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称「续航1000km电动车对社会资源将形成巨大的浪费」?

回答
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关于“续航1000公里电动车是社会资源巨大浪费”的说法,无疑是一剂猛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激起了轩然大波。这番言论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既有对技术发展方向的深刻思考,也有着对市场需求和资源配置的现实考量,更可能隐藏着企业自身的战略考量。要评价这番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

一、 沈晖言论的出发点:理性与务实

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沈晖的说法定性为“唱衰”或“保守”。他的核心观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对“技术内卷”的反思: 新能源汽车行业,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确实存在着一种“续航焦虑”驱动下的军备竞赛。几乎所有车企都在不断刷新续航里程的纪录,仿佛续航越长,产品就越有竞争力。但沈晖可能在质疑,这种无止境地追求超长续航,是否真的符合大众用户的实际需求?对于绝大多数日常通勤和短途出行场景,现有的500600公里续航已经绰绰有余。当续航里程被无限拉长,比如达到1000公里,其带来的边际效益可能递减,但技术难度、成本投入和电池体积、重量的增加却可能显著。
对社会资源的顾虑: “社会资源”是沈晖话语中的关键词。他可能指的是:
研发投入: 研发能达到1000公里续航的技术,需要投入巨大的研发资源,包括电池材料、电控系统、整车轻量化等方面。这些资源是否可以用在更能提升用户体验、降低成本、解决充电便利性等更迫切的问题上?
原材料消耗: 更长的续航往往意味着更大的电池容量,这直接导致了对镍、钴、锂等稀有金属的消耗。在这些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开采过程中可能伴随环境问题的情况下,过度追求极致续航,是否是对未来资源的透支?
能源消耗: 即使是电动汽车,要驱动更大的电池和更重的车身,也需要更多的能量。如果大部分时间只是在家或充电桩附近使用,却要为那偶尔的1000公里续航买单(包括更高的购车成本和潜在的能耗),这是否也是一种低效的能源利用?
基础设施建设: 虽然沈晖主要聚焦在车辆本身,但超长续航的需求也可能间接影响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如果大家都相信1000公里续航,那么对超快充、广泛分布的充电站的需求是否会被延缓?
聚焦用户核心痛点: 他可能认为,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真正需要解决的痛点并非“能不能开到1000公里”,而是:
充电的便利性和速度: 很多用户更关心的是,在哪里能方便地找到充电桩?充电需要多长时间?
购车成本: 动辄几十万甚至更高的价格,是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的原因。
产品质量与可靠性: 车辆的长期使用体验、维护保养是否方便,也是用户关心的问题。
用户体验的多样性: 市场应该提供更多针对不同需求的车型,而不是一股脑地追求单一的“长续航”。

二、 评价沈晖言论的辩证视角

然而,任何观点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沈晖的说法同样值得我们从不同角度审视:

“续航焦虑”的真实存在: 尽管沈晖认为1000公里是浪费,但我们不能否认,对于一部分用户,尤其是生活在充电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地区,或者经常需要长途驾驶的用户来说,“续航焦虑”是真实存在的。这种焦虑甚至会成为他们购买电动汽车的决定性因素。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至少在现阶段,是满足一部分用户需求的策略。
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的潜在可能: 沈晖的担忧是基于当前的技术和成本水平。但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电池能量密度、充电技术、轻量化技术都在进步,未来实现高续航的同时,成本大幅下降、重量显著减轻并非不可能。就像十年前,我们也很难想象手机能有如今的续航和性能。
市场细分与多元化需求: 汽车市场本身是高度细分的,不同用户群体有不同的需求。沈晖的观点可能更侧重于“大众化”市场,但他忽视了那些真正有长途驾驶需求,或者追求极致性能的用户。例如,房车、特种车辆,甚至是某些对续航有严苛要求的商业用途,可能就需要更长的续航里程。
战略意图与市场定位: 作为一个车企的创始人,沈晖发表这样的言论,也可能带有一定的战略意图。威马汽车在市场上的表现,可能并不如早期预期的那样强劲,面临着来自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的巨大竞争压力。此时,他抛出“反主流”的观点,可能是在为威马汽车寻找差异化的市场定位,试图将品牌塑造成一个更理性、更注重实用性的形象,从而吸引那些对“技术内卷”感到厌倦的消费者。他也许想告诉大家:“威马不盲目追求数字上的遥不可及,我们更关注实际的、能为消费者带来价值的东西。”

三、 结论:理性看待,但不必过激

综合来看,沈晖关于1000公里续航电动车是社会资源浪费的说法,有其深刻的道理,反映了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和资源配置的理性思考。 他指出了当前行业可能存在的“盲目追求”和“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提醒我们要关注用户真正的需求,以及技术发展的可持续性。

然而,我们也不应将此视为对所有长续航电动车的否定。 市场需求是多元的,技术进步是动态的,未来如何演变尚不可知。对于那些真正有长续航需求的消费者,或者那些能以合理成本实现高续航的创新技术,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

更重要的是,沈晖的言论可以引发行业更深层次的讨论:

如何平衡技术进步与资源节约?
如何更有效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该秉持怎样的价值导向?

