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大奸大恶之人,网民总是要挖掘其微不足道的闪光点,以实现“反转”,如和珅赈灾、李鸿章谈判。
凡有一二优点之人,网民总是要挖掘其小恶,以实现“反转”,如墨茶骗钱,雷锋戴表。
他骗过1500,也退回过500没要,这些数目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只是小半个月工资,是你手中电脑手机的五分之一,几乎可以忽略的统计波动,从理性上就不应掀起多大风波。
然而却一定要“反转”。“反转”代表了当代网民的一种泛娱乐需求,因为坏人有优点,因为好人有缺陷,所以我擦净了被人唾骂的标靶,所以我砸碎了受人共情的神像,所以我是醒的,在这醒中间便不禁生出一种鹤立鸡群的高大来。
但事实并非如此。人是复杂的,有两面性的。很多人不是不懂辩证法,只是对于辩证法的使用走了歪路。辩证的看待,下一步应该是辩证的吸收,应该是有所扬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真正将事件返诸自身,得到切身的收获与提高。而许多人往往沉湎于诉诸情绪,诉诸立场,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高大,逢人必说造神饭圈,不值得同情,在此事中更显可笑:你见过造神,造一个死者,关闭所有打赏渠道,完全无利可图,这是什么造神?公益造神?
正是这种必然没有后续的公众共情事件,才更适合返璞归真,想起你看这样的事件的原本目的来。你唾骂和珅贪污腐败,是为了保持对贪污腐败的痛恨,是为了自己远离贪污腐败,这并不会因为有人说和珅救灾而有所改变。你唾骂李鸿章自私软弱,是为了告诉自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为了告诉自己应当锐意进取急公好义,这并不会因为有人说李鸿章谈判而有所改变。你敬仰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是为了那助人为乐的精神,是为了切实为帮助他人做一些善举,如果能够让世界更温暖美好些,戴不戴表又有什么所谓呢?同样,如果墨茶事件能够让你首次知道自己正在过的已经是许多人向往的生活,能够让你更加热爱生活,更加开朗进取,甚至于体会到祖国大地上还有很多亲情淡薄穷困交加的事与人存在,而暗下决心为改变这样的现状付出一点力量,哪怕只有一个人十个人这样想,对墨茶事件的共情就是有意义的;而这种觉悟,远比“醒”着的“高大”要高大得多。这就是“批判的吸收”:从这个意义上讲,墨茶事件永远不会反转。
这个事证明,键政圈是实实在在做到了“不是蠢就是坏”。
一边是左衽,蠢到家了。
墨茶去世,正常悼念不行,一定要yygq一下;yygq也就罢了,非要碰瓷扶贫。我寻思这怎么看都是原生家庭之祸,怎么能碰瓷到扶贫上去呢?你要用马逆那套社会化抚养说说,还算有点建设性。这届gov做的事里,这件没说的,有些问题,但一直在踏实做,认真改,这个参与过的没参与过的都看得到。碰瓷这个,闹的人人喊打,只能证明左衽小鬼是真除了背语录,屁都不懂,也不想懂,是蠢。
另外一边构成比较复杂,大而化之大概就两类人:一类是一切问题,只要是跟gov有关,不管多离谱,都能给你圆回来,我愿称之为叼盘的;另一类是一切问题转美帝的入关壬。
这群人是坏。
第一类人就不用说,已经没有良心。人家孩子贫病而死,一定要通过扒人家生前经历,把人家说成一个有问题的人,要证明“闹到这一步是他自己的问题”,我寻思大家都不是喝露水长大的,谁长这么大没在网上说过几句蠢话?所以死了活该?要是明天你发急病没了,我是不是也可以翻出你的浏览器记录,说你是因为浏览了过量不健康信息把身体搞垮了,不值得同情?
