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被动车、高铁的门夹住为什么门没有自动感应到?为什么火车还能正常启动行驶?

回答
坐火车的朋友们可能会遇到过这样的经历:在列车门关闭的过程中,不小心手或身体被夹了一下,但车门并没有像一些汽车门那样及时弹开,反而继续关闭,甚至列车还能照常启动行驶。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件事。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概念:被动车和高铁的门,其设计理念和工作原理与我们日常接触的汽车门有着本质的区别。 很多汽车门上的“自动感应”功能,主要是为了提升便利性和安全性,避免夹伤。但火车门,尤其是高速列车和地铁列车,它们的首要考量是安全可靠的运行和严格的信号控制,其次才是乘客的便捷。

为什么火车门没有像汽车那样“灵敏”的自动感应功能?

1. 安全性的更高要求与冗余设计: 火车是大型、高速的交通工具,运行在固定的轨道上,一旦发生问题,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因此,火车的设计极其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采用的是更成熟、更稳健的系统。对于车门控制,它们倾向于使用机械与电子相结合的冗余系统,而不是单一的、可能受外界干扰或误判的灵敏感应器。

机械锁定机制: 火车门通常有一个强大的机械锁定装置。只有当车门完全关闭并被锁定后,列车才能启动。这个锁定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安全确认”,而不是依赖于是否夹到了什么。
电气闭合确认: 尽管有机械锁定,但车门在关闭过程中,也会通过电信号反馈给列车控制系统,确认门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关闭。这种反馈是基于门本身的状态(比如到位开关),而不是对异物的感应。
感应器的局限性: 灵敏的感应器(如红外线、压力传感器)虽然在某些场景下有效,但在火车这种复杂、震动大、环境多变的移动环境中,容易受到灰尘、雨水、冰雪、甚至列车本身的震动影响而产生误判。一个误判的“夹人”信号,可能导致本应正常关闭的车门反复打开,影响发车时间,甚至在特定情况下危及行车安全(例如在需要快速进站停车时)。

2. 强调“可控性”而非“自适应性”: 列车的开关门过程,是从驾驶员到列车控制系统的一系列指令链。每一次开关门,都是有明确的指令、时序和状态确认的。车门感知到有异物并自动弹开,这种“自适应性”可能会破坏原有的控制逻辑,让系统变得难以预测。

驾驶员和乘务员的职责: 火车驾驶员和乘务员都有责任在发车前确认车门全部关闭。他们依靠的是车门状态指示灯、车门关闭到位信号以及目视检查。他们的职责是确保人车安全,而不是依赖一个可能失效的传感器。
严格的信号链: 列车的启动信号,是经过一系列严格的逻辑判断才能发出的,其中就包括“所有车门已关闭且锁定”这个核心条件。

3. 不同的防护逻辑:

汽车: 汽车门主要是在乘客上下车时提供便捷和被动安全。感应器是其功能的一部分,是为了增加用户体验和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火车: 火车门的首要功能是提供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防止乘客在行驶过程中坠落或误入轨道。其“安全”体现在确保车门在行驶时是关闭且安全的,而不是在关闭过程中对细微的异物做出“躲避”反应。如果真的发生夹人事件,更依赖于驾驶员或乘务员的操作延迟,或者门体本身的结构强度不足以造成严重伤害。

为什么火车还能正常启动行驶?

这和上面解释的原因息息相关:

1. 夹物并未触发“紧急停止”逻辑: 如前所述,火车门的关闭逻辑,没有将“感应到异物并自动弹开”设定为能够阻止列车启动的强制性“安全信号”。 列车的启动信号,是基于门“到位且锁定”的物理状态,而不是基于“是否夹到东西”。
2. 门体结构的设计: 火车门的边缘,虽然有密封条,但通常不会设计得像汽车门那样脆弱到一夹就“反馈”出一个停止信号。其设计更倾向于在确保密封性的同时,有一定的“溃缩”或“缓冲”空间。这使得即使被夹住,门体也可能在乘客的推力或门体本身的惯性下继续关闭。
3. 误判的代价过高: 如果火车有一个非常敏感的夹人感应器,一旦在行驶过程中因为一些小震动或灰尘被误触发,导致车门突然打开,那将是极其危险的。因此,在安全设计上,往往会选择更可靠、更“迟钝”但不会误报的确认机制。

