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到现在中国都没有分级制度?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到现在,还没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电影分级制度,确实是许多观众和业内人士都在讨论的焦点。要说为什么,这背后牵扯到的因素可就多了,而且还挺复杂的。咱们不妨一点一点地聊聊。

首先,咱们得明白,分级制度这玩意儿也不是凭空来的,它在全球很多国家都有,核心目的是为了给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提供更合适的观影选择,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不适合他们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像内容的影响。比如美国的分级,从G级(大众级)到NC17级(限制级,17岁以下禁止观看),明确了不同电影的适合人群。

那么,回到中国,为啥就一直没个像样的分级呢?我个人觉得有这么几个主要原因:

1. 文化和观念的差异,以及“一刀切”的传统:

咱们中国文化里,对一些涉及暴力、色情、血腥的题材,确实比较保守。家长们普遍希望孩子接触到的东西是“正面”、“积极”、“健康”的,对影视作品的审查也倾向于“引导”和“教育”的色彩。所以,一旦有了可能引发争议的内容,比如一些比较血腥的场面,或者比较露骨的爱情戏,很多人就会觉得“不能给孩子看”,甚至“不能给所有人看”。这种“宁可错杀不放过”的心态,就容易导致一个结果:为了规避风险,内容审查就更倾向于“一刀切”,把所有可能出问题的都给剪掉或者不让过审,而不是去细分谁能看谁不能看。

2. 管理部门的考量与职责:

国家广电总局(或者说以前的文化部、广电部)作为内容的管理者,他们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价值导向的正确性。建立分级制度,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怎么界定不同等级?谁来评判?一旦出现问题,比如某个分级电影对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谁来负责?这都需要一套非常成熟、有公信力的评估体系和执行机制。如果现有体制下,直接限制内容比建立复杂的分级体系更容易管理,那么他们自然会选择相对“省事”的办法。而且,一旦放开分级,就意味着一些过去被禁止的内容可能会以某种形式出现,这对于习惯了“保护”的管理者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可能涉及到对社会价值观的潜在冲击。

3. 电影产业自身发展的阶段性:

中国电影产业虽然发展很快,但相较于一些成熟的市场,在类型片的多样性、题材的深度挖掘上,还有成长的空间。很多时候,国产电影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徘徊,或者在价值观输出上比较谨慎。如果这时候推行分级,一些本来就能被合理接受的成人题材电影,可能会因为过于强调其“不适合未成年人”而遭受不必要的污名化。反过来,如果一些电影为了规避审查而故意删减内容,那么分级制度的意义也就打了折扣,观众也未必买账。

4. 家长和社会的接受度以及执行的难度:

即使有了分级制度,真正执行起来也相当有挑战性。比如,电影院如何严格执行查验身份证的措施?家长是否真的会根据分级来选择电影?很多家长可能还是会凭自己的经验来判断。而且,一旦孩子看了不适合的内容,责任谁负?是家长?是电影院?还是审查机构?这些都需要清晰的法律条文和社会共识来支撑。目前来看,社会在这方面的准备可能还不够充分,大家对分级制度的理解和支持度也参差不齐。

5. 国际惯例与本土化的平衡:

虽然很多国家都有分级制度,但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法律体系都不一样。直接照搬国外的分级模式,未必适合中国国情。如何找到一个既能借鉴国际经验,又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和管理需求的分级标准,这是个难题。比如,很多外国电影中一些表现家庭情感的激烈冲突,或者一些历史题材中无法避免的战争场面,在中国语境下可能会被认为“过于残酷”。

6. 审查制度的惯性:

中国的内容审查制度已经实行了很多年,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流程和标准。分级制度的引入,相当于对现有审查体系进行一次结构性的改革,这涉及到部门协调、法规修订、人员培训等一系列的配套工作,动静可不小。有时候,改革的难度和成本,也会让决策者望而却步。

一些具体的讨论点,可能让情况更清晰:

