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回答从具体的“技”上说了怎么独立开展课题。
我的课题方向,解决方案,数据分析,都自己搞定,也来说下我的看法。
一.选课题方向:
我是自己选课题方向,因为组里老板给的课题都不靠谱,我不想做。恰逢组里开准备开新方向申经费,我就成了吃螃蟹的人。
这里涉及到如何判断选的课题是否靠谱。
课题靠谱有这么几点:
1. 实验的可实施性:
这个课题需要哪些实验技术,确定自己能搞定实验。
2. 课题实验跨度是否太长:
整个实验确保3年内可以搞定,往往预估三年,实则要五年,为了按期毕业,一定不要投身无底洞课题。
有个八卦,爱因斯坦就是个烂导师,晚年被普林斯顿开掉博导资格。爱因斯坦数学功底其实不高,相对论只给出算法,具体证明都是一帮数学家帮他解决的,给个idea,不管好不好证,别人能帮他搞定,这让他养成了好高骛远的坏习惯。
晚年他给的课题,idea很好,但学生做了很久发现搞不定,只能找校方投诉他,把他开掉了。
还好学生投诉了,有些课题至今都没证出来。
当然,天朝投诉肯定没用,要告诫自己不要乱入坑。
3. 课题的价值是否值得投入:
确定操作层面上没问题后,再判断课题重要程度。
对学生来说,毕业是最重要的,要保证课题能做。
其次再保证课题重要。
研究一个不重要的问题,你用了5年。
研究一个重要问题,你也用5年,精力花得一样多。
为什么不选个能做又重要的课题呢?
要学会判断用什么实验,实验花多少时间,课题重不重要,就要会做实验,也会读文献。
但新生往往没有这些能力。
走个捷径,可以找实验室所有靠谱的高年级学生,帮你分析上面这些问题。
当然,如果你有基础,自己能判断更好。
二.课题如何实施:
确定课题后,大致怎么解决问题,通过读文献并和别人讨论后,应该也有所规划了。
下面就到了课题实施环节,两点:
1. 有人会这实验,最好请人教。
2. 没人有空教,自己摸索,最好能找到会的人帮你做trouble shooting。
我的实验,很多都找不到会的人教,虽然最后自己都搞定了,但过程很耗时。
得到的经验教训:
1. 学会读protocol,学会读文献,了解每个步骤的原理。但不要尽信文献,有些地方是错的。
2. 不要觉得直面困难才能成长,逆境能教会你的,顺境也能教会你,顺境还能把你教得更好,更系统。
要学会读protocol,学会查文献。
更要学会找人。
会读,会做,基本上大体问题都能搞定了。
还有一点,我自己做得不好:
独立做课题的你,如何处理和导师关系。
三.独立做课题,也要学会处理导师关系:
虽然你自己选课题做课题,感觉很独立,但你所用到的实验资源,你需要找来帮你的人,都和老板有关。
老板越了解你课题,越有参与感,也就越容易在你课题中投入资源。要建立你和老板间的黏性。
但是,既然老板让你自己找课题,或者你自己找课题,就意味这老板很可能不了解你的课题方向。
他越参与你课题,就越可能提意见。
在他不一定懂你课题的基础上,要学会甄别他意见对不对。
总而言之,让他参与,为了更好借用资源。
让他少参与,为了别让他提馊主意。
这个度还挺难把握,自己珍重。
四.独立做课题的心理建设:
自己独立做,往往在遇到问题时,会产生不满:为什么别人都是现成的东西拿来做,我就要拼死拼活?
每当想起这,就要想想你当初为什么独立做课题。
因为老板没课题,让你自己找?
还是因为你觉得老板课题不靠谱,你才自己找?
两种都说明一点:你选错了老板。
PhD和博后不同。
一直觉得PhD就像你的第一份工作,最好找大公司,不需要多有挑战性,把你当螺丝塞到公司某个环节中,固定有产出。 在大公司里,你不一定能发挥个性。但你能学会做事的规矩,了解一个成熟系统的运作。
等你系统培养好了,再去小公司做事,更好发挥自己能动性,全面规划一个公司的运营,有更大的舞台。这就是博后。
PhD老板让你独立做课题,那就是你一毕业就进入了小公司模式,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合适。
当然,也有人在本科就训练得相当系统,等于实习期就掌握大公司运作的所有规矩,确实博士阶段就能独当一面。毕竟这类是少数。
你现在既然觉得独立做课题无从下手,那你就选错老板了。
怎么办?
成年人都要给自己的选择负责,对吧?
不要怪体制问题,不要怪老板问题,自己没选好老板,那就要承担责任。
这样想想,努力努力也就过去了。
独立做课题,就不能有怨气。
基本上,搞定这些,就能独立做课题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