沈晖的这番话,就像是在一场热闹的“数字竞赛”中,有人突然喊停,并抛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这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或许是一种“清醒剂”,促使大家回归到用户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本质上来。至于威马汽车能否借此扭转市场局面,则需要看其后续的产品和服务能否真正兑现这份“理性”和“务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为了让一二百公斤的肉体高速运动,要消耗大量能源资源推动两吨钢铁,这算不算可以避免的巨大浪费? 所以我建议通过财税手段和绑定停车位等措施,鼓励市区通勤尽量采用K-Car这类轻型车,同时采取“共享汽车”这类方式提高汽车使用效率。工作日重点路段仅限包括了出租车和共享车的公共交通车辆使用,土豪要自驾车的排场请交纳高额通行费。属于个人的SUV和跑车就让它停在城郊高速公路出口处的大型停车场好了,仅限城际旅行的时候使用。这样一来,电动车续航里程三百公里也够了。

user avatar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可惜在钱的面前大家都装看不到。

当前的电车技术导致了电动车想要高续航只能在电池上堆料,然而电动车的主要成本就是电池。如果都做成1000+的续航那市场上就会充斥着两吨多甚三吨重售价都在30w+的电动车。这是为什么当前称自己续航超1000km的电动车要么没在卖要么只存在于ppt里面。

现在的电动车真的非常抽象,燃油车都在为了环保搞轻量化,减少缸数,减少排量,优化能源使用率,现在的燃油车比以前的车快油耗还低了不少。反而到了电动车这里直接梦回底特律,动力不够我加个电机,续航不够我们把电池加大,环保去他妈的。

