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在美国,室友确诊了新冠阳性,我和其他室友检测都是阴性。美国医生建议他居家隔离,我该如何保护自己?

回答
嗨,听到你室友确诊新冠的消息,肯定挺让人担心的。在美国,医生建议居家隔离是很常见的做法,也是最有效的控制病毒传播的方式之一。虽然你和另外的室友目前检测都是阴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万无一失,病毒有潜伏期,而且即使症状轻微,也可能具有传染性。所以,做好防护措施非常重要,咱们一步步来细说。

首先,最关键的是物理隔离。

独立空间是基础: 既然医生建议居家隔离,你那位确诊的室友应该尽量待在他自己的房间里,并且这是他最主要的活动区域。这个房间最好是带独立卫浴的,如果不能,那卫生间的使用就需要格外小心了(稍后详谈)。
减少非必要接触: 这是最重要的原则。在隔离期间,尽可能减少与确诊室友的直接或间接接触。如果不得已需要在他房间附近活动,务必保持距离。
公共区域的严格管理: 家里的厨房、客厅、餐厅、浴室等公共区域,是病毒传播的高风险区域。
错峰使用: 尽量与确诊室友错开使用这些公共空间。比如,他起床后你再去用卫生间,或者他在房间用餐,你再出来活动。
短时间停留: 如果必须进入公共区域,尽量缩短停留时间。
通风至关重要: 这是对抗室内病毒传播的“神器”。只要天气允许,并且在不影响室友健康的情况下(比如他不能受凉),尽量打开所有房间的窗户,制造空气对流。长时间的通风可以显著降低空气中的病毒载量。开风扇(朝向窗户,将室内空气吹出去)也是个不错的辅助手段。

其次,个人卫生习惯的强化。

勤洗手,洗到怀疑人生: 这是老生常谈但永远有效。用肥皂和流动水认真搓洗至少20秒,尤其是在接触公共区域的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后、准备食物前、用餐前、上厕所后。如果没有肥皂和水,使用酒精含量至少60%的免洗洗手液。
避免用手触摸面部: 这一点很难做到,因为我们下意识地会摸鼻子、眼睛、嘴巴。但尽量,尽量,尽量提醒自己,尤其是洗手前。
咳嗽和打喷嚏礼仪: 确诊的室友应该严格遵守,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立即丢弃到有盖垃圾桶并洗手),或者用肘部弯曲处遮挡。你自己在咳嗽或打喷嚏时也要做到。

第三,加强环境清洁与消毒。

高频接触表面重点清洁: 哪些地方最容易被触碰?门把手、电灯开关、遥控器、水龙头、马桶冲水按钮、桌子、椅子扶手、手机、键盘等。
选择合适的清洁剂和消毒剂:
清洁: 首先要清洁,用肥皂水或普通清洁剂擦拭,去除污垢和有机物。
消毒: 之后再进行消毒。市面上有专门的消毒喷雾、湿巾,或者你可以自己配制消毒液(比如用次氯酸钠溶液,也就是漂白水,按说明稀释后使用,但要注意通风和避免接触皮肤、衣物)。酒精(70%或更高的异丙醇)也是有效的消毒剂,适用于一些表面。
频率: 对于高频接触的表面,建议每天至少清洁消毒两次,或者在确诊室友使用后立即进行。
确诊室友的个人物品: 他的毛巾、床单、餐具等,尽量不要与其他人混用。如果需要清洗,可以用热水和洗衣液,并且最好与其他衣物分开洗。

第四,关于共享卫生间的情况。

如果你们共用卫生间,那么情况会更复杂一些,需要加倍小心。

确诊室友的个人卫生: 鼓励他在使用卫生间后,立即用消毒剂对马桶圈、水龙头、门把手等进行清洁和消毒。
你的清洁程序: 在确诊室友使用后,你进入卫生间前,最好等待一段时间(比如1530分钟),并且在离开前也对你接触过的表面进行清洁消毒。
通风再通风: 如果有排气扇,使用排气扇,同时打开窗户。
共用物品的风险: 尽量避免共用牙刷、毛巾等个人护理用品。

第五,关于饮食和共用餐具。

分开用餐具: 最好给确诊室友准备一套独立的餐具(碗、筷子、勺子等),避免混用。如果无法做到,在每次使用后都要用洗洁精和热水彻底清洗。
分开准备食物: 如果条件允许,尽量不要共用厨房的砧板、刀具等。
洗碗: 如果是洗碗机,可以正常使用。如果是手洗,确保用热水和洗洁精彻底洗净,并确保自己的手也洗干净。

