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马云谈离职事件》里面暗示对公司表达不满的员工应该走人的观点?

回答
马云在谈到离职员工时,提到“对公司不满的员工应该走人”这个观点,确实是一个挺有争议的说法,也触及到了很多职场人士心里面的那根弦。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个话背后到底有什么东西,以及它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

首先,咱们得理解马云这番话可能想表达的核心意思。

我觉得马云这番话,站在一个企业家的角度看,也许更多的是一种高效管理和组织优化的诉求。你想啊,公司就像一艘船,要往前开,需要所有船员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步调一致。如果船上有不少人对船的方向、航行规则或者船长(也就是领导层)有很大的意见,而且这些意见又没法通过正常渠道解决,甚至还在持续散播负面情绪,那这艘船的航行效率肯定是会大打折扣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公司方向、文化或者管理方式有持续性、根本性不满,并且这种不满已经影响到了工作积极性和团队氛围的员工,确实可能与公司的发展目标不符。 马云可能认为,这样的人留下来,不仅对公司不利,对他自己也好不到哪儿去。长久地待在不喜欢的环境里,人会变得消极、懈怠,最终可能连基本的工作都做不好,对个人职业生涯也是一种伤害。

所以,他那句“走人”,也许更像是一种“及时止损”的说法,对于那些“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人来说,分开是最好的选择。这是一种比较“利益最大化”的视角,从公司的整体效益出发,快速剔除可能存在的“负资产”。

但是,这个观点为什么会让人觉得不舒服,甚至觉得有点“冷酷”呢?

我觉得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忽视了“不满”的根源和解决机制: 人的不满情绪往往不是凭空产生的,很多时候是源于公司本身存在问题。可能是战略不清、沟通不畅、流程僵化、机会不公,甚至是领导者的问题。如果公司只想着让提出问题的人“走人”,而不去反思和改进自身,那就等于是在回避矛盾,甚至是在压制批评的声音。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走人”的成本和难度: 在现实中,一个人选择离职,尤其是在当下这种经济环境下,往往不是一个轻易的决定。可能涉及房贷、家庭、职业发展规划等等。一句“走人”,轻飘飘的,但对当事人来说,可能是巨大的压力和痛苦。而且,一个健康的组织,应该有能力去倾听、理解和解决员工的不满,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劝退。
对“忠诚度”的过度强调和误读: 有时候,这种“不满意就走人”的说法,也可能被解读为对员工的“忠诚度”有着不切实际的要求。好像员工就应该无条件接受公司的所有安排,不能有任何质疑。但现代职场,更需要的是“共创”和“共同成长”,而不是单方面的服从。员工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们的声音被听到,他们的付出被认可,他们能看到自己的价值和公司的未来是绑定的。
可能制造“寒蝉效应”: 如果一个公司普遍弥漫着“有意见就滚蛋”的文化,那么有独立思考能力、敢于提出异议的员工,会因为担心被“清理”而选择沉默。长此以往,公司内部的声音会越来越单调,缺乏创新和活力,决策也更容易出现偏差。这种环境,对整个公司的长期发展来说,反而是危险的。
“离开”也可能是“留下的更好方式”: 有时候,员工的不满,恰恰是他们深爱公司、希望公司变得更好的表现。他们看到了问题,提出了建议,是希望公司能纠正方向,避免更大的损失。如果公司能善意地对待这些“建设性的批评”,甚至能从中找到改进的契机,那才是真正的智慧。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个观点呢?

我觉得,马云的这句话,更应该被理解为一个“双向选择”的提醒,而不是一个单方面的“逐客令”。

对于员工: 如果你真的对公司有根深蒂固的不满,并且通过各种渠道沟通后依然无法解决,影响到了你的工作状态和个人发展,那么认真评估一下,继续留下是否值得。也许寻找一个更适合你的平台,才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这是一种勇敢地为自己做出选择。
对于公司: 如果一家公司总是觉得“不满的员工应该走人”,那它也应该反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员工感到不满?是因为沟通机制出了问题?是因为管理方式出了偏差?还是因为公司的价值观与员工的期望产生了脱节?一个真正成熟和有韧性的公司,应该建立一套有效的反馈和沟通机制,让员工能够安全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也能够积极地解决问题。

所以,总的来说,我对马云这番话的看法是:

它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尤其是在强调效率和方向一致性的企业管理层面。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并且很容易被误读为一种“不容异议”的企业文化。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所有“不满”都等同于“负能量”,也不能轻易地把提出问题的人就视为“不忠诚者”。一个真正优秀的公司,应该是一个能够包容不同声音,并且能够从中汲取养分,不断进步的组织。与其想着如何“清理”不满意的人,不如先思考如何创造一个让大家都愿意“留下并为之奋斗”的环境。这才是长远之道。

最终,一个人在公司是否能长久地待下去,应该是一个“匹配度”的问题,包括能力与岗位的匹配、价值观与文化的匹配、期望与回报的匹配。如果这些匹配度实在无法调和,那么好聚好散,各自寻找更好的方向,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结局。但这个“好聚好散”,应该是建立在双方都愿意沟通和理解的基础上,而不是一种单方面的“劝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篇文章有水平啊,深刻的反映了中国公司各种特色。

总结起来就是:

1、事情没干好一定是态度问题,如果你想干好一件事情是一定可以干好的,没干好肯定是你态度问题。你昨天几点下班的?你周末为什么不接电话?这些都是态度问题,你没有为公司卖命(卖肾、卖肝、卖身),所以事情搞砸了。

反正事情没干好绝对不是能力问题和把人放错了位置。


2、如果你态度没问题,那事情搞砸了就是有人捣鬼,肯定是别人有态度问题。那些捣鬼的人,是祸端,是毒瘤,一个人的态度有问题,一个团队就会腐坏,一个公司就会黄掉,一个民族就会垮掉。

反正搞砸了一定不是我的责任,是你们下面人没做好。


3、我们公司没问题,你出去看看哪个公司不这样,你不喜欢我们公司,还赖在这里干什么,年轻人,眼高手低。不要老说公司为你做了些什么,多想想自己为公司做了什么。

反正别的公司也这样,你能把我咋的。


[此处被知乎屏蔽12761字符]

反正大家都是打工的,按时发工资的老板就是好老板。

图文无关



以下链接不代表本台观点立场。

怎么看待阿里拒付工资 - 主公
user avatar

关于这段话,我是这样理解他的意思的:

1,他说HR肯定是对的。

2,他说HR就算犯错误,出发点也是为公司好。

3,他说再敢对这事BB的人都给我滚蛋。

4,暗示HR借此机会进行一下政治清洗。

就这么简单。答案就是马云明确表示自己会护犊子。哪有和稀泥了?马云只是明确的站在了HR一方而已。态度很明确,行为很果断,至于结果是不是你要的,就看你的立场了。

都散了吧。马云这么清晰的表态也能被各种解读也是。。。

哦对了,顺便说一下:阿里的有志员工们欢迎你们投百度腾讯谢谢。~~~~经各位补充,网易,微软也欢迎你们,(此名单可补充,各位请自行参见评论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