当然了,这拨人的底层逻辑就是叼盘,只要能叼的到(或认为自己叼的到)盘子,逻辑是不重要的,甚至事实也是不重要的,所以千万别太把他们的话当回事。
另外一类人,入关壬,日益魔怔。一切问题转美帝,我寻思对大凉山进行社会改造,和美帝扯上关系怕也不容易。xj经济面向的是中亚和欧亚大通道,西南经济圈面向的是东盟,这推到美帝身上是不是太绕了?
这一边的人是坏,他们根本没共情能力,一个年轻人悲惨而死,他们想的是怎么为自己的叼盘/入关事业服务,反正人死了,大概更好用。
天天跟这些人(两边都是)扯皮,真的什么用都没有,他们说的话,不值得浪费时间去想,因为基本都是屁股决定脑袋的片面之词,在旁观者眼里莫名其妙。
什么反转不反转,除了“人死了”,别的事再反转有什么用?
信息越来越多。
问题是什么是真的?
他自述的情况很惨,他真死了,所以被关注。
尤其是扶贫非常被重视的今天。
关注后,采访了他的父母家人,发现不是那样惨,离婚是离婚,但是其母亲的经济条件不错。
不是扶贫的锅。
同时父母透露出网瘾少年的影子。
人们以为是一个叛逆少年病死了。宁死不求助父母。
再后来,社交账号发现,这个人是个网络骗子,他发的信息是人设,而非真实。剧本以前用过。
性质就变了,这个人如果一直撒谎,那么草莓,猫,药片啥的都不一定是真的。
需要第三方信息。
第三方信息来了。
游戏账号里面花了不少钱。回家嫌弃饭不好吃去吃烤鸭,并不瘦。有糖尿病但是喜欢喝饮料。
死因不明,但应该是急性发作。
目前这些信息可以勾勒出一个乡村少年。
父母离异,缺乏管教,辍学,沉迷网络。
网络说谎,塑造卖惨人设借钱,但是消费在游戏上很多。
生活方式不健康。年级很小就得了慢性病,因病死亡。
其卖惨的人设加上真实死亡,在互联网传播,造成轰动。
轰动引发媒体的跟进调查。
从社会角度,要对扶贫查漏补缺,父母离异又没人管的孩子,确实是盲点。要补。
从个人角度,沉迷游戏当死肥宅真得会死。要注意身体健康,饮食健康,运动健康。
有病要听医嘱。
年轻不一定不会死。
对网友来说,要从小树立互联网的正确认识。
网络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网上的年薪百万和穷困潦倒,都不一定是真的。
网络上的帅哥美女也不一定是真的。
网络是网络,现实是现实。
网上人设就是网上人设,真实世界是真实世界。
曾经的他是个烂人。中专辍学,向母亲要钱。骗网友的钱。
这是实打实的事情,也是墨茶十八岁之前的人生写照。
脱离了家庭影响,自己走进社会。或是受到了自己创作革命视频的影响,或是受到网友关心的感动。在经历了社会的毒打,尝尽了人心险恶的苦涩,吃过了各种各样的苦头后,
那个烂人在泥潭里并没有腐烂,反而对这个世界怀抱善意 ,改变了自己。
网友们计划筹钱资助他时,他知道了,拒绝了网友们的善意,他说他担心自己还不起。
自己吃着按片买的药,心心念念做梦都想吃草莓舍不得买,却舍得给一只流浪猫买一瓶舒化奶。
数着手指过日子,心里想着还有四天就能领到羊羊给自己充舰长的钱啦,可以吃一顿饱一些的饭啦,药说不定可以买一板啦。
然后数着数着,饿死了。
意难平。
此事到现在,本就是各执一词。
毕竟逝者已经不能说话了。越来越“罗生门”的事件进程,每个他生前接触过的人,慢慢将这个年轻人的一生拼图完整。
但各种真假难辨的说辞,共同点之一在于:他的父母家人对这个儿子,亲情非常淡漠,是一眼就能看出的。
比如手术后,他和父亲又吵架了,就此独自租了个小出租屋,和父母断了联系。
