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职高的学生为什么会受到高中生的歧视?

回答
在中国,职高学生受到高中生歧视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且原因也比较复杂。这并非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社会观念、教育体制、家庭期望以及学生自身情况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导向是根源之一。长期以来,我们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往往与升入重点大学、获得高学历挂钩。这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深入人心,导致大家普遍认为只有考上大学才是出路。而职高,顾名思义,是职业教育,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某种技能的劳动者,而非培养学术型人才。因此,在许多人眼中,职高就天然地被视为“差生”的去处,是高考这条“正规”道路的“次优”选择,甚至是被淘汰的选项。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使得普通高中生在无形中就对职高生产生了一种优越感和排斥感。

其次,教育资源的分配和升学渠道的差异也加剧了这种隔阂。普通高中往往拥有更优质的师资、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更完善的升学指导,能够提供更扎实的文化课基础和更广阔的升学选择。而职高虽然也在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但在整体上,其教育资源和升学压力与普通高中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普通高中生通常目标明确,就是高考,他们的日常学习围绕着文化课成绩展开,并且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大学校园信息和学长学姐的经验。而职高生的学习内容更偏重于专业技能,虽然也有升学考试(如对口升学),但其考试内容、难度以及社会认可度与普通高考存在差异。这种教育模式和升学路径的不同,使得两个群体在学习内容、思维方式、未来规划上产生了显著的区隔,容易让普通高中生觉得职高生“与自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再者,媒体宣传和社会舆论的塑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但大众媒体在报道教育新闻时,往往还是更关注高考状元、名校录取等话题,对职业教育的宣传相对较少,或者即使提及,也常常是作为一种“另类”的出路来介绍。这种信息不对称,让普通高中生对职高了解有限,更容易受到片面或负面信息的影响,比如认为职高学生“不爱学习”、“学历低”、“将来没前途”。

此外,家长和社会群体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偏差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家长将孩子送进职高,并非出于对职业教育的认可,而是因为孩子在普通高中的成绩不理想,没有其他选择。他们往往将职高视为“过渡性”的学校,期望孩子在职高能够“学个技术”然后就业,或者指望他们通过某种方式(如继续深造)最终也能“跳出来”。这种心态无形中也向孩子传递了一种信息:职高不是终点,而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这种“被选择”的属性,让职高生在心理上可能也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位置。

最后,学生群体自身的身份认同和社交圈层也会影响这一现象。普通高中生往往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社交圈,大家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分享着相似的学习经历和对未来的憧憬。而职高生的构成则更为多元,有的是真的对某个专业感兴趣,有的是无奈的选择,学习动力和目标可能各不相同。当这两个群体有接触时,信息不对称和认知差异就容易导致误解和隔阂,甚至引发一些刻板印象的叠加。比如,有些人可能因为看到少数职高生表现出“不羁”或“叛逆”的特点,就将这种印象泛化到所有职高学生身上,从而产生歧视。

总而言之,职高生受到高中生的歧视,是社会观念、教育体系、信息传播和个体认知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产物。这种歧视并非是职高生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层面的认知偏差和价值判断。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破除“唯学历论”的桎梏,让不同教育路径的学生都能得到尊重和认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快高三的时候,得知高考统一分配考点,一中二中三中五中学生被打乱分到四个高中考场去。

此时垃圾五中的学生群里都在讨论,“反正我们考不好,还不如拉几个一中的垫背。”

于是高考开考,一身烟味进考场,咳咳嗽嗽擤鼻涕踢凳子转笔抖腿公然睡觉打呼噜。

一中的学生看他们一眼,立刻凶神恶煞的瞪回来,满嘴喷射脏话骂我们是土鸡。

一场考完出考场,有的学生被他们揪着衣领堵在走廊里半天不能回家,是班主任摸人头发现人少了才赶过来。

这,是某垃圾普高每年高考的正常操作,他们学校隔壁的职高,体育课的操场上四五个用过的避孕套,公交车上对小孩儿喷烟。

我为什么歧视?

