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做到任意一条的话,那么有的是猎头来挖。
如果你一条都做不到,那么你的经验和能力体现在哪里呢?
看问题要综合全面地看。
站在“40岁管理者”的角度,确实觉得自己经验丰富,年富力强。所以对于去别的企业求职,踌躇满志,信心百倍。
但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呢?抛出一个岗位,前来面试的人并不在少数,即使是“管理层岗位”,那么算上社会招聘以及猎头推荐,也得有个十来个人面试吧?
那么作为一个“40岁管理者”,你如何保证,你能够在这些竞争者中胜出?
我也曾经从事过一段时间的HR职位,与不少35-45岁的求职者聊过。一个比较残酷的事实就是,除了专业技术,别的经验不怎么值钱。
尤其是,管理经验。
与其说我们在交谈的过程中会了解对方的管理经验,不如说我们一直在观察他的为人处世和谈吐举止。因为任何企业管理,到最后落到实处都是与人打交道。在A企业的经验并不能全盘移植到B企业,从结构到文化都不尽相同,怎么能混为一谈?
但是另一个更残酷的事实就是,不少35+的求职者都会强调自己“经验丰富”。尤其是一些中年男性求职者(没有打拳的意思,只是单纯说这个群体比例会较高),他们往往会对自己的“经验丰富”引以为傲并夸夸其谈。而问起对现在一些新事物的见解时,他们则会表示没什么接触。
所以,这就是问题所在。
企业不会拒绝一个经验丰富能力强大并且与时俱进愿意学习的员工,无论他30+还是40+,甚至50+,也并不是不可。我当时就发过offer给一位48岁的大叔,他面试的是以技术为主的管理岗位。在面试中,他并没有同期面试者那种觉得自己奇货可居的倨傲感,而是相当谦逊地客观阐述自己经手过的几个大项目,其中不乏X车集团或者XX重工这样的企业。而且尤其难得的是,面对我们几个90后同事,大叔并没有任何求职心切的低声下气或者是面对年轻人的好为人师,而是很平和大方地与我们交流,姿态轻松而平等。如果不看脸的话,那么我们的感觉就是在跟同龄人交流。
所以大叔后来一路绿灯过了一面二面三面,最终跟老大面谈的时候估计老大也觉得聊得投缘,直接就通知我发offer(其实我们对那个岗位的年龄要求理论上是不超过45岁,但是当时实在是找不好人,所以适当地放宽了一些)。
我觉得这件事情就挺能说明问题的。
作为求职者,你得先了解企业要什么,而不是你自己有什么。
这说到底就是市场供需的关系。
哪怕你的管理经验再丰富,如果落不到实处,对企业来说也毫无用处。这就像拉着一车香蕉,你非得卖给要苹果的客人,还说这俩营养价值差不多,那能行吗?起码你也去找个要芭蕉的啊。
思考事物本质是一种学习方式,持续分享接地气的知识观点,欢迎关注 @不正经的图个拉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