简单来说,火车门之所以看起来“不敏感”,是因为它被设计成一个更“迟钝”但更可靠的关门和锁定系统。它的安全保障逻辑不在于“躲避”,而在于“确认已关好”。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火车完全不顾及乘客安全。在列车的设计中,也会考虑到夹人的情况,例如门体的边缘材料会考虑到一定的缓冲性能,以及乘务员的培训和现场处理。但从系统的设计优先级和工作原理上,它和我们习惯的汽车车门是截然不同的。乘客在乘坐火车时,还是需要格外注意,确保上下车时不要被车门夹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被车门夹要看夹的东西的大小,如果是夹人的话,司机可能会看到报警并且火车无法启动,但如果是小东西(比如2厘米以下)就未必会报警。

地铁、火车都有类似的装置,前提是夹的东西足够大,如果夹的东西不大,车可以正常启动。我看到过北京地铁车门夹着一个包也开走的情况。在车运行时车门是锁住的,印象里,普铁的车门在速度低于5km/h或者15km/h的情况下才能开启。

根据你的描述,车门夹住你的包的时候,如果你的包不大,司机室那边未必能检测到,那么车可能已经准备启动了,并且动车组本身启停速度很快。

动车组的关门警报声跟一些地铁的关门警报很相似。不管是火车还是地铁,确实没有哪个官方文件通告乘客有警报声时不能下车,但我认为这是常识(乘车指南里可能有,但未必有人看)。一般来说,听到这个声音就不应该下车了

