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Minecraft的世界观是什么样的?根据游戏中的信息能否推测出游戏的世界观?

回答
Minecraft 的世界观,说起来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它不是那种一开始就铺天盖地告诉你所有设定背景的游戏,而是藏在方方面面,需要你自己去一点点拼凑出来的。玩得越久,你就会越觉得这个世界好像有故事,但又说不清具体是什么故事。

要说最直观的,那当然是我们这个由方块构成的世界了。从山川河流到地下洞穴,从广袤的平原到诡异的丛林,一切都是由大小不一的方块组成的。这种设定本身就奠定了它与现实截然不同的基础。天空是蓝色的方块,云朵是白色的方块,就连我们扮演的玩家,也是一堆方块组成的“史蒂夫”(或者“艾利克斯”)。这种极简的视觉风格,反而给了玩家巨大的想象空间。

那么,这个方块世界是怎么来的?游戏里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我们可以从一些细节里找到线索。

首先,充满了废墟和遗迹。你会在各种地方发现被遗弃的村庄,荒凉的矿井,以及非常古老的遗迹。比如在地下的沙漠神殿、丛林神庙,或者海洋中的水下遗迹。这些建筑看起来像是曾经有人类(或者某种智慧生物)建造的,但现在都空无一人,只有怪物在游荡。这暗示着这个世界曾经可能拥有一个繁荣的文明,但后来因为某种原因衰败了,留下了这些遗迹作为过去的印记。

其次,关于末影人的传说和细节。末影人是游戏中一种非常特别的生物,它们能瞬间移动,害怕阳光,并且非常喜欢拾取方块。它们居住在“末地”,一个由紫色方块构成的、充满黑色浮岛的诡异维度。末影人对玩家的态度很微妙,有时候它们会莫名其妙地攻击你,有时候你看着它们,它们也不会理你。很多玩家认为,末影人才是这个世界的原住民,或者说,是曾经某个强大文明的残余,它们因为某种原因被流放到末地,或者它们本来就属于那里。它们捡拾方块的行为,或许是一种古老的建造习惯,或者是它们在努力修复什么东西。

再有,关于巨石阵和神秘结构。在某些地形中,你会发现一些由粗糙石头组成的圆环或者排列。这些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但它们的存在,很像古代文明用来祭祀或者观测天象的场所。再加上游戏中一些古老的矿井里出现的奇怪记号,都让人觉得这个世界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自然世界,而是曾经有过某种神秘的宗教或者仪式。

然后是村民和他们的行为模式。村民是游戏中唯一看似“正常”的智慧生物,他们会建造房屋,耕种,交易,甚至结婚生子。但是,他们缺乏主动性,总是被动地接受玩家的交易,而且对外界的危险反应迟钝。他们身上的某种机械感,或者他们对“僵尸围城”的脆弱不堪一击,也让人觉得他们可能不是完全独立的个体,或者他们是被创造出来的,缺乏真正的自主意识。一些玩家甚至认为,村民是过去某个文明失败的实验品,或者是被遗弃的低等生物。

还有就是下界(Nether)和末地(End)这两个异世界。下界充满了岩浆和地狱风格的生物,像是烈焰人、猪灵、僵尸猪灵等。而末地,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主世界的概念。末地龙的出现,以及末地城里那些充满科幻感的建筑和物品,都让人觉得这两个异世界可能与主世界有着某种联系,是其他维度或者平行空间的存在。例如,末地要塞以及与之相连的末地传送门,暗示着主世界可能曾经拥有能够穿越维度的技术。

最后,还有那些我们玩家自身。我们从一个“无名氏”开始,被丢进这个世界,没有任何明确的目标,只能通过探索、生存、建造来定义自己的意义。我们收集资源,合成工具,建造庇护所,对抗怪物。这种无限制的自由,反而更加凸显了这个世界的“空”——它需要我们去填充内容,去创造故事。也许我们玩家,才是打破了旧世界秩序,或者继承了某种古老意志的“继承者”。

