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写论文没有头绪怎么办?

回答
写论文没头绪,这实在是太常见了,我以前也经历过,那种感觉就像站在一片迷雾里,知道有个目标,但怎么也找不到方向。别急,我们一步步来,就像解一道复杂的数学题,先从最简单的部分入手。

首先,我们得明白,“没头绪”是因为我们还没把问题拆解开,或者把所有零散的想法串联起来。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 “梳理”。

第一步:回到源头——理解任务和题目

听起来有点老生常谈,但这是最关键的。

彻底弄懂论文的要求: 仔细阅读导师给的论文题目、格式要求、字数限制、截止日期,以及任何相关的指导材料。有没有特定的研究方法?是否需要包含某些理论?是否需要引用特定数量的文献?把这些“硬性规定”牢牢记在心里。
拆解论文题目: 题目里有什么关键词?这些词语的含义是什么?题目是在问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是要求分析、论证、比较、还是提出建议?
思考题目的“边界”: 这个题目允许我往哪个方向拓展?有没有什么是我需要避开的?比如,如果题目是“论述气候变化对某区域农业的影响”,那你是侧重于影响的机制、具体的应对措施,还是历史的演变?把这个“边界”划清楚,可以避免跑题。

第二步:搜集信息与初步构思

别急着写,我们需要先填满这个“脑子里的黑匣子”。

广泛阅读相关文献: 这是最重要的环节。别怕读得多,先从核心文献、综述性文章、教材入手,了解你研究领域的大致框架和主要争议点。
关键词搜索: 利用学校图书馆的数据库(如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Scopus 等),输入你题目中的关键词进行搜索。
追溯文献: 当你找到一篇很重要的文章时,看看它的参考文献列表,那些被引用的文献也很可能是你需要阅读的。同时,看看别人是怎么引用这篇重要文献的,这能帮你了解这篇文献在整个研究领域的地位和影响。
做笔记,但要“聪明”地做: 不要一篇一篇地精读,先扫读,看摘要、引言和结论。如果觉得相关,再仔细阅读,并记录下关键信息、核心观点、作者的论证思路、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你自己的一些初步想法。
头脑风暴与思维导图:
自由联想: 把所有与题目相关的想法、概念、例子、问题都写下来,无论多离谱。可以写在纸上、电脑文档里,甚至画在白板上。
思维导图: 把你的主题放在中心,然后围绕它画出相关的子主题、概念、例子、问题等。这种可视化工具能帮助你看到不同想法之间的联系,也能让你发现遗漏的点。
“问题列表”: 在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你会产生很多问题。把这些问题写下来,这些问题往往是你论文的核心内容。比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哪些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的优缺点是什么?”

第三步:提炼核心论点与搭建框架(这个最重要!)

有了材料和初步想法,现在要把它们变成一个有逻辑的“骨架”。

明确你的“核心论点”(Thesis Statement): 这是你整篇论文想要表达的最核心、最独特的观点。它应该是清晰、具体、可论证的。一个好的论点就像论文的“灵魂”,贯穿全文。
思考:你希望通过这篇论文证明什么?你的研究想要回答什么问题?你的独特见解是什么?
例子: 如果题目是“论述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你的论点可以是:“虽然社交媒体为青少年提供了社交互动和信息获取的平台,但其过度使用和不当内容暴露,正显著加剧青少年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引导。”
设计论文大纲(Outline): 这是论文的“地图”,规划了你将如何一步步展开你的论点。一个清晰的大纲能让你写作时有条不紊,不易跑题。
经典结构(可以根据你的学科调整):
引言 (Introduction):
背景介绍:引出你的研究领域或现象。
问题陈述:点明你要研究的具体问题。
研究意义/价值:说明你的研究为什么重要。
核心论点:清晰地陈述你的主要观点。
论文结构:简要介绍接下来的章节内容。
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梳理前人的研究:介绍与你的主题相关的现有研究,指出它们的贡献和局限性。
找到研究的“空白”:通过回顾文献,指出你的研究将填补哪些现有研究的不足。
研究方法 (Methodology): (如果需要)
详细说明你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案例分析、实验等)。
解释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
描述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过程。
结果与分析 (Results and Analysis):
呈现你的研究发现。
对这些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并与你的核心论点联系起来。
解释你的发现意味着什么。
讨论 (Discussion):
更深入地解读你的研究结果。
将你的发现与文献综述中的研究进行比较。
讨论你的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指出你的研究的局限性。
结论 (Conclusion):
总结你的主要发现和论点。
重申研究的意义。
提出未来研究的建议或展望。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按照规定的格式列出所有引用的文献。
附录 (Appendices): (如果需要)
细化大纲: 在每个主要章节下,列出更具体的子要点。例如,在“结果与分析”下,你可以列出“数据统计结果”、“案例分析一”、“案例分析二”等。

