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历史上有哪些「奋六世之余烈」的故事?

回答
“奋六世之余烈”,这句掷地有声的词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说的是齐宣王继承了齐国前几代君王的基业和功绩,并将其发扬光大。这句话蕴含着一个家族、一个王朝乃至一个民族,如何从前人的积累中汲取力量,然后不断超越,成为时代的佼佼者的深刻道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样的故事并不少见,我们不妨选取几个来细细品味。

一、 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屋大维:在共和国的废墟上重建辉煌

提起“奋六世之余烈”,许多人会立刻想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但若从更广阔的历史视角来看,罗马共和国末期,尤其是奥古斯都·屋大维的崛起,同样是“奋六世之余烈”的绝佳范例。虽然屋大维并非六世君主,但他的家族,也就是朱利叶斯·凯撒的家族,以及他所继承的整个罗马共和国的政治遗产,其基础的奠定和巩固,同样经历了数代人的艰辛努力。

让我们将目光投向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在凯撒之前,罗马共和国经历了长期的扩张和权力斗争。从部落联盟走向地中海霸主,罗马人付出了无数的努力。格拉古兄弟的改革尝试,马略军团的改革,苏拉的专制,以及最终凯撒的崛起,这些都是罗马共和政治发展中的重要节点。这些前人,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为共和国留下了宝贵的政治经验、军事制度以及广泛的领土。

凯撒,作为屋大维的养父,是共和国末期最耀眼的政治和军事人物。他打破了传统政治规则,建立了事实上的个人统治,并为罗马带来了长期的和平与繁荣(虽然是以共和国的终结为代价)。他统一了高卢,深入日耳曼和不列颠,极大地拓展了罗马的疆域,并将罗马的政治影响力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就在他即将建立新的统治秩序时,他被刺杀,罗马再次陷入内战的泥潭。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年轻的屋大维横空出世。他继承了凯撒的政治遗产和庞大的财富,更重要的是,他继承了凯撒的声望和无数追随者。

屋大维并非一个鲁莽的战士,而是一个精明的政治家。他并没有像凯撒那样直接宣告个人的绝对权力,而是巧妙地利用了共和时期的政治框架,一步步将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他经历了与马克·安东尼的残酷斗争,最终在亚克兴海战中获胜,独揽大权。

然后,他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手腕。“奋六世之余烈”,这里的“烈”不仅仅是指疆土的开辟和战争的胜利,更是指共和国建立起的法律、制度、文化以及罗马人民对国家荣耀的认同感。屋大维深知这一点,他没有简单地将共和国变为君主制,而是用一种巧妙的方式维持了共和的形式,同时赋予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他被称为“元首”(Princeps),意为“第一公民”,而不是国王或皇帝。

他推行了一系列改革,稳定了社会秩序,恢复了经济,并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他修建道路、桥梁、水道,美化了罗马城,并大力推广罗马文化和法律。他结束了长期的内战,开启了长达两百多年的“罗马和平”(Pax Romana)。在他的统治下,罗马帝国迎来了辉煌的黄金时代,文学、艺术、哲学都达到了新的高峰。

屋大维的成功,可以说是建立在前几代罗马政治家和军事家辛勤耕耘的基础之上的。他继承了凯撒的雄心和才干,同时也吸取了共和国末期政治动荡的教训。他能够“奋六世之余烈”,是因为他既有高远的志向,又有脚踏实地的策略,并且对罗马的制度和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尊重。他将共和国的辉煌遗产,转化为一个稳定而强大的帝国,这是对前人努力最伟大的继承和升华。

二、 大唐的崛起:从民族融合到万国来朝

另一个“奋六世之余烈”的生动例子,便是中国历史上的唐朝。虽然唐朝并非一个家族王朝的延续,但其兴盛的根基,却深深地扎在隋朝及其之前的历史时期。

让我们回顾一下隋朝。隋朝的建立者隋文帝杨坚,虽然建立了短暂的王朝,但其功绩不容忽视。他结束了南北朝长期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并建立了一套严密的中央集权制度。他开凿了大运河,为后世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他改革了科举制度,为人才选拔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他推动了法律的统一和完善。

