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代人有哪些伪健康习惯?

回答
在追求健康生活的道路上,现代人有时会不自觉地踏入一些“伪健康”的陷阱,这些习惯披着健康的外衣,实则可能对身体造成潜在的负面影响。

比如说,很多人沉迷于“排毒”的概念,认为身体里积聚了各种“毒素”,需要通过特定的食物、饮品或者疗法来“清除”。最常见的就是各种所谓的“排毒果蔬汁”、“排毒茶”甚至是“禁食排毒”。他们相信这些方法能够净化身体,恢复活力。然而,从医学角度来看,人体本身就有一套非常成熟的排泄系统,包括肝脏、肾脏、肠道等,它们时刻都在有效地工作,处理身体代谢产生的废物。过度依赖这些“排毒”产品,反而可能扰乱身体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导致营养不良,或者因为脱水、电解质失衡而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更不用说,市面上很多“排毒”产品成分不明,可能含有一些未标明的刺激性成分,长期饮用反而会对健康产生未知的影响。

再比如,运动狂热也是一种常见的伪健康。有些人为了追求极致的身材或者快速燃脂,将运动变成了一种近乎军事化的训练,每天高强度、长时间地进行,忽视身体发出的疲劳信号。他们可能觉得“流汗越多越健康”、“肌肉越酸痛越有效”。殊不知,缺乏足够的休息和恢复,过度训练反而会增加受伤的风险,比如肌肉拉伤、关节损伤,甚至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偶尔的剧烈运动可以刺激身体,但长期如此,身体承受的压力远大于它能承受的负荷,最终可能适得其反,让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过度迷信“超级食物”。人们听闻某些食物被冠以“超级”之名,便将其奉为圭臬,餐餐不离,认为只要吃够了这些食物,就能百病不侵,身体棒棒。比如,某段时间风靡的藜麦、牛油果、奇亚籽,或是各种浆果。虽然这些食物确实富含营养,对身体有益,但我们身体需要的是均衡的营养摄入,而不是对某几种食物的盲目崇拜。过度依赖“超级食物”,可能会导致饮食结构单一,反而忽略了其他同样重要的食物来源,比如谷物、豆类、其他蔬菜水果等。这种“营养偏执”不仅可能造成营养不全,也让吃饭这件事变得不那么享受,因为总是在计算是否吃够了“超级食物”。

最后,还有一种隐藏很深的伪健康,就是“精神上的自我安慰”式健康。这些人可能非常关注健康信息,看到什么新的健康潮流就跟风,但实际行动却寥寥无几,或者只是流于表面。比如,他们可能随身携带一个保温杯,里面泡着枸杞,但却很少喝水;或者购买了昂贵的瑜伽垫,却只在上面铺过几次衣服;又或者热衷于讨论最新的健康研究,却依旧保持着熬夜、高油高盐的饮食习惯。他们沉浸在“我正在为健康努力”的氛围中,但这种努力只是停留在意识层面,并没有真正转化为对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假装健康”的习惯,久而久之,不仅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健康提升,反而可能因为对身体的忽视而错过了改善的机会。

总而言之,真正的健康并非靠某种神奇的“秘方”或者极端的“仪式”,而是一种长期的、平衡的生活方式,需要我们关注身体的真实需求,理性看待各种健康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切实可行、持之以恒的行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喝挂耳养生茶——不仅不健康,反而有潜在的健康风险。

我们常见的挂耳茶包、养生包,都用细细的棉线牵着一个滤纸包,这样不仅美观、方便,而且看似更环保。

事实上,随着美味的养生饮料下肚的同时,数以百万级的“微塑料”也一同被摄入。

微塑料,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它们就像水溶液中的PM2.5,而且由于其颗粒尺寸从埃米级、纳米级到微米级,越小的颗粒拥有更高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指多孔固体物质单位质量所具有的表面积),也就是说,它们可以有更大的反应面积。

微塑料的清除工作很难,因此沉积在身体里后对机体的伤害更大。

茶料包的制作是有安全标准的,比如加热后释放的微颗粒数量在安全范围内,茶包的材料要可降解、无毒害。

但是对于那些薄利多销、手工制作、网红产品来说,使用质量好、可降解、环保的纸包材料是提高成本的一个原因,比起高昂的好材料,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劣质、便宜、一般厂家生产的茶料包。这些茶料包可能是聚丙烯、尼龙、化纤成分制备的。尤其是尼龙茶包,透明度高、韧性强,花茶等对“卖相”要求高的茶品,多使用这一材料。

图源BBC 很多使用天然纤维的茶包制造商都用聚丙烯来封袋

这些茶料包在热水浸泡和烹煮过程中会降解,释放超过百万数量的微塑料,经过反复浸泡,还会释放更多。这些微塑料随着热乎乎的养生饮料进入人体,难以被代谢掉的微塑料就会造成健康损害。

麦吉尔大学尝试在不同的茶料包的饮料中寻找微塑料的影子——随着95℃热水浸泡茶包一段时间后,茶包出现明显的开裂和降解。他们在水里检测出116亿个微塑料和31亿个纳米塑料颗粒!