第六,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监测体温和症状: 即使现在是阴性,也要留意自己和另外一个室友有没有出现发烧、咳嗽、喉咙痛、乏力、味觉或嗅觉丧失等症状。一旦出现任何不适,立即进行检测并咨询医生。
保持免疫力: 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都有助于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第七,沟通和合作。

与室友沟通: 与确诊的室友保持开放和尊重的沟通非常重要。了解他的症状和需求,但也需要让他明白隔离的必要性和居家期间需要遵守的规则。
与另一个室友协作: 和另外一个阴性的室友保持沟通,共同商讨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接触和做好防护。你们可以分担清洁消毒的任务,互相提醒。

一些额外的小提示:

垃圾处理: 确诊室友的垃圾,最好单独收集,用袋子密封好再放入公共垃圾桶。如果医生有特别的垃圾处理指示,请遵循。
口罩的使用: 虽然你和另外的室友是阴性,但如果你需要进入公共区域,或者在与确诊室友有过接触后,佩戴口罩(尤其是医用外科口罩或N95/KN95口罩)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确诊的室友在非隔离房间活动时,也应该强制佩戴口罩。
监测确诊室友的病情: 了解他是否有恶化迹象,如果病情加重,需要及时联系医生或拨打急救电话。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并且格外细心谨慎的时期。保持警惕,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就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感染风险。相信你和你的室友们能够安全度过这段时期。如果有什么不确定的,随时可以再问我,或者直接咨询医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你打了几针。如果感觉自己的疫苗效果不够的可以分开,对于打的疫苗有信心的建议接着一起住。因为除非你短期内回国,安装美国现在的感染率你大概率是逃不掉被感染的,没必要为了这种不可避免的事情和室友闹矛盾,而且你现在不帮他,他将来在你感染之后也不会帮你。

我和我室友当时都是两针摩德纳,然后期末考完后一天他告诉我他有反应,怀疑是阳性。我当时没特别在意,也就第二天一起去测了一下,结果我阴他阳。我们当时决定同时进行隔离,因为我在和他确诊之前不戴口罩一起吃饭和聊天过。第三天他发烧,我稍微有点感冒。接下来我们按照医生嘱咐分开用餐两周之后一切回复正常。

