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没有好的相声和曲艺书籍推荐?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和您聊聊相声和曲艺的书籍。这可是一个挺大的话题,因为相声和曲艺的门类实在太多,要说“好”的书,也得看您喜欢往哪个方向深入。不过,我这儿倒是有几本觉得很不错的,希望能帮您开启这段美好的阅读旅程。

入门必读,了解根基:

要说相声,那第一个绕不开的肯定是 《相声艺术概论》。这本书就像是相声的“圣经”一样,把相声的发展历程、基本理论、表演程式、艺术特色等等都梳理得明明白白。您要是想知道相声是怎么从民间小调一步步走到舞台中央的,里面的内容绝对够您啃上几遍。它不是那种枯燥的教科书,讲得挺有条理,而且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作者对相声的热爱。看完这本书,您再听相声,感觉就不一样了,会发现很多以前没注意到的“门道”。

除了理论,《郭德纲相声选集》 也是很多人入门的选择。虽然有人可能对郭德纲个人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把相声这门艺术重新带回了大众视野。这套选集收录了他早期的很多经典作品,从《卖布头》到《论捧逗》,您能看到他如何学习传统、如何创新,如何一点点打磨自己的表演风格。读这些本子,您会发现很多段子里的包袱是怎么设计的,人物是怎么塑造的,这对于理解相声的创作过程非常有帮助。而且,很多段子即使看过演出了,再读出来,也别有一番味道,能体会到文字本身的魅力。

深入探索,挖掘宝藏:

如果您觉得基础的了解不够,想更深入地看看相声的历史和前辈们的智慧,那 《相声史话》 系列绝对值得一看。这套书不是一本,通常有好几本,从不同侧面讲述相声的发展。里面会介绍很多您可能不太熟悉的相声前辈,比如相声的祖师爷侯宝林,还有马三立、刘宝瑞等等。这些书会带您回到那个没有互联网的年代,看看他们是怎么在舞台上用语言和表演征服观众的。有时候,您会发现很多现在的段子,其实都有着深厚的传统根基。读这些“史话”,就像是在和历史对话,能感受到一种传承的力量。

还有一本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是 《笑海泛舟:相声名家访谈录》。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不是作者的单方面阐述,而是通过采访老一辈相声名家,把他们的原话、他们的回忆、他们对艺术的理解都记录下来。您能听到马季老师谈论创作的艰辛,听到苏文茂老师回忆早年的舞台生活,听到各种各样关于相声的往事。这些访谈录最大的价值在于真实和鲜活,它让我们看到这些艺术家在聚光灯下,也曾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更有对艺术的执着。读的时候,你会觉得仿佛就坐在他们旁边,听他们娓娓道来。

不止相声,聊聊更广阔的曲艺世界:

相声只是曲艺大家族中的一员,如果您对其他曲艺形式也感兴趣,比如京韵大鼓、评书、苏州评弹等等,那可以看看一些 《中国曲艺名篇选》 或者 《某某曲艺(如:评书)精选》 这样的合集。这些书会收录不同曲艺门类的经典作品,让您了解它们各自独特的魅力。比如,您可以通过评书选集,感受金庸武侠小说被说书先生们演绎得活灵活现的那种感觉;或者通过京韵大鼓的选本,体会那种铿锵有力、跌宕起伏的唱腔。这些书能拓宽您的视野,让您明白“曲艺”二字包含了多么丰富的艺术宝藏。

另外,关于曲艺的起源和发展,也有一些比较学术性的书籍,比如一些专门研究 “曲艺史” 的著作。这些书可能更偏重于理论分析,但如果您真的想从历史的脉络去梳理曲艺的演变,它们会是很好的参考。您可以了解曲艺是如何从宗教活动、民间说唱中逐渐分离出来,形成各自的体系的。虽然这类书读起来可能会需要一些耐心,但收获绝对是巨大的。

一点小建议:

