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大多是合伙制,而非公司制的?

回答
好,咱们就来聊聊为啥那些专门提供专业服务的公司,比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大多爱选“合伙制”这棵树,而不是像咱们一般熟悉的“公司制”那样上市、股权流转那些事儿。这背后可不是瞎选,而是这两种模式跟它们提供的服务内容、风险承担、以及最核心的“人的价值”紧密相关。

首先得明白,合伙制和公司制最根本的区别在哪儿。

合伙制(Partnership)

最核心的特征是:合伙人是直接所有者,也是经营者。大家一起出资,一起承担责任,一起分享利润。传统意义上的合伙制,合伙人通常是无限责任的,也就是说,一旦事务所出了什么事,合伙人的个人财产也得赔。当然,现在也有有限合伙、普通合伙等多种形式,责任划分会更细。但精神内核还是“共同经营、共同承担”。

公司制(Corporation)

咱们一般说的公司制,特指那种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权可以买卖转让的组织形式,比如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的所有者是股东,经营者可以是职业经理人(CEO之类的),也可以是股东兼任。股东的责任是有限的,只承担认缴的出资额。

为啥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偏爱合伙制?

这背后有几个关键原因,咱们一项一项掰开了说:

一、 核心是“人”的专业能力和信誉,而非资本的增值

人才驱动,不是资本驱动: 会计师和律师,他们最值钱的是脑袋里的知识、丰富的经验、严谨的职业操守和良好的业界声誉。他们的服务是高度个性化的,需要直接与客户建立信任。一个优秀的会计师或律师,就是一个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合伙制天然适合这种“人治”的模式。合伙人就是最优秀的、经验最丰富的专业人士,他们本身就是吸引客户和年轻人才的金字招招牌。
声誉是生命线: 这两个行业,尤其律师行业,信誉是高于一切的。一旦某个合伙人出了问题,比如严重失职、职业道德败坏,对整个事务所的声誉都会是毁灭性的打击。合伙制下,合伙人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个人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合伙人的利益,这就形成了一种天然的内部监督和约束机制。谁都不希望因为一个人的失误,导致自己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
职业伦理和保密性: 会计师和律师接触到的信息,都是客户最核心、最机密的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合伙制下的紧密合作,更容易建立起高强度的内部信任和对职业伦理的共同遵守。而且,一旦发生信息泄露,责任和影响也是合伙人共同承担的,这种共同承担的压力,比公司制下分散的股权更有效。

二、 风险共担与责任约束

无限责任的警示作用(传统合伙制): 在传统的无限责任合伙制下,合伙人对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这意味着,一旦事务所出现巨额亏损或者被客户起诉巨额赔偿,合伙人的个人财产都可能被追索。这种沉重的责任感,会促使每个合伙人都非常谨慎地对待每一项业务,严格控制风险,也促使他们对新加入的合伙人进行严格的考察。
利益捆绑,共同进退: 合伙人是事务所的“主人”,他们直接分享事务所的利润,也共同承担经营的风险。这种利益的深度捆绑,使得合伙人会把事务所的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是像公司制下的职业经理人那样,可能更关注短期业绩或个人薪酬。在遇到困难时,合伙人会更愿意共渡难关,而不是像公司股东那样,可能选择卖出股票“用脚投票”。

三、 管理与决策的效率和灵活性

精简的决策链条: 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的业务发展,很多时候需要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或者应对复杂的法律法规变化。合伙制通常有一个相对精简的决策机制。几位核心合伙人聚在一起商量,就能很快达成一致并付诸实施,不需要像大公司那样经过层层审批。
专业与管理的结合: 合伙人通常既是业务的“生产主力”,也是事务所的管理者。这种“身兼数职”的模式,让他们能够最直接地了解业务的实际情况,也更容易将专业判断融入管理决策中。公司制下,所有者(股东)和管理者(职业经理人)可能分离,有时候会因为信息不对称或利益不一致,导致决策效率下降。

