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马斯克称「将在 5 到 10 年内送人类上火星,并建议在火星实行直接民主制」,如何评价其设想?

回答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关于在5到10年内将人类送上火星的设想,以及在火星实行直接民主制的提议,是一个极具野心和前瞻性的蓝图,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评价。我们可以从技术、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多个维度来详细评价他的这些设想。

一、送人类上火星的设想(510年内)

1. 技术可行性与挑战:

星舰(Starship)的进展: 马斯克的设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SpaceX的星舰系统。星舰是目前正在开发的、旨在实现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能够运载大量人员和货物的重型运载火箭和飞船。
优势:
可重复使用性: 这是其革命性的关键。一旦星舰能够可靠地重复使用,将大幅降低前往火星的成本,使其从一个天文数字变成可能实现的。
载荷能力: 星舰设计用于将100吨以上的载荷送入轨道,并最终前往火星,远超现有火箭的载荷能力。
燃料加注: 在地球轨道上进行燃料加注是实现星舰往返火星的关键技术之一,这可以显著增加其有效载荷能力。
持续的研发与测试: SpaceX一直在不懈地进行星舰的开发和测试,虽然经历了多次失败,但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挑战:
可靠性: 在载人任务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故障都可能是致命的。确保星舰在多次发射和着陆中的绝对可靠性是巨大的挑战。
生命支持系统: 长达数月的太空旅行需要高度可靠的生命支持系统,包括空气、水、食物的循环利用,以及应对失重环境的生理影响。
辐射防护: 在地地转移轨道和火星地表,宇航员将暴露在高剂量的宇宙射线和太阳辐射下。有效的辐射屏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火星着陆与返回: 火星稀薄的大气层和地表环境对飞船的着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同时,从火星起飞返回地球同样需要强大的推进系统和燃料。
“着陆器”而非“飞船”: 在早期阶段,星舰可能更像是一个着陆器,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飞船”。火星基地建设和长期生存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时间线压力: 5到10年的时间表非常紧迫。这意味着需要极其快速的技术迭代和测试,并且在未来几年内必须克服所有关键技术障碍。

经济可行性:
成本的降低: 马斯克认为,通过星舰的可重复使用性,可以将火星任务的成本降低到“只有几百万美元”级别(尽管这个数字备受争议,通常指的是单个人的“名义”成本,实际总成本仍是天文数字)。
投资与市场: SpaceX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星舰的研发,这部分资金主要来自商业发射服务、政府合同(如NASA的月球计划)以及马斯克个人的财富和投资。未来,他希望通过在火星建立能够盈利的产业来回报投资,例如稀有矿产开采或旅游业。
“火箭方程”的颠覆: 马斯克对火箭成本的看法是革命性的,如果他能实现其对成本的预期,将彻底改变太空探索的可能性。

科学与探索价值:
人类文明的延续: 马斯克认为,成为一个多行星物种是确保人类文明长期生存的关键。抵御地球可能发生的灾难(如小行星撞击、核战争、气候变化等)是他提出这一设想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科学研究的新机遇: 火星拥有独特的科学研究价值,例如研究火星的地质历史、过去是否存在生命、寻找水资源以及进行更深入的天体物理观测。
“建立文明”而非“短期访问”: 马斯克的设想不仅仅是送几个人上去“看看”,而是要“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火星城市”,这是一个更宏大的目标。

2. 评价:

大胆且具有颠覆性: 马斯克的设想极大地推动了太空探索的边界,迫使人们思考“不可能”的任务。他提供的技术路径(星舰)是可行的,但实现其设定的时间表则充满了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愿景与现实的差距: 510年内“送人类上火星”并建立“城市”的愿景,虽然激动人心,但从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实际工程进度来看,难度极大。更现实的情况可能是,在这个时间框架内,可能实现无人货运或载人登陆但停留时间很短的“访问式”任务,而非大规模移民或城市建设。
对太空探索的积极影响: 无论是否能按时实现,马斯克的努力已经极大地刺激了全球太空领域的创新,吸引了大量人才和投资,并为其他航天机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参考。