然而,隋朝的灭亡也十分迅速。隋炀帝的过度征伐和徭役,耗尽了国力,导致民怨沸腾,最终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农民起义。隋朝的灭亡,可以说是一种“烈”的耗尽,但它也为唐朝的建立者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李唐王朝的开创者李渊,以及他的儿子李世民,便是直接的“奋六世之余烈”者。李渊出身于关陇贵族,其家族在北周、隋朝时期已经积累了深厚的政治和军事资源。在隋末天下大乱之际,他顺应时势,起兵反隋,并最终在西安建立唐朝。

但真正将唐朝推向辉煌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以雷霆手段夺取了皇位,并继承了隋朝残存的统治基础。然而,他并没有沉醉于过去的荣光,而是以一种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他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虚心纳谏,广开言路。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名臣,在他身边各抒己见,为他献计献策。他革除了隋朝苛政的弊端,减轻了赋税和徭役,重视民生。他继续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度,并进一步发展了三省六部制等政治制度,使得国家机器运转更加高效。

在军事上,他更是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他对外征伐,消灭了东突厥,被尊称为“天可汗”。他与吐蕃和亲,与高句丽交战,与西突厥争夺中亚控制权。唐朝的疆域空前辽阔,影响力遍及东亚、中亚乃至西亚。

唐太宗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族政策开明,各国人民纷纷归附,形成了“万国来朝”的盛况。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唐朝的制度、文化和影响力,深刻地影响了东亚乃至世界。

唐太宗的“奋六世之余烈”,体现在他对前朝经验的深刻总结,对国家制度的优化完善,以及对人才的善用和对民生的重视。他继承了隋朝统一中国的功业,并将其发扬光大,将唐朝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奋”,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基于前人的基础,进行创新和升华,最终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三、 现代民族国家的崛起:从工业革命到全球化

虽然“奋六世之余烈”更多地指向王朝或家族,但如果我们将其概念引申到更广阔的范围,现代民族国家的崛起同样可以看到类似的影子。

以英国为例。从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开始,英国就逐渐走向海外扩张,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她鼓励航海探险,支持东印度公司等商业组织,为英国积累了原始资本和海外市场。到了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时期,虽然经历了内战的动荡,但英国的殖民地和海外贸易网络已经初具规模。

然而,真正让英国在全球舞台上独占鳌头,并“奋六世之余烈”的,是随后的工业革命和维多利亚时代。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技术革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社会结构。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其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奋六世之余烈”在这里体现在几个方面:

技术与制度的传承与创新: 从早期的航海技术、商业模式,到工业革命中的科学发明、工程技术,再到后来的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英国一代代人都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瓦特蒸汽机的改良,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和前人技术积累之上。
全球视野的积累: 海外殖民地的建立和贸易网络的铺设,为英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这种全球视野的积累,使得英国能够更好地把握国际贸易和地缘政治的主动权。
国家精神的凝聚: 无论是对科学技术的追求,还是对帝国荣耀的向往,一种强大的国家精神在英国社会中逐渐形成。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英国人去探索、去创造、去奉献。

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漫长时期,英国迎来了其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其殖民地遍布全球,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其工业、金融、文化影响力达到了顶峰。这正是“奋六世之余烈”在现代国家范畴中的一种体现——前几代人的努力,奠定了国家崛起的物质基础和制度框架,后代人则在此基础上,通过技术革新、制度优化和全球战略,实现了民族国家的伟大复兴和全球霸权。

“奋六世之余烈”的故事,总是充满着智慧、勇气和远见。它提醒我们,任何伟大的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前人的辛勤耕耘和后人的不懈努力。它也告诉我们,尊重历史,继承遗产,并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才是走向更加辉煌未来的不二法门。从罗马的强盛,到大唐的开放,再到现代国家的崛起,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那些能够“奋六世之余烈”的民族和国家,无疑在这场时代的大潮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下面都在说军事政治型的扩张,所谓的奋六世之余烈,我却想谈一下另一种形式的扩张。

