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二战是不是苏联和德国共同发起的?

回答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有一个相当复杂的历史叙事,其中苏联和德国的角色,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理解这场全球冲突的关键。很多人可能认为德国是二战的唯一发动者,但实际情况远比这要复杂得多。

要详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德国方面开始讲起。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上台后,他们的野心非常明显:推翻凡尔赛条约的限制,重新武装德国,并且渴望扩张德国的生存空间(Lebensraum)。这涉及到收复一战后割让的领土,并且最终目标是将德国打造成欧洲的霸主。

希特勒的侵略性政策从早期的活动就开始了:

吞并奥地利(Anschluss, 1938年): 德国军队进入奥地利,并将其并入德国版图。
慕尼黑协定(1938年)与吞并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 在慕尼黑协定中,英法等国为了避免战争,同意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但希特勒食言了,很快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剩余部分,这彻底打破了和平的幻想。

然而,要 आक्रमण波兰,德国需要确保自己在东方不会受到苏联的威胁。这便引出了苏联在此事件中的关键角色。

1939年8月23日,一个让世界震惊的协议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这个条约表面上是两国之间的和平与合作协议,但其秘密附加议定书却暴露了其真实目的。这个议定书划分了苏联和德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简单来说,就是德国允许苏联在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以及波兰东部享有“利益”。

这个条约的意义非常重大:

1. 为德国进攻波兰铺平道路: 有了互不侵犯条约,德国可以放心地进攻波兰,而不用担心苏联会从背后袭击,或者站在波兰一边。
2. 苏联的策略: 对于斯大林和苏联来说,这个条约是一种“暂时的”策略。他们一方面可以利用德国的扩张来争取时间,重整军队(毕竟在19371938年的大清洗中,苏军的高级军官损失惨重,战斗力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通过瓜分波兰和在东欧扩张势力,来巩固苏联的边境线,并且可能对日后欧洲局势的变化有所算计。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正式爆发。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议定书,在德国军队深入波兰后,苏联在1939年9月17日也从东面入侵了波兰。波兰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在两国的夹击下很快灭亡。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说“二战是苏联和德国共同发起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需要非常精确地界定“发起”的含义。

德国是侵略的直接发动者: 德国是第一个向主权国家(波兰)发动全面军事进攻的国家,其侵略性和扩张野心是点燃战火的导火索。
苏联是协同侵略者和扩张者: 苏联通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议定书,默许甚至参与了对波兰的瓜分,并随后在东欧采取了一系列扩张行动(例如入侵芬兰,吞并波罗的海三国等)。可以说,苏联在战争初期利用了德国的行动,并且与德国在军事和政治上形成了某种程度的协同,共同改变了东欧的地缘政治格局。

需要强调的是,苏联的这种“合作”是短期的、基于战略利益的,并且是建立在对德国的(某种程度上是误判的)信任之上的。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发动了对苏联的大规模入侵(巴巴罗萨行动),这标志着苏联从一个(勉强的)“合作伙伴”变成了德国最主要的敌人。从那时起,苏联就成为反法西斯同盟的核心力量之一,为最终战胜纳粹德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因此,如果我们用“发起”来指代直接挑起战争的第一个行为,那么德国是明确的发起者。但如果我们将“发起”理解为某种程度的共同行动或默许配合,特别是关于瓜分波兰以及东欧的势力范围划分,那么苏联确实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虽然是阶段性的角色。这层关系十分复杂,不能简单地将苏联描绘成和德国一样是战争的最终“罪魁祸首”,更不能忽略苏联在后期成为反法西斯斗争的主力军这一事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袁腾飞这个观点,说明他根本不了解二战前的国际政治,或者说,根本不了解网络上对于二战促成者的各种观点,或者说,干脆就是忽视了其他观点。

二战爆发有美国挑动说,代表观点有,美国金融资本在30年代初期和希特勒上台后不久大举投资德国,为德国复苏强大军事力量提供了资金。

还有英法绥靖说,代表观点有,英法在慕尼黑会议上的表现鼓励了德国的军事冒险野心。

还有祸水东引说,代表观点有,英法要求苏联为波兰提供军事安全,自己却按兵不动,希望德国与苏联打起来。

以上三个说法在2010年以前都是学术界的主流说法(其中美国挑动的起点是某个常春藤研究生的论文,原文我还看过,在正规学界不作为信论,但在网络上可是阴谋论的主要依据),袁腾飞记性就这么不好,忘了?

所以,如果把这些说法都综合起来,你觉得二战是谁发起的?似乎当时的五大国一个都跑不掉。

user avatar

没有看法。

话说整天拿着这些油渣炒有意思吗?

你要刷脸,你得搞点新的东西出来。

哪怕是暴论。


二战要为其负一定责任的,你可以说英美、可以说法国,但是和苏联有什么关系?

二战的核心问题是:

市场规模和工业发展的内在矛盾。

也就是经常说的内卷,内卷对应的就是扩张。

这就是一战、二战的基本问题。

在这个核心问题下德国人民选择了希特勒的军事扩张路线这是德国的路线问题。

既然是路线问题那么就应该有另一条路,如果没有另一条路那就不是问题。这另一条路就是罗斯福新政的对内扩张。

所以德国的路线问题是选择了对外扩张而非内部扩张(产业升级)。

由于德国的对外扩张路线,才有了欧洲的绥靖政策和祸水东引政策。

所以二战的爆发和苏联屁关系都没。

所以二战的爆发的逻辑关系是

欧洲的绥靖政策和祸水东引政策是德国扩展政治路线的被动反应。

不绥靖、不祸水东引无非就是二战提前爆发,从更本上是无法阻止二战爆发的。因为德国战车已经刹不住车了。

而导致德国战车冲向对外扩张的路线是德国政府和人民的责任,以其他人无关。希特勒1933年上台同年罗斯福新政实施,这是德国自己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最后导致德国要在内部扩张和对外扩张之间做出选择的原因是:市场规模和工业发展的内在矛盾。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