而本身经济条件不差的父母,对这个刚动完肿瘤手术后,还有糖尿病与高血压的儿子,居然也就当真放任他独自在外租房,失去联系多日,甚至一直都没有去主动寻找。
其实,笔者个人倒是觉得,他家人现在给他塑造的这个“叛逆网瘾少年”的人设,其实远比墨茶自己假想的“父母躲债,被抢房子,赶出家门”,更让很多人(二刺猿、宅男)有共情感与同理心得多。
「你18岁就该自立了,父母就可以不管了,」这句话,相信很多朋友从小都听过。
不管什么毛病,都怪「天天玩电脑,不锻炼,熬夜,有辐射,活该」,相信很多朋友也都听过。
被家里经济管制,因为几十块/几百块钱逼得没办法,厚起脸皮,向素未谋面的网友,艰难开口借钱的经历,
算着一点钱花,靠垃圾食品勉强充饥,更不知多少人经历过。
而在贴吧、Q群,信口说几句大话,美化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人设,更不知是多少人“年少无知”时的经历了。
只不过,大多数人幸运在,父母与家人终究是爱孩子的,有他们的兜底,让人生回转到正轨,懂得了克制与节制,平衡学业、事业、娱乐、兴趣。
而“墨茶”的不幸,就在于生而就在原生家庭,冷漠的父母,只能在二次元渴求与寻找一点温暖,一点肯定,就这样一步步迈向了深渊……
其实,如果墨茶在几年前,和他母亲第一次激烈冲突,被他母亲砸了电脑之后,(根据他生前对群友的自述),
屈从于家庭压力,不再上网玩游戏,而是依着他母亲的意愿,比如就在他母亲开的足浴厅,打打下手,当个小工,或许也能一直有饭吃、有房住,不会年纪轻轻就那么多病吧。
——可这样的话,一个足浴厅的捏脚小工,一辈子前程一眼就能望到头的寻常人,他的生死悲欢,还会有那么多千里之外素不相识的人,会哪怕多给他一丁点眼神么?
这件事说到底,一个「有宽带有电脑玩steam,会剪辑能做视频,对天下大事侃侃而谈,热门游戏样样在行」的UP主,竟贫病交加死在出租屋,这才让无数网友觉得“破防”了,
于是短时间内,产生了极其强大的共情力与同理心,让这个生前只有几百粉丝的无名up主,3天内就获得了百万粉丝,无数自发性的悼念。
从三次元现实的角度,这个本不该早逝的年轻人,确实是因原生家庭与个人志趣难以相容的悲剧,当然,另一方面,也可以说,22岁的墨茶,不论在三次元里有多少不幸,他在二次元网络世界,都算是“功成身退”了,实现了多少远比他看似幸运的人,渴求一生而不可得的【立名】:用二次元的话术来说:在这个世界,留下你的名字。
看了下匿名用户提供的证据,就目前提供的证据来看,那个清羽应该就是墨茶 offical本人没错。
但我不怎么认为这是所谓的反转,墨茶qq号的行为的确很容易让人认为他想欠钱不还,就实际结果而言,他也的确欠钱不还。
但是呢,两年后拒绝他人馈赠在饥寒交迫死去的墨茶,跟当初欠钱不还的清羽,已经不是同一个人了。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所以我不会跑过去找某些被墨茶欠钱不还的人要原谅墨茶,是否原谅是由当初被他欺骗伤害过的人决定。
可是,大家对墨茶的同情是自何而发?
是震惊于他穷到药只敢一片片买,是震撼于他想吃草莓却吃不起,是一想到他因为从没吃过饺子而不知道过年有包饺子这项习俗。(经知友私讯提醒,墨茶是南方人,可能不清楚此项风俗)
总而言之,共情是在于他在贫穷中的艰难。
那么墨茶欠钱不还跟他贫穷的本质有冲突吗?