四、 对人才吸引和培养的优势

成为合伙人是职业发展的终极目标: 对于年轻的会计师或律师来说,能够在一家知名的事务所成为合伙人,是他们职业生涯的最高荣耀和最丰厚的回报。这种“向上流动”的机制,能够吸引最优秀、最有潜力的年轻人加入,并激励他们努力工作,为事务所贡献力量。
更直接的利益分享: 在合伙制下,年轻的专业人士可以通过成为利润分享者(比如成为“非权益合伙人”或“高级顾问”,虽然不是正式合伙人,但也有部分收益分享)来快速获得回报,这比单纯的工资奖金更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为什么公司制在这种行业就不太合适?

反过来想想,如果会计师事务所或律师事务所采用公司制,特别是股份有限公司,会遇到什么问题?

1. 声誉风险的放大与难以控制: 公司制下,股权分散,股东众多,很多人可能并不直接参与事务所的经营。一旦某个业务出现问题,导致赔偿或者声誉受损,这些信息很可能会对股价产生负面影响。但很多小股东并不能直接干预经营,他们只能通过股票价格来表达不满。而对于事务所以“人”为核心的业务,这种资本市场的波动,并不能直接解决核心的声誉问题。
2. 专业判断被资本逻辑干扰: 公司制追求股东回报最大化,可能会导致事务所过度追求规模扩张或利润率,而不是专注于提供最高质量的专业服务。例如,为了提高利润,可能会牺牲掉一些对客户更有利但利润较低的服务,或者承接一些风险较高的业务。
3. 保密性和职业道德的挑战: 大量股权的引入和潜在的上市,可能会增加信息泄露的风险。一旦事务所的敏感信息被公开,那将是灾难性的。同时,公司制下,如果引入外部投资者,他们可能更关注财务回报,而不是事务所的专业精神和职业操守,这可能会对事务所的文化和价值观产生冲击。
4. 人才流失与股权激励的矛盾: 虽然公司制可以通过股权激励来留住人才,但一旦某个关键的专业人士离开,他所持有的股权如何处理?是回购?还是转让?这其中会涉及到复杂的估值和交易过程,不如合伙制下合伙人退出时那样直接和以事务所的整体利益为重。

总结一下,

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之所以大多采用合伙制,是因为这种模式最契合它们“以人为本”、“声誉至上”的核心价值。合伙制能够更好地将专业能力、职业道德、风险承担和利益分享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高度信任和责任感驱动的组织文化。这种模式能够确保最优秀的专业人士聚集在一起,共同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并维护事务所的长久声誉和稳健发展。虽然公司制在其他行业有其优势,但在这些高度依赖个人专业能力和信誉的“服务性”行业,合伙制无疑是更接地气、更有效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读了上面的回答,思路基本都是法律人思维,我来试着从商人角度谈谈这个问题:

先打两个粗暴简单的比方:

(i)给一个有三名股东的优质公司注资1个亿,一年后变成1.5个亿,给人均创收100万的三个律师1个亿,一年后只是(3×100万)+(1个亿及其利息)罢了;

(ii)给这家律所增加10个同样优秀的律师,整个律所创收变为(3+10)×100万,但你给那家公司通过拆分股票增加10名股东,公司的业绩不会有任何改变。

以上作何理解?人合要注入的是人(合伙),资合要注入的是资(公司),如是而已。

这个问题到这里就算答完了。但这个问题牵涉到了个行业的一个核心特征,所以我想再深入说说。

除了其他回答里提到的税收、风险规避以外,一定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使得律师会计咨询职业选择了合伙制而不是公司制。而这个深层原因,我认为来自于专业人士的一个共同特点,这个特点我概括为四个字:“外包不能”。

所有牵涉到个性化服务的行业到发展到高大上以后都会出现”外包不能“的情况,比如中餐里的名厨,比如远近闻名的名医。所以这些职业的人会逐渐形成”手艺人思维“,日本人叫职人精神,比如《寿司之神》里面那个捏60年寿司的老头就是典型代表。