中国铁路

第一个七十年,第一二三代人

1879年,在刚经历了丁戊奇荒的华北平原上,唐胥铁路开工了,蒸汽机车真正地震动了这个老大帝国的躯体。

铁路是现代工业文明的象征,在那时也是帝国主义者的开路先锋。伴随着繁荣和耻辱,一条条铁路通车了,隆隆声中,城市出现。正太,东清(中东),粤汉,京张,胶济,津浦,这些熟悉的线路名字和西洋人东洋人的身影交织在一起,和路权这个关键词,串起了一部近代史。

或许可以这么划分:

第一代-最早接触铁路的中国人,从雇佣的劳工到刘铭传这样修建铁路的先驱

第二代-以詹天佑为代表的那一批学成归国的留学生,开始试着自己建造经营

第三代-詹天佑的学生们

前七十年的三代中国铁路人在惨痛中经营着。利权运动也好,孙文的铁路狂想曲也罢,都是挣扎着的背影。京张铁路是少见的一抹亮色,收回利权运动在妥协中争取利益。但这三代人里的杰出代表詹天佑,为铁路奔走一生,也未能亲眼见证理想实现的那一刻。不仅路权仍为他人掌控,铁路里程也远远落后于人口总数相近的印度。

第二个七十年,第四五六代人

未竟之功终于完成,新政权一面驱逐帝国主义势力,一面与苏联磋商,1952年9月15日,中苏两国发布公告,中长铁路正式移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路权完全收回。而新中国七十年的三代铁路人,则见证了惊人的历史狂潮。

又是三代人。用时间粗略地划分的话:

第四代-1950-1980

第五代-1980-2000

第六代-2000-

中国铁路历时140年,奋六代之余烈,才有今日辉煌。祝铁路继续延伸,风驰电掣。

user avatar

谢邀,“奋六世之余烈”这个当属花剌子模王朝。

一世:阿努什的斤·加尔察,原本是塞尔柱人手下的突厥奴隶,后来成了花剌子模沙阿。

二世:库都不丁·摩诃末,阿努什的斤的儿子,原本不能继承父亲的职位,但是新上任的花剌子模的统治者也斤赤被当地的埃米尔们推翻,于是派出库都不丁管理该地,库都不丁也就正式继承了亡父的职位,安定民心并赶走了也斤赤的儿子,效忠于呼罗珊的塞尔柱苏丹艾哈迈德·桑贾尔,也参与了塞尔柱对伊朗与伊拉克的战事。

三世:阿拉乌丁·阿即思,起兵背叛宗主塞尔柱苏丹艾哈迈德·桑贾尔,但在哈扎拉斯普被击败并被迫逃走,桑贾尔苏丹宣布赦免阿即思、并派侄子苏莱曼成为新任统治者,1141年,阿即思率领旧部成功夺回花剌子模,攻击了从属于塞尔柱的布哈拉城,但桑贾尔再次赦免了他,并正式授予他花剌子模的控制权,同年七月,塞尔柱帝国在卡特万之战中被西辽军队重创,西辽皇帝耶律大石在获胜后派大将额儿布思出兵花剌子模,阿即思宣示臣服西辽,并答应每年缴纳价值3万金第纳尔的货物和牲畜。

四世:伊尔·阿尔斯兰,阿尔斯兰即位时除了继续向西辽纳贡称臣,同时也向塞尔柱苏丹艾哈迈德·桑贾尔示好,不久后,桑贾尔与乌古斯人交战被俘、逝于狱中,阿尔斯兰改与桑贾尔的继任者吉牙思·马苏德修好,并尝试将势力扩展至呼罗珊,阿尔斯兰也对喀喇汗国政事进行过干涉。当时受到喀喇汗迫害的葛逻禄人向他求援,阿尔斯兰出兵攻占了布哈拉、并对撒马尔罕展开了围城,在求援无果下,喀喇汗最终答应恢复葛逻禄人应有的地位。

