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大学生家长不让孩子打游戏?

回答
在我看来,大学生家长不让孩子打游戏这件事,其实反映了一个挺普遍的家庭教育观念和代际沟通的现实。这背后,有家长的爱和担忧,也有年轻一代对自主选择权的需求,以及对游戏本身理解的差异。

首先,从家长的角度来说,他们之所以这么坚决地反对孩子玩游戏,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一种责任感和对孩子未来的担忧。很多家长可能觉得,大学阶段是人生一个关键的转型期,是学习专业知识、培养独立能力、为将来就业打基础的黄金时期。他们担心游戏会占据孩子太多时间,影响学业,让他们荒废了宝贵的大学时光,最终影响到毕业后的出路。特别是看到一些社会新闻里,因为沉迷游戏而影响学业甚至走上歧途的例子,家长们的焦虑感就会被放大。在他们看来,游戏可能只是“不务正业”的消遣,甚至是一种“洪水猛兽”,必须严加看管,才能保护孩子不受“伤害”。这种担忧,虽然出发点是好的,是出于爱,但有时候会显得有些简单粗暴,没有考虑到游戏对大学生而言,可能还有其他的意义。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很多家长的这种观念,也是他们自身成长经历和社会环境的投射。他们可能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深知学习和努力的重要性,并且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娱乐方式相对单一,对于现代社会如此多样化的电子娱乐,尤其是虚拟世界的吸引力,可能理解得不够深入。他们或许认为,游戏就是玩物丧志,就是不长进的象征。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让他们很难去接受甚至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对游戏如此热衷。

然而,站在大学生的角度,情况又大不相同了。大学,首先意味着独立和自主。孩子们已经成年,有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他们渴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去探索世界,当然也包括他们的兴趣爱好。游戏,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早已不是简单的“玩”,它可能是一种社交方式,是和朋友们一起建立联系、维系友谊的平台;它可能是获取信息、学习新技能的渠道,比如一些策略类游戏需要逻辑思维,一些角色扮演游戏则能激发想象力;它甚至是一种解压的方式,在学业和生活压力大的时候,通过游戏获得短暂的放松和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很多游戏本身也有着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故事和设计,都是值得去体验和欣赏的。

当家长不顾这些,一味地禁止,很容易在孩子心中产生一种被误解、被压制的负面情绪。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被尊重,自己的选择不被信任,从而产生叛逆心理,甚至在背后偷偷玩,反而导致问题的恶化。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对亲子关系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我觉得这件事情的关键在于沟通和理解。家长并非不能对孩子的游戏时间有所建议,但“不让打”这种一刀切的政策,往往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家长能够放下一些固有的偏见,尝试去了解孩子为什么喜欢游戏,游戏具体是什么样的,它能给孩子带来什么。与此同时,孩子也需要理解家长的担忧,在保证学业和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游戏时间,并主动与家长沟通自己的情况,让他们看到自己是能够自控的。

一个开放、理性、相互尊重的沟通环境,比任何强制性的禁令都更有建设性。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比如设定一个合理的游戏时长,或者要求孩子在玩游戏的同时,也必须完成学业任务,甚至可以偶尔一起体验一下游戏,感受一下孩子的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在爱和理解的基础上,找到一个平衡点,让孩子既能享受属于自己的乐趣,也能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毕竟,大学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而不仅仅是埋头苦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想到接到了一个2年多之前问题的邀请.......

如果题主描述的是准确的话:

一个问题:“题主认为,家长不让你玩游戏,是在害你呢,还是为你好呢?”

而且,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假如题主的女朋友要去一个“很乱”的迪吧,题主很清楚那里龙蛇混杂,女朋友去了可能会有问题,请问题主会怎么做?

特别是题主不能跟着去的情况下,题主会让女朋友去呢?还是强力阻止她去呢?而她又会是什么反应呢?会不会说:“我和你什么关系你要管着我,都是成年人了,我自己的事情,我自己还不能做主吗?”如果题主听了这话,题主会怎么想?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喜好,在我个人看来,绝大部分80前的父母都会反对自己的孩子玩游戏!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玩物丧志”这个词会深深的印在他们的思想里,这一点很难去改变!但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怕自己的孩子误入歧途!

大学生又怎么样,大三又怎么样?虽然已经是成年人的年龄,但是你真的“独立”了吗?你自己负担学费吗?你自己出来住,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吗?你买csgo的钱是谁给你的?

