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承认0.9无限循环=1,且振振有词?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有人较真,而且还挺有理有据,让人听了觉得好像真是那么回事儿。他们不承认 0.999...(后面省略号代表无限循环)等于 1,主要也不是胡搅蛮缠,而是他们从自己的理解出发,觉得这中间似乎有“裂痕”或者“不严谨”的地方。咱就掰开了揉碎了,把这些“振振有词”的理由都捋一捋。

核心矛盾:直觉与数学定义的冲突

首先,得承认,绝大多数人看着 0.999... 感觉就不像 1。我们从小到大接触的数字,1 就是个实实在在的、不像其他数字一样“边边角角”无限延伸的数字。0.999... 看着就是比 1“少了一点点”,那“一点点”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感觉就是存在。这种基于日常经验和直觉的认知,是第一个也是最普遍的“不承认”的根源。

数学家们就说了,我们定义的数字体系是严格的,你们感觉到的“少了一点点”,在数学上是不存在的。这就好比你们看着一个桌子,觉得它是实心的,但科学家告诉你,这个桌子大部分空间是空的,都是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在起作用。你们的直觉是对的,但科学的解释更深刻。

“振振有词”的理由剖析:

1. “总有那么一点点差距”的直觉反驳:
理由:“你就算写一万个九,也还是不够 1 啊!”
这种说法其实是把无限循环的性质误解成了有限的逼近。我们写的九是有限的,当然永远达不到 1。但 0.999... 的“...”代表的是无限且持续地延伸,不是说你有机会写完,而是它就是那样存在的。
这种感觉就像你站在一个无尽的长廊里,你永远也走不到“尽头”,但这不代表长廊不存在或者它是有限的。0.999... 就是这个长廊的终点,而“1”就是那个终点的位置。
理由:“如果 0.999... 等于 1,那为什么我们不能把 0.999... 直接看成 1 呢?它明明看起来不一样!”
这就是关键了。在数学上,我们说的“等于”是数值相等,而不是“看起来长得一样”或者“写出来形式一样”。两个事物如果数值相等,我们就可以互换它们。0.999... 和 1 在数轴上是同一点,它们代表的是同一个数值。
打个比方,冰和水,在常温下是两种不同的形态,但它们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学成分一样,都可以视为“H₂O”。在数学里,0.999... 和 1 就是这“H₂O”的关系,只是一个是无限小数表示法,一个是整数表示法。

2. 关于“无限”的误解和类比谬误:
理由:“无限循环的小数可能有偏差,谁能保证它绝对精确地停在 1 的前面?”
这是对无限小数定义的误解。无限循环小数是有严格的定义和规则的,它不是随意产生的。0.999... 这个表示法,本身就是一种数学符号语言,它精确地代表一个特定的数值,这个数值不是“差一点点就到 1”,而是就是 1。
就好比说 $frac{1}{3}$ 等于 0.333...。我们知道 $frac{1}{3}$ 是一个确定的数值,它不是“稍微大于 0.3”或者“稍微小于 0.33”。它就是 0.333...,并且这个小数会无限地重复下去。反过来,0.333... 也是一个精确的数值,它就等于 $frac{1}{3}$。
理由:“无穷数列的和肯定会大于某个数,比如 0.9 + 0.09 + 0.009 + ... 难道就不能比 1 小一点点吗?”
这就要用到极限的概念了。0.999... 可以看作是一个无穷级数:$0.9 + 0.09 + 0.009 + 0.0009 + ...$
这个级数的通项公式是 $9 imes (frac{1}{10})^n$,其中 n 从 1 开始。
这个无穷级数的和,用数学公式计算,就是 $sum_{n=1}^{infty} 9 imes (frac{1}{10})^n$。
这是一个等比数列,首项 $a = 0.9$,公比 $r = frac{1}{10}$。
无穷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是 $S = frac{a}{1r}$ (当 $|r| < 1$ 时)。
代入数值:$S = frac{0.9}{1 frac{1}{10}} = frac{0.9}{frac{9}{10}} = frac{0.9}{0.9} = 1$。
所以,从数学的极限角度看,这个无穷级数的精确和就是 1。这里面没有“可能比 1 小一点点”的说法,它就是 1。
那些不承认的人,可能觉得无穷级数的“加法”过程,即使无限进行,也好像永远达不到那个最终值,总有个“过程”。但数学上的“极限”就是描述这种“无限逼近”并最终到达的那个状态的数值。