第四步:开始写作,但别追求完美

现在是时候把想法变成文字了,但记住,第一稿的目的不是“完美”,而是“完成”。

从你最熟悉或最有灵感的部分开始: 不一定非要从引言开始。如果你对某个章节最有想法,那就先写那个章节。这样更容易进入状态。
按照大纲写作: 以大纲为指引,一个点一个点地写。不要害怕中间卡壳,可以先写一个“占位符”,比如“[此处需要解释XX概念]”,然后继续往下写。
专注于内容而非语言: 在第一稿中,先确保你有足够的内容来支撑你的论点。语法、措辞、流畅性可以在后面修改。
适时参考文献: 引用文献时,直接在文本中插入引用标记,方便之后统一整理参考文献列表。

第五步:修改与润色(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写作不是一次性的任务,而是反复打磨的过程。

初步审阅: 完成初稿后,先放一放,隔一段时间再看。这时你会更容易发现明显的逻辑问题、遗漏或不清晰的地方。
检查逻辑和论证: 你的论点是否清晰?每个段落的论证是否充分?段落之间的过渡是否自然?你的证据是否支持你的论点?
检查结构和流畅性: 大纲是否得到了很好的执行?段落是否太长或太短?句子是否过于复杂或冗余?
语言和表达: 检查语法、拼写、标点错误。选择更准确、更专业的词汇。确保行文流畅、易于理解。
请他人审阅: 如果可能,请同学、朋友或导师帮忙审阅。旁观者清,他们可能会发现你忽略的问题。
反复修改: 这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可能需要进行多次修改和润色。

一些实用的“小技巧”和心态调整:

分解任务: 如果论文很大,把它分解成更小的、可管理的部分。比如,今天完成文献综述的框架,明天写引言,后天写第一个论证段落。
创造写作环境: 找一个安静、不容易被打扰的地方。关闭社交媒体通知,避免分心。
给自己设定小目标: 完成一个部分、写够一定的字数,给自己一点小奖励。
不要完美主义: 记住,“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尤其是在初稿阶段。先写出来,再逐步完善。
与导师沟通: 如果真的非常迷茫,不要害怕向导师寻求帮助。他们经验丰富,可以给你最直接的指导。可以带上你的初步想法或大纲,与导师讨论。
记录“灵感火花”: 很多时候,灵感会在不经意间闪现。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或用手机备忘录,记录下任何与论文相关的想法。

写论文就像爬山,一开始可能看不到顶,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总会到达。最重要的就是开始行动,并且不断调整你的方向和策略。祝你写作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近正巧在辅导一个师弟在写硕士毕业论文,真的是拖延症太严重了,但是我逼着他每天都要写够1000字,最近也算是写到了1万8千字,虽然才写完一半吧,但至少算是行动起来了,能看到希望了!

我认为这位师弟除了拖延症之外,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跟导师沟通不畅的!自顾自的写,写完之后再发给导师看,导师看完之后都傻眼了,跟自己的想法完全不一样,打回去重新写时间又不够了!然后就想着把导师架在火上烤,将导师一军,逼导师一把,导师不同意就说导师是渣导!