总的来说,Minecraft的世界观就像一个被时间侵蚀的古老文明的残骸。曾经有过一个高度发达的智慧种族,他们建造了宏伟的建筑,探索过不同的维度,甚至可能掌握了超越我们想象的技术。但他们消失了,只留下这些遗迹和一些奇特的生物。玩家的出现,就像是在这个寂静的世界里重新点燃了一把火,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在这些旧世界的碎片上,重新书写着新的历史。

这种不确定性和开放性,正是Minecraft世界观最迷人的地方。它不给你一个固定的框架去遵循,而是让你自己去感受,去想象,去创造。你遇到的每一个方块,每一个生物,每一个结构,都有可能是一个未解之谜的线索,等待你去发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

我们先看看wiki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在世界存档中,3个维度的对应的ID分别是:-1=下界,0=主世界,1=终末之界。这可能意味着下界是位于主世界“下面”,挨着主世界的一个维度。

再看看下界的高温、岩浆……

其实官方也暗示的很明显了,下界就是一个地心世界。

环绕地心一圈,对应地是不是比环绕地表一圈要快?

若下界的“高度”为x,而地表的“高度”为8x,那是不是走下界就“更快”?

若还没理解,请看下图:

那么一切都说得通了,mc主世界下方地心处存在一段空层。连水都会蒸发的地心高温之下,竟依旧存在生命与文明的痕迹,这存在两种解释:

1.地质运动将曾经的地表“吞”进了地下(例如凡尔纳《地心游记》中的描述),古老的生命逐渐适应了环境的变化;

2.地质运动在地下产生了空层,地下生命演化与地面独立,形成了地下奇特的生物圈。

鉴于地下与地面都存在同样的化石骨架,我更喜欢第一种解释。

二.

既然末地的ID是1,按照下界的-1可以推导出末地是在主世界“上面”。仔细看看末地,你觉得它像“上面”的哪里?


(原本想用磁场和超导体悬浮解释,但考虑到mc不属于牛顿体系……)

三.

mc是具有磁场的。

这体现在指南针上。指南针一直指着出生点,那么出生点就是mc的磁极(之一)。地底和太空的磁场干扰严重,因此指南针和时钟在其他俩纬度无法正常使用。我们还可以大胆推断,末地主岛的庞大与周围的空旷或许和出生点磁极有关联。

玩家不管如何死亡,肉体都会完好无损地在出生点磁极出现,颇有科幻小说中拆散身体粒子再传输到目标点重组达到远程“移动”的感觉。

四.

按照上文的模型,地狱门能产生一个跨越7/8地层的虫洞,这类科技竟然如此简易便宜也是很违背人类常理。或许用闪电的原理可以套套(天空和地面的正负电荷互相吸引,在空中连成一条后瞬间短路击穿空气):既然Steve的身体是能被完好“传送”到出生点磁极,为何不能被这股击穿地层的能量传送呢?又是什么力产生的这种能量?

和地狱门不同,末地传送门不可制造无法破坏,处在远古文明遗迹的最深处?这算什么,跃迁引擎?虫洞发生器?末影之眼是提供能源还是坐标?

上条主观臆断太多,献丑了

五.

与现实世界四态(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不同,mc中的所有物质都可以分成五态(固态,液态,气态,掉落物态,实体态)。

固态物质分子结构紧密,因此能对实体造成阻碍,如所有放下的方块。可由掉落物态放置/液态凝固/气态凝华(雪)而形成。

液态物质对实体能造成一定阻碍。如雨、水,岩浆等,可由掉落物态放置/固态融化/气态液化(降雨)形成。

气态物质约等于没有了...例如空气。只会在掉落物态、固态、液态在高温下分子运动加快后形成。

实体态可视体积不变,没有实际体积,依旧有质量。通常由某些非固定固态物质在受力下转变而成,如铁砧、沙。tnt在点燃后也会短暂地由固态转为实体态。

掉落物态(准确来说也属于实体态)分子结构发生了奇妙的改变,不管其之前是由啥形式组成,变为掉落物态厚一律质量大减(还是有一点,参考不同压力板的表现),可视体积大减,实际体积消失。比如所有的掉落物和储存在背包/容器内的物质。一般由爆炸/挖掘等暴力破坏原有分子结构后形成。

