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件小事看民众对国共战斗力的判断:
家乡豫北。45年日本投降后国军进驻。46年党在解放区开始土改。家乡作为国统区。居然如惊弓之鸟般发生了疯狂的土地抛售。甚至有自觉土改,拿地契白送给农民的。要知道这时恶性通胀已经很严重了,土地是唯一能保值的资产。地主居然宁肯倾家荡产也不敢要,可见民众对国军和国府的信心低到什么程度。本应作为国军依靠根基的地主,居然用行动支持远在天边的共产党。
这说明什么:民众对国军的未来没有任何信心。因为民众对谁对谁错,其实远没有对谁输谁赢的关注度高。
这个故事的结局非常的黑色幽默。由于地价极低也无人敢接。结果建国后划成分。地主都是一辈子没过几亩地,不闻时事,老实巴交的农民。。。。。
2016.11.20
竟然磨着磨着破了3k赞。。。。。。。
竟然获得了@通吃岛岛主 @李少荃 这些大V 得赞同。。。。。实在是受宠若惊。。。
感谢各位朋友赞助的买书钱。。。。。
在这里得和朋友们道个歉,这几个月在读研的过程中发生了各种曲折和不愉快的经历,整个人
算是焦头烂额完全没有时间对这个回忆录做更多的解读。
粗略算算,这个坑估计是要以年为单位了。。。。。
实在是非常抱歉。。。。。
趁着三个月的假期,回国尽量加快填坑的进度。。。。
姑且提一下明年下半年的开坑计划:
河南の会戦 (1967年) (戦史叢書)
湖南の会戦 (1968年) (戦史叢書)
PS:评论区的各种观点我不做任何评论,首先我只是把人家说的话发你过来,对错与否不予置评。其次,随着我接触资料的增加我越来越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明白,也就不敢对评论区的各种主张提出自己的看法了。我只是一个拾人牙慧的小学生,还望大家多多包涵。
最后。。。。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我绝对不知道,我一个在日本住得好好的留学生。。。。怎么就跑到土澳这大农村读研了。。。。。
唔。。。。好想回家。。。。。
以下是原答案
-------------------------------------------------------------------------------------------------------------------------
多图预警---
这是我自己在百度二战吧的帖子(节选),书是我自己买的,翻译是我自己做的,转载须经我同意(虽然我觉得并没有人会转载这种水平的翻译.....)
[图片][图片][图片]这几张是对八路军的描述
大家看汉字应该也能明白
作者加入军队前对“八路军”这个称号完全没有概念,来到山东以后才知道有这么一支部队
【华北作为日占区,军队的工作无非就是管理治安打打土匪,就算碰见敌人也不过是残兵败将,没什么可怕的,但是看着五名战友的骨灰,我的这种想法被一扫而空】
【我本以为我们对抗的是常凯申领导的国府部队,后来才知道我们的敌人是TG领导的八路军】
并提到由于国府连战连败不得民心,八路军远离了国府军队开始了根据地建设,而敌后抗战的效果据作者所言【日本军队守卫点与线(城市与铁路),而在这之外到处都可以说是战场的最前线】
(我不禁想到笠原十九司先生在文章中提到的日军对于占领区进行的危险度等级划分)
【本以为八路军无非土匪流寇,但他们实际上是远超日本军想象的优秀部队】
在这之后作者提到了八路军百团大战对日军造成的打击并提到百团大战以后日军的铁壁合围与请乡政策对我敌后根据地造成的破坏【我到华北的时候正是八路军势力的收缩期】
[图片][图片][图片]这个部分讲的是作者第一次与八路军交战的经历
作者加入的【柏崎讨伐队】于11月19日到11月23日,以招远,莱阳两线边境的下店分遣队为据点进行了连日的讨伐作战
作者【并未和八路军发生像样的战斗】
【日军的驻囤地除了皇·协军和警察之外,也有渗透进八路军的谍报人员,我们以刺探的情报为基础制定了作战计划:凌晨三点出发在黎明时刻发动攻击】
【然而八路军在情报战上更胜一筹的同时,我方向要隐藏中队规模的行动也十分困难】
【与八路军作战,重要的不是装备的优劣而是对情报的获取。对付采用了游击战术的八路军,盲目行动是无法取得战果的,只有在获取可信度较高的情报的基础上发动突袭才能取得良好成效】
【然而就算想获得八路军的情报,在民兵组织和各地自卫团体的监控下也是难上加难。相反,当地老百姓全部都是八路军的协助者,以及在精通地方环境的谍报人员张开的情报网之下日军的任何行动都可以被轻松地侦查到,即便是在戒备森严的县城也混入了八路军的间谍,因此很难对其造成有效打击】
【事实上在我初次上阵的五天中,虽然没有和八路军进行直接接触却也收到了“子弹的洗礼”,黎明时分的公示结束之后,我们在当地村落叶小分队为规模吃早饭(原文点火,就座,吃早饭打牙祭)的时候突然听到了“砰,砰!”(原文:“邦邦”的枪声),在七百米之外的高低上出现了几个人影。(七百米外真的能看到人么?)枪声并不激烈但真的有子弹从我头上飞过,看了看周围的几人并没有露出慌张的神色,我也故作镇定,其实心里十分忐忑。我虽然一直有着“尽快参加讨伐,尽快能够打枪”的想法,但敌人的子弹飞来果然还是会感到害怕。第一次接受子弹的洗礼运气不好的话挨一发子弹就死球了】
部队很快冷静下来,作者这时提到了八路军的战术
中队长下令轻机枪手还击,八路军在撤退至一千米左右的距离后再次向日军射击
【这种战术被称为麻雀战,是八路军以及民兵在抗战中使用最多的游击战术,也是让直行扫荡任务的日军最为头疼的打法。华北前线的部队虽然不知道“麻雀战”这个称呼,但只要稍加描述就会表示“啊~就是那个啊”】
山下龙三先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书中提到:“三到五人的小队以杀伤,消耗,疲敝敌军进行神出鬼没的奇袭,其机动性与范围如同满天天飞的麻雀一般,故曰麻雀战”
【中队离开据点两公里左右就遭到袭击,发动麻雀战的并不是八路军的正规部队而是下属的独立大队的民兵。】
至于效果嘛——【满洲事变的时候,一个大队五六百名士兵就可以和一个师数千人的中国军队匹敌,而八路军只要几个人就可以动摇一个大队的士气】
[图片]日本陆军自明治五年(1872年)建军以来进行了数次对外远征,然而并没有对抗游击战的经验。从将军到士兵对于打仗的理解无非是“吹响军号,挥动军旗,大部队之间堂堂正正一决雌雄”,然而八路军却采用了游击战术
昭和十三年秋天以来,华北日军将敌对目标从国府转到了八路军,然而不管是华北和八路军作战还是在华中和新四军作战,日军都没有取得胜利反而陷入了与英美交战的泥潭。东京教育大学名誉教授将用三郎先生曾说过:“十五年战争的主战场与其说是对英美作战不如说是中国,日军在土鳖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处于巨大劣势(原文露出了很大的破绽)”可以说【八路军游击战加速了日本的败亡】这句话一点也没说错
so,这是你们要的干货......
观众大老爷们看得高兴给个赞吧....
啊,如果愿意看更多资料给赞助点买书钱吧(捂脸逃)
呃......你们真的要赞助我买书钱.....?....
支付宝号吧
ydddh002@sina.com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