因为我同桌就被职高精神小妹堵在路上要钱过,给了钱还被抽耳光扯头发。

耳垂扯破了,她闷葫芦不敢说话,还是我发现的。

后来她再走路回家,我们都是一群一群走,那几个精神小妹坐在别人鬼火车上嘻嘻哈哈围着我们转。

鬼火车最喜欢在一中附近绕来绕去,上自习的时候听见外头打雷一样的轰鸣,没有人觉得他们牛逼,我们只觉得他们好蠢。

那些年疯狂骂我们骚扰我们,个个都造谣说自己睡了五个一中女学生的职高生们。

心里没点数?

user avatar

职高呀,嗯,早些年的时候,我曾经因为评职称的需要,到职高里当了一年老师。情况呢,嗯,我就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

我那一年,是在一所汽修学校里教书。学校和神龙汽车(就是二汽和雪铁龙合资的那个)有一点关系,毕业的学生很多都能够被送到神龙去。

有一天,学校里面请了神龙的一位技术总监来学校给那些学生们讲课。其实神龙的技术总监,能给这些学生讲个什么?这就是学校合法地给人家送钱,拉拢和人家的关系的机会而已。

然而,这课讲了不到十分钟,因为下面纪律太差,太闹腾,太无视那位总监,把人家气得一脚踹翻了讲台,当场扬长而去。我估计,这位这辈子,也没见过他在上面讲话的时候,下面能闹腾成那样的。

然后呢,校长赶紧追了出去赔礼道歉,大概是赔礼赔得及时而且到位,没出什么大乱子。再后来学生到神龙去实习了一段时间,回来和我聊天。

“老师你不知道,那次来我们这里给我们讲课,被我们气跑了的那个,是个超牛的大佬!”

“怎么了?”

“那天我在车间里,正好看到他过来了,他走在前面,我们车间主任帮他拿着水杯和外套,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他说一句话,我们车间主任点头哈腰的,就跟个鬼子翻译官样的——人家说话的时候,眼睛都不带他一下。平时的时候,我们车间主任,根本就没把我们放在眼里,理都懒得理我们的。”

那他们当时是怎么把那个总监气跑了的呢?只不过是进行了一点平时课堂上的基本操作而已。而且他们表示,实际上,那次他们已经很收敛了。至少比我上课的时候强多了。嗯,我上课的时候,也许因为不是专业课,他们都不太重视,什么把小扳手在空中丢,然后落到地上咣当咣当的,都是常事,毕竟,人家学汽修的,带着扳手很正常吧。

一年之后,我又回了高中,然后发现,我的学生一个个的都好乖呀。

user avatar

看了这么多回答,我有些混乱。


社会、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父母教育等等不合理现象导致的“恶果”,却要一群心智本就不成熟的少年来背负。并让他们在网上一遍一遍地被批判,好让一些人肆无忌惮地秀出自己的优越感。


…………………………………………………………


许多回答里的职高仿佛如南美国家监狱一般的炼狱场景。不晓得我是不是在一个假职高教书???


当然职高里问题确实是不少

抽烟的很多,特别是新生入学时,有那么一小撮人会大胆地不分场合地抽烟,但是经过短时间地整治,都会收敛起来,躲在宿舍厕所角落里偷偷的抽。就在前天,我班上一个学生因为中午躲在实训楼厕所抽烟被一个老师发现了以后还特地赶到我的宿舍找我认错…最后领了一个星期的教室卫生…

染发的也有,但是基本上都是栗色、深酒红这种比较暗的发色。蓝的绿的粉的奶奶灰的…不存在的,学校都进不来。染发的学生基本上会被责令回家染回来。发型的话大多正常,最多就是那种“社会人”锅盖头。

