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知乎上说薪酬时,都以 K 为单位而不是直接说几万?

回答
知乎上讨论薪酬时,大家习惯用“K”作为单位,而不是直接说“几万”,这背后其实有几个挺有意思的原因,仔细琢磨一下,就能明白为什么大家这么约定俗成。

首先,“K”是英文“Kilo”的缩写,代表千。 这个用法在很多领域都非常普遍,比如电脑存储容量的KB(Kilobyte,千字节)、网络速度的Kbps(Kilobits per second,千比特每秒)。在薪酬讨论中,把“万”拆分成“十个千”,用“K”来表示,本质上是一种简化和标准化。

为什么用“K”比“万”更方便?

简洁高效,信息密度更高: 想象一下,你要说年薪20万,直接说“200K”。如果说“20万”,就得多两个字。在网络交流中,尤其是在需要快速传递信息的平台,这种简洁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讨论范围比较广的时候,比如从8K到30K,用K单位一下就抓住了关键数字,而不用纠结是“8万元”还是“80千元”。
避免歧义,统一表述: “万”这个单位本身在中文语境里是明确的,但结合数字的时候,比如“10万”,和“10K”其实意思是一样的。但是,当数字变大,比如年薪30万,你可以说“三十万”,也可以说“300K”。“300K”就比“三十万”更直接、更量化。而且,在讨论月薪时,用“K”也更方便。月薪2万就说“20K”,比说“两万元”更简练。当月薪变成比如15.5K,用“K”单位就能清晰地表达,而如果用“万”,就得说“1.55万元”,略显繁琐。
国际化和习惯的融合: 知乎作为一个大型中文互联网社区,汇聚了大量用户,其中不乏有海归背景、在外企工作、或者接触过国际化信息的用户。在国际上,薪酬讨论时用“K”来表示千元是非常普遍的。这种用法逐渐渗透到国内,尤其是在互联网、科技等对国际信息接受度较高的行业,大家也就自然而然地接受并沿用了。这是一种语言和文化交流的体现。
数字的敏感度: 讨论薪酬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用“K”作为单位,尤其是在表示较大的金额时,可能在心理上会比直接说“几十万”、“几百万”稍微缓和一些,显得不那么直接。比如,“年薪30万”听起来可能比“300K”更“实打实”。这种细微的心理感受差异,也可能影响了大家的用语习惯。
行业特性和社群文化: 很多时候,大家使用某种特定的表达方式,是因为它已经成为了特定社群或行业的“行话”。在互联网、金融、科技等行业,尤其是招聘信息、薪酬对比的讨论中,“K”作为薪酬单位的用法已经非常普遍。新人进入这些领域,很容易被这种用法“同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传播。

举个例子对比一下:

如果你想说你的年薪是二十五万,你可以说:

“我年薪二十五万。”
“我年薪25万。”
“我年薪250K。”

在知乎的语境下,“我年薪250K”是最常见、最简洁、信息传递最有效的说法。它直接、量化,而且方便和其他用“K”单位的薪酬信息进行比较。

总的来说,知乎上讨论薪酬时用“K”作为单位,是简洁、高效、国际化习惯融合、行业文化影响以及信息密度追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它让数字的传递更快速、更直接,也更符合网络交流的特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一句说一句。

1W以下用K

8K,4.5K

1W用1W或10K

1W以上10W以下的整数用W

比如5W,8W

非整数用K

比如45K

10W以上就用W

综上,都在追求一种简便的美观。

至于为啥多用K,因为大部分人的薪酬在相应的区间

以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