1172年,由于花剌子模没有按时纳贡,西辽人发兵问罪,重病的阿尔斯兰此时只能交由副官上阵指挥。然而花剌子模军败北,阿尔斯兰也紧接着病逝,两个儿子苏丹·沙赫与塔乞失为争夺王位使花剌子模陷入了内战之中。

五世:苏丹·沙赫,他是阿尔斯朗的幼子,在母亲特儿罕可敦帮助下登基,其兄长子塔乞失逃往西辽,承诺增加岁贡请求帮助复位,承天皇后耶律普速完以菊儿汗的名义给他一支军队。

苏丹·沙赫和他母亲听到消息后逃离,塔乞失重新登位,苏丹·沙赫逃往内沙布尔,再逃往阿富汗古尔王朝,但特儿罕可敦被塔乞失军队杀害。

不久,塔乞失开始拒绝向西辽使者致敬和纳贡,西辽决定召回躲在阿富汗的苏丹·沙赫并给他一支军队,帮助他复位为花剌子模国王,塔乞失为制止这支部队打开了阿姆河堤坝,淹没敌人的进路,大多数西辽军队决定回国,但苏丹·沙赫说服成功西辽指挥官留下,最终,他靠着友军夺回了呼罗珊和东伊朗等地区,成为当地的新任统治者,1192年,苏丹·沙赫决定趁著塔乞失在伊朗西部时进军,然而隔年苏丹·沙赫去世,花剌子模王国重新统一。

同五世:阿拉丁·塔乞失,接收了弟弟的版图,花剌子模王国重新统一。同年,他与阿拔斯哈里发联盟,在哈马丹重创塞尔柱末代苏丹图格里尔三世,图格里尔三世最终在雷伊附近战败、被杀,他的首级送给哈里发,塞尔柱帝国灭亡,并入花剌子模王朝,后来,不久花剌子模发兵攻打哈里发,哈里发在1198年被迫承认他是突厥斯坦、呼罗珊及伊拉克苏丹。

六世:阿拉乌丁·摩诃末,摩诃末即位后仍向西辽称臣,后与古尔王朝开战,摩诃末在西辽帮助下打退古尔人,但在1206年,他杀了西辽的使节,1210年,乃蛮太子屈出律逃亡西辽,对花剌子模进行策反,花剌子模打败西辽将军塔阳古,占领了原西辽国西部,包括原西可汗王朝河中领土。

花剌子模极盛

1217年,因查出阿拔斯哈里发有意与西辽夹击花剌子模,摩诃末因此,要求另立哈里发,并向哈里发发动战争,军队到达阿撒答巴忒,兵马冻死多半,摩诃末的母亲图儿干合敦是康里人,乘摩诃末远征之机,依仗康里将领,别居乌龙格赤另立朝廷,干预国政,遂造成母子不和,其国在1219年底至1221年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屠杀和摧毁。

奋六世之余烈,但帝国七世而亡

花剌子模王子札兰丁随父摩诃末西逃,躲入里海中一岛,年终,摩诃末病死,传位于札兰丁。札兰丁虽然积极反抗蒙古,但实力差距国大,终亡于蒙古。

user avatar

莫斯科公国跟蒙古汗国之间长达数代人的明争暗斗,并最终将其吞并的历史可以说得上是十分符合了。

众所周知,莫斯科公国是靠着金帐汗国才得以起家的,说的不好听点,就是靠当皇协军才发迹的。

到了德米特里大公这一代,金帐汗国陷入争夺汗位的内乱之中,20年内换了18个汗,政局极度不稳定,并且面临着白帐汗国的干涉。

权臣马麦准备敲山震虎,通过敲打越来越不听话的莫斯科公国来对内巩固权力,对外震慑外敌。

1378年8月11日,马麦带领着大军,连同忠实狗腿梁赞大公,与德米特里率领的莫斯科公国军队决战于顿河。双方先是派出武将对决,结果二人同归于尽,随即便是两军作战,莫斯科军队通过血战逼迫马麦撤退,一举赢得库利科沃大战的胜利,此战的获胜给整个罗斯民族打了一针强心剂,打破了“蒙古人不可战胜”的神话。