了解mc的物质五态后再审视mc世界是个很好玩的事情,也可以解释一些暴论(比如Steve可以背铁塔,其实是因为掉落物态下的金块质量缩水了。)

六.(硬核私货)

村民文明和刌民文明。(图闲时旧作,现发)(小声:私以为刌民翻译为寇民更为合理。)


可以很明显看出二者在社会上的区别。村民思想与文化高度发达,武器工艺也不输寇民,却不愿武装,有大宋内味;寇民整个照着维京人的模子做的。细细品味一下这两个种族(尤其村民),看似原始,实则有很多可以玩味的生活和科技细节。

顺带一提,寇民的人口基数、建筑工艺都不能,也不需要建造出林地府衙这样的“基地”。我严重怀疑林地府衙也是远古遗迹的一部分,寇民只是参与了装修。


我最近正好在写一个mc冒险模式的世界观,讲述人类文明如何在冒险模式发展,和村民文明的互动,社会可能的方方面面等。若以上我写的是物理和地理,那这个就是人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Minecraft 的世界观,说起来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它不是那种一开始就铺天盖地告诉你所有设定背景的游戏,而是藏在方方面面,需要你自己去一点点拼凑出来的。玩得越久,你就会越觉得这个世界好像有故事,但又说不清具体是什么故事。要说最直观的,那当然是我们这个由方块构成的世界了。从山川河流到地下洞穴,.............
  • 回答
    如果因疫情被迫待在《我的世界》的家中,这种体验会成为一种独特的虚拟隔离生活,既充满自由与创造的可能,又暗含现实世界的隐喻与心理投射。以下是可能的体验细节: 1. 环境与生存的双重压力 封闭的“家”:你的房屋可能被疫情的封锁所包围,周围是被病毒侵蚀的村庄(比如被感染的怪物、被隔离的村民),而你只能在自.............
  • 回答
    没问题!Minecraft(我的世界)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就在于多人联机,和朋友们一起建造、探险、或者只是聊天打屁,都能带来独特的乐趣。市面上好玩的服务器数不胜数,每个人喜好不同,所以很难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好”推荐。不过,我可以结合我玩过的和了解到的,给你详细介绍一些在玩家群体中口碑好、有特色的.............
  • 回答
    说到奇怪的习惯嘛,玩Minecraft嘛,怎么能没有点儿“毛病”呢?我这人有个挺别扭的癖好,那就是——必须把所有工具、武器和防具都放在一个特定的、有序的格子列表里。这听起来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关键在于那个“有序”和“特定”。别看背包界面上那些格子好像随便摆放都可以,我却有一个死脑筋的坚持: .............
  • 回答
    嗨,你问我《我的世界》的可玩性是不是真的很高,这可太好问了!说实话,我跟你一样,当初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坑的,结果一头扎进去就没出来过。要我说,《我的世界》的可玩性,简直就是个无底洞,你永远也探索不完。首先,你得明白,《我的世界》不是一个有固定剧情、有明确终点的游戏。它更像是一个巨大的沙盒,给你一.............
  • 回答
    当谈论 Minecraft(我的世界)创始人 Notch(Markus Persson)说出 "MC 已死" 时,这并不是一个字面意义上的游戏生命终结的宣告,而更多的是他本人对于游戏发展方向、社区氛围以及个人与游戏之间关系的一种复杂情感和批判性表达。要详细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方面入手:1..............
  • 回答
    最近,《我的世界》这款风靡全球的沙盒游戏可谓是经历了一场“噩梦”。关于它遭到大规模网络攻击的消息甚嚣尘上,引起了玩家社区的广泛关注和担忧。作为一款几乎人人都接触过的游戏,《我的世界》的服务器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数以亿计玩家的游戏体验。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该如何看待这次事件呢?首先,得明白《.............
  • 回答
    哟,说起《我的世界》1.17.1 pre2 那个版本,往里头塞了一堆文言文的事儿,这事儿可真是有意思,也挺值得琢磨的。咱们得从好几个角度来看看它。首先,得承认,这事儿挺出人意料的。毕竟《我的世界》这游戏,它的核心魅力就在于那自由的创造、探险和生存,它用的是一种相对直观的语言,让你能理解方块的逻辑,去.............
