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马云 2020 年 10 月 24 日在外滩金融峰会的演讲?

回答
那场在外滩金融峰会上的“惊世骇俗”

2020年10月24日,在外滩金融峰会上,马云的一番话,至今仍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让人不禁反复回味。那天的上海,秋高气爽,黄浦江畔的百年建筑群在夕阳下闪耀着历史的光辉。而台上的马云,这位中国互联网教父,却用他那标志性的、带着些许江湖气的语调,抛出了一连串挑战传统、直击痛点的论述,让整个会场,乃至整个中国金融界,都为之震动。

在那之前,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一直在稳步推进,但总给人一种“温吞水”的感觉。而马云的演讲,就像一记响亮的鼓点,狠狠地敲在了很多人心上。他开篇就直指中国金融的本质,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今天的大银行还是当铺思想”,这话说得太狠了,狠到足以让那些习惯了舒适区的金融大佬们坐立不安。他认为,中国金融业的体系和规则,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范风险而设计的,但这种设计,也恰恰限制了创新,阻碍了服务实体经济的步伐。他用“大而不能倒”来形容这些巨头,言语中充满了对现有格局的不满和对变革的渴望。

马云接着谈到了他所理解的“好金融”。他认为,金融的本质应该是服务于未来,服务于创新,服务于那些能够创造价值的“年轻人”和“小企业”。他把蚂蚁金服的理念——“用技术驱动金融,让普惠金融成为可能”——娓娓道来。他强调,信用不是靠抵押出来的,而是靠数据和行为积累起来的。这种对金融逻辑的重塑,颠覆了许多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当他说到“真正的信用体系,不是你有没有抵押物,而是你有没有信用”时,很多人都在思考:我们是不是真的懂信用?我们是不是真的在践行信用?

他还对监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监管应该有前瞻性,不应该用昨天的办法来管今天的市场,更不应该用没有准备好的方式去管未来的市场。他用“不能用对待火车的方式去管飞机”来比喻,强调了监管的滞后性和对创新理解的不足。他呼吁监管要支持创新,要拥抱变化,要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这番话,在当时听来,无疑是对传统监管思维的一次大胆挑战,也让很多人感叹他的“敢说敢做”。

更值得玩味的是,马云在演讲中还提到了“新经济的生态”。他认为,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形态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产业边界正在模糊,跨界融合成为常态。在这种背景下,金融也必须与时俱进,去适应这种新的生态。他用一系列生动的例子,阐述了科技如何赋能金融,如何让金融服务更高效、更普惠。

当然,这场演讲并非没有争议。有人认为马云过于自信,甚至有些狂妄,挑战了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也有人质疑他所宣扬的“新金融”模式是否真的能够驾驭风险,是否会带来新的系统性问题。毕竟,金融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任何颠覆性的创新都需要审慎的态度和严谨的把控。

然而,抛开争议不谈,马云在那天的演讲,无疑是中国金融领域一个重要的节点。它像一个催化剂,加速了关于金融改革、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讨论。它让更多的人开始思考,在数字经济时代,金融应该是什么样的?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服务于普通大众?

这场演讲的深远影响,也很快显现出来。不久之后,蚂蚁集团的上市进程被打断,相关部门开始对金融科技行业进行更严格的监管。有人说这是马云“乌鸦嘴”,也有人说这是他预言了行业的未来走向。但无论如何,那场演讲所引发的思考和由此带来的变革,都将在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记。

时至今日,回看马云在2020年10月24日的发言,依然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远见和锐气。他用他一贯的风格,不仅展现了一个企业家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更对中国金融的未来提出了一个激进而充满想象力的蓝图。这或许就是马云的魅力所在——他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敢于用最朴素的语言说出最深刻的洞见,从而引发一次又一次的思考和变革。那一天,他不仅仅是在发表演讲,他是在讲述一个关于未来的故事,一个关于金融如何服务于更好的世界的故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就这还搁这叭叭给人上课呢?多的话说不出来,祝马某人永远健康。

user avatar

蚂蚁金服可能想扩大盘面,拔高行情。

user avatar

为什么马老师以前不怼银行监管,现在开始怼银行监管了,当然是因为手里有了银行。

MYBank不只是“我的银行”,更是MaYun's Bank。

有人说,有银行也不是一两年了吧,而且,支付机构也一直受监管啊。

对,15年就成立了,但是成立初期还要做基础设施建设,表还没做满。到了现在,增资受限,杠杆封顶,增量贷款只能通过助贷、联合贷等方式,借用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要是这部分全部由自己来放,那利润还能翻几番。