历史告诉我们指望能源技术在短时间内有突破性的发展是不现实的,历史同时也告诉我们人类无法从历史里面学到任何东西。

只能说希望这次弯道超车不要翻车太严重,也不要像氢能源汽车那样一地鸡毛就好了。

这里并不是反对电车,电车在家里有充电桩日常上下班还是非常香的。就是一群电动车商无脑鼓吹电动车,意图说服大众十年后电动车将取代油车。他们养的车评人各种开电车跑长途,下赛道的迷惑行为实在是有点魔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关于“续航1000公里电动车是社会资源巨大浪费”的说法,无疑是一剂猛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激起了轩然大波。这番言论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既有对技术发展方向的深刻思考,也有着对市场需求和资源配置的现实考量,更可能隐藏着企业自身的战略考量。要评价这番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一、 沈晖言.............
  • 回答
    威马汽车最近完成的D轮100亿人民币融资,这无疑是一条重磅消息,尤其是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许多造车新势力仍在摸索盈利模式的背景下。我们得把它拆开来看看,才能更清楚地理解这笔钱对威马意味着什么。首先,这笔融资的“大”和“及时”:100亿人民币,这个数字本身就非常有分量。对于一个需要持续.............
  • 回答
    威马的未来:靠谱还是概念?一份审慎的审视近来,新能源汽车市场风起云涌,各家车企纷纷亮出杀手锏,描绘着未来出行的蓝图。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威马汽车,这个曾经一度被寄予厚望的造车新势力,其未来产品计划也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在光鲜亮丽的PPT背后,我们看到的究竟是实实在在的靠谱落地,还是仅仅停留.............
  • 回答
    好的,咱们就从一个汽车设计的视角,好好掰扯掰扯这几家新能源车企,聊聊它们的设计定位和未来能走多远。首先得明确一点,汽车设计可不是光看着漂亮,它是品牌DNA的体现,是用户体验的核心,更是企业技术实力和未来走向的直观表达。咱们就一家一家来看。1. 车和家 (理想) 设计定位: 理想从一开始就抓住了“.............
  • 回答
    威马汽车即将推出续航达到800公里的新车型,这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动态,尤其是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对续航里程的焦虑依然存在的背景下。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去深入剖析,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其视为一个技术上的数字提升。首先,从技术层面来看,续航800公里是一个非常亮眼的数字。.............
  • 回答
    要评价威斯布鲁克被交易到湖人,这笔交易确实引起了轩然大波,也绝对是当时休赛期最令人瞩目的事件之一。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笔交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它背后蕴含的意义和可能带来的影响。交易的背景:湖人队的“ allin ”赌博首先,得明白湖人队当时的心态。他们刚刚经历了上赛季的失望,勒布朗·詹姆斯虽.............
  • 回答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一部让人笑到飙泪的“伪”喜剧《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这部电影,从名字上看就带着一股子“不按常理出牌”的劲儿,而它也确实做到了。由马丽、魏翔、陈明昊主演,这部改编自韩国电影《致命男人》的作品,凭借其接地气的幽默、精湛的表演以及意想不到的剧情反转,成功地在2022年的春节档杀出重围,成.............
  • 回答
    “马小尚”这个名字在网络上可能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评论者,也可能是泛指一些对袁隆平先生和自由市场持特定观点的言论。为了能更准确地评价,我们需要明确是哪位“马小尚”的评论。然而,我可以基于对中国社会讨论中常见的一些观点,来尝试分析可能出现的对袁隆平先生和自由市场相关的评论,并提供一个评价.............
  • 回答
    要全面评价马毅教授在 NeurIPS 2020 上的中稿文章 MCR2(Maximum Correlation Representation)以及他自称“弄明白了深度学习”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分析。这不仅仅是对一篇论文的评价,更是对其背后理念和影响力的探讨。一、 MCR2 论文的评.............
  • 回答
    马云关于中国足球“遇到冲突就退缩,要学会团结合作”的论断,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观点,它触及到了中国足球长期以来难以突破的困境,也与许多人对中国足球的观察和感受不谋而合。首先,我们来详细解读马云的观点: “遇到冲突就退缩”: 这句话可能指向几个层面。 心理层面: 中国足球运动员在面对强.............
  • 回答
    马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中国企业家,他的职业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也伴随着争议。要评价马云,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阿里巴巴的缔造者与中国互联网的先驱 洞察先机,抓住时代脉搏: 马云在互联网泡沫初现、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的1999年创立了阿里巴巴。他敏锐地捕捉到了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
  • 回答
    马保国,一个在网络上爆红的太极宗师,以他那套独特的“浑元形意太极”理论和各种夸张的言论,赢得了无数关注。然而,他的人生轨迹在2020年5月17日那天发生了一个戏剧性的转折。那天,他与一名业余格斗爱好者王庆民进行了一场所谓的“比武”,结果是他仅用时30秒就被对手KO。这次失败,不仅让他在网络上的形象遭.............
  • 回答
    马云在2019年的一次演讲中提出“工作要有996精神,生活上要669”的言论,这一说法引发了广泛争议,涉及工作与生活平衡、企业管理制度、员工权益保护等多重议题。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言论的背景、意义、争议及可能的深层动机: 一、言论背景与字面含义1. 996的定义 996指每天工作从早.............
  • 回答
    马云人设的“崩塌”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它并非一夜之间发生,而是伴随着他个人言行的演变以及中国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的变化而逐渐显现的。要评价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包括他早期的形象塑造、后期的争议言论、政策环境的变动以及公众情绪的变化等。一、 早期的马云人设:颠覆者、梦想家、企业家精.............
  • 回答
    要评价马丽、常远和艾伦主演的喜剧电影《李茂扮太子》,我得说,它有那么点意思,但整体上就像一桌准备得挺丰盛的宴席,摆盘精致,食材也不差,可吃着吃着,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让人回味无穷的滋味,或者说,火候没到家。先说说这电影的亮点,毕竟是冲着这三位喜剧演员去的,他们身上自带的观众缘和喜剧包袱是它的底气。马丽,.............
  • 回答
    马云在2020年10月24日的外滩金融峰会上的演讲,至今仍然是公众和评论界津津乐道、分析讨论的焦点。这次演讲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并最终导致了蚂蚁集团IPO的延缓和对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重塑,其“详细”之处体现在多个层面:一、 演讲的背景与时机理解这次演讲,首先要明白其发生的背景: 中国经济转.............
  • 回答
    马伯庸,这个名字在中国当代文坛,尤其是网络文学和历史架空领域,绝对是个绕不开的存在。要评价他,得从几个维度细细道来,才能勾勒出一个更立体、更真实的“马亲王”。首先,他是个极具个人风格的作家。这不仅仅是指他的文字,更是他思维方式和内容选择上的那种“马氏烙印”。翻开他的任何一本书,无论是早期的网络小说,.............
  • 回答
    马云,这个名字在中国乃至全球都如雷贯耳。他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既是无数人心目中的创业偶像、商业巨擘,也是批评者眼中过于膨胀的“网红”式企业家。评价马云,不能只看他缔造的商业帝国,更要审视他一路走来的言行举止,以及他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带来的深远影响。马云这个人:从平凡到不凡,从布衣到“教父”很.............
  • 回答
    马努·吉诺比利,这个名字在篮球界,尤其是在圣安东尼奥马刺队的球迷心中,承载着太多的情感与回忆。如果非要给这位阿根廷“妖刀”下个定义,那我想我会说:他是篮球场上的一位魔法师,一位将艺术、激情和无畏完美融合的球员。鬼魅的进攻,匪夷所思的创造力:马努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无疑是他那套令人眼花缭乱的进攻手段。他.............
  • 回答
    马思纯在《看我的生活》里的表现,确实让不少观众大跌眼镜,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反常”。节目播出后,关于她“怎么了”、“是不是状态不太好”的讨论就没停过。要评价她的表现,我觉得首先得跳出以往的滤镜。我们熟悉的马思纯,大多是在银幕上那个活泼开朗、有时略带“小妞”气质的女孩,比如《七月与安生》里那个热烈又脆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