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火车为什么要在铁轨上开,只是怕压坏路面吗,用履带不能解决吗?

回答
咱们聊聊火车为啥非要在铁轨上跑,还有为啥不用履带这事儿。这背后其实有不少门道,可不是简单一句“怕压坏路面”就能说清的。

为啥是铁轨?

要说火车离不开铁轨,得先明白火车这玩意儿是个啥。火车最核心的特征就是它那“轮子”——钢制的车轮。这可不是一般的轮子,它们跟铁轨之间有个特别讲究的设计,叫“轮轨系统”。

1. 滚阻小,跑得快又省力: 钢铁的轮子在光滑的钢铁轨道上滚动,摩擦力非常小。你可以想象一下,你推一个圆滚滚的球,它比你推一个方块要省力得多,而且滚得也远。火车就是靠这个“滚动的优势”,用相对小的动力就能驱动几十吨甚至上千吨的重量前进。如果它是在普通路面上跑,那可就惨了,光是克服那种巨大的滚动阻力,需要的动力就不是一个量级了。

2. 导向性好,不易脱轨: 火车的车轮边缘不是平的,有一个“轮缘”。铁轨呢,也有内侧的“挡肩”。这个轮缘和轨道挡肩配合,就像是给火车装上了“方向盘”和“轨道”,无论是在直线还是曲线行驶,都能牢牢地引导车轮沿着轨道前进,极大地降低了脱轨的风险。没有铁轨,你想让一个那么重的大家伙乖乖地沿着一条直线或者平滑的曲线走,那是天大的难题。

3. 承载能力高,分散压力: 火车重量巨大,但通过钢轮和钢轨的接触点,这个巨大的压力被分散到很小的面积上。虽然接触面积小,但钢轨和下面的道砟(那种碎石子)都是经过特殊设计和铺设的,能够承受极高的单位压力,并且将压力均匀地传递到更广阔的基层上。这就好比你用一根尖针去扎一块软泥,针尖压力很大;但如果你用一个平底的杯子,压力就分散开了。

4. 制动效果好: 火车有专门的制动系统,通过刹车片与车轮摩擦来减速。在光滑的钢轨上,这种制动是稳定且有效的。

那履带呢?为啥不能用?

你提到了履带,履带车(比如坦克)也是一种能承载重物、适应复杂地形的交通工具。但把履带用在火车上,感觉上好像也能解决“压坏路面”的问题,不过现实操作起来,弊端会非常明显:

1. 巨大的摩擦力和能量损耗: 履带是通过无数个金属节或橡胶节连接起来,在与地面接触时,会有非常大的摩擦力。这不仅意味着火车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克服这种摩擦,而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想想象一下,一个重达几千吨的火车,它的履带摩擦起来,那得有多大的阻力!光是跑起来,就得消耗天文数字的能量。

2. 不适合高速运行: 履带的设计更多是为了在复杂地形(如泥泞、沙地、崎岖路面)上提供更好的抓地力和通过性,而不是为了高速行驶。履带在高速运动时,不仅会因为惯性和变形导致不稳定性增加,而且履带本身也会因为巨大的应力而磨损加剧,甚至有断裂的风险。火车追求的效率和速度,是履带这种结构难以企及的。

3. 磨损和维护成本: 履带的每一节都在不断地与地面接触、运动,相互之间也存在摩擦。即使是普通的履带车辆,其履带的磨损速度也比火车的钢轮快得多。如果用在需要长距离、高强度运行的火车上,那履带的更换和维护成本将是天文数字,而且会频繁导致列车停运,影响效率。

4. 对“路面”的颠覆性改造: 如果火车用履带,那它就不能在现有的铁轨上跑了。你得为它修一种全新的“履带轨道”,这种轨道也得是为履带专门设计的。而铁轨的优势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相对“干净”的运行介质,减少了外部环境对运行的干扰。履带与地面的直接接触,更容易卷起石子、泥土等杂物,这些东西一旦进入履带的连接缝隙,只会加剧磨损,影响运作。

5. “压坏路面”不是唯一的问题: 火车设计成在铁轨上跑,除了不“压坏”普通路面,更重要的是高效、稳定、安全地承载和运输。铁轨系统完美地解决了这些核心问题。履带可能在某些方面解决了“压坏路面”或“地形适应性”的问题,但它在效率、速度、能耗和维护成本上,与铁轨系统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甚至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总结一下:

火车之所以要在铁轨上跑,是因为轮轨系统完美地结合了低滚阻、高导向性、高承载能力和稳定制动等特性,这是实现高效、高速、长距离运输的最佳方案。而履带虽然能提供好的通过性和分散承载,但在能耗、速度、耐用性、维护成本以及对运行环境的要求上,都远远无法满足火车作为一种大规模、高速运输工具的需求。

