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简单解释缘起性空?

回答
缘起性空,这可不是什么高深的玄学咒语,说白了,就是事物存在的规律,以及这个规律背后所揭示的真相。咱们就把它掰开揉碎了,用大白话聊聊。

先说“缘起”。

“缘起”两个字,其实特别接地气。咱们生活中,哪样东西不是“缘起”的?

打个比方,你想吃个苹果。这个苹果从哪儿来的?

它需要一棵苹果树。
这棵苹果树需要种子。
种子需要土壤、阳光、雨水、空气。
还需要有人去种它、浇水、施肥、除虫。
最后,你才能在集市上买到或者自己摘到这个苹果。

你看,一个苹果的出现,是无数个条件、无数个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苹果本身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自己长出来的,它是在各种“缘”——也就是各种条件、原因——的集合下才得以存在的。

这不光是食物,咱们自身也一样。

你之所以是你,是因为你的父母结合,生下了你。你之所以有现在的性格、知识、习惯,是因为你从小到大的教育、经历、遇到的朋友、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所有这些,都是“缘”。

任何一个事物,无论它看起来多么独立、多么“本来如此”,其实背后都牵扯着一长串的因缘。这就像一根藤蔓,虽然我们看到的是一朵花,但这朵花之所以盛开,离不开藤蔓上连接着的无数个节点,连接着土壤、空气、阳光。

所以,“缘起”说的就是:世间万物,没有什么是孤立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各种条件、原因、因素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产生的。 没有这些“缘”,就没有那个“果”。

接着说“性空”。

这个“性空”呢,是“缘起”所必然导出的一个结论。因为它说了“缘起”,那自然就引出了“性空”。

既然万事万物都是由各种“缘”聚合而成的,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个“性空”到底是什么意思,它不是说东西不存在,而是说它们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独立自主的“自性”。

还是拿苹果举例。

这个苹果,它有苹果的“性”吗?

从我们日常的认知里,我们觉得苹果就是苹果,它有自己的苹果的“本质”,不会变成香蕉。

但是,“缘起”告诉我们,它的存在依赖于种子、土壤、阳光、水分、果农等等。那么,你把这些“缘”都拿走,这个“苹果”还在吗?

土壤、阳光、水分肯定还在,种子可能还在,果农也在。但是,那个我们称为“苹果”的这个具体事物,却消失了,它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有一个独立“苹果性”的存在。

所以,这个苹果之所以是苹果,是因为有苹果的“缘”。如果把构成它的所有“缘”都分析拆开来看,你找不到一个叫做“苹果的性”的独立实体存在。

这就是“性空”的第一个意思:事物没有一个独立不变的“自性”或“实体性”。 它之所以是它,是因为它的“缘”的聚合,一旦这些“缘”改变了,它的存在方式也会改变。

更深一层讲,“性空”并不是指事物是虚无缥缈的,好像不存在一样。相反,它强调的是:

无常: 因为依赖于各种条件而存在,所以当条件改变时,事物也必然会改变,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苹果会烂掉,树会枯萎,你的身体也会衰老。这些“改变”都源于“缘”的变动。
无我: 这个“无我”不光是指我们人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也指一切事物都没有一个独立的“自性”。我们觉得有个“我”,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感受、思想、意识等等这些“缘”暂时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暂时的“我”。一旦这些“缘”散了,这个“我”也就消失了。

把“缘起”和“性空”合起来看,就是:

世间万物,都是由各种条件、原因(缘)相互依存、联系而产生的,它们本身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独立自主的“自性”(空)。

这有什么用呢?

理解了这个,你可能会觉得有点绕,但它非常实用:

1. 不再执着: 当你看到一样东西是“缘起”的,你就会明白它不是永恒的,总会变。你不会对它产生过度的执着。比如看到美丽的夕阳,知道它是光线和大气相互作用形成的,总会过去,心会更平静。对人对事也是如此,不会因为一时的好坏而大起大落。
2. 学会感恩和责任: 既然一切都是“缘起”,你自己的好坏,也与周围的“缘”息息相关。你对“缘”的创造,也会影响你和他人。这会让你更懂得感恩,也更有责任感去创造好的“缘”。
3. 更理性的看待问题: 遇到困难时,知道它是“缘”生出来的,那么就可以想办法去改变那些不好的“缘”,创造新的“缘”,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抱怨。
4. 破除迷惑: 很多烦恼来源于我们对事物有“我执”、“法执”,总觉得某样东西、某个观点是固定不变的,或者总觉得有个独立的“我”在主宰一切。缘起性空,就是让你看到这种固定和独立的表象背后的虚幻,从而减少迷惑和痛苦。

所以,缘起性空,说的是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没有独立自性的规律。它是佛教认识世界和生命的一个核心观点,也是一种生活智慧,帮助我们看得更透彻,活得更自在。它不是要你虚无主义,而是让你看到事物真实的运作方式,并由此生出智慧和慈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用心经来说,即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五蕴(色、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五蕴(色、受、想、行、识)。