先从自己感兴趣的门类入手: 如果您特别喜欢听相声,那就先找几本关于相声的书来看。
结合演出一起看: 很多书里的段子都有对应的演出版本,看书的时候可以找来听听,对照着理解,效果会更好。
不要怕读不懂: 有些书可能涉及一些专业的术语或者历史背景,第一次读不懂没关系,可以先跳过去,多看几遍自然就明白了。
去图书馆或书店淘淘看: 除了上面提到的,很多书店和图书馆都会有曲艺相关的专区,您可以自己去逛逛,说不定能发现更多惊喜。

希望这些推荐能对您有所帮助!享受您的曲艺阅读之旅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王杰玺 邀请,实在没想到你这条老狗也混曲艺知乎圈,既然你邀请了,我就放个大招吧。

书,我就不一一列出了,上面好多朋友都有写,我把收集的部分曲艺理论文章编辑一个电子书放上来吧,肯定有很多错漏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下载链接:相声理论合集V2.0.pdf_免费高速下载

以下是目录

  前言... 2
  相声的起源(张寿臣)... 12
  一、北京创始... 12
  二、天津发展... 15
  《相声溯源》总论(侯宝林、薛宝琨、汪景寿、李万鹏)... 16
  一、从相声的研究谈起... 16
  二、相声艺术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呢?... 17
  三、“相声”名称辩析... 22
  四、“说、学、逗、唱”的启示... 26
  五、小结... 38
  相声艺术的源流(薛宝琨)... 40
  张寿臣先生谈表演相声的经验(张寿臣)... 60
  一、相声的垫话儿... 61
  二、相声中的捧哏... 65
  三、相声中的“迟、急、顿、错。”. 68
  四、相声语气的节奏... 71
  五、关于相声学习... 72
  六、捧逗哏的调门儿... 76
  七、体会内容和人物感情... 77
  八、相声演员的相貌... 78
  谈相声艺术的表现形式(侯宝林)... 81
  一、单活... 82
  “单活”的形式有以下三个特点:... 83
  二、对口... 85
  1、一头沉... 85
  2、子母哏... 89
  3、贯活... 92
  三、群活... 94
  1、讽刺剧的形式... 94
  2:酒令的形式... 94
  相声的表演技巧(侯宝林)... 95
  一、语言... 96
  二、动作... 102
  三、设景和视线... 104
  四、表情... 106
  相声表演漫谈(罗荣寿)... 107
  一、正确认识相声表演艺术... 108
  二、一个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曲种... 109
  三、从生活语言到艺术语言... 110
  四、要重视演员的“二度创造”. 111
  五、相声中的“说”. 112
  1、陈稳准狠... 112
  2、迟急顿错... 114
  3、吐字发声... 118
  六、相声中的“学”. 119
  七、相声中的“逗”. 120
  八、相声中的唱... 123
  相声表演技巧(杨振华)... 125
  一、怎样做一名相声演员... 125
  1、做相声演员的基本条件... 125
  2、做相声演员要有广泛的知识... 125
  3、做相声演员要善于观察生活... 127
  二、说学逗唱... 129
  1、相声中的说... 129
  2、相声中的学... 130
  3、相声中的逗... 132
  4、相声中的唱... 133
  5、相声的表演形式... 134
  三、怎样排练相声... 135
  1、熟悉段子... 135
  2、分析段子... 135
  四、上台前后... 138
  1、上台前... 138
  2、出场... 139
  相声表演心得(郭启儒)... 147
  一、说相声首先得让人听得懂... 147
  二、相声艺术要从多方面来丰富... 148
  三、只有热爱自己的艺术,你才能被观众热爱... 148
  四、相声里的舞台形象... 151
  五、捧哏的与逗哏的关系... 154
  六、捧哏的应当注意什么?... 155
  七、演员之间要搞好团结... 158
  相声的表演(马季)... 159
  一、练基本功... 160
  1、吐字发音... 160
  2. 常用的技巧... 162
  3. 兼收并蓄... 165
  4. 锻练摹拟人物的能力。... 166
  二、声音、动作、表情设计... 168
  1、声音造型... 168