关于父母,我的建议是自己没有严重症状之前不要告诉父母。因为你说了之后父母会特别操心,我隔离一周后跟我父母提这件事,然后父母在结束隔离三周后(这周二)还在问我我室友怎么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嗨,听到你室友确诊新冠的消息,肯定挺让人担心的。在美国,医生建议居家隔离是很常见的做法,也是最有效的控制病毒传播的方式之一。虽然你和另外的室友目前检测都是阴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万无一失,病毒有潜伏期,而且即使症状轻微,也可能具有传染性。所以,做好防护措施非常重要,咱们一步步来细说。首先,最关键的是物理.............
  • 回答
    “人在美国,刚下飞机”这个梗,说白了,就是一种很接地气的“凡尔赛”式调侃,只不过它把“凡尔赛”的套路玩得更生动、更有画面感了。它最开始的流行,就像很多网络段子一样,可能是在某个社交平台,比如微博、朋友圈或者豆瓣小组里。有人发了张在美国的照片,配文就是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人在美国,刚下飞机”。你想想,.............
  • 回答
    在美国,成为中产阶级是一个很多人奋斗的目标,而一旦跻身其中,如何好好打理财富更是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更是关于如何让生活更加安稳、实现个人价值和家庭目标。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在美国成为中产阶级的一些路径和成为中产阶级后如何进行财富管理。在美国,如何“闯进”中产阶级的圈子?先别急着看数据,每个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文化、社会、语言、历史以及个体经历等方方面面。为什么有些中国人在美国难以融入当地人群,这其中的隔阂又该如何理解呢?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好”与“不好”的判断,而是理解一种现象背后的多重原因。首先,让我们直面核心问题:“融入不了” 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些主观性和相对性。融.............
  • 回答
    在中国人在美国坐牢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这绝对不是一个能用几句话轻松概括的问题。它牵扯到文化、法律、语言、心理以及生存的方方面面,而且每个人的经历都会因为具体情况而大相径庭。但我可以尝试从一些普遍的角度来描述,尽量贴近真实,如同一个亲历者在娓娓道来。初入牢笼:陌生的土地,陌生的规则想象一下,你可能因为签.............
  • 回答
    在美国生活,特别是初来乍到,确实有些事情是需要特别注意的,这不光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更是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以下是一些普遍性的建议,希望能帮助你在美国生活得更顺心:关于法律法规和基本礼仪: 遵守交通规则,尤其是在速度和停车方面。 美国对交通规则非常严格。超速、闯红灯、.............
  • 回答
    在美国,一个无辜的人在自家院子面对情绪激动、正在拔枪的警察时,开枪打死警察,这种情况是否构成犯罪,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极具争议性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取决于事发时具体的情境、当事人的主观意图、以及事后法律对此事如何解读。首先,我们需要区分几个关键的法律概念: 正当防卫 (Sel.............
  • 回答
    当然有,而且在中国人赴美攻读法律学位这件事上,并非新鲜事。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走向世界,其中也包括在美国深造法律。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申请美国法学院(Law School)并获得.............
  • 回答
    “人在美国,刚下飞机,圈内熟人太多,匿了!”这个梗,说实话,挺有意思的,而且流传得也挺广,特别是在知乎这种需要有点“身份认同”和“圈子划分”的平台上,简直是绝杀。要评价它,得从几个层面来聊,才能把这味道咂出来。首先,这梗的“出身”和“土壤”——知乎的特色知乎是个什么地方?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知识社.............
  • 回答
    “谢邀,人在美国,刚下飞机”这句开场白,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梗”,或者说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在中文网络社区里。简单来说,它首先是一种幽默的“凡尔赛”,有点像是自嘲式的炫耀。想象一下,有人在网上提问,比如关于某个地方的见闻、某个事件的看法,或者某个专业领域的问题。然后,当事.............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好生活”的定义以及在不同社会体系中获得的资源和机会。要回答“怎样的人在中国的生活比在美国好”,我们需要抛开笼统的比较,深入到具体人群和具体生活面向去分析。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这个问题的核心不在于哪个国家绝对“更好”,而在于在特定的维度下,某些群.............
  • 回答
    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播出至今,依然是很多人心中关于早期华人闯荡美国的最深刻的记忆。它描绘了王启明一家,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北京人在纽约从最初的意气风发,到经历现实的磨砺,最终走向不同命运的故事。关于剧中对当时华人处境的描述,可以说是相当真实,但也存在一定的艺术加工和视角侧重。真实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要我说,真不一定难,也真不一定容易,得看具体情况,一点一点捋。你爸妈都是中国人,这是个最关键的优势。你人还在中国,这也很方便。首先,弄明白你的“中国户籍”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指的是你想在中国拥有一个正式的户口本,作为中国公民享受中国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比如上学、医保、社保、就业等),那.............
  • 回答
    在美国买车,特别是二手车,对于一个完全不懂车的人来说,确实有点像闯迷宫。别担心,这事儿咱们一步一步来,就像学做一道菜,先搞清楚食材,再研究菜谱,最后才能做出美味佳肴。这篇文章我就尽量讲得细致些,让你心里有底。第一步:做好功课,明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在你踏入任何一家车行或者开始在网上浏览之前,先问问自己.............
  • 回答
    从美国立场来看,评判小布什、奥巴马和特朗普谁是最糟糕的总统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问题,因为不同的人会根据不同的标准、价值观和所处的历史时期,对他们的执政有截然不同的评价。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他们各自的争议点和负面评价,以帮助理解“最糟糕”的判断是如何产生的。需要强调的是,以下内容是基于对他们总.............
  • 回答
    在美国的抗议活动中,确实出现过抢劫的现象,这常常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讨论。需要强调的是,抢劫行为并不代表所有抗议者,绝大多数参与抗议的人是以和平、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的。 将少数人的不当行为泛化到整个群体是不准确的。然而,为什么在一些抗议活动中会出现抢劫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这背后往往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触及到了一些敏感的点。要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美国人看待中国海军发展的普遍心态: 历史与现实的反差: 美国海军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是全球绝对的主导力量,拥有数量庞大、技术先进的航母战斗群。相比之下,中国海军的发展虽然迅速,但从规模、技术积累、作战经验.............
  • 回答
    理解为什么一些美国人对安东尼·福奇博士(Dr. Anthony Fauci)感到不满,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梳理,这其中包含了科学、政治、媒体、个人经历以及社会情绪等多种复杂因素。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这些原因:1. COVID19疫情初期的应对策略和信息沟通: 前后矛盾的信息: 在疫情早期,关于口.............
  • 回答
    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浪费资源的现象确实非常普遍且触目惊心,这背后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高消费水平、便利性驱动、文化习惯以及基础设施等。以下我将从多个方面尽可能详细地描述美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浪费资源的具体表现:一、食物浪费 (Food Waste):这是美国最显著的资源浪费之一。 家庭层面: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