如果你了解大环境的话,你知道硕士博士的学位论文现在查的有多严!是要真被教育部打回来了,可不是说改一改再交的问题!导师停招+扣津贴,学院几年内不能评优,甚至是学校几年内不能评优!本着谁的学生谁负责的原则,我想问哪个导师会放过漏洞百出的论文,这不是自毁前途嘛!你拿了offer,延期毕业就作废了,我放了你,我自己的饭碗都不保了!所以我还是劝各位师弟师妹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说实话这样真的很幼稚!

我自己结合自己的经验,觉得写大论文有三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大论文写作前的定提纲;二是关键章节写作环节;三是初稿写完及外审/答辩意见回来之后的修改环节。下面我们就分开讲一下!

一、定提纲环节

我个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环节,但往往被很多师弟师妹们忽略。有句老话说:“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大论文方向一上来就错了,不合导师的心意,那你越努力就离既定目标越远!而这一部分是你要跟导师进行反复切磋打磨的,至少要提前半年跟导师沟通,并且是主动去找导师沟通,我建议是至少对接三轮,大纲最好定到4级标题,最不济也要定到3级标题!

另外,如果你不想毕业环节有太多波折的话,我建议你不要等着老师帮你把框架搭好,把肉喂到你嘴边。正确的做法是你自己先把框架搭好,跟导师讨论,如果导师要改框架,你又不想改,你要极力的说服导师框架不改。因为一旦要改,你的工作量一定会增加,特别是补试验,真的很麻烦!

所以在跟导师讨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坚守底线,不能导师说怎么改就怎么改,有些东西不能改,有些东西不需要添加,那就要明确的跟导师讲清楚。不要干敢怒不敢言,表面上答应,背后里又不干,还骂导师的事情!

具体到与导师沟通的实操方面,我想讲讲我的套路:

①提纲打印两份,一份给导师,一份你自己照着讲!

②照着提纲一条一条讲你的思路,如果这其中导师要打断,你可以主动示弱礼貌地的跟他说“老师,您看让我先讲完可以吗?我这个脑子不太好使,我怕把重要的给落下”,我个人觉得除了极少数的渣导之外,这点礼貌导师肯定是有的!为什么要这么做?第一,就是提高效率防止导师跑题,你一定要拽住他的牛鼻子,先不要让他发挥!第二,有些导师临时起意的问题可能等你讲完他就忘了,这样你不就能少一些工作量嘛!

③讲完之后就等着导师发表意见,然后你就记笔记,并且同时时不时抬头跟他眼神交流,表现出思索、疑惑、豁然开朗等表情,在辅以“我怎么没想到呢!”“这样一改逻辑就通顺了”“这样一来就清晰多了”等附和之语!记住即使装也要装出来!为什么要附和,说实话是用一种非常有礼貌,他自我感觉非常舒服的方式打断他,因为你不打断他他就会一直发挥下去,你要任他发挥下去,你可能延期一年都做不完!

④边记边总结,等导师发表完意见之后,你的总结时刻就来了!一条一条复述导师的修改意见,这其中有个技巧,导师让你改你不想改的地方,你可以故意遗漏不说,如果是重要的点,导师一定会提醒你加上,然后你再道个歉“实在不好意思,我记落下了,赶紧补上”,那这种就是硬着头皮也要改的地方,因为这属于导师非常坚持的点!如果你复述完之后,导师也没提,那就是不重要的点儿,那就不用再费精力改了!

⑤最后一点非常重要,针对导师的意见,给出你修改的主要思路及方法,一定要细化,一定要落地,永远不能落地的意见都是耍流氓!一定是一条一条的过,并争得导师同意,他不同意又给不出意见的,可以标记上!下次讨论再抛出来,抛出问题的同时你给出2-3个解决方案,让导师选!