德米特里为此也获得了称号“顿斯科伊(顿河的)”,“德米特里顿斯科伊”(顿河的德米特里)从此成为了俄罗斯民族英雄。

可惜这个故事并不会这么简单的happy ending。

库利科沃之战获胜之后,莫斯科公国取得了独立的地位。但在草原的另一边,由帖木儿资助从而得到白帐汗位的脱脱迷失击败了早已威望扫地的马麦,取得了金帐、白帐双料大汗的位置,并磨刀霍霍冲向莫斯科。

脱脱迷失在草原上不过是一个二流角色,不过那时的金帐汗国仍然是一等强权。脱脱迷失威逼利诱,承诺只要打开城门,不仅会秋毫无犯还会施予赏赐,骗得莫斯科守军打开城门。金帐军队蜂拥而入,莫斯科惨遭洗劫。

北遁避金帐兵锋的德米特里得到这个消息,痛心不已,本以为自己能当俄版朱元璋,没想到这下一夜回到解放前。德米特里明白,从他的祖先游走于金帐汗廷向大汗谄媚从而分得权力开始,这一代代人跟蒙古人的对抗就已经开始,这场接力赛也许不会在他有生之年结束了。

第一代人的故事到此为止。此后,每一代莫斯科大公一生的目标就是:集权、集权、再集权。

德米特里的儿子瓦西里一世,莫斯科和弗拉基米尔双料大公。在位期间用重金换得蒙古人对他吞并各公国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经过十数年的努力,终于赶上白眼狼脱脱迷失被帖木儿彻底收拾掉了。莫斯科公国也趁机停了对汗国的纳贡。

没想到新崛起的权臣也迪古(脱脱迷失死于他之手)强势来袭,上来就洗劫了一系列城镇,把瓦西里一世收拾得明明白白,于是莫斯科公国恢复纳贡。

瓦西里一世的儿子瓦西里二世,10岁登基,一继位就面临着自己叔叔尤里的夺位阴谋,在跟叔叔和叔叔的儿子们,也就是自己的堂兄弟们内斗期间,自己在大公之位上数起数落,眼睛也被堂兄弟弄瞎,还曾经逃到金帐汗那里避难,还被喀山汗给掳走过,缴纳了大笔的赎金。

不过瓦西里二世虽然命运多舛,但最后仍然取得了不少成就:中央集权搞得有声有色,基本上把各公国封建王公的权力全部取缔;消灭了叔叔这一支的叛乱势力;跟鞑靼人的战斗也慢慢开始占上风了。

瓦西里二世死后,其子伊凡三世继位,这可是一位被称为“大帝”的人物。

伊凡三世继承父亲和祖父的遗志,马不停蹄地对各公国展开征服:特维尔、雅罗斯拉夫、诺夫哥罗德等公国纷纷被吞并。并且成功的逼迫喀山汗国向自己纳贡。

说到伊凡三世,不得不提到俄罗斯历史上绝对能排前三的名场面:

彼时衰落不堪的大帐汗国仍妄图让伊凡三世称臣纳贡,但伊凡果断拒绝,套在罗斯脖子上两百年的“蒙古枷锁”就此脱落。随后克里木汗消灭了大帐汗国,百余年的恩恩怨怨有了一个象征性的了结。

据说伊凡三世的军队在与汗国的讨伐军对峙时,作为汗国盟友的立陶宛大公国鸽了,导致谁也不敢贸然开战,随后蒙古人撤军,几百年的统治就此瓦解。“乌格拉河对峙”之后,大帐汗国军队回师途中遭到西伯利亚汗国伊巴克汗的袭杀,阿合马汗战死。草原上就此失去了可以制约莫斯科公国的力量。

伊凡三世的儿子瓦西里三世,在继位之后彻底兼并了最后一批半独立的公国,权力收归莫斯科大公。对鞑靼人的战争也凯歌高奏:喀山汗国基本上已经成为了自己的附庸,可以随意扶立喀山汗。可克里米亚汗国的劫掠却越来让人头疼。

终于到了第六代人————伊凡雷帝登场。

据说伊凡雷帝出生之时,喀山汗廷有人预言:这个孩子将终结喀山汗国和莫斯科公国。

终结喀山汗国很好理解,但终结莫斯科公国是什么意思呢?