二、在火星实行直接民主制的设想

这是一个更具争议性和思辨性的议题。马斯克的提议反映了他对现有政治体制的某些不满,以及他对未来火星殖民地治理模式的初步构想。

1. 直接民主制的内涵与特点:

直接参与: 在直接民主制下,公民通过投票直接决定政策和法律,而非通过选出的代表。
“一人一票”原则: 强调每个公民在决策中的平等权利。
效率与风险: 理论上可以提高决策效率和民众的参与感。然而,实践中也可能面临决策效率低下、民意波动大、容易被民粹主义操纵等风险。

2. 马斯克提出此设想的可能原因:

对现有民主体制的反思: 他可能认为现有的代议制民主存在官僚主义、低效、被利益集团影响等问题,而火星作为一个全新的社会实验场,可以尝试更直接、更纯粹的民主模式。
适应火星环境的需要: 马斯克设想的火星殖民地初期规模可能不大,且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需要快速而果断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直接民主制可能被认为比层层审批的代议制更有效率。
早期殖民者的“自由精神”: 火星殖民者很可能是那些敢于冒险、寻求新生活方式的开拓者,他们可能更倾向于直接参与和掌握自己的命运。
技术赋能的民主: 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直接通过电子投票进行决策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这为直接民主制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
避免地球政治的“污染”: 马斯克可能希望火星殖民地能够摆脱地球上根深蒂固的政治矛盾和意识形态纷争。

3. 评价:

技术可行性: 从技术上看,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实现大规模的电子投票和议题讨论是可行的。SpaceX作为技术驱动型公司,有能力为火星上的居民提供进行直接民主投票的平台。
理论上的吸引力:
高度参与感: 能够极大地增强火星居民对自身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决策的“正当性”: 如果政策是直接由全体公民投票决定的,其合法性和正当性会非常高。
适应性: 在一个全新的、充满未知和挑战的环境中,快速响应和集体决策可能至关重要。
实践中的巨大挑战与风险:
决策效率问题: 对于复杂或专业性强的议题(如资源分配、技术标准、安全协议),如果都需要全体公民投票,效率会非常低下,甚至导致瘫痪。
信息不对称与知识鸿沟: 所有公民都拥有相同的知识和信息来做出明智的决策是不现实的。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公民可能被误导,做出不利于整体生存的决定。
民粹主义的陷阱: 直接民主制容易受到煽动性言论和情感驱动的影响,导致短期、非理性或损害少数群体利益的决策。
少数派的权利保障: 在强烈的多数意见下,少数派的权利和观点很容易被忽视或压制。火星殖民地初期可能需要高度的团结和共识,而过度的直接民主可能加剧分裂。
治理的复杂性: 随着殖民地的发展,人口增加,社会结构复杂化,维持一个纯粹的直接民主将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不可能。如何处理日常行政管理、法律执行等问题也是一个大难题。
“谁来制定议程”: 在直接民主中,谁来提出议案、如何设定投票议题也是一个关键问题,这容易被掌握信息和话语权的一方控制。
历史经验的警示: 历史上,虽然有直接民主的实践(如古希腊城邦),但其规模都非常有限,且往往伴随着对奴隶或女性的排斥。现代社会的大型国家普遍采用代议制,正是为了克服直接民主的局限性。

“火星殖民地”的特殊性:
初期小型且精英化: 早期火星殖民者很可能经过严格筛选,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共同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直接民主的弊端可能不会立即显现。
对生存的绝对优先: 在资源极度匮乏、生存环境严酷的情况下,集体决策的效率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生死存亡。不恰当的决策可能导致灾难。
是否会演变成“技术官僚统治”? 鉴于火星生存环境的极端性,最终的决策权很可能集中在少数掌握关键技术和资源的“专家”手中,而所谓的“直接民主”可能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环节。

4. 结合马斯克本人风格的评价:

