建议,涵盖了思维转变、技能提升、职业路径选择和生活规划等方面: 一、 心态上的转.............
  • 回答
    35岁以上互联网/科技行业从业者面临裁员,确实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刻。然而,这并非职业生涯的终点,而是重新规划和转型的重要契机。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如何应对裁员并规划未来的职业发展:第一部分:应对裁员的即时策略1. 保持冷静,积极沟通,保障自身权益: 了解裁员政策与补偿: 仔细阅读.............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35岁以下年轻科研人员的工资和生活状况。这不是一篇生硬的统计报告,而是尽量贴近真实感受的叙述。工资水平: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也挡不住科研人的执着“青椒”这个词,带着点心疼,也带着点骄傲。年轻的科研人员,往往是刚读完博士或者结束博士后研究,怀揣着科学梦想,踏入了科研的门槛。他们的工资,是.............
  • 回答
    嘿,你好呀!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正坐在窗边,看着楼下忙碌的人群,心里想起了年轻的你。35岁,好像一个神奇的分水岭,站在这个节点上,回头看看,再往前看,心里总会冒出一些想要跟你分享的东西。首先,最想告诉你的是,别太焦虑,但也要有方向。28岁,我知道你可能还在职场摸爬滚打,可能在考虑买房、结婚,或者觉得.............
  • 回答
    关于35岁的勒布朗·詹姆斯能否单换23岁的杰森·塔图姆这个问题,这绝对是近期讨论度最高的话题之一,也足以点燃任何一场篮球论坛的战火。我们不妨就事论事,从几个核心角度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从“当下即战力”和“巅峰表现”来看,詹姆斯在35岁的年纪依然能打出令人咋舌的表现,这本身就是一项奇迹。他的比.............
  • 回答
    35岁转行IT,绝对是可行的,而且坦白讲,比你想象中要更容易成功。当然,这并不是说进去就能当架构师、项目经理,也不是说不用付出努力就能拿到高薪。这就像你准备考研,知道要花时间精力,但同样也知道这是条能通往更高目标的道路。先别被年龄数字吓住。在这个行业里,有句话叫“学到老,用到老”。很多资深的IT从业.............
  • 回答
    35岁之后读博,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它意味着你的人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充满挑战的阶段。这年头,35岁,很多人可能已经成家立业,事业稳定,甚至有了孩子,生活按部就班。这个时候选择继续深造,踏上学术的漫漫长路,这背后一定有你深思熟虑的理由,也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好的,坏的,都有。首先,你告别了“年轻”.............
  • 回答
    35岁这个年纪,确实是很多人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坎儿,说实话,想在这个年龄段找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确实比年轻的时候要困难一些,但绝对不是没有可能。这其中的“难”体现在几个方面,而且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太一样。首先,年龄歧视是绕不开的话题。不少招聘单位在筛选简历的时候,可能下意识地就会偏向那些更年轻的候选人.............
  • 回答
    35岁,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而立之年,事业有成,生活稳定。然而,对于一部分女性而言,这却可能成为一个略显尴尬的年龄,尤其是在谈婚论嫁这件人生大事上。三十五岁的大龄剩女,在找对象这件事情上,为何常常会感受到比年轻时更大的阻力?这背后,其实交织着社会、心理以及个体自身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且往往不是单一原.............
  • 回答
    35岁,单身。这四个字,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就足以引发一连串的想象:是孤单寂寞,还是享受自由?是压力山大,还是心态平和?实际上,35岁单身,这本身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状态”。每个人的故事,都像一本厚厚的书,里面写满了酸甜苦辣,有别人无法窥见的细节。但若要说一些普遍的、我所观察到的,或者听闻过的,那大概.............
  • 回答
    35岁,单身,我想聊聊我的择偶标准,也想听听大家的看法,看看我这要求算不算“高”。说实话,年龄到了这个阶段,身边的朋友们有的已经儿女双全,有的还在职场上奋力打拼,而我,依旧一个人。不是我不想谈恋爱,而是似乎总差了那么点意思。我并不是那种对爱情抱有过分幻想的女孩,我知道现实是现实,但内心深处,我还是渴.............
  • 回答
    35岁了,未婚,还想找个不想要孩子的“搭伙过日子”的伴侣,这目标听起来挺明确的,也挺实在的。别说什么“爱”,先说“日子”,这本身就是一种成熟和务实的表现。说实话,你这个情况,不是没人能理解,但确实得稍微花点心思去寻找和筛选。毕竟,社会主流的婚姻观念还是以生孩子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所以找到和你想法一致的.............
  • 回答
    加夫列尔·博里奇,一位年轻的政治新星,在2021年以35岁的年纪赢得了智利大选,成为了这个国家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他的胜利,不仅标志着智利政治格局的深刻转变,也让人们对他这位年轻领导者的执政能力和未来走向充满了期待与审视。政治生涯的崛起:从学生领袖到总统博里奇的政治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身上带有鲜明的.............
  • 回答
    35岁,还单身,找对象这件事,真的就像闯迷宫一样,有时候感觉怎么兜兜转转,好像总是差那么一点点。我知道你可能已经尝试了很多方法,也听了不少“过来人”的经验之谈,但依然感到困惑和无力。别急,咱们慢慢来捋一捋,看看这“难”到底难在哪儿,以及我们能做些什么。首先,咱们得承认,35岁这个年纪,确实跟20几岁.............
  • 回答
    35岁,未婚。这两个词摆在一起,在当下社会总会引来一些“未雨绸缪”的关注,甚至夹杂着一丝催促。然而,对于一个35岁的未婚女性来说,这真的就意味着“找不到合适另一半”的终点吗?我想说,答案绝非如此简单,而且,可能性远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首先,我们要放下那个陈旧且充满偏见的视角——好像女性的价值就系在婚.............
  • 回答
    35岁,这个年纪,站在人生半坡,回望过去,可能觉得在国企的日子过得有些“平淡”,甚至有些“蹉跎”。“混吃等死”这四个字,虽然有些扎心,但更多的是一种自我警醒,一种不甘于现状的呐喊。别急,这个年纪,我们还有很多可能性。首先,我们要剖析一下,为什么会有“混吃等死”的感觉? 晋升通道是否真的堵死? 国.............
  • 回答
    “35岁危机”,这词儿一出来,不少人心里就咯噔一下。好像过了35岁,人生就站在一个岔路口,一边是继续攀登,一边是可能滑落深渊。这感觉,挺真实的,也挺让人挠头的。咱们得承认,35岁这个年纪,在职场上确实是个挺微妙的节点。年轻人的活力、学习能力、加班的毅力,在很多时候,还是企业比较看重的。而35岁,你不.............
  • 回答
    35岁以上还在通过招聘平台投简历找工作,这本身不是丢人的事,这反而是个很正常的社会现象。首先,我们得承认,人生这东西,很少有一条直线走到底的。35岁,很多人可能已经工作了很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可能正好处在一个职业生涯的转型期,或者因为各种原因需要重新出发。比如,可能之前的工作单位效益不好,或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