而支付机构,可没有什么巴塞尔协议,资本充足率限制……

马老师曾经怼过银行,“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很多人说,人家就是自己干了啊,没毛病。

确实,银行由于缺乏竞争对手,长期以来嫌贫爱富,包括他提到的“当铺思想”都是存在的,支付巨头也确实对于银行自身改变起了很大作用。

但是随着马老师自己拿了银行牌照,他发现,银行不改变,不是银行不想,主要是监管太严,违规成本太高,因此监管的改变是当务之急。

但是马老师似乎理解错了,“系统性风险”,并不是指一个具体的金融系统发生了风险,而是当风险连续出现,由于金融机构之间互相的交易以及对同一客户的授信等,使得之间互相影响,造成风险的互相传递,甚至叠加,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甚至全社会的重大风险。

巴塞尔协议并不是银行诞生第一天就存在的,巴塞尔委员会最初只是为了监督二战赔款的使用而成立,后来由于巴林银行、大和银行等银行倒闭,才逐步倒逼巴塞尔协议的形成。

巴塞尔协议并不是老年人俱乐部,而是用血淋淋的教训告诉你,这么干会死的很惨。

银行靠当铺赚钱,必须改变,蚂蚁靠吸年轻人的血发家,就可以继续发扬光大?劝马老师继续闷声发大财,少怼天怼地,免得引火上身。

user avatar

屁股决定脑袋,他今天的这番话显然是站在某猛犸蚁的角度上说,听听就行。互联网新贵都试图把触手伸到金融监管上去了。现代金融起源于西方,西方国家没有创造出这样的公司不是因为别人不行,而是西方国家没有允许他们的企业对用户数据的滥用甚至侵犯用户的隐私权,而这,在马爸爸这称之为金融创新。现在还想不被监管。便宜占尽还不知足。碗还没放下就开始掀桌子,如果没有国家一路开绿灯,你扯什么IPO?还有,垄断才是创新最大的敌人,监管不是。

根据他的演讲,我觉得马云有希望成为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第一人,完全抛弃西方的金融理论,自己开宗立派,在这之前,麻烦把我的蚂蚁借呗啥的免抵押一千万额度开通一下,我将是您新金融理论的忠实簇拥者。相信在马爸爸的带领下,我们很快就能取代美国,夺取国际金融霸主地位。

另外:附上财政部副部长邹加怡发言的部分内容:要建立、遵循相应的市场规则,防止金融科技诱导过度金融消费,防止金融科技成为规避监管、非法套利的手段,防止金融科技助长“赢者通吃”的垄断。邹加怡指出,金融科技并没有改变依靠信用、使用杠杆的金融本质,在提升服务效率、增强金融可及性的同时,也加大了对金融安全的挑战。

面对疫情冲击,《巴赛尔协议III》实施期限适度放宽,各国金融监管容忍度适当提高,对维护金融稳定和推动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邹加怡表示,放松监管必须审慎有度。随着疫苗研发取得突破,明年全球经济可能加快复苏,金融领域容易出现自我循环、放大杠杆、积累泡沫的情况,需要适时调整金融监管政策。

user avatar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去买几个橘子去,顺便把马逆人头斩来。

user avatar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认为很多回答的分析角度出问题了。当然这里面肯定有很多人自己的立场问题,毕竟业内人士嘛,感觉自己被冒犯了。

马云说了什么重要吗?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他为什么说这些以及谁给了他说这些的底气。

蚂蚁所代表的金融科技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他的前身叫互金。

而互金和金融科技最大的区别在于做的不一样。同样的事,不同的人做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正所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骂马云不解决问题,关键还是要从蚂蚁上市这个重大事件里看到代表未来的方向。

而方向就是,金融业的新一轮整合即将开始,正在修订的人民银行法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面对蚂蚁这个大鲶鱼,传统金融业必然要面临整合,其中券商的合并可能只是序曲。