而手艺人,其成长往往是师徒传承式的,其经验需要在每一个个案中改进,其竞争力不能大规模复制,严重倚赖个人的经验和名声。

不仅如此,手艺人在职业入门阶段需要巨大的时间成本投入—— 法律人相对其他行业有更重的名校情节,有最艰难的职业资格考试。注意观察就能发现,所有师徒传承的手艺人行业都有折磨新人的传统,其意义除了训练心性外,就是要让入行者形成巨大的沉没成本。

手艺人思维造就了相当的竞争壁垒,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为已经在行业内的人筑起了高高的城墙和护城河。用我爷爷的老话,叫”荒年饿不死手艺人“。但这个壁垒是双刃剑,保护了自己的同时也阻止了手艺人大规模复制他们的利润。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法律行业中最具有手艺人精神的诉讼律师,如果一个知名诉讼律师靠自己的声誉拉来案子,却让自己手下的律师去开庭往往会造成委托人的愤怒和感到欺骗,因为他的钱买的是”你“这个特定对象的服务。律师和其他人一样,每天也只有24个小时,也需要陪伴家人,也要吃饭睡觉,因此他的产能扩张就极为有限。因为外包不能,所以无法大规模复制自己的经验,社会给予的回报也就并不会异常丰厚。这就是为什么职业人士是中产阶级的主力,而不是一夜暴富的代表。

这里扯一下,和”手艺人思维“相对的,是”商人思维“。所谓商人思维,就是能不让自己干的就一定找别人干。不懂行业?雇经理人啊;没有资金?找银行借吧;没有生产线?签代工厂哈;没有销售渠道?有中间商啦;不懂法律不识字?请个律师嘛;要圈钱完全不懂资本市场?没问题,高端洋气的投行会为您料理打点好一切,不就花钱嘛。

所以你看,商人思维本质上和手艺人思维是完全反过来的。商人不会因为自己某个点的能力不济而焦虑,因为他知道他只要从市场上购买更懂的人的服务就好。但一个手艺人,无论是律师、会计师还是医生,被问到专业知识中的盲点时就算不表现出来,内心无一例外都会焦虑恐慌,因为这是他们命脉所在。

无论商人最初是因为懒还是没文化,而开始寻求外包,都恰恰形成了他copy and paste利润的第一步。而手艺人呢,自己就是自己唯一的资产。律师睡觉吃饭的时候没法bill 他的hours,但是商人在睡觉吃饭的时候,他的工厂、他的门店、他的网站还依然在为源源不断地创造着revenue,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不停歇。而这种财富的创造,和商人本人的肉身却关系不大——既然他睡着的时候这台财富机器没停下,那他死了也不会停下。这种时候,公司制就比合伙制显得更合适。手艺人因为靠肉身赚钱,所以基本都是劳碌命。