我想是没有的,一般而言,欠钱不还反过来还刚好证明了他贫穷的事实。
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曾经欠钱不还的墨茶,在经历过打黑工、面临疾病,甚至连买药的钱都没有时,却突然不再欺骗了呢?
假设他把自己的困难拿出来说说,难道不能得到其他人捐助呢?
从清羽变成墨茶这段时间,他经历了什么?
又或是,墨茶从来没变过?
之前他的朋友曾说过,墨茶原本以为自己住的房子有拆迁款,会不会是他在得知要拆迁后以为自己能换得起钱突然去借?会不会是被父亲赶出去了,才一时无法还钱?
当然无论怎么说,他欠钱了,没有还都是事实(从匿名答主提供的证据来看,目前如此)。
但是,墨茶其实已经不只是墨茶了...
从清羽到墨茶发生了什么,我也不清楚,但在他成为墨茶前,还有个身份。
TEA黑茶。
其实,TEA黑茶的视频播放数据(现在墨茶这个号很多都是去世后才关注的),远比墨茶还好。
然而,TEA黑茶这个号却被封禁了,具体原因未知。也许,本来靠着这个号,他是能变成粉丝数量数万,可以独自生活,甚至还钱的...
无论如何,
...
发现很多评论区的人,似乎对「人们共情墨茶是为了自己」这点感到不满,我倒是觉得莫名其妙了。
「共情」在心里学上的意义,的确就是将对方身上所发生的事情,折射到自身,进而引发与之相对的情绪。事实上,人们对墨茶的共情的确是面向自己的。
但是当我们看到墨茶这件悲剧后,推己及人产生共情,因而诱发想要改变社会往好的方向推进,不要让悲剧重演,这件事情...
人类的社会为何会越来越进步,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不就是因为我们拥有推己及人,看到他人的处境联想到自己,进而引发我们使同样一件事情尽量不要重演的心理吗?
人们对于墨茶的死,为何会有如此大的触动?
无他,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却有人在饥寒交迫中死去,仅此而已。
人们同情的,弔念的,是舍不得花钱吃草莓、止痛药一片片买的墨茶,是对墨茶在孤单的情况下,却仍在直播中展现乐观的精神。
这与他的家庭是否富足(话说回来,家境富足又没带给他任何生活上的变化,甚至还拖累他去申请低保)无关。
墨茶欠钱不还这件事情,之前已有网友证实,至少就这点而言应该是没错的。然而,这与人们对他产生共情有冲突吗?
是的,墨茶的确不完美。他曾用qq号清羽借钱,然而那时的他,却在残酷的世界里苟且偷生下来,而当他改变自己,开始企图自食其力时,打黑工月报酬八百,甚至身分证被踩。随后搬家搬进家徒四壁的房间,在直播里放了些红色影片,累积了一定粉丝,却被b站封号。
于是,企图改变,拒绝他人借款的墨茶,却陷入绝境,甚至不如他原本身为清羽时依靠卖惨借钱时的生活。
当一个人不再坑蒙拐骗,开始努力奋发时,却反而过的比坑蒙拐骗还惨?