⑥结束完谈话后,马上总结出文字版,重点纪录⑤中所提到的修改策略,同时发导师微信和邮箱!记住一定要快!谈话后一个小时内就发!导师回不回都无所谓!这就叫锁定证据,防止导师出尔反尔!

如此以来沟通3-4次,把大论文各章节的细节都定下来,并且留痕!一定留痕!很少有导师会自己打自己的脸!

二、关键章节写作

我说的关键章节就是除了绪论、试验方法介绍、模型介绍以及结论之外的所有章节,对应小论文的Results and Discussion章节!

每写完一章,做好PPT,找导师去讲!有点儿类似于我之前所说的去找导师讲小论文一样!为什么是用PPT,一是提高效率,二是增强沉浸感!你要把你的PPT讲好,说白了把你的故事讲好,争取把你导师绕进去,只要他绕进去了,他提的修改意见就越少!

跟定提纲一样,对于导师的修改意见反复确认后,解决方法一定要落地!并且做好留痕处理!

三、初稿写完及外审/答辩后修改

博士论文无论是初稿还是送审后,肯定是需要修改的,所以要直面导师或者评审专家的意见,但是怎么改我个人觉得是有技巧的,下面我分享一下我的做法:

大论文初稿写完,在发给导师电子版的同时,一定尽早打印装订至少2份交给导师,这样他可以办公室一本、家里放一本,不建议只给导师电子版,很影响看论文的效率。

如果你是找我的意见,每章写完之后都进行汇报的话,导师对大论文的修改意见应该不会太多!所以提出的一切建议,一定要虚心接受,如果出现了跟之前导师的意见相矛盾的地方,之前的留痕文件就派上用处了!并不是拿来要挟导师,而是给导师提个醒,我之前都是按照您的写的,您这次提出相矛盾的修改意见是不是再考虑一下!

即使被折腾了,也要忍住,即使你心里面不服,你也要表面上表现的非常非常的尊重,大论文让不让你送审,让不让你答辩,可以说完全是导师说的算。所以您说怎么改就怎么改,并且继续留痕!

接下来我说一下针对导师或专家提出的意见怎么修改?首先必须要做的是针对导师提出每条修改意见,制定可落地的修改意见,再次强调一定是可落地,并且逐条跟导师去核对,有困难的、做不到的话一定要跟导师讲明,看导师的反馈。导师如果是个明白人他不会逼你的,但有一些渣导,明知道你做不出来,但是还是以毕不了业为由要挟你,为的是最后压榨一下你。

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不要慌,不要内心崩溃,不要顶撞导师,这一段时间你就埋头在试验室里,早出晚归,装作非常努力的样子,再有点儿眼力见,各种帮导师和师兄师姐的忙,总之就是让外人看来你非常的拼命,经常跟导师汇报进展,营造出一种“按照您说的都做了,但是都不成功,怎么做都不行”的感觉,目的就是让导师无话可说,让他自己感觉到尴尬,就是你指导的方法都不管用,是你导师自己水平不行,总之就是表现出一种很无奈,恨导师不成钢的感觉。因为在高校里,能力越差的导师越好面子,他顾忌面子他也不会太为难你,传出去他指导水平不行,他就没法继续混下去了。但是这个过程有一个核心的要素就是,一定不能让导师挑出你态度上的问题,一定要把最后做不出来的原因全推到导师指导能力不行上。

以上就是我在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总结的小套路!核心就是实现大论文写作过程中与导师的全程捆绑!造成一种“我全程都是听你指导,你让我怎么写我就怎么写”的假象,而实际是自己提出几条你有把我的路,你再旁敲侧击的让忽悠他选择一条你最有把握的路!这就是最高境界!

希望以上的分享会帮助到写大论文的师弟师妹们!祝一切顺利!

最后放一个大论文写作教程!