  2、动作造型... 169
  3、表情设计:... 171
  三、上台后如何抓住观众... 172
  1. 要有自信心。... 172
  2. 要热情洋溢。... 173
  3. 要认真负责。... 173
  四、怎样使用“包袱”. 174
  1. 是”包袱“就应该响,不响就是没有尽到责任。... 174
  2.使”包袱“要留有余地,一尺只使八寸,不要”包袱“一响发”人来疯“。... 176
  3.要学会”破坏包袱“. 176
  谈相声表演的“火候”(高德明)... 179
  一、要懂相声... 180
  二、我们还必须要注意生活。... 180
  三、我们必须要掌握好表演技巧。... 181
  谈相声节奏(刘梓钰)... 183
  一、流转如弹丸... 183
  二、起承转合见规律... 189
  三、不要“跑梁子”. 194
  四、包袱的‘板’、‘眼’ 196
  五、“尺寸”与“相扶”. 200
  迟、疾、顿、挫... 200
  谈相声捧哏的作用(耿瑛、纪元)... 204
  一、穿针引线... 204
  二、递火点鞭... 205
  三、火上浇油... 207
  相声的语言风格(薛宝琨)... 210
  一、民族风格... 210
  二、地方风格... 214
  三、时代风格... 217
  四、情采风格... 219
  歌颂型对口相声论(刘梓钰)... 223
  一、对传统喜剧理论的突破,与传统喜剧理论的束缚... 223
  二、塑造正面喜剧人物形象的两条途径... 232
  相声语言初探(李存让)... 237
  一、简洁凝炼... 238
  二、准确、鲜明、生动... 240
  三、通俗流畅... 242
  四、北京语音... 243
  五、节奏明快... 243
  相声创作的借鉴与创新(陈笑暇)... 244
  一、先谈一下“路子”上的借鉴。... 245
  二、另一种是着重于组织包袱的借鉴... 246
  三、相声创作的“恰”. 247
  “包袱”的艺术辩证法(薛宝琨)... 249
  一、现象和本质... 249
  二、明快和含蓄... 251
  三、细腻和深刻... 254
  四、烘托和点破... 256
  五、朴拙与纤巧... 259
  六、疏略和绵密... 262
  七、悬念和默契... 264
  谈相声表演中的“帅、快、卖、怪”(郭荣启)... 267
  一、帅:美的精神风貌... 268
  二、快:增强演出效果的艺术手段... 269
  三、卖:认真负责的创作态度... 272
  四、怪:不以怪取胜... 273
  谈谈怎样写相声(杨振华、金炳昶)... 274
  一、什么叫相声?... 275
  二、相声的几种形式... 276
  1、单口相声... 276
  2、对口相声... 277
  3、群口相声... 282
  三、相声的构成... 285
  1、什么叫垫话... 285
  2、什么叫瓢把儿... 286
  3、什么叫活儿(也叫正活或活身儿)... 287
  4、什么叫底... 287
  四、为什么相声能够逗人发笑。... 289
  1、什么叫包袱... 289
  2、包袱的种类... 290
  3、构成包袱的规律... 292
  4、构成包袱的艺术手法... 292
  五、简单说说相声的语言。... 313
  相声艺术问答(何迟)... 315
  一、我怎样写起相声来... 315
  二、《买猴儿》创作经过... 322
  三、题材与灵感... 327
  四、谈”笑“、”典型“及”真实感“. 340
  五、讽刺与分寸... 351
  六、谈传统相声及其推陈出新... 367
  试论相声的语言(汪景寿)... 398
  一、明快含蓄。... 399
  二、生动形象。... 401
  三、通俗易懂。... 405
  四、丰富多采。... 406
  五、富于音乐性。... 408
  六、相声语言的包袱性... 410
  1、对汉语语音和词汇成分的利用。... 410
  2、方言土语的运用。... 417
  3、古语。... 418
  4、成语、歇后语、俏皮话等语言成分。... 420
  七、这里想着重谈一谈语言夸张的问题。... 421
  相声表演艺术十要(孙玉奎、回婉华)... 423
  一、要知词意... 424
  二、要吐字真... 424
  三、要发音准... 425
  四、要气口匀... 425
  五、要语气对... 426
  六、要动作稳... 427
  七、要工模拟... 427
  八、要包袱儿寸... 428
  九、要捧逗合... 428