打架的也有,新生入学时偶有发生。绝大多数因为有真正的冲突或者误会,那种看一个人不爽故意找茬打架的也有,极个例。不过学生打架,哪个学校没有呢?我上一届学生也因为琐事冲突和别班的有过肢体冲突,也最多是推搡一下了。

不爱学习那是真的多,爱学习的人基本上都去高中了嘛。在学习上大多数人都比较敷衍,但也不是完全不学,该交的作业还是会交,可能是错的,也可能是抄的,但是基本上都会去写。我的班是平面设计专业,到学生毕业时,还在班上的学生也基本上能独立操作软件完成简单设计。但是要说自己不学习还恐吓暴力阻止别人学习的,我作为班主任不把他头给拧下来都算他脖子长得结实。

上课时的纪律嘛,emmm……确实挺让我烦躁的,总是会有人说话、睡觉什么的。但绝不是某些回答里那种什么菜市场、麻将馆的场景。咱们职中的老师虽然没有具体的教学任务压力,但是在课堂纪律上和学生德育上还是对自己有要求的。

早恋的问题那是真的多,一群不学习的青春期男生女生天天呆在一起。可不就是容易产生这种情况的吗。早恋不可怕,怕就怕会闹出“人命”。我校历史上确实有过几例这个事件。我班上也曾经有过早恋的,其中有一对我曾多次找他们谈话告诫,还是被我发现放假的时候开房了。没办法,道理讲不听那就拜拜啰……如果真有什么问题,我担不起这个责任。

其实这些可控的现象都不是职中管理最大的问题。许多心理、精神上有问题的学生才是最令人头大的。因为家庭原因,职中里有数量可观的抑郁症、躁郁症、双向情感障碍症甚至是精神分裂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班主任与学校实在是要付出非常多的心血和承担相当大的责任。因此产生的冲突、自残实在是让班主任头秃,要是来个有自杀倾向的那真是觉都睡不着。

还有就是建档立卡户,如果不走运碰上个思想行为都有极大偏差的建档立卡户,那就相当于在班上安装了一个定时炸弹。普通学生乃至领导关系户都好处理,出问题开除或者劝退就能解决。但是建档立卡户除非是刑拘了,学校是无法处理他们的。不过好在这种人也是极少数的。我所管理的这一些建档立卡的学生都还挺好,最多就是有点调皮,可能是我走运吧,我希望这种运气我一直都有。

说这些东西是想说,职中的学生确实不爱学习,确实有不良习惯,确实有一些素质上的问题。但是这不单纯是他们的问题,他们的家庭、以前的学校都对他们的问题有非常大的影响。但是99%的职中学生的人格都是完整的,他们也懂礼貌、知羞耻。高中生瞧不上职中我很理解。但是以一些极端个例去贬损这整个群体、这个环境那真是令人厌恶。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抑制的欲望,他们只不过是正好没能控制住玩乐的欲望的未成年人罢了,有正确的引导、宽容的环境和他们自己的努力。他们也是能为社会创造可观价值的人。

至于这么多回答里的那些非常不堪的场景和事件,我持保留态度。不否认有这种极端环境,也不否认是有一些答主地放大了自己的主观感受。还请各位看官理性看待。

我所任教的这所职中不过是一个十八线小县城的职中。非市直、非经济发达地区。

user avatar

不知道大城市职高什么要求,就我们这及周边的那些职高院校,都是初中毕业后,分数特别低的,家长管不了的,基本上不抱什么希望的才去上,喝酒打架抽烟处对象纹身是常态,老师课上讲,底下玩手机,老师也不管,就这么天天上课。

user avatar

真搞笑,第一个高赞回答就给我整笑了,我就是职高的,职高就是烂,还解释啥?凭啥你分低你不在烂地方呆着?

(不是指当老师那个,我怎么变成高赞了,我也不机密(不二家脸))

身为一个初中放弃了自己的人,我觉得被人看不起,怎么怎么样都是我应该受到的惩罚和鞭策,凭什么努力了那么久考的比你好的人,不允许比你个懒比优越呢?