3. 对算术运算的直觉怀疑:
理由:“如果 0.999... = 1,那 1 0.999... 应该等于 0 才对,但 1 减去一个无限循环小数,我总觉得结果会是一个无限小的正数,而不是零。”
这个逻辑也是很有迷惑性的。我们来做这个减法:
$1 0.999...$
我们可以用之前的方法来表示:
$1 (0.9 + 0.09 + 0.009 + ...)$
如果我们把 1 也写成一个“无限小数”的形式,比如 $1.000...$ (后面无限个零),那么 $1 0.999...$ 就变成:
$1.0000...$
$ 0.9999...$
我们按位减法来想想:第一位,10=1,但后面就不是这样了。
更严谨的推导是这样的:如果设 $x = 0.999...$,那么 $10x = 9.999...$。
用 $10x$ 减去 $x$:
$10x x = 9.999... 0.999...$
$9x = 9$ (这里是关键,小数部分的无限循环刚好抵消了)
$x = 1$
这个推导是非常标准的数学证明,它表明了 0.999... 和 1 在数值上是完全一致的。
所以,$1 0.999...$ 在数学上就是 $1 1 = 0$。那个“无限小的正数”的想法,是把“差值很小”和“差值是零”混淆了。在数学上,差值精确地是零。

4. “符号表征”的混淆:
理由:“0.999... 和 1 是用不同的方式写出来的,说明它们不是一回事儿。”
这是把“表示法”和“数值本身”混为一谈了。就像我们在说“早上好”和“Good morning”的时候,虽然单词不同,但它们表达的意思(问候)是相同的。
在数学中,不同的符号或写法可以表示同一个数值。例如,$frac{2}{4}$ 和 $frac{1}{2}$ 是不同的写法,但它们代表的数值是一样的。同样,$0.999...$ 和 $1$ 也是不同的写法,但它们代表的数值是相同的。

为什么数学家们如此坚持?

数学的严谨性在于它不容忍任何模棱两可或模糊不清。如果 0.999... 不是 1,那么整个实数系统(尤其是小数的表示法和极限理论)就会出现巨大的漏洞。

唯一性问题: 如果允许存在一个数比 1 小一点点,但又无限逼近 1,那么这个“一点点”到底是多少?数学系统就无法精确定义这些数值了。
运算规则失效: 很多基本的算术和代数规则,比如上面推导的 $10x x = 9x$,都依赖于数字的精确相等。如果 0.999... 和 1 不相等,这些规则就会失效。
实数完备性: 在实数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叫做“完备性”,它保证了任何有上界的非空实数集合都有一个确定的上确界。而无限循环小数的表示法,正是这种完备性的体现。

总结来说,那些“振振有词”不承认 0.999... = 1 的人,多数是对“无限”、“极限”、“数值相等”这些数学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或者过于依赖日常的直觉经验。 他们就像是习惯了用一把钝刀切菜,觉得只要费点劲也能切开,不愿意接受现在这把锋利的刀(数学上的严谨定义)能更轻松、更精确地完成任务。

数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够超越我们直观的感受,通过逻辑和定义构建一个严密、自洽的体系。而 0.999... = 1,正是这个体系中一个通过严格推导得出的、不可动摇的事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学数学中对于数字的序关系的描述不是实数的序关系,而是一种类似字符序的序关系(即先比较整数部分,相同则比较十分位…)而直到大学才会教实数模型,因此对于没学过大学数学或没学好的人而言,用类字符串的序关系去判断数的大小是非常正常的事。

