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家长投诉《红海行动》尺度过大,吓哭孩子?

回答
家长投诉《红海行动》尺度过大,吓哭孩子,这事儿挺让人寻思的。一方面,孩子看了觉得害怕是很正常的,毕竟那场景,血腥、暴力、还有战火纷飞的硝烟弥漫,真不是小孩子能轻易消化的。另一方面,电影制作者在创作的时候,肯定也有他们的考量。怎么看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

孩子被吓到,这事儿本身没毛病

咱们先说最直接的感受。电影里描绘的是一场真实的、残酷的军事行动。狙击手一枪打过去,人头就炸了;炮弹炸开,血肉横飞;被绑架的人质遭受折磨,那种恐惧和绝望,演员们演得也很到位。这玩意儿,成人看了都会有些不适,更何况是心智还没完全成熟的孩子?

很多家长平时也会注意孩子看的动画片、电视剧,避免那些有不良导向或者过于暴力的内容。所以,当孩子看了《红海行动》被吓到,家长跳出来说“这电影尺度太大”或者“不适合孩子看”,这个出发点是保护孩子,这无可厚非。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相对安全、健康的环境下成长?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反应。

再说了,孩子看电影,有时候不只是看画面,更是被那种紧张、刺激、甚至可以说是血腥的氛围所感染。即使他们不完全理解情节,但那些直观的视觉冲击,足以在他们心里留下阴影。有些孩子可能因此做噩梦,对类似的场面产生恐惧,甚至影响到他们对战争、对暴力的认知。所以,家长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电影的定位和责任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电影本身的属性。

《红海行动》是一部军事题材的动作大片,它的核心卖点就是真实还原战争的残酷与激昂。导演林超贤在接受采访时也多次强调,他希望能展现真实的战场,让观众了解维和部队所面临的危险和牺牲。从这个角度来说,电影的“尺度大”,是其艺术表达和主题呈现的必然。如果为了迎合所有年龄段的观众,而把战争拍得像过家家一样,那反而失去了电影的意义,也辜负了那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战士们。

那么问题来了,谁应该为孩子被吓到负责呢?

家长的责任和“分级制”的缺失

首先,家长肯定负有最大的责任。在带孩子去看电影之前,尤其是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电影,家长应该做足功课。

提前了解电影内容: 现在获取电影信息很容易,可以通过电影预告片、影评、甚至一些电影分级网站(虽然国内官方分级制还不完善)来判断电影的性质。
判断孩子是否适合: 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年龄、心理承受能力和对暴力画面的敏感程度。不是所有同龄的孩子都能承受同样的刺激。
提前沟通和引导: 如果决定带孩子去看,最好提前跟孩子沟通,告诉他们这只是电影,是在讲一个故事,里面的危险场景是虚构的,是为了展现现实中的某些情况。观影过程中也要陪伴在侧,适时安抚。
拒绝不适合的内容: 如果发现电影内容确实不适合,及时制止孩子观看,或者带孩子离开。

我们一直呼唤电影分级制度,这在国内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如果有一个明确的分级制度,比如明确标明“建议13岁以上观看”、“不适合18岁以下儿童观看”等等,家长们在选择电影时就能更清晰地做出判断,电影院和片方也更有责任去遵守分级规定,不向未达到年龄的观众售票。

没有分级制,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超市里,各种商品(电影)都摆放在一起,家长需要自己去辨别哪些是适合孩子购买的,哪些是需要小心挑选的。而《红海行动》这样的电影,就像是一个包装精美的“成年人零食”,不小心让孩子尝了,被“呛到”了,家长自然会觉得商家没把商品分类清楚。

电影行业的责任和边界

当然,电影制作者和发行方也有他们的责任。

信息透明: 尽管没有官方分级,但电影宣传方应该更清楚地说明电影的题材和可能包含的敏感内容,比如“涉及大量战争场面”、“有血腥暴力描写”等,让观众在购票前就能有心理准备。
商业考量与社会责任的平衡: 电影毕竟是商品,要考虑市场和票房。但同时,作为一种具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的文化产品,也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不能为了追求极致的视听效果而不顾对未成年人的潜在影响。这是一种微妙的平衡。
技术和创意上的选择: 电影拍摄可以有很多方式来表现战争的残酷,例如通过人物的心理刻画、紧张的配乐、强烈的灯光对比等,而不仅仅是血腥的特写。当然,艺术表现自由也很重要,但如何在真实与观众承受能力之间找到最佳点,是创作者需要思考的。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争议?