理想主义与技术至上: 马斯克本身就是一位非常理想主义且崇尚技术解决问题的人。他的直接民主设想可能反映了他希望用技术手段“优化”政治系统,使其更高效、更透明。
对效率的极端追求: 马斯克以其对效率的极致追求而闻名,这使得他倾向于采用能快速达成目标的方式,而直接民主在特定情况下可能比拖沓的官僚体系更有效。
“测试性”的设想: 考虑到这是马斯克的设想,它很可能带有“实验性”的色彩。他可能会尝试在早期火星殖民地推行这种模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潜在的“反权威”倾向: 马斯克本人有时也表现出对传统权威和监管的“不信任”,这可能也影响了他对火星政治模式的构想。

综合评价:

马斯克关于火星殖民的设想,无论是技术上的送人上火星,还是政治上的直接民主制,都充满了 大胆的愿景、颠覆性的思考和潜在的巨大挑战。

送人上火星: 他的技术路线(星舰)是目前最具希望的解决方案之一,但510年的时间表过于乐观,更多人认为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此时间框架内实现载人登陆的可能性存在,但建立城市则远未成熟。他的设想极大地激励了太空探索的进程。
火星直接民主: 这是一个极富争议但引人深思的议题。虽然在技术上可行,且具有某些理论上的吸引力,但其在实践中可能面临效率低下、民粹主义泛滥、少数派权利难以保障等严重问题。对于一个生存环境严酷、需要高度协作和专业决策的火星殖民地而言,一个完全的直接民主制 不太可能长期维持下去,更可能需要一种混合式的、能够平衡效率与参与的治理模式。

总而言之,马斯克的设想是充满想象力和挑战性的,它们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人类的未来和文明的可能形态。然而,在拥抱其宏大愿景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其实现过程中所面临的严峻技术、经济和政治难题。他对火星治理模式的提议,更像是一种对未来社会形态的 开放性探索和初步设想,其最终能否以及如何实现,还有待时间检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他要是能客观上促进人类的太空探索,他发表什么傻x言论也比观察者网这种“道德楷模”有价值多了。

user avatar

说明马斯克手里能够引发大众关注的技术产品都用完了。为了保持热度只能靠碰瓷社会热点(前天刚反对元宇宙),和更宏达叙事(火星民主)。

这两招键政自媒体也都常用。可办法土,还是能奏效。

user avatar

??

这年头,资本家忽悠,都开始不说商业了,直接从民主忽悠了吗?

你美不就是“火星诞生”的吗?

过去旧大陆,啥啥都被占了,北美一块土地,白人搞土地革命,获得了大量廉价甚至免费的土地。

你美土地革命个可彻底了。我国甘拜下风。

你美建立起直接民主了没?不也没有吗?

你美没有,为何火星可以?移民以后DNA变异了?

在商言商不行吗?

user avatar

直接民主的基础是。

大家都是马斯克、马云、马化腾。。

而不是你是马斯克、人家是马牛。

否则第一个民主决议就会是让马斯克变成马牛。

user avatar

国情不同....自然无法理解,看了一圈回答都比较辣眼睛,回答这个问题先问一个问题:

马斯克包含殖民火星在内的全部设想都是跟谁说的或者说说给谁看的

我估计99%的中国人都会回答:给资本看的,骗钱、骗投资的

但是在美国,大多数人都清楚这是跟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等院校的学生说的

首先来说说骗资本这个逻辑漏洞在何处,很多人把资本想象成只要我做出一张PPT,随后上亿的投资就会纷至沓来,这是一种未经世事的幻想,把资本想象成傻白甜,事实上资本是最精明的一方,而且这还是华尔街的资本,高盛、摩根等机关算尽的故事还需要多赘述嘛,资本拿到一个投资问题之后,有大量专业人员组成的咨询团队评估项目投资的潜力和收益,认为马斯克只要说说设想,资本就信以为真拿着钱就来,是很天真的想法

为什么在美国需要把这些设想说给学生群体听呢?因为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你没有人才你拿什么超波音、ULA、洛马?拿什么和诺格、蓝色起源竞争?