世界不该给fw太多的宽容,不想着好好努力脱离现状,搁着解释半天有个屁用,我同学报了社招考上了吉林动画,职高变本科,那还有人会在意他是职高的吗?你仔细想想如果你是大学生,你同学是职高上来的,你不觉得他很nb吗?

说到底做好你自己,都掉到垃圾堆里了就别把自己说的太干净,自己默默往出爬就行了。

还有,职高多乱,自己心里没点数吗?还人们都捡自己爱听的听,真搞笑了,你要是职高报社招出个市状元热度都比那些黑料高好吧,嫌人家只看见坏的,你得有好的给人家看啊。

如果有人喷我,那我接受,毕竟我也就是个职高出来的,但是我不会满足于此,也不会给自己找借口,毕竟是因为初中sb犯病,犯病就要接受后果。

忘了点个题。

歧视是指无端的区别对待、低看特定的人群。

鄙视是指对于讨厌的事物表现出的厌恶。

这个是鄙视,是合理的。

user avatar

作为我县职业学校的一名在职教师,这个必须回答。

我翻看了这个提问下的诸多高赞回答,回答符合知乎一贯的认知,也符合大多数人对职校的常理认知。

概括:差,乱,堕落,社会,绝大部分都是渣渣,只有个别上进,我歧视的不是出身,而是他的不上进……

其实回想起多年前自己读普高那会,对职业中学的认知也差不多是这样。

今时不同以往,在职业教育领域教书以来,很多事情不总是外人看到的那样。一句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先从大方向和大家谈谈。

以我校为例。全校有三个年级,两个大类:1,三校生,也就是参加高考的;2,专业班:学前教育,计算机,电器维修,中专班。课业上,高考班的学生主课4门,语数外计算机,副课与普高同;专业班有钢琴、舞蹈、计算机、手工制作、绘画、实用软件、电子应用;学生820余人,在职教师近30人,编外教师近30人,封闭式管理。招生主要方式是统招(初三毕业生),少数自主招生。高考班学生学习三年后参加三校生高考,可以去往本省的本科院校,专科院校。以我省今年为例,参加三校生高考人数为2万多人,本科录取800人左右(总分600分,本科分数线513分,专科分数线150分)。专业班中核心是学前教育,实行3+2制,三年后去往南昌旅游商贸学校或者抚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前身是崇仁师范,这所学校教学质量极佳,几十年来为我市培养了大量的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有抚州的小伙伴应该知道,说不定你从前的小学老师就是这出来的)

今年我县初三毕业生3200人,其中前1600名绝大部分去了县一中二中(普高),分数线划在了这个位置,极少数(4个)来了我校;后1600个学生中,我校招了530个,还有一点去了县私立高中就读,分流去往市里、省会城市读中专或其它类似学校的学生数有一小部分,剩余的有少部分补习,大部分流向社会,流向社会的数量不少于600。

接下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小方面的事情,包括了题主说的这个被歧视的问题。我本人是担任了高考班的班主任,兼任了高一高二的语文教学工作,因此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非常清楚。

首先明确一点,职高学生存在一定比例有智商问题。这个比例到底有多高,无法给出准确数据,按我个人实际经验来看,10%没跑。我这里的智商问题指的是他们对学习的理解,对人情的认知,对事物的看法,而不是一般语境下的“弱智”。

其次,职校生源背景存在缺陷。我曾经对我的学生家庭背景做过口头调查。40多个人中,超过80%的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属于全留守儿童(父母双方)或半留守儿童(父母一方不在家);8位学生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1位身患不明原因的骨骼疾病,身材极为矮小瘦弱,间歇性骨髓疼痛,经常请假;男生数量占绝大部分(与学前教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学生在校也有学业压力,这和普高一致,不同的是压力大小有区分,课业难度相对普高要低。还是以我校为例。周一至周五正常上课,有早晚自习(包括专业班)。早上6点40有老师带队晨练,7.40开始早自习。周六在校课后服务(我们学校课后服务费收取极少,不到普高的四分之一),周日不上课,学生要回家。