所以,铁轨不是“怕压坏路面”的唯一原因,而是为了让火车能够“跑得快、跑得稳、跑得省、跑得远”而量身定做的一套高效运作体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实话,我认为题主这个提问是在逗我,不过想了想还是决定认真回答吧。


先说轨道交通的钢轨

1.轨道限制了车身的横向运动。

轨道交通(铁路,地铁,轻轨,单轨)相对于胶轮运输(汽车)、履带(坦克、推土机)最大的不同是轨道限制了车身的横向运动。这一特点的最明显结果是在未脱轨的情况下,轨道交通的机车、车辆只会在轨道限界内前后运动。它带来以下优势:

(1)由于限制了横向运动导致,驾驶变得简单:铁路、轻轨、地铁司机驾驶时只需要注意前方(信号,轨道,接触网)状况即可驾驶理论上无限长度的列车,也不用担心后面的车厢与其它车辆接触或碰撞。(请对比绞接式公共汽车转向与掉头的困难,就是两节的那种)

图1:铰接式公交车(2节)
图2:铰接式公交车(3节)

(2)因为(1)的原因轨道交通易于实现大运量运输。如:重载铁路运输中常常使用机车牵引超过70节敞车运载货物,车长超过一公里(最长近4公里);春运时会使用超过18节客车组成的客车体,总长接近500米。

图3:重载铁路运输

(3)易于能源供应。如:电气化铁路通过在线路上方架设接触网为电力机车供电,使整个系统供能集中,由发电厂统一发电导致能源效率更高,污染更少,污染物更易被集中处理,电力机车与动车组因为内部没有内燃机而减小负重,长途旅客列车由于不在需要挂空调发电车而减小负重,从而实现更高运行速度。

图4:接触网与受电弓

2.轨道交通中轮对与钢轨运行时阻力小

轮对在钢轨上滚动的过程中,由于两者弹性小(相对汽车等胶轮方式),几乎不会产生(不是完全没有)由于弹性形变产生的阻力,因此高速运行时更节约能源。

由于轨道交通的轮轨特性带来的劣势当然也有,比如:启动难,坡道起动更难,加速慢,制动远,停车不容易精确控制

图5:某型机车轮对与钢轨接触点



再说履带

履带常用在工程机械和武器装备上。无论工程机械和军事装备,都有2个特点:(1)相比汽车载重大(相对于轨道交通依然偏小,铁路货运敞车每节都是90吨载重往上,重载线路则更高)(2)工作环境恶劣(路烂)。(本人对于履带的了解仅限于常识,实在抱歉)