以史为鉴,过去每一轮的分拆与整合都是服务于形势需要以及发展方向。

而伴随着蚂蚁的上市和即将到来的金融业大开放,国内传统金融业的整合已经是迫在眉睫。

或许11月会有大礼包。

user avatar

知乎值得给这个话题一个热搜,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讨论,而不是像微博一样,热搜都是一些不知道是谁的流量们的日常。

还有监管爸爸们也是会看新闻,上知乎的,希望大家理性发言。有一次开金融机构工作会,会议休息期间跟旁边的监管爸爸闲聊,他说从知乎上看到了一条新闻…

圆规正转,马老师用银行当铺、火车站管理飞机场的例子,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巴塞尔协议等名词,看起来挺唬人又能讲的非常接地气,广大网民能看懂容易理解,这就是马老师的厉害之处。

看似这次不点名不道姓的指责金融监管,“文件太多、政策太少”实际上矛头更多指向的是一行两会中的银保监会,也就是互联网金融的主管部门。马老师很聪明的利用退休后的身份来发表上述观点,在任期间要估计不会这么敢说。

马老师特意强调互联网金融和p2p不要混为一谈,甚至直接说根据他的标准,p2p并不属于互联网金融。而目前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部门每次披露数据时候p2p规模可还都是一项重要指标。

现在的这个时点上,新兴崛起的互联网企业和传统老牌金融机构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谁进谁退,并行前进的话车道是否够宽,互联网金融会不会取代传统金融机构,仿佛是一场电动新能源汽车和老牌汽油车的较量。

马老师觉得监管互联网金融要求太落后跟不上时代进度,传统金融机构觉得如果都是做金融,监管机构对互联网公司的要求应该根传统机构一样严格。支付宝做起来了可能很多传统金融机构就没什么业务了,创新比不了互联网企业,监管又比互联网企业要求严格,那最后要么转行要么死给你看。传统银行的主要客户是目前的中老年人,而支付宝吸引了绝大多数青年人的使用,从花呗到借呗,到信用记录芝麻积分,在传统金融机构还没玩得转的时候,蚂蚁早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前期数据。

过去十年是金融行业中资管产品嵌套发展的黄金十年,随着各种具体的制度出台落地基本宣告了传统非银类金融机构的赚钱模式不可能再那么暴力了。而未来十年,在监管还没有完善到规定互联网金融的各个方面的时候,而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以至于没有任何完善的国际监管制度给国内参考,那么马老师这次的发言也反映了他对未来金融发展的看法与态度,即摘掉p2p帽子之后的互联网金融很大可能迎来自己野蛮生长的十年。

user avatar

知乎现在都这么断章取义了?

1、蚂蚁上市将是有史以来最大IPO,市值现在毫无疑问也将超越茅台,马总在峰会上金句频出:中国金融没有系统金融风险,是因为没有系统!创新被监管弄得没有空间!总是用管理火车站的方法去管理机场!满目根据仅用抵押品发放贷款必然会使小微实体企业缺血!也怪不得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他做的蚂蚁互联网金融是建立在互联网金融的3大基础上的(1大数据基础,2基于大数据基础的信用,3,基于大数据上的风控体系)和p2p有本质区别!不能由于p2p的风险就把整个互联网创新的路子堵死!未来监管需要的是政策专家而不是只会发表文件推卸责任不顾及未来和大权的文件专家!不能到最后谁都不想有风险,见锅就甩锅!到最后没有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中国金融需要外行人来搅局!要给人去创新的空间!不要还没创新就监管!而应该是创新出了问题才监管!(马云说了这么多估计和当年蚂蚁在浙江拿互联网金融小贷牌照处处碰壁(当时正好p2p暴雷监管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一棍子打死)有关,好在他去重庆找到了懂金融的黄市长给他批了!蚂蚁的业务营收有35%来自放贷:小微银行放贷、花呗、借呗、消费贷等等..如果没有这写业务蚂蚁的估值将少7-8成

2、马总可不是一个低情商的人台下众多领导和一行两会的大佬!他敢这么直接说明肯定是被允许说!并且上头肯定有想改变了!这么高规格的会议必然会有审稿!所以他能说出来肯定是上头让他说的!