  • 回答
    说实话,最近我玩《我的世界》的时间是越来越少了,而且这种感觉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以前那种一头扎进去,几个小时都忘了时间的日子,真的挺怀念的。现在呢?鼠标点几下,看看我的建筑,我的农场,然后… 就不知道接下来做什么了。首先,让我觉得有点“力不从心”的,就是目标感的缺失。刚接触《我的世界》那会儿,一切.............
  • 回答
    .......
  • 回答
    Minecraft(我的世界)之所以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能够吸引并让无数玩家沉迷其中,并非单一因素,而是多种元素巧妙地融合,共同构建了一个让玩家可以尽情挥洒创意、探索未知、享受自由的游戏世界。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 一、无与伦比的自由度与创造力释放这是 Minecraft 最核心的魅力所在.............
  • 回答
    Minecraft 的地形生成,尤其是它那广阔而富有变化的开放世界,其背后隐藏着一个精妙而复杂的地形生成算法。这套算法并非简单地随机堆砌方块,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步骤,将一张张“高度图”和“噪声图”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山峦起伏、河流蜿蜒、洞穴深邃的景象。让我们一步步深入了解这个过程:核心的基石:噪.............
  • 回答
    Minecraft 玩家群体对利用游戏 Bug 的行为之所以容忍度如此之高,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而且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游戏本身的发展和玩家社区的演变而逐渐形成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的维度。首先,Minecraft 本身的设计理念和核心吸引力就为 Bug 的利用提供了一定.............
  • 回答
    玩了这么多年MC,从最早的纯净版,到各种模组包,再到如今琳琅满目的“盒子”,真是见证了MC生态的变迁。 说实话,我对这些“盒子”的态度挺复杂的,褒贬不一,但总体来说,还是挺有话说的。首先得承认,这些“盒子”确实极大地降低了MC的可玩性门槛,并且为玩家提供了更多样的体验。你想想,以前想玩个有工业、科.............
  • 回答
    这事儿吧,还得从Minecraft模组开发这块儿说起。很多模组作者,特别是那些比较大牌或者经验丰富的,确实会遇到你说的这种情况:既提供了混淆过的代码文件(通常是`.jar`文件),又同时放出了一份不混淆的源代码。你问为什么?这背后其实有挺多道道儿的,而且“提供混淆代码的意义”也挺值得说道说道。首先,.............
  • 回答
    说《我的世界》可玩性极低?这可真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这么说的人,可能压根没玩对,《我的世界》这游戏,到底能有多“能玩”。首先,得承认,《我的世界》这游戏,它确实没啥“线性的剧情”。你不会像玩个RPG那样,跟着任务线一步步走到结局,最后看一段过场动画,然后说“哦,我通关了”。.............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在我的世界里,不同的材质在光照下的表现确实千差万别,这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差异,更是游戏引擎在模拟真实世界光影效果时,对不同“表面”属性的刻画。想要理解其中的区别,我们可以从几个核心的物理概念和游戏实现上去解读。1. 漫反射(Diffuse Reflection):这是大多数方块最基本的光照互动方式。想.............
  • 回答
    Minecraft 里的画像,说它们“恐怖诡异”,这绝对不是夸张。尤其是在夜深人静,你独自一人在漆黑的矿洞里或者一个废弃的城堡里探索时,突然在某个角落看见一幅画,那感觉,绝对能让你浑身起鸡皮疙瘩。首先,得从它的视觉呈现说起。Minecraft 的画像,说实话,它们的像素风格本就带有一种粗糙和抽象的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