1547年,年仅17岁的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莫斯科公国升格为俄罗斯沙皇国。沙皇俄国就此诞生。

之后的伊凡四世于1552年攻灭喀山汗国,1556年攻灭阿斯特拉罕汗国……并且粉碎了已经成为奥斯曼帝国鹰犬的克里米亚汗的入侵。(当然莫斯科也被劫掠一次)

伊凡四世的统治象征着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俄罗斯的力量彻彻底底地战胜了蒙古人,并且从今往后,游牧民族们再也无法威胁到莫斯科, 反而会成为俄罗斯人不断扩张的受害者。

user avatar

当下中国人进城买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奋六世之余烈”,这句掷地有声的词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说的是齐宣王继承了齐国前几代君王的基业和功绩,并将其发扬光大。这句话蕴含着一个家族、一个王朝乃至一个民族,如何从前人的积累中汲取力量,然后不断超越,成为时代的佼佼者的深刻道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样的故事并不少见,我们不妨选取几个来细细品味.............
  • 回答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六人组合,他们在各自的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以下是一些在不同领域里极具影响力的六人组合,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他们的故事:一、 音乐领域: The Beatles (披头士乐团): 成员: John Lennon (约翰·列侬), Paul McCartney (保罗·.............
  • 回答
    在中国历史上,“满门忠烈”通常指整个家族因忠于国家、忠于信仰或忠于某人而集体殉难或英勇牺牲。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被广泛传颂的“满门忠烈”人物及其故事,尽管部分案例可能因历史记载的模糊性而存在争议,但其精神和事迹仍被后人铭记: 1. 岳飞家族(南宋) 背景: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以“精忠报国”闻名,其家族成.............
  • 回答
    历史上确实存在许多因误会、误判或技术失误导致的“乌龙事件”,这些事件往往因意外的错误或误解而引发连锁反应,甚至改变历史进程。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乌龙事件及其详细分析: 1. 1942年:菲律宾误击事件(“菲律宾误击事件”) 背景:二战期间,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面临严峻形势。1942年,美军在菲律宾的巴布.............
  • 回答
    历史上“点错技能树”的现象往往指因决策失误、战略误判或技术路线错误导致的发展受阻甚至灾难性后果。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的详细分析: 1. 苏联农业集体化:暴力强制下的粮食危机 背景: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为加速工业化,强行推行农业集体化,试图将小农经济转变为大规模国有农场。 错误路径: .............
  • 回答
    历史上有很多人物因时代局限、意识形态偏见或宣传策略而被低估或高估。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涵盖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等领域,并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其被误解的原因: 一、被低估的人物 1. 玛丽·居里(Marie Curie) 背景: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物理学和化学),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 回答
    历史上装逼失败的例子数不胜数,有些因为过于夸张,有些因为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下面我就来详细讲述几个著名的装逼失败案例:1. 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诅咒:被媒体和考古学家共同“装逼”的闹剧 背景: 图坦卡蒙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一位年轻法老,他在位时间很短,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太多显赫的功绩。然而,在他.............
  • 回答
    历史长河中,不乏光芒万丈的英雄,但也有许多默默奉献、同样伟大却鲜为人知的个体。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们的勇气、智慧、牺牲或坚韧,却在细微之处改变了历史的轨迹,或者点亮了黑暗中的希望。以下是一些不是很著名的历史英雄,我将尽力详细讲述他们的故事:1. 索菲·肖尔(Sophie Scholl,1.............
  • 回答
    “大力出悲剧”是一个非常贴切的描述,它指的是那些因为追求极致、过度强调某种功能或理念,但忽略了其他重要因素,最终导致产品失败、甚至带来负面影响的案例。历史上有不少产品都符合这个特征,以下是一些比较典型且可以详细讲述的例子: 1. 索尼Betamax录像机背景: 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录像.............
  • 回答