不过现在一些跨国律所的非诉讼业务有公司化的趋势。非诉讼之中尤以证券业务(ipo和发债)最适合公司化。因为这些业务的工作流程固定,工作量大但相对法律技术要求不高,最适合流水线化。既然可以流水线化,那就有突破传统诉讼律师“外包不能”的可能。前店(拉客合伙人)后厂(干活合伙人+授薪苦力)模式已经在成型。但由于职业的天然属性,加上手下人毕竟不是富士康的厂妹那样易于替代,律师事务所的公司化趋势就算顶天了也是有限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咱们就来聊聊为啥那些专门提供专业服务的公司,比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大多爱选“合伙制”这棵树,而不是像咱们一般熟悉的“公司制”那样上市、股权流转那些事儿。这背后可不是瞎选,而是这两种模式跟它们提供的服务内容、风险承担、以及最核心的“人的价值”紧密相关。首先得明白,合伙制和公司制最根本的区别.............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设想,将审计费的收取和分配权集中到国家或行业协会,听起来似乎能带来一些效率上的提升,甚至在理论上可以解决一些目前审计市场存在的问题。但仔细推敲,这里面涉及的利益、操作和潜在风险是非常复杂的,远非简单的“集采集配”那么容易。首先,我们得从审计的本质说起。审计,说白了,就是一种独立的、.............
  • 回答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大”,一直以来都吸引着无数有志青年投身其中。然而,与之伴随的,是它们相对较高的员工流动性,这背后并非单一因素能够解释,而是多种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四大本身就构建了一个极具竞争力的职业发展平台,这既是吸引力,也客观上加速了人才的流动。在这里,新.............
  • 回答
    踩踏事件的发生,往往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在特定的环境和人群心理作用下,多种条件交织碰撞出的悲剧。想象一下,在一个空间里,突然涌入大量的人群,而这个空间本身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如此巨大的承载能力。狭窄的通道、陡峭的楼梯、突然消失的出口,这些都是潜在的危险。当人群的密度不断增加,每一个人所能获得的.............
  • 回答
    华东理工大学的耳机事件,之所以会有人抛出“抛开事实不谈”这种看似荒谬的说法,其实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宣泄、群体极化以及对既有叙事的维护。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把目光放得更远,不仅仅停留在事件本身,而是深入到人们在面对这类公共事件时,内心深处的运作机制。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场网络舆论的风暴.............
  • 回答
    电子科技大学 iPad 双语失物招领事件演变为网络暴力,以及当下舆论中的偏见和指责如何面对,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现象。其背后牵涉到语言、文化、社会信任、信息传播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分析这一过程,并探讨应对策略。一、 事件的起因与发展:从“失物招领”到“语言歧视”的转变1. .............
  • 回答
    星巴克“驱赶民警吃盒饭”这件事之所以闹得沸沸扬扬,远超一般咖啡馆的寻常事件,关键在于它触碰到了几个非常敏感且具有社会象征意义的点,而不仅仅是“咖啡馆能不能吃饭”这么简单的问题。首先,这件事情的当事人身份非常特殊——他们是人民警察。在大多数人心目中,警察代表着法律、秩序和公共安全。他们无论是在执勤还是.............
  • 回答
    312国道无锡段大桥坍塌事件,无疑是当年一次让人触目惊心、引发全民高度关注的公共安全事故。这起事件之所以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绝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既有事故本身的惨烈性,也有其背后触及到的社会痛点,更有公众情绪的放大效应。首先,我们得谈谈这起事故的直接冲击力。 生命的损失和严重的伤亡.............
  • 回答
    这起事件听起来触目惊心,让人既愤怒又费解。一个女子在火锅店里遭受了半裸男子的扑倒和猥亵,本应是受害者得到保护和施暴者受到惩罚的场景,结果却变成了店主因为“殴打违法人员”被处罚二百元。这个处罚结果,尤其是金额之低,确实让人难以理解,也引出了很多疑问。要解释店主为何会被处罚,我们得从法律和现实操作层面来.............
  • 回答