很多人总是拿他念职高来说他成绩差,这种论证方式还可真是何不食肉糜。照这种没有证据的推测方法,我还能推测说不定是他母亲嫌高中学费贵不愿意花钱才不管他成绩好送去职高呢。
我当然不能慷他人之慨,原谅曾被墨茶伤害过的人。但他所犯下的错,完全不阻碍我继续同情他。
因为在贫穷状态下,本来就很难保持善良。
无论如何,当墨茶已经死去时,我都会记得,他曾经活过的事实。
记住墨茶,他不只有墨茶这个身份。他也是TEA黑茶,一位心向光明的青年。
人们之所以为他的过世感到难受,我想每个人包括某些媒体以及某些人物应该都是清清楚楚的。
当人们一边看着某位郑姓明星一边坐拥上亿豪宅却不愿养育儿女时,见到一个连止痛药都只能一片片买的人,怎么可能不同情,
墨茶的大号,黑茶的粉丝量可比墨茶还好多了,要是b站当初不封他的号,说不定他累积的粉丝量完全足够让他自食其力了。
他是因为什么原因被封的,我们不得而知。
在他已经过世的当下,我唯一想说的是,
好多人还是对“清羽”骗钱事件,理解不能,可能我经历的事情不太一样吧,拿最近饭桌上的事情举例:
姑姑高中读的是职高,也是子弟学校,每周生活费十块钱,但是如果周末赶不上厂里的班车,就得花1块钱打车回家。
姑姑说,有一次,连续两周都打到了车,于是存下来了两块钱,结果一个住黄家山化肥厂的男孩子,没钱了,一样没钱回家。于是找姑姑借那两块钱。
“我可以借,但你周一一定要还我哦。”
“嗯嗯,一定一定。”
后续比较俗套,周一,他没有还那两块钱,第二个周一也没有,姑姑气的去他班上找他,一直要一直要,还是没还,直到一年多职高毕业了,姑姑也就快忘了这回事。
姑姑毕业后,去厂里做工人,每天在路口等班车,工作了七八年之后,有一天等车的时候,有一个胖男孩一直在打量她,然后说
“你就是xx吗?你记得我吗,我当年借了你两块钱。”
“我想起来了,就是你,就是你!”
说罢,抽出一张20元的钞票
“来,还给你。”
“其实借你钱那件事,我一直心里不好受,但是我真的还不起,一直都还不起,上班之后想起来这些事,都还不好过。”
“哈哈哈哈。。。”
可能两块,或者二十元,对现在的两个人来说,都已经是无所谓了,当年的瘦弱男孩儿也成了胖子。
但我依然可以理解姑姑被骗时的愤怒委屈,也能理解当年那个一直被催账的小哥的无奈,只能说,“清羽”也许也是这样,他食言了,但是也确实还不起了。
~~~~分割线~~~~
没反转啊,确实是父母抛弃,贫病交加死了。
至于说母亲有钱,饿死儿子。压根儿没反转,现在还能查到他母亲的公司用的是他名字做的法人,还让他自食其力。好歹三和大神被人骗去当法人,还会给几个钱的啊,有一个字儿不给把人赶出家门自食其力的吗?
我高中的时候,班上也有很多学渣,也逃学上网,但是再恶劣的父母,顶多就是打骂,当着班上人打骂,侮辱下人格而已,有没有赶出家门的?也许有,但是赶出家门一个字儿都不给的,这个真没有。
毕竟是他们的儿子,虽然天天骂孩子兔崽子王八蛋,但是真让儿子滚出去,恨不得让他去死的,这个真没有,再混账,也愿意把孩子养在自己身边,哪怕像狗一样陪伴,这才是人性。
他爸妈这种“自食其力”,那真是没见过。
至于“清羽”骗钱事件,我更倾向于是真的,也更容易理解,一个子儿没有的人,如果过于善良,反而显得不真实。
“清羽”事件,因为确实贫病交加,所以不算骗钱,但欠钱不还是实锤的,但是思修的第一课就说,任何对人的道德评价,都得看对方身处的情况是否有选择,如果别无选择,那么不宜评价。
那些有何意义?
事实为大,死者为尊
有些人总是在宣扬墨茶家庭条件还不错。把他描述成一个自作自受,作茧自缚,仿佛今天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就是咎由自取。我不知道他们居心何在,可是事实就是一个做父母的不闻不问,导致自己的儿子孤独的在出租屋去世。
想起前些年的一部电影,<何以为家>,里面的小男孩状告自己的父母生而不养,没有能力养就不要继续生孩子。可现实中,墨茶的父母明明拥有这样的经济能力,可是墨茶得到结果却比电影里男孩入狱更加悲哀。果然现实比电影更加魔幻。
至于天天挖掘墨茶生前黑料的人,我只想问一句:究竟墨茶到底有什么错能错到他想活下去都不允许?