我是正男 @工藤正男 ,一个多读了几年书的博士,你的点赞、收藏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写论文没头绪,这实在是太常见了,我以前也经历过,那种感觉就像站在一片迷雾里,知道有个目标,但怎么也找不到方向。别急,我们一步步来,就像解一道复杂的数学题,先从最简单的部分入手。首先,我们得明白,“没头绪”是因为我们还没把问题拆解开,或者把所有零散的想法串联起来。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 “梳理”.............
  • 回答
    没写过论文,初次尝试?别担心,这绝对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达成的目标。就像学习任何一项新技能一样,写论文也有其内在的逻辑和步骤。我会尽量详细地跟你讲清楚,让你感觉这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分享心得,而不是一份冰冷的指南。首先,放下“写论文很难”的心理包袱。 很多时候,我们对未知的事物会产生畏惧。但论.............
  • 回答
    许多大学生在开始撰写论文时,确实会感到迷茫,因为他们可能之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论文写作训练。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法写出优秀的论文。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并通过实践不断提升。以下是为没有经过论文写作训练的大学生提供的详细指南,旨在帮助你们一步步完成高质量的论文:第一阶段:理解论文和准备工作1. 理.............
  • 回答
    没有导师的指导,研究生要想在文献阅读、提出创见和撰写论文这几项关键的研究活动上取得进展,确实需要付出更多的主动性和系统性的努力。这就像是在一片陌生的森林里独自探险,你不仅要找到路,还要能认识并利用这里的资源。下面我将从这三个方面,尽可能详尽地为你拆解每一步该如何去做,尽量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位过来人,或.............
  • 回答
    谯周的《仇国论》之所以没有受到惩罚,甚至在当时获得了某种程度的认可,这背后有多重原因交织作用,需要我们从谯周的个人处境、文章的创作背景、当时的政治环境以及文章本身的特点来详细分析。一、 谯周的个人地位与声望:谯周是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学者,以博学多才著称,尤其在经学、史学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他曾为蜀汉.............
  • 回答
    写论文找参考文献,是整个学术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步。它不仅是为了支撑你的观点、论证你的逻辑,更是为了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避免重复造轮子,并向读者展示你的研究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基础之上的。那么,如何系统、高效地找到高质量的参考文献呢?下面我将为你一一详解。一、 理解参考文献的“用处”,才能更好地.............
  • 回答
    论文写作中,二次引用(或称间接引用、二手引用)是指你引用了某位作者的观点,而这位作者的观点是你从另一位作者的作品中了解到的,而非直接阅读原文。这种情况在研究中时有发生,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年代久远、难以找到原始文献,或者被广泛引用的经典观点时。正确标注二次引用,既是对原作者和间接引文作者的尊重,也是学术.............
  • 回答
    写论文时,面对海量且信息庞杂的文献,确实是许多研究者头疼的问题。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从中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并且快速高效地进行阅读,这门学问可是相当讲究的。我来和你详细聊聊,如何在“书山”里“点石成金”,让你的阅读事半功倍。一、 明确阅读目标:找准“靶子”,事半功倍在正式开始翻阅文献之前,最重.............
  • 回答
    撰写一篇严谨的学术论文,搜寻高质量的引用资源至关重要。你需要的不仅是信息,更是那些经过同行评审、具有学术严谨性的内容。幸运的是,网络上存在着许多宝贵的资源库,可以为你的论文添砖加瓦。首先,学术搜索引擎是你的首选之地。这些搜索引擎并非普通的网络爬虫,它们专门索引和整理学术文献。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 Go.............
  • 回答
