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改成集团通过末尾淘汰等方式,计划每年结构性裁减1000以上的工龄超过10年的员工,是不是就不那么顺耳了?
马爸爸就是马爸爸。
把辞退老员工说的那么清新脱俗。
各位即将创业或者已经创业的童鞋都学着点,看看马爸爸的功力,人家那么成功、那么有钱不是没有原因的。
2019 年,谷歌花了 1100 万美元用于赔偿 200 名 40 岁以上的求职者。这些求职者认为,谷歌的招聘过程存在年龄歧视,因此发起了集体诉讼。谷歌最后选择付钱和解。
也是在去年,亚马逊也惹上了官司。由 40 岁以上雇员和前员工组成的原告团体诉称,亚马逊滥用了考勤系统,对年龄较大或者受工伤的员工进行区别对待,以实现人员优化的目的。
马云真的应该感谢这个时代,如果换一个环境,这名乡村教师恐怕就无法这么容易实现人生抱负,向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了。
-
诚然,在大厂工作的经历,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宝贵的人生财富,互联网从业者也明白,很多时候跳槽比在一家公司等待晋升,是更加快速的上升渠道。但关键在于,这是自主选择,还是被迫得到了公司的「输送」。
结合上下文来看,原话中的输送,哪怕不是指代裁员,也是指裁员的等价行为。这里不得不说,作为一家借助改革开放红利期发展起来的企业,阿里还是没有彻底意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自己的位置:
一家私人企业,凭什么伸出有形的手,来「输送」人力资源、调控社会经济发展?大家有手有脚,在市场中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如果市场存在低效,那么国家可以出手进行宏观调控,比如基于行业和地域为人才提供优惠政策和其他扶持措施。
在这个残酷的市场中,承认自己逐利不丢人,追求人效比、压缩成本,在社会制度能撑起一张安全网、对不当行为加以制裁的前提下,用合法的方式进行裁员,是市场健康发展必要的元素。希望这个行业多一点坦诚,少一点拔高,裁得明明白白,钱给到位,流程合规,离职后各听自由,除遵守必要的竞业协议外,两不干涉,不也挺好?
再说了,人人可以当人生导师,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主导资源分配。
《左传·宣公四年》有一段故事:
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
随便动鼎里面的东西,是要让人生气的。
原来马老板要把阿里人变成社会人。
马老板真的好社会啊。
超大型企业里输出的人才很可能是过度专职化的。见过只负责一个科目的财务没?
我老婆很多年前的一个朋友,打算从上海回来,问我老婆能不能帮她介绍个总裁秘书的工作,我老婆问她擅长哪方面的?比如营销策划啊,财务啊,生产管理啊之类的。她说:我是做秘书啊,就是秘书做的那些工作,和营销策划生产管理有什么关系。
我老婆一头黑线,说:大姐,我认识的都是小老板啊,没那么奢侈配个专职秘书,我们这里秘书都是当副总培养的。
反过来,超大型企业如果真的把某个人才当通才培养,雇佣了10年,花这么大力气,他舍得放你走么?
过度专职化的人才,上升空间有限,其实就和流水线的工人差不多,用了10年,人的精力也开始下降了,家庭拖累也多了,当然不如新招来的用得顺手。至于这种过度专业化得人才,30几岁还好不好找工作,反正至少马云还没叫你感谢阿里的栽培。
说话的艺术实在是太重要了。
有人问你,你的人生追求是什么?你要是说——金钱与美女,那别人肯定说你庸俗。
然而,只要你换个说法——事业与爱情,这层次一下就上来了。
你要是问:“我祈祷时可以抽烟吗?”牧师肯定觉得你不虔诚。
转念一想:“我抽烟时可以祈祷吗?”抽烟都不忘上帝,谁还敢质疑你的虔诚?
大强子和马老师,说话水平那没得比。
同样是裁员,大强子说:“淘汰掉因身体原因不能拼搏的员工。“还有更严重的,比如华为——辞退34岁以上员工,黑心资本家的嘴脸跃然纸上,这骂挨得是一点都不冤枉。
而马老师说:“每年向社会输入1000名在阿里工作10年以上的人才。“这格局立马就不一样了,一个关心行业发展,一心奉献社会的伟大企业家的形象,就这样树立起来了。
把每年至少裁掉1000名35岁以上的老员工,说的如此清新脱俗有逼格的,除了马老师还有谁呀!!!
某老板:你为我们公司服务了10年,功勋卓著,没有你,公司都可能无法运营下去.......但是,下个周我想尝试一下没有你的日子.......
马某人:你知道,下个月开始,我们就要开始“向社会输出1000名人才计划”了,我想让你成为第一批,作为表率,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多余的话就不说了,马某人说的话什么意思,大家都心知肚明,至于,那些说什么“马某人想当校长的.......”
我想提醒这些人一句,马某人是干什么的?“商人”!他们总是会说一句话:“在商言商!”
“输出1000名在某里工作10年以上的人才”——就一个问题,如果这些人才对某里非常重要的话,他会输出这些人吗?
有些事情,有些道理很浅显,只是,有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把这事说的很冠冕堂皇是了.......
我记得以前有人跟我说过:“马某人如果有一天穿着汗衫拖鞋在公众面前出现,也会引领一波潮流.......”
关键人家已经混到那个“份”上了......
以上是个人 意见,仅供参考!
马云是个人才,只经营一个集团太可惜了,我觉得他也可以白手起家重新做起来,有了经营阿里的经验,下一次肯定做得更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