他有多大的黑点能大到人们怜悯他都是一种错误?
你又是何德何能能去审判一个已经离世的生命?
所以,生而为人,请你善良。
墨茶的事情本身就是一场悲剧,我们希望的,不过是悲剧不再重演。人类从来就不是什么理性的动物,看到好的事情会开心,看到坏的事情会难过。逝者如斯,无论墨茶生前犯下什么过错,但那已是往事,我们做的,不过是对死者的遭遇表达深切的同情与哀悼。
墨茶,若有来生,愿你普通且幸福。
什么都是假的,至少他死了假不了啊,他死之前都没去偷,没去抢,甚至还收养了一只小猫,也没向他的父母要钱,在B站的公开言论仅限于感慨下生病和想吃草莓而已,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得了小感冒,这难道还不是一条硬汉吗,我实在不知道他哪里卖惨了。
就算他以前偷,骗,抢,是个十足的坏人,但他死前啥也没做,明明几千块就能续命,但他就是啥也没做,甚至还拒绝了伪装成拜师费的施舍,甚至用仅剩的钱救了只小猫,难道还不能洗刷他的罪恶,非要苛求死者要死的完美吗?更何况很多事完全是孤证,不是之前连他的死都反转过一次吗?
平常在知乎都不说话的,今儿就说一句吧。
我不知道六子到底吃了几碗粉,我只知道六子的死因肯定不是粉吃多了撑死的。
我看了那么多反转的回答 基本上都是想证明墨茶就是咎由自取就是活该 我心思着你们麻烦做个人吧 一个年轻人死了你居然觉得很活该?人家真的是十恶不赦的大恶人了吗?你怎么知道人家爸妈没事撒谎?一开始说是房东发现他死了 后来变成了是爹妈发现他死了 用不用用不用?人家新闻可严谨呢 开头一句就是根据他母亲xxx说 你怎么知道记者有没有看证据 人家一开始就说了是xxx的母亲说的 言下之意很可能就是作者也是听说的 没毛病吧?
自己孩子死在出租房 身为父母不应该一开口就是:“都是我的错 要是我以前多点关心他吃不吃得饱穿不穿的暖 他也许还能活着。”不应该这样吗?就算自己的孩子跟自己闹掰了跑了出去 你会觉得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孩子这样是因为他从小叛逆?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有这样的爹妈吧
再者 那些说墨茶之前骗钱什么的 我不能说是假的 所以要钱的话 问他爸妈拿啊!那些说人家之前有多叛逆或者非要证明人家b站发的东西在撒谎什么的 那他为什么要撒谎?墨茶很多事情我都无法理解 但是你既然说人家撒谎 那是为什么?想人家捐钱吗 但网友给他的钱他好像也没拿啊 800块钱又怎么了 要是到哪里都有一千多两千工资以上 那中国哪来的还有六亿人月收入低于一千元?你吹呢啊
麻烦做个人吧 人都死了你还要证明人家死的活该
自食其力,呵呵。
要求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人自食其力,呵呵。
病人老人、鳏寡孤独,如何对待他们,才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人真正的道德体现。
另外
达瓦里希,一路走好。
可能有人觉得我绝情,但我只是哀其不幸,怒气不争。
现实是真的魔幻。
如果一个up主是一个骗钱的死肥宅,他大概率会被锤死。
如果这个up主穷死了,他大概率会被铭记,甚至被冠名无产阶级斗士。
有的人生活中看见受难之人不曾伸出援手,却在网上分分钟因为他人破防。
更有甚者还会写封信喷上香水烧给死者。自我感动彷佛自己就是耶稣再世。笑死个人
这让我想起当年高中李阳英语来学校宣传,平时那些混混居然当场哭的稀里哗啦就地下跪。
网络上的圣母的同情心真的是一如黄河之水涛涛泛滥绵绵不绝,就是现实里没有一滴。
再写两点忠告:
如果你还是学生,记得好好学习。能考大学尽量考大学。哪怕你和家庭之间有矛盾,等你毕业了再离开也不迟。