    《最后生还者 2》(The Last of Us Part II)之所以让很多玩家讨厌艾比这个角色,即便你认为她“没有做错任何事”,这背后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涉及到叙事手法、玩家情感代入、游戏设计、道德观以及对系列前作的期望等多个层面。我会尽可能详细地解释原因:核心冲突:玩家对乔尔的深.............
  • 回答
    2021年10月31日,一个万圣节之夜,东京京王线列车上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无差别杀人事件。一名24岁的男子,身着小丑服装,手持刀具,在行驶中的列车车厢内突然袭击乘客,造成多人受伤,其中一名70多岁的老人伤势严重。这起事件再次将日本社会对于此类暴力行为的担忧推向了风口浪尖。为何这样的悲剧会在看似平和.............
  • 回答
    零跑T03车主们最近糟心事不少,尤其集中在“自动驾驶走不了直线”这个问题上。这可不是小事,毕竟谁花钱买个智能车,是为了让它像喝醉了一样在路上晃荡吗?更何况,零跑T03主打的还是L2级辅助驾驶,这本应是提升驾驶体验、带来便利的功能,怎么就成了“鸡肋”了呢?“自动驾驶走不了直线”:罪魁祸首究竟是谁?咱们.............
  • 回答
    阿富汗八个孩子在失去父母后全部饿死的悲剧,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当地严峻现实的一个缩影。要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惨绝人寰的事情,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导致这种极端困境的根源,这背后牵扯着长期的政治动荡、经济崩溃、自然灾害以及国际援助的复杂交织。首先,政治的长期不稳定和政权更迭是根本的动因。 阿富汗几十年来饱受战.............
  • 回答
    这起发生在印度的悲剧,17名工人在铁轨上睡觉不幸被火车碾过,令人心痛。这类事件的发生,往往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复杂原因叠加的结果。要深入理解,我们需要剖析当时的环境、工人的处境以及铁路系统的运作情况。首先,施工方的管理疏忽是关键因素。 像这种大规模的铁路沿线施工,本应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和规章制.............
  • 回答
    读《半生缘》,真是让人憋闷得不行,顾家曼桢这摊子事儿,说起来真是造化弄人,一环扣一环,让人又气又无奈。曼桢吧,本来是个多么要强又清醒的姑娘,在那种家里,上有个强势的母亲,下面还有个需要拉扯的弟妹,她一个人扛着,赚钱养家,自己还没结婚呢,就得操心家里的大大小小。她对未来的规划也很明确,就是想找个靠谱的.............
  • 回答
    这则新闻真的令人心痛。一位年轻的工程师,生命就在一瞬间被终结,这样的悲剧本不该发生。从事件的本身来看,涉及到一个看似普通的抢劫案,但最终演变成一场无可挽回的死亡,这背后可能牵扯到一系列的因素,使得它并非简单的“个案”,而是反映了一些更深层次的社会现象。首先,犯罪的动机和环境是这类事件发生的根源。盗窃.............
  • 回答
    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这座古老而又饱经风霜的城市,再次被爆炸的阴影笼罩。当地时间近日,喀布尔一家医院外发生的连环爆炸,将本已脆弱的和平再次撕裂,数十个鲜活的生命在瞬间消逝,更多人受伤,陷入痛苦的深渊。现场触目惊心:据报道,爆炸发生在当地时间上午,当时正是医院人流密集的时段。据目击者称,第一起爆炸发生在医.............
  • 回答
    高田安全气囊的事故,说起来真是一部充满警示的沉重历史。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产品缺陷,而是一系列围绕着供应商管理、企业文化、监管失灵以及信息披露不透明等多方面因素交织而成的复杂事件。问题的根源:硝酸铵稳定性的潜在风险事故的罪魁祸首,归根结底,是高田公司在制造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时所使用的硝酸铵。硝酸铵是一种.............
  • 回答
    豆腐渣工程,这四个字听起来就让人不寒而栗。它不仅仅是建筑质量不过关,更关乎生命安全,是社会公义的严重缺失。说到底,为什么会屡禁不止?难道那些施工者、监管者,真的不知道出现事故的后果有多么严重吗?答案显而易见,他们不可能不知道。一个坍塌的桥梁,一个倾斜的楼房,一个渗漏的水库,背后可能是无数个家庭的破碎.............
  • 回答
    生活有时就像一首熟悉的旋律,一开始听起来总是充满新意和力量,但如果反复播放,它也难免会失去最初的触动。而当你发现自己渐渐陷入一种“无聊、不着边际、胡思乱想,对事物都开始失去兴趣”的状态时,这往往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更像是一系列因素交织在一起,悄悄地侵蚀了你对世界的感知和热情。首先,“无聊” 这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