我和美国的同学朋友聊天的时候,他们介绍就以射频工程师为例:

掌握RFIC研发能力,掌握ADS、Spectre、HFSS 或 Momentum 等仿真工具的硕士,波音、高通、博通、苹果均能开出18-22万美元的待遇,而马斯克的SpaceX仅能开出14万-17万美元

谷歌的创始人曾经说过,"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是微软,我们的竞争对手是NASA".其实校友们聊到这个话题,大家都觉得有两层含义

1.NASA的待遇远比谷歌低,但是有很多优秀理工学生愿意放弃部分薪水来交换实现情怀价值。

2.愿意放弃部分薪水来交换实现情怀价值的学生甚至比同届生能力上更加优秀和自驱力更强。

所以你看完以上的“美国逻辑”,你就能明白马斯克经常挂在嘴边的探索、移民、火星城市到底是说给谁听的,以及可以吸引到谁。马斯克的那些话美国政府不会信、资本不会信、美国以外更不会有人信,对于想要来点不一样的美国理工学生会去信

大家很熟悉的SpaceX首席制造工程师兼猎鹰九号直播解说员毕业于加州大学的杰西卡小姐姐,因为才貌双全广为人知,光头贝索斯曾经为其开了数倍薪水,但是还是挖不动.....

不过这一套流程要配合美国的国力来看,当下美元购买力强,谷歌40万刀、波音25万刀、SpaceX 15万刀都能买房买车,如果什么时候美国出现了一个极为明确的购买力分界线,低于这个分界线的收入群体就会过的比较挣扎,并且马斯克的SpaceX公司的职位收入低于这个分界线,那么在星辰大海和面包牛奶面前,后者就会更加值得考虑了

user avatar

我发现这个问题下的很多答主可能有点民主ptsd的反应,都在扯什么呢?

这事情不是很简单嘛:

央视在火车上采访发现大家都买到票了。

回头你们也会发现坐spacex运载工具去火星的人当然都是支持马斯克的啦。

当然可以民主啦,而且会特别民主。

user avatar

月球的埃隆·马斯克市都没建立起来,就想着火星基地了?

user avatar

强烈建议任冲昊在睡前消息373期或374期中对相关采访做深入评价,375期就不用了。

12月27日,美国星链威胁中国空间站的新闻见诸媒体。自中国通报空间站两次紧急避碰“星链”卫星后,“星链”卫星项目“过度占用太空空间”的争议再次被摆上台面。

12月29日,马斯克在采访中否认了这一说法,坚称自己并没有阻止其他竞争对手进入卫星行业,因为近地轨道上足以运行“数百亿颗卫星”,“几千颗卫星什么都不是。就像……嘿,地球上有几千辆车,这算什么”。

12月27日-12月30日,可能是没时间吧,28日的372期没有出现相关讨论,直到30日任冲昊对相关新闻才有了一个回应。

上述回应证明任冲昊可以看到相关新闻。

那么,做为一个长年关注星链的自媒体,

任冲昊有没有时间对星链威胁中国空间站做个回应呢?

另,如果睡前消息点了赞,视同你接受我之前的邀请。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请问怎么防范出现第二个苏格拉底??

.

.

公元前399年

希腊城邦一人一票选出的500人众议院

先以281票对220票判决苏格拉底有罪,

苏格拉底申辩中提出自己对城邦非常重要,不但无罪,还应该从此享受城邦发薪的公务员待遇。(即苏格拉底当时毫无公职收入,属于名声比较大的私营教师)

然后众议院以361票比140票判处苏格拉底死刑。

user avatar

Starship立项前:这个方案不切实际,痴人说梦!

Starship立项后:吹牛逼!这是拿PPT骗国会的钱,庞氏骗局罢了!

猎鹰9火箭开始试验:降落伞才是最可靠最现实的!发动机二次点火反推纯属作秀!

猎鹰9火箭发射成功:一个商业公司靠堆发动机,撑死只能搞出猎鹰9,优势在我!

猎鹰重型火箭发射成功:都是拿老旧技术拼凑出来的,梅林发动机对我们来说已经远远落后了!

猛禽发动机成功试车:资金和技术都是NASA给的,给我这些钱和人才,我都做的比SpaceX更好!