如果你选择辍学,记得找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哪怕进厂打工。累点没关系,你不至于只能吃得起泡面。你至少吃得起快餐,闲暇之余偶尔吃个饺子买个草莓也是有钱的。如果你找到一份靠谱的工作,有一份医疗保险,对日后的生活,会有莫大的帮助。
但是你不能用你父母的钱租一个房子打游戏,妄图用一些看似不累的工作麻痹自己。收益不确定的工作,只会让你在需要用钱时感到绝望。up主,主播,电竞选手.....不是想象中打打游戏就能把钱挣到手的。现在早起渡过红利期了,新手不带资入场,基本上是死局。
社会没你想得那么简单,但也用不着躲避。与其逃避社会,活在网络世界中,不如走出家门。带上身份证,办一个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也会减轻大部分医疗费的压力。
身体是工作的本钱,保持健康的时候习惯。饮料可以喝,但是不能当水喝。要不然2型糖尿病,将伴随你的一生。没钱就只能天天吃二甲双胍,有钱天天打胰岛素,肚子上都是针眼(别问我为啥知道)。多运动,哪怕只是找个公园走一走,也比一天到晚宅在家强。
成年人,应该为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当然包括自己的生命。
一个成年人,如果对自己不负责,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忽视身体健康,导致生病。这时候如果再去寻求社会的帮助,这不就是自己犯错却让社会来承担后果?所以墨茶最后没有麻烦别人是应当的,反之则不然。一个人做了他应当做的事情,是没必要赞扬的。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望诸位引以为戒。
自己不对自己负责的人,不值得任何一丝同情。
另外,一个曾经骗钱,但是在最后的时间里却不卖惨,不再次骗钱,坚守住自己的良知,诸君请扪心自问,易地而处,能否比他做的更好。
兔死狐悲。
虎听着不舒服,但是又不能下命令禁止小动物哭,就打了个喷嚏。
伥站出来高喊:
“反转了反转了,兔子破坏草场的罪名确凿无疑,你们这些小动物都被打脸了。”
反了吗?反了个锤子
真正的反转是:他家是种草莓的,他嫌自己家草莓不好不吃。他银行卡上有几亿元,但他不想用。他有病有钱也不想治,他和家里闹矛盾离家出走。他天天打游戏,为了玩游戏还和父母大打出手。他父母爱他爱到了极点,在他离家出走的时候不吃不喝不睡觉找了几夜,和他不停打电话但是他不接,接了也是骂他们的话。他最后不是穷死的,不是饿死的,而是大吃大喝过度引发疾病猝死的。
这才叫反转,说他骗钱算什么反转?
或者,再反转:他根本没死,是为了博同情逃债假死。
这才叫反转。
我们同情他是因为他在困境中依旧坚强的面对生活,是因为他身体不好却还惦记着恢复直播即使没几个人看,是因为在生命的最后他连他心心念念的草莓都没吃到,是因为在他一生中他并没有得到过多少温暖。
是,欠钱不还着实可恨。但是这并不能表明墨茶是个该死,十恶不赦的坏人,是不值得同情的。他又不是神,又不是完美的,三岁小孩才会有的非黑即白的思维真是傻到了极点。
他不是神,也不是恶人,只是个可怜人。借这件事攻击政府大可不必,也没必要费劲心机证明他该死。无论如何,他活得不好是事实,最后走向死亡也是事实。一个向上生活的年轻人去世了本就是值得人唏嘘和同情的事,纵使我们议论纷纷也无法让他活过来。
人已经走了,舆论别飞了,媒体也别吃人血馒头了。
个人都有个人的看法,我也只是觉得所谓的反转根本算不上反转。人既然已经走了,即使我们现在骂死他或者捧高他也无法改变事实,那就不要再继续发酵了,留一片清净吧。
最后
一路走好
1.27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