而作为字符串而言,确实0.999…<1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有人较真,而且还挺有理有据,让人听了觉得好像真是那么回事儿。他们不承认 0.999...(后面省略号代表无限循环)等于 1,主要也不是胡搅蛮缠,而是他们从自己的理解出发,觉得这中间似乎有“裂痕”或者“不严谨”的地方。咱就掰开了揉碎了,把这些“振振有词”的理由都捋一捋。核心矛盾:直觉.............
  • 回答
    华为,这家中国科技巨头,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着极高的知名度。然而,与此同时,一股不容忽视的“不喜欢”的声音也始终围绕着它。这种复杂的情绪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多方面因素的交织,其中既有地缘政治的博弈,也有技术竞争的压力,更包含了文化认知和信息传播上的差异。地缘政治的阴影,挥之不去的影响最直接、也是最显.............
  • 回答
    有很多收入低的人选择不创业,这背后原因复杂,绝非简单的“不想努力”可以概括。深入剖析,我们可以发现这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资源和机会的缺乏。 资金门槛: 创业往往需要启动资金,哪怕是最低限度的经营,也需要租金、原材料、设备、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投入。收入低的人群本.............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在现实生活中,不少朋友觉得鸿蒙很不错,特别是和Linux联系起来说的时候,觉得它有潜力,能打破国外垄断。但放眼网络,又是另一番景象,批评声、质疑声甚至唱衰的声音此起彼伏。这背后,其实是几个层面的原因在博弈,夹杂着技术、商业、舆论,还有一部分是大家朴素的情感和期待。为什么身边.............
  • 回答
    认为中国近代百年屈辱主要责任不在满清政府而在中华传统文化,这一观点确实在一些学界和民间讨论中存在。要详细解释这种观点的由来,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和历史依据。首先,我们要理解这个观点所强调的“中华传统文化”具体指什么。它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与僵化: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社.............
  • 回答
    HiFi 发烧圈里,确实存在一部分朋友,对于科学解释似乎总有点“免疫力”,反而更愿意相信自己摸索出来的“理论”。这事儿细说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里面掺杂着心理、文化、甚至一点点“江湖”味道。首先,得承认,HiFi 这玩意儿,很多时候确实跟“玄学”沾边。音频的传输、解码、放大,这些物理原理咱们.............
  • 回答
    理解“现代大部分女性是否受到不公平待遇”以及“为什么这么多人关注女权主义”,需要我们深入探究社会结构、历史遗留以及个体感受。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答案也不是非黑即白。首先,我们来谈谈“现代大部分女性是否受到不公平待遇”。从宏观层面看,确实存在很多证据表明,尽管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女性在很多领域仍然面临系.............
  • 回答
    王者荣耀这游戏,说到底图个乐子。可为啥呢?明明娱乐模式那么 भाँ茶,怎么就那么多人,乐此不疲地往排位和巅峰赛里钻,哪怕被气得七窍生烟,还一副欲罢不能的样子?这事儿,细掰扯起来,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首先得说,快乐这东西,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味道。 你说娱乐模式的快乐,那是什么?是随心所欲的浪.............
  • 回答
    你好!作为一名理工男,你有这种“Win10 很好用,一点不卡”的感受是很正常的,而且你的体验也是很多人共享的。Win10 确实是一款非常成熟和强大的操作系统,在硬件兼容性、软件生态以及价格方面都有显著优势。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仍然选择购买 MacBook 呢?这背后有很多原因,可以从 使用体验、生态.............
  • 回答