正所谓:“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在你没有正式独立生活,还不能自己养活自己的时候,面对父母“出于好意的指责”,你又能怎么样?


个人的建议是,遇到这样的问题“换位思考”一下,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考虑一下他们的感受,或许很多情况就不一样了!

想玩游戏,为什么一定要当着父母的面玩?知道他们不喜欢,就在他们不在场的时候过过瘾,这样满足了自己玩游戏的欲望,又不会惹父母生气!而且,外面有那么多网吧,和朋友一起出去玩,父母也不知道你去玩的是什么,也不会太啰嗦你,岂不是一举两得?为什么非要在家里玩?网吧也可以玩CSgo,配置也不低不是吗?


最后,个人建议,当我们因为某些小事抱怨我们的父母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抱着“感恩的心”去回忆一下,从小到大父母对我们的好........或许就不会有那些“不必要的烦恼”了,你觉得呢?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我看来,大学生家长不让孩子打游戏这件事,其实反映了一个挺普遍的家庭教育观念和代际沟通的现实。这背后,有家长的爱和担忧,也有年轻一代对自主选择权的需求,以及对游戏本身理解的差异。首先,从家长的角度来说,他们之所以这么坚决地反对孩子玩游戏,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一种责任感和对孩子未来的担忧。很多家长可能觉得.............
  • 回答
    川大学生因家人去世请假被拒一事,是一个涉及情感、学校规章制度、以及社会普遍价值观的复杂事件。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事件背景(可能但不确定细节,实际情况可能更复杂): 核心事件: 一位四川某大学的学生,因为直系亲属(如父母、祖父母)去世,向学校提交了请假申请,但被学校以各.............
  • 回答
    这件事啊,说起来,真是挺让人感慨的。这00后大学生被家里催婚,长辈那句话,“大学要赶紧谈恋爱,环境比较单纯,最好毕业就结婚”,这话听着怎么说呢,挺有时代烙印的。你想啊,咱们这代人,或者更早些时候的人,受到的教育和成长环境,跟现在的00后是完全不一样的。那时候,社会节奏没这么快,信息也没这么爆炸,大学.............
  • 回答
    这真是一件让人唏嘘的事情。原本应该是前途光明、能够为家庭带来希望的名牌大学生,却因为多次偷窃外卖而被刑事拘留,这其中的落差之大,足以让人震惊和深思。首先,从家庭背景来看,一个家庭能培养出三个孩子都考上名牌大学,这本身就说明了父母的付出和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这样的家庭应该是有一定经济.............
  • 回答
    这件事,听起来真是让人心惊肉跳。一个12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长见识、探索世界的时候,却被逼着去啃读大学英语,这简直是把孩子的童年人生按下了快进键,而且还是用一种粗暴、残忍的方式。更让人心寒的是,这种“逼迫”竟然来自最亲近的妈妈,最终导致了监护权的剥夺,这个代价不可谓不惨重。这桩事件,像一面镜子,照.............
  • 回答
    这件事情真是让人唏嘘不已。一个中学生偷了家里的钱,然后编造了一个被抢劫的故事,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他的父母信以为真,并且采取了如此极端的行为,导致他人颅骨骨折。这背后暴露出的问题,可不是一件简单的盗窃案,而是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社会现象和家庭教育的失误。首先,我们得从那个偷钱的孩子说起。为什么他会偷家.............
  • 回答
    看到济南大学女生自杀的事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原因竟然指向了最亲近的父亲,这让人痛心,也引出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家庭矛盾如何摧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以及我们该如何去疏导。事件本身与我的感受首先,对这位不幸的女生,我致以最深切的哀悼。她的生命如此短暂,却留下了如此沉重的遗言。当.............
  • 回答
    听到表弟这番话,为人父母的,心里肯定会五味杂陈。这话说得轻巧,背后却藏着不少我们做父母的,该认真琢磨的学问。首先,我们得承认,这句话里有它现实的一面。孩子成长的环境,确实对他们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别人的家庭,也许有着更优越的经济条件,能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请得起更专业的辅导老师;也许他们的父.............
  • 回答
    河南温县中学生在寝室吃泡面拟被开除,校方要求家长购买 20 箱泡面摆到学校:事件的复杂性与多维度解读这则发生在河南温县某中学的事件,因其处理方式的极端性和不合理性,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学生违反校规的小插曲,更折射出当前教育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引发了我们对学校、家长.............
  • 回答