第四,课后生活相对普高要丰富多彩一些(只是不能出学校,禁止带智能手机,还是有学生偷偷带)。各种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社团活动(这是大头,效果极佳),社会实践,制作展览,每个学期都有举办。不同的学生体验不同。

留一点内容来谈谈题主说的问题。

首先歧视一定存在。知乎上不也存在大量的高学历歧视低学历现象?top2,985,211,双一流,普通本科(甚至还分普通一本,普通二本),专科……这是一条完整的鄙视链,本质上没有区别。

这里补充一条信息:职业教育是和普通教育并轨的教育路线,不是普通教育的附加、补充或者其它,它有它自己的道路。

其次,因为国家教育存在选拔性,一定有人落榜。至于比例,不由个人说了算,和国情有关,和政策有关。我带的学生里也有聪慧机敏,认知健全的,也有考试发挥失常的,他们身上的学生气息和普高学生无二。

第三,氛围。每个学校都不一样。要比也是同类型相比,普高应该和普高比,试问,普高里的普通高中,你的学校校风能比的了临川一中二中?比的了河北衡水中学?比的了湖北黄冈中学?比得了清北附中?我从前也是普高的学生,普高什么样当我不知道?打架斗殴没有?谈情说爱没有?堕落不求上进者还缺?耀武扬威混混式学生不多?就算我前面举例的名校,也会有各式各样的学生问题,因为我的同事就有这些学校出来的。

给你看数据。以我县为例,近三年普高每年高考的学生数量大致1500人,本科录取率40%多,800来个学生与本科无缘。按知乎语境,岂不是800来个人一塌糊涂?岂不都沦落为你笔下的渣渣?那你不曾经也和渣渣为伍过?

第四,许多人在学校读书时的表现并不总能代表往后的人生。我可以断定,绝大部分人最终都走向平凡,不论普高还是职高。作为老师,我深信学生存在差异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但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位置。

第五,教育具有滞后性。一些不良行为经过教育后会获得改观,即便不能短时间见效,在他们离开学校以后,历经世事,会在某一刻有所领悟。我愿意赋予孩子们期待。

第六,关于职高学生的素质水平。如果说普高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职业中学的生源素质在这一点上特为尤甚。以我校为例,既有500多分进来的学生,也有100来分进来的学生;普高高分的600多,低分的500多,差异较小:两校差距很大。至于道德水平方面,没有本质区别,普高有的职校也有。我见过拾金不昧的,热心助人的,坚守规章制度的;也见过冥顽不灵的,屡教不改的,欺师骗长的……至于喝酒抽烟打架烫头染发精神小伙范,这帮十六七岁的小崽子们,不论普高职高一个德行。好在这样比例的学生少之又少,刺头学生总会有那么几个。

随着国家进一步重视,体制法律的健全,教职工管理严肃化,教育道路的明确,职校的发展从几年前开始有了巨大的改观,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你何时听过需要向校长求情来安插人员到职校读书甚至还读不成的事?你何时见过职校也分重点班的事?你何时见过老师在校园里被遇到的每一位学生问好的事?你何时见过有学生课后跑去教师办公室请教作业的事?这些都在我们这儿的职校发生着。

总的来说,走上了职业教育道路的学生,会在一定时间内的人生轨道上和普通教育道路的学生交集不多,大家用不着操这份心。不过不要等到社会缺乏各种技术工种从业人员的时候,在这儿吐槽。我就敢打赌,知乎上大部分人都没有去过职业学校走一走,看一看,更何况去了解他们?深究职业学校现象背后的原因?探究职业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希望大家谨遵毛教员的教诲,不要凭感觉,凭道听途说,凭一知半解对不了解的事物妄下结论,否则我认为你们这些名牌大学出来的人,智商还不如我的学生们。

