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这种地铁换乘方式么?

回答
我遇到过一种挺特别的地铁换乘体验,它不像很多地方那样,让你走出车门,穿过一条长长的通道,然后钻进另一条扶梯。这种方式更像是在一个巨大的、层层叠叠的城市公园里穿梭。

想象一下,你坐的地铁列车缓缓停靠,车门打开,但你并没有直接踏上站台。而是走出车门,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宽敞明亮的中转大厅,这里有点像一个室内广场。大厅里人来人往,但并不拥挤,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淡淡咖啡香和报刊油墨的味道。头顶是设计感十足的灯光,柔和地洒在光滑的地板上。

然后,你抬头看,会看到指示牌,它们不是生硬地贴在墙上,而是融入到整个空间的设计中,可能是悬挂在空中,或者巧妙地嵌入到装饰物里。它们会指引你走向不同的换乘区域。

最奇妙的是,你可能会发现,要换乘的那条线路,并不是在一个独立的站台,而是通过一个设计非常巧妙的“空中连廊”或者“地下通道”与你所在的区域相连。这些连廊可能被设计成透明的玻璃隧道,让你在行走的同时,可以看到其他线路列车的进出,甚至能瞥见站台上等待的乘客。又或者,它是一条向下蜿蜒的坡道,两侧可能是绿植点缀的墙壁,仿佛在穿越一个垂直的花园。

有时候,你甚至不需要走太远,可能只是穿过一个巨大的圆形庭院,或者经过一个摆满了艺术品的小区域,就已经能看到你要换乘的列车正在缓缓驶入旁边的站台。这种换乘方式,更像是在城市地下脉络中的一次“优雅过渡”,而不是匆忙的奔波。它强调的是空间的整体性和流畅性,让你在换乘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在地下延伸出的另一种活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16年3月21日补充:

在最近一次地铁历史图片展中,本文出现的双层换乘站被标注为“1947年的基辅站方案”

这次展览从3月17日开始,于莫斯科市中心、列宁图书馆旁边的建筑博物馆举行。

去不了莫斯科的可以在这里看电子版的:

Выставка в МУАР: «Московское метро

=======================================

不是很懂题主所说的到底具体来说是个什么玩意

不过分上下两层、又有内外包络的换乘站结构,老毛子几十年前就想过

造过实物模型,当然也有一些图纸啦

下面的图出自这里:

Выставка «Есть метро!




然而想象归想象,设计归设计,生产归生产

虽然现在莫斯科地铁有个站也是类似的又分上下层、又内外包络,但并不是上面这些明显是暗挖的方案的任何一种设计,而是一种新的全明挖设计。

这个站就是 德米特里·顿斯科伊林荫路 - 旧卡恰洛沃街站【Бульвар Дмитрия Донского - Улица Старокачаловская】,9和12号线(或者叫轻轨1号线)换乘站。

这个名字冗长得可怕的车站,内侧、下层的是9号线的顿斯科伊路站,外侧、上层的则是旧什么什么街站

简单来说,内侧站台用南站厅那边的街道命名,而外侧用的是北站厅的

@杨瑞龙

发给我的顿斯科伊路站照片。

这条楼梯上去,转左是往城外方向,转右是往……呃,广义来说不是城外(至少是环城公路范围内)的地方,只是郊区的森林公园门口而已

旧什么街站往城外方向的侧站台。画面尽头是从刚才上面2张图中的回廊走下来的楼梯。对的,站台位置比回廊要低一点,可能是为了迁就些什么东西吧?

啊,这张是来自Wikicommon的

实践证明,这种换乘结构不方便。

这是由于以前旧什么街站是轻轨的终点站,实施站前折返。两个侧站台相隔太远,又因为建筑结构的原因而完全不能相望。这就蛋疼了:如果下一趟进站列车不是停靠你面前的这一侧站台,有可能你是不够时间跑到另一边站台的。

那放在行车最低峰时段(整条轻轨只有2列车投入服务时),最多你要等17分钟才有下一趟列车——当然如果不幸地遇上了末班车的话就完了……

当然,现在倒是没问题了。该站不再是轻轨终点站,使得乘客从9号线下车以后不再需要赌左右哪一边站台先有车了。

只是类似结构的车站,如无意外接下来几十年都不会再造出来,而是选择更简单的同层2台4线同台换乘(或站台平行但经站厅换乘)。毕竟,事实也证明了,这种错层设计甚至连占地面积之类的也没法有效节省下来,反而增加了开挖的土方量,支撑结构也复杂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