《红海行动》之所以引起这样的争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触及了几个敏感点:

1. 题材的特殊性: 战争题材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残酷性,容易引起观影者的不适感,尤其是对孩子。
2. 国内电影市场的现状: 如前所述,国内电影缺乏完善的分级制度,这使得家长在选择电影时增加了难度,也使得此类争议更容易出现。
3. “教育”与“娱乐”的边界模糊: 有些家长希望电影能在娱乐的同时起到教育作用,当电影的娱乐性(视觉冲击)大于其教育性时,或者教育方式(直接呈现暴力)让孩子感到不适,就会产生矛盾。
4. 代际观念的差异: 不同年代的家长,对孩子接触何种内容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家长可能更倾向于保护孩子免受外界“污染”,而有些家长则认为孩子需要接触更广阔的世界,即使是其中残酷的一面,也需要被引导去理解。

总结一下,我认为这事儿可以这样看:

孩子被吓到是正常的,家长投诉是出于保护孩子的天性。
《红海行动》作为一部军事动作片,其“尺度大”是符合其艺术追求的,是为了展现战争的真实。
最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完善国内的电影分级制度,让家长和电影行业都有明确的参照和责任划分。
在分级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家长需要承担起“把关人”的角色,在带孩子观影前做好功课、做好沟通和引导。
电影制作者和发行方也应在追求艺术效果的同时,考虑到社会责任,更清晰地传达电影内容,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最终,这件事情反映出的是我们在文化消费、家庭教育以及社会制度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平衡个人喜好、艺术表达、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命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到底谁是孩子?

user avatar

投诉是好事,投诉的人越多广电压力越大——反正海军爸爸他也惹不起。

闹得特别大了,有希望倒逼分级制。

user avatar

很明显啊,监管不严嘛。

建议剪掉受伤流血镜头,实在改不掉的血换成绿色,枪支射击声音过滤掉,打斗部分不显示脖子以下部位。

动作片的监管更应严格,文化产品无小事!