星链计划:给特斯拉引流的罢了,打上去的都是太空垃圾!

Starship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技术上其实一点不难,是缅甸玩剩下的!

Starship发射成功:充其量就是个玩具!外国的月亮比缅甸的圆?支持SpaceX的都是50w!

Starship大规模应用:这是外国人的奇技淫巧!我们缅甸人不吃这一套!

user avatar

你敢这么弄,这世上马上就敢有好玩的情节。

我比一切鼓吹西方民主自由的人士都期待这一刻。

我太爱看这大戏了。


考核民主,敢不敢看看民对资源做主的程度?不然主了半天是图什么呢?图谁制度像美国吗?

现在西方讨论民主总是强调制度,精神,理念,生活方式,把虚无的东西糅杂在好多废话里。在疫情中都不能把自己的命给主了。

这很本末倒置。但由于这个时代的物质发展,可以支撑人们说各种胡话,不至于遭到反噬。

这样说吧。

你今天宅在家里,一边看小姐姐跳宅舞,一边脑内左派进步。打出来的不着边际的政治观点逮谁跟谁输出,并希望有个制度接纳你的胡言。

而你此时吃的薯片,喝的可乐,花的网费,都不来自于你可笑的观点,只来自于你妈。所以我一时半会也无法辩驳你什么。你也一时半会不会被你自己的胡言所伤害。

因为你在网上骂累了,是你妈给你做饭。不是一推门立刻吃上你怀念的old golden age里的大锅饭。观点是观点,生活是生活。

但是人类初到火星,一切就变得有趣了。

就这么点儿人,就是这么点儿资源,观点就是生活。你敢投票不种地,那你几个月后就得饿死。

想不种地还能不饿死,那就得有地球供应。那地球不就是广义的你妈么?

考虑到地球供应,这一切就开始变得有趣了。你想民主也主可以,主你自己的。主地球人你主得着么?你们投完票,我们给送?私有制都是地球给你保证的。地火开战,你在地球的一切财产都得冻结。

你刚到火星那几年,你离得开地球供应么?你离得开地球人际关系吗?由于技术,资源,环境所限,地球一旦断供断网,断的就是你的脊梁。

你民主理念中的“精神民主”与“物质民主”,被星际物流给狠狠割开了。你想直播表达意见,连光速都是你的敌人。

在很长一段时间,这个火星过家家民主的背后,都是地球专制的。卡你脖子的不是公司,就是国家,或者你妈(无论广义狭义)。


想当初,美国人在地球上说“我要捍卫我们的生活方式!”然后把别的国家打到民不聊生,让他们跪地认爹。再让全世界继续供着他们浪费又任性的生活方式,且不需要觉得这事任何不对劲。

凭的是什么?物质资源在自己手里,话语权也在自己手里。都不需要愧疚的。

然而你马家消费者上了火星,大吼一声“我要捍卫我们的生活方式”,那柔弱的声音出了宇航服都无法传播一毫米。政见出不了火星基地,革命不能伤了氧气罐。

你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地球给你互联网,给你电脑,给你种子,给你建筑材料,给你生命维持设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你不配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当有一天,你花完地球上的钱,也耗光了地球人的耐心,你觉得有人在意你的生活方式吗?你们制度牛逼,为什么不自己造呢?

地球人不需要你们的时候,连信号都不给播,博得同情的画面都回不来。写小作文都没人看。只能默默承受。


所以,你们眼里的民主到底是什么呢?