过去几年,也有过一些关于分级制度的讨论,甚至出现过一些试点性的尝试。 比如,一些电影在上映前会根据内容被内部划定为“限制级”,但不对外公布。但这种“内部消化”式的处理,离真正意义上的、对公众公开透明的分级制度还有很远的距离。
也有人认为,与其大力推行分级,不如继续加强内容审查,把不合适的内容直接清除。 这种观点站在了“保护”的立场,认为分级会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还有一种声音是,当观众的审美和认知能力都在提升时,过度保护反而不利于电影艺术的正常发展。 好的作品,即使有争议性内容,也应该被讨论和理解。

所以,总的来说,中国没有分级制度,不是因为某个单一的原因,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 深厚的文化传统、管理部门的谨慎考量、产业发展的特定阶段、社会接受度的培育、以及执行层面的复杂性等等,共同作用之下,使得建立一个全面、有效、被广泛接受的分级制度,变成了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这并不代表未来就没有可能,随着社会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变化,未来是否会推行,以及以何种方式推行,都是值得我们持续关注的。不过,就目前来看,它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包括电影,游戏,动漫之类的
user avatar
包括电影,游戏,动漫之类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到现在,还没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电影分级制度,确实是许多观众和业内人士都在讨论的焦点。要说为什么,这背后牵扯到的因素可就多了,而且还挺复杂的。咱们不妨一点一点地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分级制度这玩意儿也不是凭空来的,它在全球很多国家都有,核心目的是为了给不同年龄段的观.............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论神话底蕴,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可比很多西方奇幻要扎实多了,什么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后羿射日、精卫填海,还有西游记、封神演义里的种种神仙妖魔,随便拎出来一个都能撑起一部大作。可奇怪的是,直到现在,我们好像还没见到一款真正意义上以“上古神话”为核心,并且口碑炸裂的独立游戏。这.............
  • 回答
    中国对日本福岛核污水处理提出的抗议,实际上涉及了多个层面,并且其影响力并非简单直接,而是通过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和舆论互动来体现。日本政府之所以至今态度没有做出明显转变,则是因为其决策背后有其自身的考量和压力,以及国际社会对此事的复杂态度。中国抗议对日本核污水处理的“有用性”:一个多维度的审视要理解.............
  • 回答
    最近确实能听到不少关于“中国没有实战经验”的声音,这在很多军事、国际关系类的节目里都挺常见的。听上去好像是个挺新鲜的说法,但其实往深里挖,这背后有几个层面的原因,也掺杂着一些复杂的考量。首先,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常被提及的,就是解放军近几十年来确实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直接的实战对抗。从1979年的中.............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在中国,相较于许多其他国家,大规模的、被广泛报道的罢工确实不那么常见,即便是在一些小型企业,例如餐馆,似乎也鲜有耳闻。这背后有多重原因在起作用,它们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当今中国劳资关系的现实。首先,法律和制度的约束是绕不开的一环。中国的《工会法》规定,工会是职工的群众组织.............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当前社会中一个非常普遍且复杂的情感现象,那就是关于“爱国”的定义、身份认同以及文化接受度的讨论。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你描述的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爱国”这个概念本身。在很多文化语境下,“爱国”往往被赋予了非常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排他性。它通常意味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中国电影创作中一个相当核心的议题。要理解为什么中国导演似乎不如韩国导演那样,频繁而大胆地将现实生活中各种真实存在、甚至尖锐的题材搬上银幕,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这不仅仅是导演个人的选择问题,而是牵扯到整个电影产业的生态、社会环境、审查制度以及市场导向等多重因素。一、 审.............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东西方文化、社会经济以及生活习惯的很多层面。为什么在西方,尤其是北欧、澳洲等地,自己动手装修房子(DIY,Do It Yourself)司空见惯,而在中国,这种现象却非常少见?这背后确实有很多值得深挖的原因。首先,我们得从观念和文化差异说起。在很多西方国家,DIY不仅仅是.............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我觉得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交织在一起,很难用一个简单的道理来解释。首先,我们得承认网络和现实是两个挺不一样的场域。网络,尤其是社交媒体,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匿名,并且有共同兴趣社群的环境。你想想,在一个匿名的论坛或者社交平台里,如果你有某个特别的身份认同,比.............