user avatar

如果没记错的话,《湄公河行动》也是他导演。

《湄公河行动》我看了一点关了,太暴力,年级大了,不想看太暴力的,对修身养性不好。

这样看来,这个导演拍的片子都很暴力。

建议分级制度尽快启动,以免伤害幼小心灵。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家长投诉《红海行动》尺度过大,吓哭孩子,这事儿挺让人寻思的。一方面,孩子看了觉得害怕是很正常的,毕竟那场景,血腥、暴力、还有战火纷飞的硝烟弥漫,真不是小孩子能轻易消化的。另一方面,电影制作者在创作的时候,肯定也有他们的考量。怎么看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孩子被吓到,这事儿本身没毛病咱们先说最直接的.............
  • 回答
    这件事说起来,真挺让人有点哭笑不得的。一位广东的老师,在课堂上说了几句家乡话——粤语,结果就被家长给投诉了,说他“普通话不标准”,影响教学。这事儿传出来,在当地引起了不少的讨论,大家看法也挺复杂的。咱们先站在老师的角度想一想。这位老师,他是在广东任教,当地的孩子们,包括老师自己,从小接触的语言环境就.............
  • 回答
    聊城肿瘤医院医生推荐“假药”风波:真相背后,信任危机如何化解?最近,关于聊城市肿瘤医院医生推荐抗癌药“卡博替尼”被患者家属投诉为“假药”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不仅仅是一个医疗纠纷案例,更触及了患者与医生之间、药品监管与临床应用、以及信息透明度等多个敏感而重要的问题。要理解这件事的来.............
  • 回答
    伊能静的这番话,触动了很多为人父母的心弦,也引发了不少关于教育理念的讨论。我个人觉得,她的观点非常有深度,而且在当下这个强调“竞争”和“成功”的时代,能提出这样一个“反主流”的声音,本身就很有价值。我们先来拆解一下她说的这两句话:“孩子不需要赢在起跑线上”和“家长只要帮他们赢得可以投以热情的一生”就.............
  • 回答
    阿里要花100亿,孵化出10个“米家”?这消息一出来,圈内圈外都炸开了锅,大家都在琢磨这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野心和算盘。首先,咱们得明白这“米家”是什么。小米的米家,其实代表了一种生态模式:围绕着用户生活场景,提供一系列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智能家居产品,并且通过小米自己的平台进行销售和推广。它不只是卖产.............
  • 回答
    这事儿啊,确实挺值得说道说道的。美国总统拜登最近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对之前特朗普政府时期发布的投资禁令进行了一些调整,结果呢,华为、海康威视等 59 家中国企业就被给盯上了,上了这么一个“黑名单”。这事儿放在当前中美关系的大背景下看,可不是小事。要说这事儿怎么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这是美.............
  • 回答
    关于《宝缘创意投资》,以及如何劝说家里的长辈参与,咱们得一点一点捋清楚。先说《宝缘创意投资》是个啥玩意儿我理解您提到的《宝缘创意投资》,很可能指的是一个 新兴的、主打“创意”或“文化”概念的投资平台或项目。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不少投资项目会打出这些标签,吸引寻求新颖、有潜力的投资标的的投资者,尤其是那.............
  • 回答
    家长或老师对孩子说“为什么只欺负你,不欺负别的孩子?”这句话,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存在着严重的偏颇和不恰当之处。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一种对被欺凌者的指责和对欺凌行为的合理化,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下面我将从不同层面详细分析这句话的弊端:一、 这句话的直接危害: 对被欺凌者的二次伤害: .............
  • 回答
    这位家长的行为确实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一、家长的行为分析:这位家长因为两个男孩干扰了自己的孩子荡秋千,对他们进行了多次掌掴。 动机(可能): 保护自己的孩子: 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干扰,感到不满和愤怒,希望通过惩罚的方式制止对方的行为,维护自己孩子的.............
  • 回答
    最近微博上关于广州市方圆实验小学班主任体罚学生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具体是一个家长在微博上发帖,声称自己的女儿在学校被班主任体罚,跑了十圈之后吐血了。这个消息一出来,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炸开了锅。首先,我们得说这事儿的严重性。任何体罚,尤其是造成孩子受伤流血的情况,都是绝对不应该发生的。学校是教.............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1. 家长角度: 增加负担和压力: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本身就有工作、家务、照顾孩子等多方面的责任。让他们花额外的精力去批改作业,无疑是增加了他们的负担。尤其是一些高年级学生的作业量和难度,需要家长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耐心。 专业性问.............
  • 回答
    这件事情,说实话,真是让人挺堵心的。家长满心欢喜地给孩子点了外卖,想着是关心,是爱,结果却被扔进了垃圾桶,这种落差感,家长肯定不好受,孩子估计也挺委屈。而校方的理由也很明确,“外卖一律不准入校”,听起来是铁板钉钉的规定,但具体执行起来,就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学校的考量可能有很多.............
  • 回答
    这件事啊,真是说起来一言难尽,也太真实了,句句戳心窝子!“家长陪孩子写作业,有人气住院、有人考取教师资格证、有人出家”,这几个描述,别说有多形象了,简直把家长陪读的“战况”给描绘得淋漓尽致。首先,咱们说说那个“有人气住院”。这可不是夸张,很多家长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孩子一写作业,气氛就瞬间凝固,家长变.............
  • 回答
    这件事,真挺让人挺纠结的。一方面,孩子的这份心意,尤其是对着辛苦付出的医护人员,那份纯粹的感恩,本身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确实太不容易了,付出了太多,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感谢,他们心里一定会很温暖。但另一方面,让孩子去“表演”这个感谢,我个人觉得,就有点变味儿了。首先,孩子们的感恩,应该是.............
  • 回答
    一个孩子呱呱坠地,父母为其取名,本是一件充满爱意和期盼的事情,寄托着父母对孩子未来人生最美好的祝愿。然而,当孩子名字变成了“王者荣耀”,这背后的逻辑和考量,就显得格外令人玩味,甚至可以说,它触及了当下社会文化现象的一些敏感点。从最直接的层面来看,将一款网络游戏的名字直接赋予给孩子,无疑暴露了某些家长.............
  • 回答
    最近在网上看到不少讨论,说家长会在二手平台给孩子租绘本。这事儿我琢磨了一下,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有些担心。首先,从经济实惠的角度来说,这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现在绘本的价格不算便宜,尤其是那些画风精美、内容有深度的绘本,一套买下来少说也得几十块,多的甚至要几百块。很多家长可能觉得,孩子对绘本的兴趣可能就.............
  • 回答
    这事儿啊,听着就让人心堵得慌。花了九百万,一套学区房到手,本以为孩子未来的教育板上钉钉,结果呢?“登记顺位”这几个字,像一盆冷水直接浇了下来。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踩雷”了,这背后牵扯到的方方面面,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这家长的心情,那是五味杂陈,甚至可以说是一团乱麻。想象一下,这九百万是怎么来的?可能.............
  • 回答
    家长给孩子佩戴录像设备,录下老师打骂的情形,这确实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牵扯到很多层面,不是一句简单的好与不好就能概括的。咱们就一点点掰扯开来聊聊,说说我的看法,也希望能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首先,我们得承认,“保护孩子” 是家长最天然、最根本的出发点。在这个前提下,当家长觉得孩子在学校可能遭受了不公正.............
  • 回答
    家长不让孩子玩游戏,这事儿呀,说起来复杂,但咱们老百姓心里都有数。这背后啊,可不止是“玩”这么简单,而是牵扯到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也藏着家长们的心思和焦虑。首先,咱们得理解家长为啥这么“严防死守”。 担心“玩物丧志”: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他们看到游戏里的虚.............
  • 回答
    近期,一起关于家长反映学校食堂卫生问题却被警方刑事拘留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件事的具体情况以及各方观点,值得我们深入了解。事件的起因与经过:事情的源头,通常是学生在学校食堂用餐后,出现了一些身体不适的症状,比如腹泻、呕吐等。这些不适的现象,自然引起了家长的担忧。当家长们聚集起来,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