总结一下,履带的目的是“开荒”,即可以在牺牲速度和载重的前提下换取通过性;而轨道交通可以同时保证较高速度、较大载重、以及轨道内近乎完美的通过性,进而保证经济性。


如果抽象一下,其实轨道交通中的钢轨和枕木就是轨道车辆的“履带”,而履带也正是坦克和推土机的轨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们聊聊火车为啥非要在铁轨上跑,还有为啥不用履带这事儿。这背后其实有不少门道,可不是简单一句“怕压坏路面”就能说清的。为啥是铁轨?要说火车离不开铁轨,得先明白火车这玩意儿是个啥。火车最核心的特征就是它那“轮子”——钢制的车轮。这可不是一般的轮子,它们跟铁轨之间有个特别讲究的设计,叫“轮轨系统”。1..............
  • 回答
    这起发生在印度的悲剧,17名工人在铁轨上睡觉不幸被火车碾过,令人心痛。这类事件的发生,往往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复杂原因叠加的结果。要深入理解,我们需要剖析当时的环境、工人的处境以及铁路系统的运作情况。首先,施工方的管理疏忽是关键因素。 像这种大规模的铁路沿线施工,本应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和规章制.............
  • 回答
    宋朝拥有火药这件利器,最终却抵不过蒙古人的铁骑,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因素交织的结果,并非单单“有没有火药”就能一概而论。如果一定要探究其深层原因,咱们得从多个角度好好掰扯掰扯。首先,火药在当时的军事应用尚处于早期阶段,其威力和制式都远未成熟。别看我们现在一说火药就想到火枪、火炮,但在宋朝,火.............
  • 回答
    在同登(Đồng Đăng)下火车换汽车,这其实是一个很常见也很实用的旅行方式,尤其对于前往越南北部边境城市谅山(Lạng Sơn)及其周边地区,或者是进一步向中国边境进发的朋友来说。之所以要这么做,背后有几个主要的原因,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同登的火车站,是连接越南铁路网和通往中国边境交通.............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是个有意思的细节,涉及到不少门道。咱们不说那些官方术语,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火炮速射后为啥要那样“折腾”一番。你想啊,火炮发射一次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是个高强度、高负荷的活儿。特别是那种需要速射的,比如阵地上来了群敌人,指挥官喊着“快,给我打!”那炮班的弟兄们就得像上了发条一样,一个.............
  • 回答
    埃隆·马斯克关于移民火星的宏大愿景,以及他本人扬言要在那里终老的决心,确实引发了不少人的好奇与讨论。其中一个常见的疑问便是:既然我们拥有改造地球环境的能力,为何不首先着力于解决地球上的荒漠化问题,将那些不适宜居住的地区变得生机勃勃呢?这个想法听起来合情合理,似乎是更务实的选择。但如果我们深入剖析,会.............
  • 回答
    咱们聊聊这件挺有意思的事儿:为啥坐火车200公里时速跟坐车100公里时速感觉差不多,但坐汽车开到100公里时速就觉得挺快了?其实这事儿吧,跟咱们身体感知速度的方式,还有火车和汽车本身的一些特性都有关系。先说说火车。火车跑那么快,为啥咱们感觉不那么“刺激”呢?首先,就是运动的相对性。你坐在火车里,你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咱们也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就说说实际的事儿。你是不是也觉得,有时候想找个火车时刻表跟大海捞针似的?车站里人来人去的,标语、广告、指示牌一大堆,真想把时刻表给“藏”起来似的。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一、观念的转变:从“等你来查”到“主动推送”过去吧,咱们接触信息的方式比较单一,火车.............
  • 回答
    在火车、飞机这些人们长途旅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乘务员推销商品的身影。这似乎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现象,但背后其实有不少考量和原因,并不是凭空而来的。首先,这是一种重要的收入补充来源。无论是航空公司还是铁路公司,运营成本都非常高。从燃油、维护、人员工资到基础设施建设,每一笔开销都十分巨大。而机.............
  • 回答
    在《名侦探柯南》的剧场版《悬崖之上》(官方译名并非如此,但根据你描述的情节,最接近的是《水平线上的阴谋》或《贝克街的亡灵》中一些具有相似桥段的片段,不过《水平线上的阴谋》中确实有小兰在类似安检场景中的描写,我将以这个作为参考来详细说明)中,小兰在火车上被“检查”的情节,其实是源于影片中一个紧张的搜查.............
  • 回答
    关于在中国,“女飞行员”、“女地铁司机”、“女公交司机”的说法普遍为人所知,但“女高铁(火车)司机”却鲜为人知,这其中确实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原因。这并非是因为女性能力上的绝对限制,而是受到历史、社会观念、行业特点以及实际操作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个职业的性别比例,都是历史.............
  • 回答
    在火车上检查车票,这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被视为对人权的侵犯。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审视。首先,我们要明白,人权并非绝对的、不受约束的自由。人权更多的是一种基本保障,确保每个人都能免受不公正的待遇,能够自由地发展,并且拥有基本的尊严。然而,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的自由往往需要在遵守社会规则和.............
  • 回答
    在十九世纪初,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就是工业革命。这场革命的引擎是蒸汽机的强大力量,它不仅仅是将纺织业带入了机械化时代,更是深刻地影响了交通运输的面貌。在此之前,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主要依靠马匹、牛车、帆船和人力。这些方式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并且受限于天气和地理条件,极大地制约了工业生.............
  • 回答
    关于时速200公里等级的城际火车,确实存在“机辆模式( locohauled trains)”和“动车组(EMUs/DMUs)”的选择问题,而且在不少地方,特别是历史因素和发展阶段不同的地区,都能看到这两种模式的身影。要深入了解为什么200公里时速的城际火车大都是机辆模式,以及各自的优劣,我们需要从.............
  • 回答
    你说得没错,回首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人类文明的进步看似缓慢,直到近一两百年,科技才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一骑绝尘,电话、飞机、火车这些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交通通讯工具,在过去简直是天方夜谭。那么,在这之前的人们,究竟都在忙些什么呢?这并不是说之前的人们“什么都没干”,恰恰相反,他们一直在忙碌,而且忙碌的内容.............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容易让人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各种画面。答案其实并不复杂,但要讲清楚为什么,咱们得拆解开来聊聊。核心答案:落地时,你会在原地。别怀疑,就是原地。无论你在火车上跳得有多高,滞空多久,等你双脚再次踏上地板时,你还是在之前跳起的位置。为什么会这样?这里面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概念:惯性。想.............
  • 回答
    .......
  • 回答
    在《冰与火之歌》的宏大叙事中,贵族收养其他贵族的孩子作为养子,绝非仅仅是出于情感上的考量,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动因,是维系家族利益、巩固权力、确保血脉延续的重要手段。这是一种复杂的战略布局,旨在最大化家族的资源与影响力。首先,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血脉延续与继承权的稳固。七国之中,子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