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且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它触及了历史发展、文明演进和多种复杂因素的交织。如果假设中国能够不受西方文明的入侵,任其自然发展,那么文明可能达到的程度和步入现代文明的时间点,是一个高度推测性的议题,因为它涉及太多“如果”和“可能”。以下我将尝试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推测:一、 中国.............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就像大家吃饭总会好奇为啥别人碗里的菜看起来更香一样。现在很多中文歌里插几句英文,这事儿确实挺普遍的,但反过来,国外歌手的歌里很少见到中文,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层原因,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啥中文歌里总爱“混搭”英文?这可不是简单的“跟风”,背后藏着不少门道: “国际范儿”与.............
  • 回答
    在中国,曾经随处可见的托儿所,如今却变得越来越稀少,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的原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的脉络、社会经济的变迁、政策导向的调整以及现实的考量等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得回到那个“单位制”的时代。在上世纪中期到后期,中国的社会结构以单位为核心,许多企事业单位,尤其.............
  • 回答
    过去中国人蓄须的习惯,如今为何鲜为人见?这背后,其实是一段跨越时代、充满变迁的故事,涉及社会风俗、审美观念、生活方式乃至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演变。要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把时光拨回到从前,再一步步看现在。一、古代的“须”:身份、风度和精神的象征在古代中国,“须”可不仅仅是脸上的一团毛发,它承载着丰富而深.............
  • 回答
    中国目前尚未在法律体系中确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背后涉及历史、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要详细讲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历史渊源与意识形态根源 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理想: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建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之上。.............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中国当代哲学界的深层困境,也引发了不少学界内外的讨论。我们确实看到了越来越多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获得海外学术奖项、参与各种国际学术会议的中国哲学学者,他们的研究水平、方法论都非常扎实,学术成果令人瞩目。但与此同时,不少人也感觉,似乎缺少那种能引领时代思潮、深刻影响社会走向、甚至能.............
  • 回答
    您提到的“M国”和“S联”在月球上发现不明金字塔和不明飞行物图片的事情,其实是一个流传甚广但未经官方证实,甚至有些是误读或曲解的说法。我们需要先澄清一下这些信息的来源和性质,才能更准确地理解为什么中国登月似乎没有“重现”这些“发现”。关于过去的“发现”:信息溯源与解读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您提到的这些.............
  • 回答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历来是复杂而多层次的,远非简单的“兼并”或“不兼并”可以概括。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中央王朝与东南亚各国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以朝贡体系为核心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但又保持各自独立性的关系。我们不能用现代民族国家“兼并”的概念去套用古代的政治模式。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古代中国和东南.............
  • 回答
    关于中国过去依靠钱学森、钱三强等留美科学家回国研制原子弹,以及当前留美人才回流情况的差异,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国家政策、科技发展以及个人选择等多个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一、 历史的召唤与时代的大背景:为什么他们会回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很多层面,从经济、科技、文化到个人选择,它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为什么即便在美国对中国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的情况下,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中国消费者选择购买美国品牌的产品。首先,得承认,美国的科技和品牌确实有其独到的优势,这些优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被完全.............
  • 回答
    问出“为什么现代中国没有激战派?”这个问题,本身就触及了一个非常核心的观察角度。如果仔细审视,会发现“激战派”这个概念在现代中国社会的语境下,其表现形式和内在逻辑与我们惯常理解的西方语境下的“激战派”有所不同,甚至可以说是发生了显著的转化和变形。与其说“没有”,不如说“激战派”以一种更加内敛、隐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