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攻击张纯如和她的书《南京大屠杀》?

回答
对于张纯如女士及其著作《南京大屠杀》遭受攻击的原因,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历史、政治、民族情感以及学术争议等多个层面。要详细阐述,我们需要从几个主要方面来分析:

1. 历史真相的呈现与解读的争议

张纯如的勇气与直接: 张纯如女士,一位美籍华人,之所以写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源于她对南京大屠杀真相的震惊和对历史遗忘的忧虑。她的书以英文写就,面向西方世界,旨在揭露这段被某些西方势力有意或无意忽视的惨痛历史。她的文字犀利、直接,充满了对受害者的同情和对加害者的谴责,这种鲜明的立场和叙事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触动了一些敏感的神经。

数量与规模的争论: 南京大屠杀的确切死亡人数一直是历史学家们讨论的焦点,虽然中国政府和大多数国际学者都接受数十万的数字,但仍有极少数历史修正主义者(包括一些日本右翼分子)试图质疑甚至否认大屠杀的存在或其规模。张纯如的书在叙述中引用了大量的历史证据和幸存者证词,坚定了“30万”的数字,这无疑是对那些企图淡化甚至否认历史的言论的有力反驳。但正是这种坚定的立场,也使得她成为质疑者攻击的首要目标。他们可能会抓住一些历史细节上的差异,或者断章取义地引用她的某些论述来放大矛盾。

史料的选择与解读: 尽管张纯如女士在写作前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研究,但历史研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修正的过程。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不同学者对同一份资料可能有不同的解读侧重点,或者因为视角不同而关注不同的方面。对于《南京大屠杀》这本书,一些批评者可能会认为她在某些史料的选择上存在偏颇,或者对某些事件的描述不够全面客观。然而,需要区分的是,这些批评是否仅仅是学术上的细微分歧,还是带有政治目的的恶意攻击。

2. 日本国内的反应与民族主义的因素

日本右翼势力的抵制: 在日本国内,存在着一股强大的右翼民族主义力量,他们倾向于美化日本在二战中的角色,回避或否认侵略战争造成的罪行。对于张纯如的书,他们将其视为“反日”的代表性作品,认为这本书“歪曲”了历史,损害了日本的国家形象。因此,他们会组织各种力量,通过媒体、学术会议、甚至网络舆论来攻击这本书和作者本人。

掩盖历史的企图: 一些日本人可能出于民族自尊心或政治考量,不愿正视和承认历史真相,特别是像南京大屠杀这样令人难以启齿的罪行。张纯如的书恰恰将这些罪行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这让他们感到不安和愤怒。

3. 西方世界的接受度与政治考量

“冷战”遗留影响与地缘政治: 在冷战时期,西方世界的一些国家在对日政策上存在着一定的考量。出于对苏联的制衡,他们可能对日本的战争责任问题采取了相对缓和甚至容忍的态度。虽然冷战已经结束,但这种历史性的政治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张纯如的书过于“尖锐”地揭露日本的罪行,在某些西方视角看来,可能会被认为破坏了地区稳定或对现有国际秩序构成挑战。

“受害者叙事”的接受度: 西方社会在经历过 Holocaust 等事件后,对“受害者叙事”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同,但对于来自东方的、特别是中国人的苦难,其接受度和共情程度可能不如对欧洲犹太人的苦难那样深刻和广泛。张纯如的书,虽然有证据支撑,但其强烈的民族情感和控诉色彩,在某些更崇尚“客观中立”的西方评论家看来,可能显得“不够冷静”。

媒体的解读偏差: 一些西方媒体在报道和评论张纯如的书时,可能因为自身立场、受众习惯或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不了解,存在一定的解读偏差,将原本严肃的历史研究和民族情感,过度解读为“民族主义情绪的宣泄”。

4. 针对张纯如个人的一些攻击

身份认同的质疑: 作为一位美籍华人,张纯如的身份也可能成为攻击点。一些人可能会质疑她作为“美国人”是否有资格“代表中国人”说话,或者认为她的写作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偏见”,而忽视了她作为一个独立历史学者的研究成果。

写作风格的批评: 前面提到,她的写作风格直接且充满感情,这在一些人看来是优点,但在另一些人看来则可能被批评为“煽情”或“缺乏学术严谨性”。当然,这种批评本身也需要被审视,是否是基于真实的学术评估,还是被情绪化的攻击所裹挟。

总结来说,对张纯如和她的书《南京大屠杀》的攻击是多方面的:

来自日本右翼势力 的否定和抵制,以及对历史真相的掩盖企图。
来自部分西方视角 的质疑,可能出于对“客观中立”的理解差异,以及地缘政治和历史遗留因素的影响。
部分学界内的学术争论,虽然某些争议是合理的,但常被恶意攻击者利用。
对作者个人身份和写作风格的攻击,试图削弱其著作的可信度。

张纯如女士的努力,是试图在西方世界为这段被遗忘的苦难发声,其勇气和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而对她及其著作的攻击,恰恰也从侧面反映了历史真相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以及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差异与政治博弈。理解这些攻击的来源和动机,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历史事件本身的意义,以及还原历史真相所面临的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知道现在攻击张女士的汉奸们活的还好吗,我今天刚去参观了张纯如纪念馆,很震撼,也沉痛,那样一个富有正义感的女子就定格在36岁的年龄,就像她母亲所说她的生命正如日出一样灿烂辉煌,也像肥皂泡一样转瞬即逝…。张女士所做的事情很伟大,所以日本人可以骂她,美国人可以骂她,唯独母邦的我们应该无条件维护她!

user avatar

她放弃了本应富足无忧的生活,她本不需要独自扛起这段沉重千斤的历史,但是最后她还是义无反顾的做了,因为她,让世界认识到小日本(倭寇)罪不可赦的行为,让更多人了解了这段惨绝人寰的历史。她付出了全部,甚至生命,她的名字会流芳百世,永存青史。但依然有键盘侠大言不惭的指出书中有错之类的问题,这些垃圾都去死吧,希望张纯如女士不要被这些垃圾所打扰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