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动画电影《至爱梵高(Loving Vincent)》?

回答
动画电影《至爱梵高(Loving Vincent)》是一部极具开创性和艺术性的作品,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我们带入了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的世界。这部电影的出现,不仅仅是一部传记片,更是一次对艺术形式的探索,对艺术家生命的一次深情致敬,以及对观众情感的一次深刻触动。

为了更详细地评价这部电影,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 独一无二的视觉风格:油画动画的壮丽呈现

这是《至爱梵高》最核心、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也是它之所以能够载入电影史册的原因。

100%纯手绘油画动画: 电影的每一帧画面都由真正绘制的油画构成。摄制组招募了125位艺术家,他们在梵高标志性的、厚重而充满生命力的油画风格下,花费了数年时间,手绘了超过65,000幅油画帧。这意味着,你看到的电影画面,就像是梵高本人在不断地“创作”和“呼吸”。这种“活起来的油画”效果是前所未有的,它将观众直接带入了梵高的视觉世界,体验他眼中色彩的碰撞与情感的流动。
重现梵高原作的质感: 电影的每一帧都力求还原梵高油画的笔触、色彩和光影。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颜料的厚重感、画布的肌理,以及梵高标志性的漩涡状笔触。这种高度的还原性,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梵高画展之中,与大师的作品进行最亲密的对话。
视觉叙事的力量: 电影的视觉风格不仅仅是为了炫技,更是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角色的情绪激动时,画面会变得更加激烈;当他们回忆往事时,画面会变得柔和或带有过去的色调。这种与情绪和剧情深度契合的视觉语言,极大地增强了电影的感染力。

二、 创新的叙事结构:以谜案串联的传记

与传统的线性传记片不同,《至爱梵高》采用了更加巧妙和引人入胜的叙事结构。

“死亡之谜”的引入: 电影从梵高去世一年后,一个名叫阿尔芒(Armand Roulin)的年轻邮递员的故事展开。他的任务是给梵高的弟弟提奥(Theo)送去文森特留下的信件。然而,在邮递的过程中,阿尔芒开始对梵高的死亡原因产生怀疑,并着手调查。
多视角的人物群像: 电影通过阿尔芒的调查,采访了与梵高有过接触的各种人物:邮递员一家、酒吧老板娘、医生、邻居等等。这些人以回忆的形式,从各自不同的视角讲述他们眼中的梵高。这种碎片化的叙事,将一个立体的、复杂的梵高形象一点点拼凑起来。观众跟随阿尔芒的视角,一同解开这个“谜团”,也一同走近梵高。
对梵高内心的探索: 电影并不只关注梵高的死亡,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回忆和调查,展现梵高作为一个充满激情、敏感、孤独又热爱生命的个体。我们看到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他对生活的热爱,他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以及他对周围人的影响。

三、 对文森特·梵高的深度解读:不仅仅是疯子

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梵高的生平事迹,而是试图去理解和解读他。

打破刻板印象: 长期以来,梵高被大众描绘成一个“疯狂的画家”,一个割下自己耳朵的疯子。然而,《至爱梵高》通过多角度的呈现,展现了一个更加真实、更加人性化的梵高。他有他的脆弱和痛苦,但更多的是他对生命的热情、对艺术的虔诚,以及他对爱与连接的渴望。
展现他的挣扎与坚持: 电影深刻地描绘了梵高在艺术道路上的艰难。他生前不被认可,经济拮据,饱受精神疾病的折磨。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用生命中的每一刻去创作,去表达内心的情感。他的坚持和热情,是对所有艺术家以及所有追求梦想的人的激励。
探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电影将梵高的画作与他的生活经历紧密结合。我们看到他笔下那些鲜活的人物,那些充满生命力的风景,都是他内心世界的投射,是他对生命的热爱和体验。他的画作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他灵魂的呼唤。

四、 情感的共鸣与触动

尽管电影是以调查的形式展开,但其内核却是关于爱、孤独、生命与艺术的深刻探讨,能够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对艺术家的悲悯: 看到梵高在生前的孤独与不被理解,观众难免会产生一种悲悯之情。这种悲悯不仅仅是对一个艺术家的哀叹,更是对所有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经历困境的人的理解。
对生命的热爱: 即使在描绘梵高的痛苦和困境时,电影也处处流露出对生命的热爱。梵高用尽生命的热情去创作,去感受,去爱。这种对生命的珍视,感染着每一位观众。
对艺术的敬畏: 电影以如此充满艺术性的方式呈现梵高,自然会让观众对艺术产生一种由衷的敬畏。它让我们意识到,艺术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情感的传递,是灵魂的表达。

五、 可能的争议与不足(相对而言)

虽然《至爱梵高》是一部备受赞誉的电影,但其特殊的表现形式也可能带来一些讨论:

叙事节奏: 由于其多视角和调查式的叙事,一些观众可能会觉得电影的叙事节奏稍显缓慢,或者情节推进不够直接。
“悬疑”元素的设置: 虽然“死亡之谜”吸引了观众,但其最终的解开并非是电影的重点,有时可能让期待一个强烈的“真相揭露”的观众略感失望。
艺术风格的适应性: 尽管油画动画是其核心亮点,但这种独特的视觉风格也可能并非所有观众都能立即接受。