    看到你对敏感性分析的困惑,别急,我来帮你梳理一下,让你明白这东西到底是个啥,以及怎么把它用起来。这玩意儿听起来有点高大上,但其实核心逻辑挺接地气的。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事儿:敏感性分析,说白了就是看看你的“结果”对“输入”有多敏感。打个比方,你今天做一道菜,比如番茄炒蛋。这道菜的味道(结果)肯定跟番.............
  • 回答
    写论文难,还是改论文难?这个问题,相信无数在学术道路上摸爬滚打过的朋友们都有过深刻的体会。在我看来,这二者各有千秋,却又常常难分伯仲,并且一个比另一个更甚,全看你处于哪个阶段,以及你的论文处于什么状态。初期的“写”:是开疆辟土的激动与挣扎写论文,尤其是开题、搜集资料、构建框架的初期,感觉就像是在一片.............
  • 回答
    论文,这个词语本身就足以让不少人皱起眉头。写论文痛苦吗?这恐怕是一个毋庸置疑的问题,但其中的“痛苦”究竟是怎样的滋味,却很少有人能描绘得细致入微。它不是那种皮肉之苦,也不是突如其来的剧痛,而是一种绵长、纠结、甚至带着点无力的折磨。首先,痛苦的源头往往在于“无从下手”。当老师布置下论文题目时,很多人脑.............
  • 回答
    在撰写论文或调研报告时,准确识别和清晰梳理影响因素,是整个研究的基石。这不仅决定了你对问题本质的理解深度,也直接影响到你结论的说服力和可行性。这部分工作就像是在一片迷雾中探寻方向,需要系统的方法和细致的观察。下面我将为你详细讲述如何进行影响因素的识别和梳理,并就如何“写”这部分内容给出指导,力求让你.............
  • 回答
    好的,写论文时使用“命题”(Proposition)、“引理”(Lemma)和“定理”(Theorem)这几个术语,它们都用来陈述数学上或逻辑上的真理,但它们的侧重点、作用以及在论证结构中的位置是有区别的。理解这些区别,不仅能让你更准确地表达你的思想,也能让你的论文条理更清晰,更易于读者理解。我会尽.............
  • 回答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确实发掘了一些“神乎其神”的网站,它们极大地提升了我的研究效率和论文质量。这些网站涵盖了文献检索、数据分析、写作辅助、甚至创意激发等多个方面。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其中几个对我帮助最大的网站,并尽可能细致地描述它们的神奇之处:1. 文献检索与阅读的“终极利器”:Google Scho.............
  • 回答
    在撰写学术论文的过程中,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并非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而是整个学术体系赖以运转的基石。它不仅仅是“为了规范”,更深刻地体现了学术的严谨性、传承性以及社会责任。如果我必须解释清楚为何如此重要,那我会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尊重原创,维护学术诚信的根本。你想想看,一项研究成果的诞生,往往.............
  • 回答
    Steam 上最近上架了一款名为《星礼研究所》的“写论文模拟器”,宣称能够模拟真实的科研体验。那么,这款游戏究竟能不能让玩家感受到“做科研”的滋味?我尝试深入了解了一下,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同时也尽量避免那种一看就是AI写出来的生硬感。首先,咱们得明白,科研这东西,它绝对不是“写论文”三个字就.............
  • 回答
    写论文时必须列出相关文献及参考资料,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惯例,更是学术研究的基石和核心要求。如果把它比作搭一座楼,文献就是你用来建造这栋楼的砖瓦、钢筋,没有它们,你的“楼”就无法稳固地矗立,更无法与他人交流。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的维度,详细解释为什么这一环节如此重要,并力求语言自然、贴近真实研究者的思考.............
  • 回答
    在撰写神经网络研究论文时,关于在训练多个 epoch 后选取最佳 epoch 的结果来呈现,这是一个常见但需要审慎处理的问题。简单地选取最佳 epoch 固然能够展示出模型最优的性能,但在学术写作中,这种做法需要明确的论证和合理的解释,否则可能会被视为有失严谨,甚至存在数据上的“优化”倾向。让我们从.............
  • 回答
    明朝,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充满变革的时代,其留给后人的研究素材可谓浩如烟海,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还是社会生活、对外关系,都蕴含着无数值得深入挖掘的论文课题。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展开,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灵感,让您的研究既有深度又不失新意。 一、 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影响明朝的政治制度是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