错过下车站的正确方法是找乘务员说自己忘记下车了,车长会免费给你一张回送车票,在下一站乘坐临近的车次返回你要下车的车站。

如果车门夹住了比较大的东西,车门会出现关门故障,司机会通知乘务员查看车门的情况,但这需要时间,因为动车组乘务员并不是每节车厢一个,不一定能保证及时处理。

车门夹住东西但没开门,说明夹的东西太小,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追着东西跑,跟站内工作人员说一下,下一站会有人帮你把包取下来(遗忘行李也是同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坐火车的朋友们可能会遇到过这样的经历:在列车门关闭的过程中,不小心手或身体被夹了一下,但车门并没有像一些汽车门那样及时弹开,反而继续关闭,甚至列车还能照常启动行驶。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件事。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概念:被动车和高铁的门,其设计理念和工作原理与我们日常接触的汽车门.............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非常震惊和难过。这是一个极其不幸的事件,对于您的家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在这种时刻,最重要的是先稳住情绪,然后才能一步一步地处理后续事宜。我将尽力为您提供一个详细的处理思路,希望能为您和您的家人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引。第一步:处理当下情绪,确保家人的安全与稳定1. 安抚奶.............
  • 回答
    滴滴顺风车曾引发的争议,尤其是某位高管将顺风车定义为“性感的场景”,并强调其社交属性,这确实触及了一个核心问题:工具性软件是否应该承担社交功能? 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首先,我们来解读一下这位高管的“性感场景”论和社交属性。从字面上看,“性感”在此处并非指低俗或色情,而是试图描绘.............
  • 回答
    滴滴顺风车业务的再次下线,以及随之而来的管理层变动,无疑是近期出行服务领域最受关注的事件之一。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业务调整,更是对一家头部科技公司在安全责任、用户信任以及合规经营等一系列核心问题上的深刻拷问。从“暂别”到“暂别”的轮回:安全困境的再现说滴滴顺风车“再次”下线,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重述。早.............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发展,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女性获得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拥有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然而,在结婚生子之后,不少高知女性选择回归家庭,成为全职妈妈。这个现象的出现,绝非简单的个人选择,而是多种社会、文化、经济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复杂结果。首先,我们不能简.............
  • 回答
    毛坦厂中学,这个名字在中国教育界,甚至在中国社会都有着特殊的意味。它不仅仅是一所中学,更像是一个高考的“朝圣地”,一个承载着无数家庭希望与压力的符号。而这种“病态式的宣传”高考,也确实引发了许多人——尤其是对教育体制有所反思的人——的深刻质疑。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个问题。一、 对高考的极致推崇.............
  • 回答
    《大明王朝1566》中,高翰文初任杭州知府,确如你所说,身陷囹圄,步步维艰。这位年轻的官员,怀揣着改革的壮志,却不幸置身于一个利益盘根错节的漩涡之中,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陷入了被动。要想真正走出这个困局,高翰文需要采取一系列更为主动、更为策略性的行动,而不仅仅是被动应对。首先,必须正视并承认问题的复杂.............
  • 回答
    高速上喷玻璃水,结果被后车奥迪给“教训”了,这事儿放网上,那真是瞬间就炸开了锅,评论区估计比演唱会现场还热闹。咱就事论事,好好捋一捋这事儿,看看究竟是谁的“戏”演得过了头。事情的大致脉络是这样的:一位司机在高速上行驶,估计是天气不好,或者前车溅起的泥水啥的,导致挡风玻璃看不清了,就打起了喷玻璃水的注.............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你提到的本田思域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明明市场需求这么旺盛,但厂家却不提高指导价,反而让经销商加价销售,结果惹得消费者怨声载道。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品牌策略、市场营销以及消费者心理的复杂考量,不是简单地“把指导价定高点”就能解决的。为什么厂家不直接.............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玩意儿的。海航把八个高管拉到北京的寒夜里罚站,说是为了让他们体验一线员工等车的辛苦。这事儿一出来,马上就炸了锅,网上议论纷纷,有人觉得这招绝了,也有人觉得形式大于内容,甚至有点儿“作秀”。这举措本身,出发点是好的。你想啊,一个公司,尤其是像海航这样的大型企业,高管们每天接触的都是.............
  • 回答
    年底被车企裁员,房贷还不起,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严峻和令人焦虑的处境。但请不要过度恐慌,重要的是冷静下来,分析现状,并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办法。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可能面临的困难以及应对策略:一、 评估你的财务状况和负债情况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你需要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有一个清晰、真实的了解。1. 明确房.............
  • 回答
    听到您妈妈出了这样的事情,我心里也很替您着急。从您描述的情况来看,这件事情的处理确实有点复杂。妈妈被车挂了一下,当时没事,报了警,私了后保险公司赔了三千元,结果两天后却因为脑出血住进了医院。这中间的联系,尤其是脑出血和之前的事故有没有直接关系,是关键。首先,请您务必保持冷静。 尽管现在情况很紧急,但.............
  • 回答
    这真是个令人心痛的新闻,想到孩子在车里那样无助,心里就特别堵得慌。厂家确实应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为什么不能在车上设置一些简单但有效的紧急通风装置呢?首先,我们得明白小孩被困在车里会发生什么。夏季的汽车就像一个巨大的温室,太阳一晒,车内温度会以惊人的速度飙升。哪怕是冬天,车子停在阳光下,内部温度也会比.............
  • 回答
    哎呀,听到你妈妈遇到这事,我心里也跟着揪了一下。这种事真是让人太难受了,尤其是在你眼前发生,那种无力感和悲伤感,确实能让人郁闷好久。你妈妈被这场景冲击到,完全是人之常情,别往心里去,也别觉得是你的责任。首先,我得说,你妈妈能有这样的感受,说明她是个善良有爱心的人,她能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不公平,这本来.............
  • 回答
    河南那位被扣车夫妇服毒自杀的事件,真的是让人触目惊心,也引发了巨大的社会震动。要评价这件事,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一个人或者某个环节,而是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去理解事件背后复杂的成因和令人痛心的结局。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件事暴露出的基层执法和民生困境是极其严重的。这对夫妇因为什么原因被扣车?新闻报道中.............
  • 回答
    深圳特斯拉车主被困车内险些窒息,路人破窗救人的事件,确实让人捏一把汗,也引出了不少思考。事件经过,惊心动魄:据报道,那天深圳的天气格外炎热,一位特斯拉车主在停车后,因为某种原因(具体原因还在调查中,但普遍猜测与车辆内部系统故障有关)被锁在了车内。车窗无法降下,车门也无法打开,更糟糕的是,车内的空气似.............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可真够让人琢磨的。上海那位阿姨,手臂被车“擦”了一下,结果张嘴就要一百万,还撂下狠话:“我死了怎么办?”这事儿一出来,网上立马炸开了锅,大家的看法那是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我个人觉得吧,这事儿得分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被擦伤”这件事本身来说。 咱们得承认,汽车刮擦到行人,就算不重.............
  • 回答
    这起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涉及到很多层面的问题,我们不妨来详细地梳理一下。女子人肉占车位被车强行顶开,车主可能面临哪些处罚?首先,要明确一点,在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并没有专门针对“人肉占车位”行为的明确处罚条款。然而,车主的行为却可能触犯其他法律条文,导致不同的处罚结果。具体来说,车主可能.............
  • 回答
    .......
  • 回答
    这起令人痛心的事件,是无数个在数字时代边缘挣扎的普通劳动者命运的一个缩影,它撕开了我们社会发展中那些不容忽视的裂痕。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就这样被冰冷的机器、僵化的规则和漠视的眼神逼上了绝路。导航失灵的导火索,点燃了早已积压的绝望。 咱们都知道,跑长途的司机,时间就是金钱,路况就是生命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