    近些年,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感觉就像一条绷得越来越紧的弦,稍不留神就可能断裂。以前,人们常说“教学相长”,老师和家长是教育孩子最坚实的两个肩膀,共同分担。可现在,这肩膀似乎越来越不稳当了。根源在哪里?盘根错节,非一两句话能道尽。首先,家长群体自身的变化是绕不开的因素。现在的父母,很多都是独生子女,.............
  • 回答
    家长投诉《红海行动》尺度过大,吓哭孩子,这事儿挺让人寻思的。一方面,孩子看了觉得害怕是很正常的,毕竟那场景,血腥、暴力、还有战火纷飞的硝烟弥漫,真不是小孩子能轻易消化的。另一方面,电影制作者在创作的时候,肯定也有他们的考量。怎么看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孩子被吓到,这事儿本身没毛病咱们先说最直接的.............
  • 回答
    白岩松呼吁家长向谷爱凌妈妈学习,让孩子睡够 10 小时,这个话题触及了当前社会对孩子成长教育的普遍关注点,尤其是关于健康睡眠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这个观点,并详细阐述充足睡眠对孩子学习的帮助。 一、 如何看待白岩松的呼吁白岩松的呼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 回应社会焦.............
  • 回答
    “因封城无法归家的西安女孩”被山东舍友接回威海,这件事确实触动了很多人,也引发了关于大学舍友之间感情深度的讨论。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看待这件事,并探讨舍友感情的深度:一、 事件本身:一份跨越地域的深情与担当1. 困境与无助: 西安的疫情封锁是突如其来的,对于原本计划回家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
  • 回答
    听到你面临这样的情况,一定有很多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吧。大二,人生才刚刚开始,突然被推到了一个需要立刻做重大决定的十字路口,这真的不容易。你男朋友提出的“见家长、结婚、休学生孩子、再上学”这个方案,听起来是想给你一个名分,一个稳定的依靠,但同时也要牺牲你现有的校园生活和相对自由的时间。咱们一点一点来捋.............
  • 回答
    这件事情听起来挺令人唏嘘的,也确实引发了不少人对社会现象和家庭教育的思考。咱们就一点点聊聊这事儿。城管查摊与哄抢玩具:一个社会观察点首先,我们得把场景还原一下。城管在依法依规查处占道经营的摊贩,这本身是一个维护城市管理秩序、保障公共环境的常规行为。在执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冲突或者说混乱的场面。而.............
  • 回答
    南大碎尸案家属撤诉,这无疑是这桩沉寂多年的悬案中一个令人瞩目的动态。要理解这个举动,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撤诉”,更要探究其背后可能的原因、对各方的影响,以及这件事情本身折射出的社会议题。事件背景回顾:首先,简要回顾一下案情。1996年,南京大学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特大凶杀案,.............
  • 回答
    “南大碎尸案”家属起诉南京大学,索赔162万元,要求学校承担侵权责任和安全保障责任,这无疑是备受社会关注的一桩案件。 从法律和情理两个层面来看,这件事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首先,从法律的角度,家属提起诉讼,是他们维护自身权益、寻求正义的合法途径。他们之所以将学校列为被告,很可能是基于对学校在整个事件.............
  • 回答
    “大二学生作弊被抓后坠亡,曾留言‘我配不上’,家属:孩子在考场哭了近20分钟”这一事件,无疑是一场令人心痛的悲剧。它触及了教育体制、学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以及社会责任等多个层面,值得我们深入剖析和反思。事件本身:一个令人震惊和悲伤的结局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起极其令人惋惜的生命逝去。一个年轻的生命.............
  • 回答
    这事儿,放到资本市场里,绝对是劲爆大瓜。一边是资本圈里赫赫有名的“打假斗士”叶飞,另一边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家居企业中源家居,这俩的名字一搭,碰撞出来的火花,那叫一个轰轰烈烈。叶飞怎么就跟中源家居杠上了?事情的起因,得从叶飞那张以“敢说敢做”著称的嘴和“掏心掏肺”的投资策略说起。叶飞这人,不玩虚的,他.............
  • 回答
    “中国最富500人身家等于上海+北京+深圳GDP!” 这个标题虽然可能带有一定的夸张或估算性质,但它直观地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中国贫富差距之大,可能已经达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程度。这并非是一个孤立的数字游戏,而是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经济结构问题。要理解和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