  十、要风格新... 429
  相声要表演得瓷实(赵佩茹)... 430
  关于相声艺术问题三谈(何迟)... 435
  一、如何向相声艺术的传统学习... 436
  1、如何批判地继承相声艺术的传统?... 436
  2、对口相声中的好段子... 441
  3、三人相声中的优秀作品... 442
  4、向传统相声学什么?... 444
  二、关于创作新相声的借监借鉴... 446
  三、怎样捕捉相声题材... 450
  1、怎样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题材... 450
  2、可笑的事物就是相声创作的题材吗?... 454
  相声民俗调查(南开大学中文系)... 457
  一、相声的起源... 457
  二、相声的学艺... 460
  三、相声的撂地... 463
  1、圆粘儿... 463
  2、演出内容... 467
  3、楮门子... 470
  四、相声茶社... 476
  六、女相声演员... 480
  相声艺术创新的探索与实践(冯巩)... 483
  内容提要... 484
  相声艺术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485
  第一章、不断创新是相声艺术的生命... 489
  第一节、通俗艺术的生命源于不断创新... 489
  第二节、相声的“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 494
  第三节、泛相声和相声的形式革新... 496
  第二章、相声创新对传统的继承与改革... 499
  第一节、创作型和表演型... 499
  第二节、捧哏与逗哏... 502
  第三节、对捧哏艺术的探讨... 504
  第三章、演员与观众关系的探索... 509
  第一节、相声表演中演员与观众关系的确立... 509
  第二节、台缘与碰心... 511
  第三节、半假真、跳进跳出与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513
  第四章、对其他艺术种类表演方式的借鉴... 514
  第一节、相声也要“刻画人物”. 514
  第二节、相声表演对其他姊妹艺术表演的借鉴... 517
  第三节、相声表演与小品、喜剧... 519
  第四节、我的影视表演对相声创作的影响... 523
  第五节、相声表演与大众传媒... 526
  传统相声探索(孙玉奎、金明德)... 531
  一、宋代汴州,温州、益州的相声... 531
  二、清代天桥的相声... 535
  三、相声的得失是非... 538
  四、形式、风格、语言与其他... 541
  五、传统相声的来源。... 543
  语言的模糊性与相声的“包袱儿”(侯宝林、许嘉璐)... 546
  谈单口相声《三近视》的表演(张寿臣)... 556
  相声的创作(马季)... 562
  一、从生活出发... 562
  二、垫话、正活、底的关系... 564
  1、正活... 564
  2、垫话... 566
  3、下面再谈谈”底“。... 567
  三、掌握好结构跳跃的特点... 570
  四、要善于组织”包袱“. 571
  1、 铺平垫稳是关键... 572
  2、从矛盾冲突和人物性格特点上挖掘、提炼”包袱“. 573
  3、“包袱”的几大忌讳... 574
  4、骨干包袱与辅助包袱... 575
  五、相声艺术构思的几种常用手法... 576
  1、对比手法。... 577
  2、自嘲手法。... 578
  3、摹拟手法。... 578
  4、评论、叙述的手法... 579
  相声演员的素养(侯宝林)... 580
  一、相声演员要多读书... 580
  二、相声的创作问题... 586
  1、首先是要抓准题材。... 586
  2、节目需要巧妙构思... 587
  3、要雅俗共赏... 588
  三、创新问题。... 590
  刘宝瑞:“贯口”表演方法(刘宝瑞)... 597
  相声家常宝堃的捧哏艺术(陈笑暇)... 609
  相声艺术也要刻划人物(侯宝林)... 621
  相声美学历程(薛宝琨)... 625
  相声的表现方法:刨(张善曾)... 634
  一、刨着使... 635
  二、可以叫做“半刨”. 638
  三、抢纲... 639
  谈相声如何创造形象(侯宝林)... 640
  丁宝祥先生小传... 646
  制作信息... 652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