3、中国金融现在要给予外行人一些创新的空间!不然根本解决不了实体经济发展支撑不足的问题!但是放开监管这个过程肯定会使一部分人暴露在风险当中!改革必定会有人牺牲!

user avatar

不以为然。

蚂蚁能发展到今天,靠的是国家在反垄断、个人隐私保护方面的放纵。他业务是什么?是虚拟信用卡、网络高利贷、支付宝卖基金。

为什国外没有蚂蚁?因为国外的金融机构不是国有的啊,他们不会放纵出这样的公司。世界首富贝佐斯搞“金融科技”了吗?没有啊,人家不敢拿数据分析,再去放贷。

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们业务搞的再好,能给我国企的领导什么奖励呢?能破格提拔吗?还是股权激励还是巨额奖金?所以各大型机构的领导谁又不是四平八稳的干几年,到点退休或者提拔走人咯。真当大家是没有能力?谁还不是看菜下饭。

user avatar

我觉得马云只是将当今的金融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读,可以预见在未来新金融面临的,是旧监管的放宽,同时也必将是新监管的到来。值得一提的是蚂蚁确实有很多过人之处,它的很多业务正是看见金融行业所处的短板,才迅速开展,比如小微企业贷款等,所以对于马云现今不理解的话,我们或许等个30-50年,历史会有一个评判。

user avatar

蚂蚁借呗,年化利率18%,4倍于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而最高法刚刚调整的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是1年期LPR的4倍(目前是15.4%)。

高利贷最赚钱,政府不敢管;

中国的垄断金融财阀来了,挟数据以令金融;他的互联网金融不让银保监会监管,他比商业银行还厉害;争夺数字货币发钞权,欲与央行争高低;金融垄断资本财阀,政府不准管。

这很美国。

本人大量文章已被删除,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teacherzhangfu

user avatar

辣是真的牛比,辣是真的牛比!

赤壁之战曹操发明航母那段,我以为他会加句“听懂掌声”,然而没有。这是唯一的美中不足,少了一点点灵性。

这段玉音必须全文摘录,建议还没听到的赶紧去听听:

“当年的赤壁之战,我认为曹操要把所有的船连起来,这就是中国、全世界最早的航母思想。但是一把火烧了以后,一千年来,中国人连想都不敢去想。一旦想到那把火,谁还敢把船做大?谁还再有这样的系统性思考?”

同志们,这可是中国顶级金融峰会的公开演讲。

我就问你服不服?我服。

马老师,大气!

周瑜,千古罪人!

user avatar

给一帮金融大佬讲金融生态,还敢重新定义系统性风险,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打着科技的幌子,玩的却还是吃利差的老把戏。基于所谓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而来的蚂蚁借呗,年化利率高达18%,4倍于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最高法刚刚调整的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是1年期LPR的4倍(目前是15.4%)。按这个口径算,蚂蚁借呗属于妥妥的高利贷!和蚂蚁相比,银行真算是慈善家了!

攻击银行太保守,过分强调担保,难道蚂蚁就不用了?几万块的消费贷当然不足论,但你要是想贷个几百万,没有抵押,你看蚂蚁敢不敢贷给你!

居然还敢攻击巴塞尔协议,要是没有巴塞尔协议,早tm玩完了!

蚂蚁为什么一直强调自己不是“金融企业”,而是“科技企业”,无非是前者需要牌照,需要接受监管嘛!又想吃肉,又不想接受监管,天底下哪有这种好事?

说到底,所谓的科技,除了帮助蚂蚁规避监管、诱导过度消费、非法套利,助涨“赢者通吃”的垄断外,对社会有何益处?想要扮猪吃老虎,也别找错对象!坐在台下的金融大佬们,哪有那么容易被忽悠?

user avatar

不就是宋朝旧党、江南乡绅要求朝廷不要抑制民间高利贷并放开土地兼并嘛。

几千年玩烂的套路,加上了本科生培训一个月就能搞的数据分析,就成了高科技了……

user avatar

核心就是不想被监管

user avatar

马云这次找错了人!

想当年马云创立阿里巴巴,创立淘宝的时候,说的为社会负责任,解决社会问题,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一群中小企业家趋之若鹜,年轻创业一代也紧跟而上,让创造了阿里的辉煌。

这里有一半是确实解决了社会问题,有一半也是这群人容易相信人。

现在到了论坛级别,下面坐的人那个人没点利益分配的思维能力,说白了大家都是聪明人,再玩这种把面子话说的这么富丽堂皇,手底下却要做对社会有害的事,人民和政府都会不答应。

曾经的首富老王已经被点名批评了,难道老马也要被点名才能收手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