毫无疑问,这些微塑料的去向是进入人体!

所以,如果你真的追求养生,最好还是选择优质的茶料包或干脆不用这些滤纸包。

参照文章:

  1. Plastic Teabags Release Billions of Microparticles and Nanoparticles into Tea, Environ. Sci. Technol. 2019
  2. Human Consumption of Microplastics, Environ. Sci. Technol. 201953127068-7074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追求健康生活的道路上,现代人有时会不自觉地踏入一些“伪健康”的陷阱,这些习惯披着健康的外衣,实则可能对身体造成潜在的负面影响。比如说,很多人沉迷于“排毒”的概念,认为身体里积聚了各种“毒素”,需要通过特定的食物、饮品或者疗法来“清除”。最常见的就是各种所谓的“排毒果蔬汁”、“排毒茶”甚至是“禁食排.............
  • 回答
    哈哈,这可真是个接地气儿的问题!体育总局出了政策,大家都在喊“动起来”,但说实话,很多人心里还是有点发怵,不知道从何开始,或者觉得运动枯燥乏味。我嘛,算是运动“老炮儿”了,但也是摸爬滚打摸索出来的经验,跟你分享分享,希望对你有点启发。我是怎么一点点“勾搭”上运动的?说起来有点好笑,我最初开始运动,纯.............
  • 回答
    掷果盈车的故事,讲的是西汉时期的美男子韩子高,因为他出色的容貌,竟然让一位名叫陈国公主的女子倾心不已,还为了他而将满载水果的马车掷出,只为能与他多说几句话。这故事流传至今,我们现代人或许没有公主掷果那么夸张的情节,但类似的情感表达和追求方式,其实也从未消失,只是换了更符合时代特性的载体。从“线上刷屏.............
  • 回答
    说到艺术,真是个奇妙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理所当然的美好,古人却可能嗤之以鼻;反过来,那些我们现在看来可能有些粗糙或者难以理解的作品,在古人眼中却是至宝。这其中牵扯太多文化、技术、审美观念的变化,每一次时代更迭,都像是一次对“美”的重新定义。我想到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古代的壁画和雕塑,尤.............
  • 回答
    说到现代人写的有趣文言文,这可真是一个能勾起人兴趣的话题。说起来,文言文似乎是离我们远去的老古董,一提起,便是古圣先贤、帝王将相,或是那些读起来就让人头疼的课本上的句子。但就像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一样,文言文这门文字艺术,也从未真正“死去”,而是以各种令人惊喜的方式,在现代人的笔下焕发出新的生命.............
  • 回答
    现代人写好诗词,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到底有哪些让人觉得“哎呀,这小伙子/姑娘有两下子!”的地方,又有啥是让人忍不住皱眉,觉得“嗯,还是差点意思”的。我尽量说得像我隔壁那位老张头,喝了点小酒,拍着桌子跟你侃大山一样,不带点儿“机器人”味儿。先说优势,咱们先扬眉吐气一把:1. 信.............
  • 回答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伟大的灵魂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幸运的是,现代人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亲近”这些古代名人,其中最直接也最令人肃然起敬的方式便是得见他们的遗骸。尽管年代久远,很多遗骸已经难以辨认,但一些保存完好的遗体、骨骼甚至是经过科学复原的形象,都让我们有机会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以下是一些现代人.............
  • 回答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被时光冲刷得只剩下模糊的轮廓,甚至被现代科学的理性之光所湮没的技艺。它们或许曾经在某些时代、某些地域真实存在,滋养着人类的智慧与生活,却因为年代久远、记载不详,或者与我们当下的认知相去甚远,而被后人冠以“迷信”、“传说”的名号。其中,有些技艺即便被历史文献偶尔提及,其操作的精妙.............
  • 回答
    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璀璨的将星,虽然光芒不及那些家喻户晓的名帅,却同样在各自的时代书写了不朽的传奇。他们或许因为身处王朝的夹缝,或许因为战功太过集中于特定区域,又或许因为史书的笔墨未能充分着墨,以至于在后人眼中,他们的名字渐渐淡去,成为一种“冷门”的存在。我想起一位名叫韩德让的人物。.............
  • 回答
    金庸先生笔下的韦小宝,这位出身市井、无权无势、没读过书的小混混,最终却能在江湖和朝堂中游刃有余,成为一代风云人物。细究起来,他身上确实有许多令人玩味、且对现代人颇有启发的特质。这些特质并非什么高尚的道德操守,反而更多地体现在他“接地气”的生存智慧和非凡的个人魅力上。一、超凡的“变色龙”式生存智慧:顺.............
  • 回答