附:学校,孩子们日常学习生活玩耍的照片




















愿你们向阳花开,不必理会流言蜚语,坚定自己的道路;一路朝阳光奔跑,所有的阴影必被你们甩在身后;也要朝比你优秀的人看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中国,职高学生受到高中生歧视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且原因也比较复杂。这并非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社会观念、教育体制、家庭期望以及学生自身情况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导向是根源之一。长期以来,我们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往往与升入重点大学、获得高学历挂钩。这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
  • 回答
    这几个圈子里的“潜规则”,其实说白了,就是那些不成文的规矩、不成明的交易,它们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在许多人追求成功、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要聊聊这些,也聊聊为什么它们会存在,以及我们有没有可能去改变它。娱乐圈的潜规则:浮华背后的代价娱乐圈,一个光鲜亮丽、梦想与现实交织的舞台。在这里,“潜规则”往往与美貌.............
  • 回答
    百度和腾讯这两家互联网巨头,在招聘实习生时,确实常常会优先考虑来自“重点大学”的学生。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唯名校论”,而是出于多方面、更深层次的考量。下面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啥他们会有这样的倾向。1. 效率与初步筛选:名校光环的“信号传递”首先得承认,信息时代,招聘是个效率活。百度、腾讯每天面对海量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且现实的问题,许多优秀的本科生都会面临这样的困惑。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社会评价体系、招聘逻辑、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简单来说,一个 985 的学历,代表的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经过社会广泛认可的筛选和培养过程,而证书则是这个过程中的部分亮点或成果的体现。下面我将从几个方.............
  • 回答
    “名牌大学的人总爱自称 XX 职业技术学院”这个说法,其实是一种非常片面的概括和误解。在现实中,绝大多数名牌大学的学生和校友,并不会故意贬低自己的出身,更不会以“职业技术学院”来称呼自己。相反,他们通常会为母校的光荣传统和学术成就感到自豪。然而,你提出这个问题,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更深层次的观察或感受.............
  • 回答
    嘿,小伙子们,新来的老师们!看到你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眼里闪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我这把老骨头啊,心里头就跟吃了蜜一样甜。你们的到来,就像给咱们学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让我这个老家伙有机会重温一下当年教书育人的那股劲儿。说实话,刚开始教书那会儿,我也是你们这样,一腔热血,但心里没底。书本上的理论一套一.............
  • 回答
    当代年轻人的职场学历焦虑,并不是一个突然出现的现象,而是一个伴随社会发展、经济变迁以及教育体系演进,逐步积累并愈演愈烈的过程。要细致地讲述它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们得把时间的长河往前拉得稍微远一些。如果非要找一个相对明确的“起点”,我们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深.............
  • 回答
    这确实是很多考生关心的问题,咱们来详细掰扯掰扯。首先,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在于理解“非全日制”、“法律硕士(非法学)”以及公务员招录岗位要求的“法学类”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一、 公务员招录的学历学位要求:看的是“专业”还是“学历层次”?公务员考试的招录简章,永远是大家最权威的指南。通常,在岗位.............
  • 回答
    将高等教育体系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无疑是一个牵动人心、也极具争议的话题。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将全国范围内的大学进行“瘦身”,保留约100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而其余的则全部转型为职业技术学院,这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图景?这其中的逻辑链条、可能的影响以及潜在的挑战,都需要我们细细梳理。改革的初衷与逻辑:打造.............
  • 回答