缘起即成五蕴:色、受、想、行、识。然五蕴从何而生?从空性而生,这在六祖坛经中叫: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归纳即叫五蕴。

性空是最难说清的,这是自性的本体,非有非无,说非有非无还是错,总之:开口即错,动念皆乖。道德经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在六祖坛经中叫: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无动摇。在心经中叫: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性空是无吗?不是,这在六祖坛经中叫: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五蕴万法而不显,这叫隐而不显。随缘而起,这叫显而不隐。

缘起、性空,分开说,可以叫随缘、不变,也可叫生其心而无所住。。。

合起来呢,就叫不二法,缘起即性空,这叫色即是空;性空即缘起,这叫空即是色;然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估计越说越糊涂了,从境界上论:诸佛菩萨,即法身大士,完全入一真法界、不二法门,即缘起性空、随缘不变;但阿罗汉、辟支佛则只能不变,不能随缘;而六道众生是随缘随变,因此才有俗话讲: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凡夫俗子就是一直在变,一会善、一会恶,心念更是时时处处在变。

用八识心,用第六意识去思维,则永远不能悟入缘起性空。证阿罗汉果位则已经破了第六意识心,但仍有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或者叫如来藏识也行)没有破,可知其难。我们在这里说的这些,全落在第六意识的思维中,所以即使说懂了,仍旧是不懂,这个东东,唯证方才真知!