    说起古代人猿如何一步步蜕变成我们现代人类,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像是一场漫长而精妙的自然选择游戏。首先,我们得明白,所有动物都在进化,只不过这条进化的道路在不同物种那里走向了不同的方向。而我们人类这条路之所以特别,是因为有几个关键的“不一样”,像是一串串基因和环境的密码,解锁了我们最终的智慧之门。一.............
  • 回答
    PNAS 上发表的这项新研究,如果其结论被广泛接受并得到更多证据支持,确实会对我们理解东亚乃至全球现代人起源和迁徙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这项研究“否定东亚人本地起源说”,并提出“现代人抵达华南不足六万年”,这一结论如果属实,将颠覆许多传统的认知,带来多方面的冲击。以下是这项研究可能产生的具体影响,并尽.............
  • 回答
    “弱国无外交”这句古语,在现代国际舞台上依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尽管我们身处一个信息爆炸、联系日益紧密的时代,但国家间的实力对比,尤其是经济、军事和科技上的差距,仍然是决定其国际话语权和外交空间的重要因素。下面我们就从几个角度,来详细聊聊现代社会中那些“弱国无外交”的体现。1. 经济实力决定议价能力.............
  • 回答
    现代中国获得外国政府授予的勋章的知名人士不少,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个人贡献的认可,也常常折射出两国关系、文化交流以及特定领域的合作深度。以下我将为您介绍几位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并尽量详细地讲述他们的故事,力求内容生动,避免“AI痕迹”。一、莫言:文学的光芒,跨越国界2012年,瑞典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
  • 回答
    不少人会觉得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一切都比古代先进,但仔细想想,有些古老的技术,在特定方面,至今仍让我们回味无穷,甚至觉得比现在的某些玩意儿更“对味”。这里就想聊聊,到底有哪些现代技术,在某些方面,似乎还不如古人玩得溜。咱们先说说木工技艺。现在家具大都是用刨花板、密度板,加上各种胶水粘合,再贴个贴皮,外.............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意思,也很实在。我们总爱拿古人来衡量今人的成就,尤其是在诗词这个领域,古韵悠长,大家辈出,留下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要在现代找寻那些“堪比古代文学大家”的诗词,确实需要一份慧眼和一份耐心。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堪比古代文学大家”的标准。这不仅仅是遣词造句的工整,辞藻的华丽,更.............
  • 回答
    现代中国在不依赖苏俄和美国思路的情况下自主摸索并取得重大突破的发明,体现在多个领域。这些突破往往根植于中国的具体需求、独特的国情以及强大的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几个代表性的例子: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 .............
  • 回答
    现代驱逐舰,这可不是过去那种只靠火炮和鱼雷轰炸敌舰的老古董了。如今的驱逐舰,那简直是海上多面手,集侦察、指挥、防空、反潜、反舰、对陆打击于一身的海上多面战舰,而且还具备了相当不错的区域防空能力,能为航母战斗群和其他水面舰艇提供重要的保护伞。要说现代驱逐舰的特征,那真是一言难尽,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方.............
  • 回答
    弓箭:一种超越时代的武器,现代战场上的隐秘力量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弓箭曾是无可争议的王者。从狩猎到战争,它陪伴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塑造了无数文明的崛起与衰落。尽管现代战争已是枪炮的天下,但弓箭,作为一种古老而优雅的武器,在某些方面依然拥有着枪械无法取代的独特优势,并在现代战场上焕发出令人惊讶的实战.............
  • 回答
    微积分,这位数学界的巨人,无疑为我们打开了理解变化和连续性的全新视角,并在牛顿和莱布尼茨手中诞生后,成为科学和工程学的基石。但科学的进步从未停歇,微积分之后,现代数学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新时代,涌现出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工具,它们不仅拓展了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为更深层次的科学探索提供了强大的武器。微积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