    这件事情,我看了也挺糟心的。一个学校的查寝,本该是保障学生安全、维护宿舍秩序的正常管理行为,结果搞得跟黑社会收保护费似的,这说出去谁能相信?学生会,本应是连接学校和学生、服务同学的桥梁,结果他们的言行却像极了街头混混,这种反差实在太大了,也让人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把一个学生组织扭曲成了这副模样?要我.............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可真够纠结的,你现在的心情肯定挺复杂的。自己是职高的,女朋友是普高的,而且还没告诉她,这层窗户纸不捅破,总觉得心里憋着事儿,对吧?别急,我慢慢跟你捋一捋。首先,冷静下来,别慌。你现在脑子里肯定有很多想法在打架:要不要说?说了她会不会嫌弃?怎么说才不尴尬?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先深呼吸几口气.............
  • 回答
    刚毕业踏入职场,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态圈,除了要适应新的工作内容,更要面对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这可不是大学里的社团活动,大家相对简单,这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经历和考量。处理不好,轻则处处碰壁,重则影响职业发展,甚至让你怀疑自己。所以,别把这件事想得太简单,也别因此就胆怯。关键在于怎么“做人.............
  • 回答
    在职场上,我们有时会不自觉地带入学生时代的思维模式,这些模式虽然在校园里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好成绩,但在工作中,却可能成为阻碍我们发展,甚至影响团队协作的绊脚石。最常见的一种,就是 “老师交代了,我就做了” 的心态。在学校里,我们的任务和目标往往非常清晰,老师会明确地告诉我们“这个作业要在周五交”、“这.............
  • 回答
    这事儿,可真是一件让人心头窝火的事儿。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在征用学生宿舍的时候,那动静闹得可不小,关键是处理方式,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首先,咱就得说这“征用”本身。学校要征用学生宿舍,理论上是学校管理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消防安全、工程改造,或者为了腾出地方安置其他学生的需求,学校是.............
  • 回答
    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未毕业就被“抢空”,这现象绝非空穴来风,背后折射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与其说是学生被“抢”,不如说他们是市场需求的直接体现,而这种“抢”的背后,往往是现实的供需失衡和教育体系的某种滞后。首先,我们得承认,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受到企业青睐,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具备了相对扎实的实践技能和.............
  • 回答
    学生时代到职场,这跨越可不只是换个地方坐,是实打实的“人生游戏”难度升级了不止一个档次。我跟你讲,刚毕业那会儿,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个刚学会走路的婴儿,跌跌撞撞,满地找不着北。回想学生时代,那简直是天堂,虽然当时可能觉得苦哈哈,但现在看来,那都是蜜罐里泡大的。上课?点到就好,听不听进去随你,期末复习抓紧.............
  • 回答
    嘿!学弟你好!很高兴你能在这个时间点就开始思考自己大学期间的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开端。作为一名从大一开始就在安全工程领域“摸爬滚打”过来的人,我深有体会,这个专业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需要大量的实践积累。咱们先不扯那些虚头巴脑的,直接说说咱们安全工程这个专业,尤其是你的“偏化学.............
  • 回答
    作为一名大三学生,你 already 站在了一个令人羡慕的起点。如果能在这时候成功拿下注册会计师(CPA)证书和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法考),那绝对是为你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无比坚实的基础,竞争力简直是呈指数级增长。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两个证书分别能为你带来什么,以及它们叠加后的效应:注册会计师(CP.............
  • 回答
    关于日本新大学制度中“专门职大学”(専門職大学)的学位,在国内的认可问题,这确实是许多准备赴日留学的学生和家长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首先,什么是专门职大学?日本在2019年设立了“专门职大学”这一新的高等教育类别。它的核心特点是为了培养具备高度专业技能和.............
  • 回答
    说起空乘专业,浙江这几所高职院校里,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交通职业学院和浙江经济职业学院都设有这个方向,各有千秋。要说“最好”,这得看你更看重哪些方面了,因为它们在教学侧重点、校企合作以及毕业生发展路径上都存在一些差异。咱们一项一项来聊聊这三所学校的空乘专业,看看哪个更适合你。1.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