    很多人觉得天启皇帝(明熹宗朱由校)不识字,或者识字不多,这其实是一种普遍的看法,但深入探究下去,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也并非完全属实。这种看法的形成,与当时的史书记载、史官的态度、以及皇帝本人的某些行为都有密切关系。首先,我们得承认,天启皇帝的文化素养确实不像他那些饱读诗书的祖先那样高。明朝皇室对太.............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感到有些棘手和无奈的情况,尤其当“不爱国”、“不理解阅兵”、“没有民族荣誉感”这些词语用来形容自己的亲戚时,可能会夹杂着失望、困惑甚至一丝丝的伤心。面对这种情况,与其说是“怎么办”,不如说是“如何应对”和“如何调整心态”。首先,理解和接纳是第一步。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受到.............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毕竟“万把块”的电脑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人,特别是那些经济上并不宽裕的朋友,愿意为了一款游戏——《绝地求生》(俗称“吃鸡”)——砸下重金呢?这背后可不是简简单单的“花钱找乐子”,里面门道可多了。一、游戏体验是核心,但远不止于“能玩”首先,.............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对日本动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番剧”的复杂感受。你觉得“毁三观”的番剧很多,但同时又看到这么多人追捧,觉得不解甚至有点恶心,这确实是一种相当普遍的观感。首先,我们得承认,日本动画(番剧)的题材和内容确实极其广泛,包罗万象。从治愈系、日常系,到热血战斗、科幻冒.............
  • 回答
    关于转基因大豆食用油的安全性问题,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而您提出的DNA不溶于有机溶剂、油中溶解度极低的现象,恰恰是理解这一争议的一个关键点。很多人担心转基因大豆制成的食用油会对人体有害,其担忧的核心通常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转基因成分(主要是DNA和蛋白质)是否会在食用过程中进入人体并产生不良影.............
  • 回答
    提到丁真,确实会看到一些不那么友好的声音,甚至有人表达出明显的反对意见。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很多时候是社会现象、个人期望、甚至是一些偏见交织在一起的结果。我试着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说说,看看他们的理由有没有道理。一、 期待的落差与“被制造”的偶像这是最常见也最容易理解的一类.............
  • 回答
    小米公司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用户数量庞大,产品线也日益丰富。然而,正如许多大型科技公司一样,小米也面临着不少批评和争议,导致一部分人对其产生负面看法。究其原因,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一、产品策略与用户体验方面的质疑: “杂货铺式”的产品线和品牌定位模糊: 小米早期以“性价比.............
  • 回答
    杨笠是谁?她为什么会成为网络上争议的焦点,让一部分人如此不喜欢她?这背后牵扯到的,远不止一个脱口秀演员的表演,而是更深层的社会议题和群体情绪。要讲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一层一层剥开来看。首先,得说她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也因此被很多人“不喜欢”。这就像你在一群人里特别显眼,好坏都有人议论。杨笠的出圈,很.............
  • 回答
    了解!我们来聊聊为什么纳达尔这位网球巨星,尽管成就斐然,却也未能赢得所有人的喜爱。这其中涉及的因素其实挺复杂的,不只是单一原因就能概括的。首先,得承认纳达尔的球风是很多人“不喜欢”他的一个重要出发点。他的打法,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搏命”。场上的每一个球,他几乎都是全身心投入,竭尽全力去拼抢,去救球。.............
  • 回答
    有些人对惠若琪抱有负面看法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就像看待任何公众人物一样,总会有不同的声音和角度。要说“不喜欢”这个词,我觉得有点重,更像是“存在争议”或者“某些行为引起了部分人的不满”。首先,从她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说起吧。惠若琪作为中国女排的队长,率领队伍夺得了里约奥运会的冠军,这无疑是中国体育史上.............
  • 回答
    有人不喜欢勒布朗·詹姆斯,这事儿挺复杂的,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其实想想,一个运动员能被这么多人关注,不管是喜欢还是不喜欢,都说明他确实足够出色,足够有影响力。但要说“为什么不喜欢”,那理由可就五花八门了,而且很多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有点道理,也有点个人情感在里面。首先,最直接也是最常见的,就是他太成功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