最后再打个比方,比如看电视:电视里有无数的节目,有各种频道,你选哪个,哪个影像就会出现在电视屏幕上。请问:电视屏幕和电视中各种影像是一个还是两个呢?你说两个,对的;你说一个,也对;你说非一非二,还是对的。。。怎么说,好像都对,但都偏在一边。这电视中的各种节目即是缘起,而电视屏幕即是性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缘起性空,这可不是什么高深的玄学咒语,说白了,就是事物存在的规律,以及这个规律背后所揭示的真相。咱们就把它掰开揉碎了,用大白话聊聊。先说“缘起”。“缘起”两个字,其实特别接地气。咱们生活中,哪样东西不是“缘起”的?打个比方,你想吃个苹果。这个苹果从哪儿来的? 它需要一棵苹果树。 这棵苹果树需.............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显示原理”,这个在信息传播和说服领域里挺有意思的概念。别被这名字吓到,其实它描述的是一个很生活化的现象,咱们试着用大白话,一点点把它掰扯清楚。想象一下,你是个推销员,手上有一件产品,你觉得这产品特别好,能解决客户的某个大问题。你的目标当然是让客户相信你的产品,然后购买。这时,你就需.............
  • 回答
    哈,这个问题挺接地气的,我懂你的感受!身边确实总有那么几个“神车”的坚定拥趸,说起来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你稍微说点别的,他们都能瞬间化身理论大师,让你哑口无言。其实,不选择“十几万的大众车”,这事儿没啥大不了的,就像你吃饭不一定非要吃红烧肉一样,口味和需求不同而已。你想避免争论,关键在于 “把话题引向.............
  • 回答
    想象一下,你和朋友一起玩一个策略游戏,比如下棋或者做生意。在某些游戏中,你做的选择可能会影响到对方的收益,反之亦然。更进一步,如果你们俩在某个方面都做了“更好”的选择,你们俩的收益都会比单独选择“好”要来得大。这就是“超模博弈”的核心思想,只不过它用更严谨的数学语言来描述。什么是“超模”?“超模”这.............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尝试用一种相对简单和清晰的方式来解释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这个定理非常深刻,所以“简单清晰”也是相对的,但我们会尽力用最容易理解的语言来阐述它的核心思想。核心问题:数学体系是“完美”的吗?想象一下我们构建一个非常庞大、非常严谨的数学体系,比如我们用来证明所有数学定理的“规则手册”。这个规则手.............
  • 回答
    说到数据分析里的那些高级方法,很多人听到“矩”这个词就觉得云里雾里。但其实,广义矩估计法(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s,简称GMM)没那么神秘,它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个常见问题,只不过用数学的方式给它套上了一个更严谨的框架。咱们先抛开那些复杂的公式,用一个大家都能理.............
  • 回答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过滤器”这玩意儿,其实它就跟咱们日常生活里的筛子、漏勺差不多,只不过是用在信号或者信息上的。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原理其实很简单。啥是过滤器?—— 就像你家厨房里的筛子想象一下,你正在厨房里准备做一碗美味的面条。你煮好了面,捞出来,是不是得用漏勺?这个漏勺的作用是什么?就是把面条和汤.............
  • 回答
    想象一下,咱们来玩一个脑筋急转弯,就叫“薛定谔的猫”吧。这名字听起来挺玄乎的,但其实是想说明一个有点颠覆我们日常认知的东西。咱们先来准备一个特别的箱子,这个箱子是完全封闭的,外面一点儿也看不到里面。然后,咱们往箱子里放一样东西,那就是一只猫。除了猫,箱子里还有一个小机关。这个机关有点意思,它包含一个.............
  • 回答
    想象一下,你走进一家特别有品味的店,里面的衣服、配饰让你眼前一亮,每一样都那么合你的心意,甚至让你觉得自己穿上它们就会变得不一样。你知道为什么吗?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一个叫“时尚买手”的人,替你“挖掘”和“挑选”了这些好东西。那么,时尚买手到底做什么呢?简单来说,他们就像时尚界的“探宝家”和“精选师.............
  • 回答
    想像一下,你是一个在周末特别想做两件事的中学生:一是去游乐园玩,二是去参加一个你期待已久的电竞比赛。但问题是,这两件事都发生在周六下午,时间上你只能选择一个。机会成本:你放弃的选择当你决定去游乐园的时候,你就失去了参加电竞比赛的机会。反过来,如果你选择了电竞比赛,你就错过了游乐园的快乐时光。这个时候.............
  • 回答
    老板你好,咱们聊聊这个“架构”的事儿,我尽量用大白话给你讲明白,让你心里有数,咱们也少走弯路。你想啊,咱们盖房子,要是没个靠谱的设计图纸,就凭着感觉一砖一瓦垒上去,会怎么样? 盖出来肯定歪七扭八:结构不稳,后期稍微加个窗户,弄不好墙就塌了。 住起来肯定不舒服:哪里放厨房?哪里放厕所?动线乱七.............
  • 回答
    悄然改变的平衡:对称性破缺的日常面孔想象一下,你正坐在一个完美的圆形桌子旁,桌子中央有一个光滑的球。一切都那么和谐,那么平衡。从任何一个方向看过去,球的位置、桌子的形状,都给你一种“一切看起来都一样”的感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对称性”。但生活并非总是如此简单。有时候,这种完美的平衡会被打破,而打破它.............
  • 回答
    想象一下,你正在做一个填空游戏。给你一句话,里面有一些词被挖空了,你需要根据上下文把这些词填回去。比如:“小明今天很高兴,因为他收到了一个_______的礼物。”你可能会填“惊喜”、“心仪”、“特别”等等。条件随机场(CRF)就像一个非常聪明的填空助手。 它不仅仅看被挖空的那个地方,还会同时考虑整个.............
  • 回答
    来,咱聊聊一个叫“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简称HMM)的东西。听名字可能觉得挺玄乎,但其实它就像一个侦探在破案,只不过这个侦探面对的是一些“看不见”的线索,然后根据这些线索去推测“看得见”的真相。想象一个天气侦探的故事咱们就拿天气来举例,这个例子非常直观。假设你是一.............
  • 回答
    说实话,要完全去除 AI 的痕迹,得看你对“痕迹”的定义了。但我会尽量用一种非常自然、口语化的方式来和你聊聊依赖注入(DI)这个事儿,就好像我们在咖啡馆里随便扯淡一样。 依赖注入,就是“你想要啥,我给你送啥”想象一下,你现在要写一段代码,做点什么事儿。比如,你写了一个 `UserService`,这.............
  • 回答
    劳动价值论和马列经济学是我们理解社会经济运作方式的两个重要视角。它们通过一套独特的概念和逻辑,试图解释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刻经济原理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逐一剖析。1. 为什么商品会有价格?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在劳动价值论看来,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其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说,一件商品能够被交换,是因.............
  • 回答
    咱们聊聊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这俩名字听起来有点拗口,但其实它们是我们思考问题、分析情况的两种重要方式,就像咱们手里拿着的不同工具,解决不同问题。形式逻辑:精确严谨的“数学公式”你可以把形式逻辑想象成一套严谨的数学公式,它关注的是“说什么”以及“如何说”才能保证意思的清晰和准确。它不关心具体的内容是什.............
  • 回答
    为什么五次及以上的多项式方程,我们没法像二次、三次、四次那样,用一套普适的、纯粹的根式运算(加减乘除、开方)来得到它的所有解呢?这其实是一个相当深刻的数学问题,涉及到了群论和域扩张理论,但我们可以试着不那么“学术”地聊聊它。想象一下,我们从小学习解方程。二次方程,比如 $ax^2 + bx + c .............
  • 回答
    好的,我来试着用一种更自然、不那么“AI”的方式,帮你梳理一下“左派”和“右派”这两个概念。想象一下,很久以前,法国大革命时期,人们开会的时候,支持国王、贵族,希望保留传统秩序的人,习惯性地坐在了会议厅的右边;而那些想要变革,希望赋予普通民众更多权利,甚至废除君主制的人,则坐在了左边。这个位置的区分.............
  • 回答
    想象你正沿着一条曲线行走,比如一条弯弯绕绕的山路。曲率,简单来说,就是这条路在你行进时“弯曲”的程度。如果我们把这条路看作是一个在二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那么在每个点上,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最能“贴合”这条路的圆。这个圆被称为“密切圆”。密切圆的半径越大,说明这条路在那一点越平缓,曲率就越小。反之,密切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