民主如果指的是结果,那是一种“生存状态”。让我们看看你主了什么东西给民。

民主如果指的是过程,那是一种“解决方案”,那要看看你们解决了多少问题。

唯独不该是一种情绪产品。

可马斯克显然是把民主当做一种精神赠品,告诉消费者上了火星就会就这玩意。这自然会让把民主当情绪产品的人兴致高昂。

实际操作时,简直就是照妖镜了。

这种事在平时不显眼儿。因为人们怎么挥霍都不至于立刻就直面“从零开始开始建设”这个难题,说话当然可以不必负责。

连个罐头都不要你造,一切还是体面中产阶级的排排坐分果果。只要回避了自己被地球专治的事实就可以心安理得说胡话。

终有一天,会有人说,“我们的物质不是地球给的,是民主取得的。”

就像这世上某些国家民族,明明是靠血腥的殖民主义原始积累,让一部人分先富起来,却都不去承认和面对。可恼的是,也正是因为已经富了起来,所以完全可以不去承认这个事实,且没有任何代价。

但你要把人放到火星上可就完全不同了,不仅仅要从头开始建设,直面自己的政治见解。而且还要看地球人脸色,不得不喊各种完全无法认同的政治见解持有者为爹。

一切制度幻觉,都在资源支配的现实下现出原型。空谈的美好,会在第一次地火矛盾的小细节里,立 刻 坍 塌。有那么一瞬,你会精神错乱得觉得真空是民主的敌人,光速是民主的敌人,缺水环境是民主的敌人,整个宇宙都是民主的敌人。

因为你不承认它们只是资源的敌人,民主要考核的是资源的占有。


当然,台面上事情没那么糟糕,或者其背后会更糟。

我也能猜到事实会怎么发展,火星人们会得到一个民主剧本。

如果配合得好,地球这边物质就会给足了,让你们的制度更光鲜亮丽。

如果配合的不好,那就平时自己多想办法。给地球看看你们的制度能带来多少贫穷。

所以你们确定自己能有自己的政治见解?

配有真的见解?

这种没有自己资源的社会搞起民主来,比任何CIA遥控的民主橱窗都要可笑。


高喊吧:民主万岁,地球供应万岁,情绪价值万岁。

二十一世纪不是生物的世纪,不是计算机的世纪,也不是航天的世纪,而是情绪价值的世纪。

user avatar

对,就应该这样。而且要我说,送不送得上人还是次要的,只要火星有了地球国际法承认的sovereignty,资本家们就可以虚空移民火星,获得火星国籍了。然后资本家们实行直接民主制定火星法律,地球人就要在国际法框架下遵守,资本家赢。然后“火星”可以成为一个没有穷人,没有税收,没有zf的自由主义天堂,火星公民又获得了自由主义鄙视链下至高无上的地位,可以任意指摘地球人,资本家赢x2。而现存的避税天堂,比如BVI这种地方还是在地球上,理论上还有可能被愚蠢贫穷的地球人一键开除sovereignty籍的可能,毕竟三大真理很大程度上还是被地球穷人掌握,而火星就目前可想象的未来而言,是人类不可能消灭的,这才是完美的避税天堂,资本家赢x3。

user avatar

时间 内容
2035年 采用第二代防冻剂冬眠的小鼠有80%在三年后成功复活,同时两只采用第二代防冻剂冬眠的黑猩猩在东面3年后均成功复活。人均年龄突破100岁。世界人口突破80亿。各国开始感受到人口压力。
2036年 强人工智能“常识教科书”试用版诞生,第一代基于常识库的智能文本翻译系统被部署到全球云平台。从此国际互联网的跨语言访问和交流成为可能。同年,欧盟宣布首座受控核聚变发电站试运行。NASA宣布经过30个月的航行,人类成功登陆火星。
2037年 廉价的纳米机器人成为疫苗的万能载体,采用纳米机器人长期监视·定向投放药物的免疫疗法被称为“纳米疫苗”。新生儿均要注射常见疾病的纳米疫苗。虽然联合国仍然规定只有脑死亡者才能接受人体冬眠,第二代防冻剂和第三代防冻剂成为人体冬眠公司的必备服务。

NASA说要2037年才能登陆火星。5~10年来不及的。

user avatar

他自己都不信都没关系,大家只要装作相信,并把概念产品卖给下一个假装相信并准备买来卖给下下个假装相信并准备买来卖给下下下个假装相信并准备买来卖给下下下下个假装相信并准备买来卖给下下下下下个假装相信。。。

人家这能叫传销吗?这叫人类伟大梦想懂不懂?

user avatar

咱要不先定个小目标,五到十年内送人类上月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