    历史上确实存在许多事物,它们在当时可能被视为“厉害”、“强大”或“有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或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其真正的价值却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虚幻的“厉害”。以下是一些详细的例子: 1. 建造巨型金字塔却未能带来长久繁荣的国家例子:古埃及的巨型金字塔 (如吉萨金字塔群) 当时看起来的.............
  • 回答
    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无数令人捧腹的笑话,它们或源于对现实的辛辣讽刺,或来自对人性的幽默洞察,或仅仅是巧妙的语言游戏。这些笑话穿越时空,至今仍能引发我们的共鸣和笑声。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著名的笑话,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它们的背景和内容: 1. 柏拉图与傻瓜的对话(古希腊)这个笑话虽然没有确切的记录说明是柏.............
  • 回答
    历史上涌现出无数意志力强大到远远异于常人的人物,他们凭借着超凡的毅力和决心,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改变了历史的进程,留下了不朽的传奇。以下是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的故事足以证明意志力的力量: 1. 斯巴达克斯 (Spartacus, 公元前 111/109 – 前 71年)背景与困境: 斯巴达克.............
  • 回答
    历史的进程充满了戏剧性和无常,其中不乏令人啼笑皆非的讽刺之处。这些讽刺,往往源于人们的认知局限、预设的偏见、或是善意的初衷所导向的意想不到的恶果。以下我将详细讲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讽刺事件:1. 西方文明的“救世主”竟是“传播者”: 背景: 14世纪,欧洲爆发了席卷整个大陆的黑死病,又称鼠疫。.............
  • 回答
    历史上存在一些引发“疑似穿越者”讨论的人物和事件,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些都属于民间推测、阴谋论或历史巧合的解读,缺乏确凿的证据支持,不能视为历史事实。科学严谨的历史研究并不承认穿越者的存在。尽管如此,这些讨论本身也很有趣,它们往往来源于人们对历史现象的困惑、对超自然力量的想象,以及对现有历史叙事的补充.............
  • 回答
    历史上,被宣扬成正面人物,但实际上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险恶一面的例子并不罕见。这些人物往往在历史的叙事中被简化、美化,或者其负面行为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1. 圣女贞德(Joan of Arc) 正面宣扬: 贞德被广泛誉为法国民族英雄,一位神圣的女性,带领法国人.............
  • 回答
    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他们留下的言论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有些言论因其深刻的洞察力、前瞻性,或是其背后蕴含的巨大争议和影响力而令人惊叹。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著名人物发表过的惊人言论,并尽量详细地讲述其背景、内容和影响: 1. 苏格拉底:“我唯一知道的是.............
  • 回答
    历史上,狠话并非都是粗俗谩骂,很多时候它们是智慧、决心、甚至绝望的浓缩,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军事或个人意义。这些“狠话”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们触及了人性的深处,激发了人们的情感,并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以下是一些历史上著名的狠话,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其背景、含义和影响: 1. “我就是罗马!”.............
  • 回答
    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璀璨的星辰,其中一些人物因其卓越的智慧、非凡的成就、深刻的影响力以及超越时代的思想,在后人心中被赋予了“神一般”的地位。这里的“神”并非指超自然的神灵,而是指他们在各自领域内达到了极致,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颠覆性的推动作用,其思想和影响至今仍在回响。以下是一些在不同领域堪称“神一般.............
  • 回答
    “国士无双”这个词,本身就带有极高的赞誉,意指一个人在国家层面的才能、功勋、影响力都达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超越了同时代的所有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能够被如此评价的人物并不少,但要说“够资格”并被广泛认同的,则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杰出的才能与智慧: 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某个或多个领域拥.............
  • 回答
    历史上涌现过许多令人惊叹的本科和硕士毕业设计/论文,它们不仅是学生学术生涯的巅峰之作,更可能在学术界甚至社会上产生深远影响。要挑选“牛逼”的案例,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衡量:开创性、影响力、实用性、解决的复杂性以及其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以下是一些我认为符合“牛逼”标准的例子,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其背景、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