总而言之,《至爱梵高》是一部划时代的动画电影。

它以100%纯手绘油画动画的壮丽形式,将观众带入了梵高的视觉世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观影体验。
它通过创新的叙事结构,以一个引人入胜的“死亡之谜”为引子,展现了一个立体而复杂的梵高形象。
它深刻地解读了梵高作为一个艺术家和人的多重面向,打破了大众的刻板印象,展现了他的热情、挣扎与坚持。
它引发了观众对艺术、生命、孤独与爱的深刻思考和情感共鸣。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梵高的传记片,更是一部关于艺术的诗歌,关于生命的赞歌。 它是一次对电影艺术边界的拓展,一次对伟大艺术家灵魂的致敬,一次触动人心的深度体验。即使在观影结束后,那些鲜活的油画画面和梵高充满力量的生命故事,也仍然会在观众心中久久回荡。

可以说,《至爱梵高》是电影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证明了动画电影的艺术潜力和叙事深度可以达到怎样的高度。它是一部值得反复观看,并从中获得新的感悟的杰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Hi guys, I'm Monika, the Painting Animation Supervisor of Loving Vincent. I've heard many people in China love this film. Thank you guys for your attention. My Chinese friend Harry hooked me up with this website and I would like to answer some questions about painting, animation and film. So leave a comment below and I'll talk to you if you got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film.

https://www.zhihu.com/video/922778600887980032

user avatar

说这本片子好看的,究竟是图它画面好看,还是认为片子真的好看?豆瓣评分8.7是装逼失了智吧?电影院有多少人睡了大半场熬到终场,带着困意起身和电影票自拍,45度手动比心美美美,还五星打分装逼么么哒?

说真的,网上随便找部梵高纪录片,起承转合讲故事都比这本强,白瞎了一百多名画师65000幅油画。

先讲片子。

这本片子的切入点是邮差儿子帮父亲完成心愿,给梵高家人送他临死前寄出的最后一封信。

在寻找梵高家人的过程中,邮差儿子认识了梵高的颜料商,所住旅店的老板娘,梵高的私人医生一家,当地警察。从各人的回忆中慢慢拼凑出梵高的个性和生活,以及猜测了梵高最终的死因。

这个切入点,很像《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从不同人回忆中拼凑出梵高的个人魅力。

但是,片子全浪费在又臭又长的无用对话里了。你只能感受到梵高的努力——“八点到五点,作息规律”,梵高的天才——“画了八年,是我两辈子也达不到的水平”。

努力又天才,可能自杀,可能他杀,但是怎么死不重要。

然后就没了?

95分钟,一句话就结束了。

梵高的魅力呢?

他和高更吵了什么,气得切下自己耳朵,还送给了妓女?

他在河边和富二代们一起游乐时,心情是窘迫还是欢快?

他对弟弟的经济资助,究竟是愧疚,感激,心安还是自卑?

你可以在梵高和弟弟的书信《亲爱的提奥》里找到一些端倪,但全片就像踩点作文,梵高的所有点都踩到了,只是陈述了下是这样这样。

这样的梵高,和九年制义务教育美术书上的梵高一样干瘪,哪怕一点点个人情绪都没有,毫无个人魅力。

硬生生把故事片拍成议论文,一点情绪都带不出来。

全片,我们看到了开头的星空和结尾的星夜,但全片里向日葵只是失了色的一闪而过。星空的晕眩旋转代表了精神状态的不稳定,向日葵的热情盛放代表对生活还存有热忱。

片子都提到了“不要管梵高怎么死,是自杀还是他杀,要关注他怎么活”,结果全片尽讲星空,一丁点活的生气都没有。

活着不重要吗?向日葵不重要吗?

没有生活细节,你还能看什么?

所以,这片子只能看画面,听音乐了。

一手好牌,一百多画师,65000幅油画。

就这么个故事?

梵高这么多多封信,呈现出的困苦但又坚韧 疯狂但又内敛的矛盾形象,在这片子里单薄得像一个维基百科。

算了,还是再看一遍《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压压惊吧。

---

另外,那些只欣赏画面和音乐,不管电影内容的,你要知道这么大的工作量,如果给个好编剧,来个好导演,片子完全可以封神。

譬如大工作量的黏土定格动画《圣诞夜惊魂》,两百多个偶型,历时3年,最后除了画面和音乐外,更让人记住的是故事本身。

画家传记故事很难拍吗?

去看看《月亮与六便士》,里面的高更/思特里克兰德远没有梵高复杂,但小说/传记依然给人很强的阅读体验。或者也可以看看《亲爱的提奥》,看看梵高和他弟弟的书信,这才是有血有肉的梵高。

把跌宕起伏的梵高形象,处理成一个陈述句,不是人物本身不好拍,而是功力不够。

画面好,片子就可以随便,不知道是什么逻辑。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