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怎么能少了“倒戈将军”吴化文呢。
民国5年(1916年),入双涧小学。民国9年.应招入西北军。任冯玉祥的勤务兵,升排长、连长。民国13年,经冯保送北洋陆军大学深造。
在1930年,第一次倒戈,带着部下投靠了韩复榘。之后第二次倒戈,投奔常凯申,一路提拔为旅长,并且身兼济南警备司令。
抗战时期第三次倒戈,投靠了汪伪政权,成为汪精卫手下的上将。为了让日军相信他是真心实意的投降,他在山东大肆杀戮百姓,制造了大片的“无人区”,对此山东百姓恨不得“食汝(吴化文)肉,寝汝皮”。
45年的时候日本战败投降,而墙头草吴化文第四次倒戈直接投靠国军。
第五次倒戈,济南战役时起义。随着吴化文的起义济南战役很快就结束了,而北方的战争也迅速平息,最后解放军准备百万雄师过大江。吴化文的部队被改编为解放军第三十五军,吴化文仍旧为军长。渡江战役打响时吴化文的部队直捣南京,率先占领了老蒋的“总统府”,抢了一个头功。
新中国成立后,吴化文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解放勋章。其他有些官兵也得到了不同级别或种类的勋章或奖章。
吴化文转至地方工作后,被任命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员、浙江省人民政府交通厅厅长,1959年起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
伪军为什么要拿了武器直接投奔国民党或八路军?
墙头草最大的特点就是哪方更强大就会倒向哪方,要不然怎么会投日当伪军呢!
“国民党公开策反伪军的做法易引起日军的攻击”——这句话着实好笑(大笑),感情全面抗战不易引起日军的攻击呀(大笑)!
“反正的伪军有被日军歼灭的危险”——在全面抗战时期,国民党策动反正的伪军有多少被日军歼灭过呢?这篇文章的作者给不出, @闲林野竹 更给不出,抗日有被日军烧杀掳掠的危险,更有类似南京大屠杀的危险难道不抗日了吗?逻辑是跟学的吧(大笑)
“巨大的经费开销也使国民党政府财政不堪重负”——收编反正伪军究竟开销了多少?该文作者给不出数据, @闲林野竹 更给不出数据。而且,反正伪军的开销真巨大吗?真的使国民党政府财政不堪重负吗?
《抗战第一、二年军政统计》截止到1939年7月22日的统计——收编反正伪军38851人,核发经费和奖金26.8万元,平均每人6.9元
国民党在抗战时期的军费开支——
抗战第一、二年军费开支21亿元(不包括1939年上半年),国民党军兵力350余万(1939年10月),平均每人600元,即使把所有征募的590万壮丁算入(截止到1939年10月),平均每人为223.4元,远远高于收编反正伪军平均每人6.9元。
再说了,给伪军打响是财政困难的表现吗?——
而对于壮丁的待遇又如何呢?——
窥一斑而见全身,国民党曾经的行政院秘书长、时任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长的蒋梦麟在亲身实地调查后揭开了征壮丁的残酷真相——
至于蒋介石给李仙洲的密令, @闲林野竹 真的有吗?国史馆开放了蒋介石的手令密令档案,找出来嘛!
@闲林野竹 说什么“略去37、38年”,你不知道抗战第一、二年军政统计是从1937年7月开始的吗?截止到1939年97月22日,而不是只统计1939年!
结果呢?只有被戳穿——
@闲林野竹 又说什么我贴出图表“只是某些部门的统计,统计口径与何应钦的统计并不一样,也非全年和全面统计”——军政部的军政统计不是全年统计?不是全面统计?自我想象很嗨嘛,而何应钦的统计口径又是什么呢?对五届九中全会的军事报告压根就没有说, @闲林野竹 又是如何想象出“统计口径”不一样的?又是如何想象出何应钦的统计是“全年和全面统计”的呢?——
紧接着, @闲林野竹 又开始了表演——
截止到1941年9月的统计, @闲林野竹 歪曲为1941年1-9月的统计,可谓可笑(大笑)
关于国民党新编第五军、第69军、暂编第33师、独立第4旅等,在我之前的回答中说的很明确而且证据充分, @闲林野竹 非但拿不出证据,却还要强行臆想,不愧是闲林野 (大笑)
暂28师简历——
@闲林野竹 对于我错写了一个时间,就胡说什么“连起码的时间常识都没有”——
而 @闲林野竹 对于自己的错误又是怎么说的呢?不是轻描淡写就是借口什么“打字打急失误”,有谁让你打字打的急吗?没有,纯粹是自我狡辩而已——
不学无术的 @闲林野竹 及其诸多替身如 @罗有锣 @正义骑士团 @精中之弩 之类,谎言被戳穿就会恼羞成怒,删除别人回复并拉黑别人,只会是对别人极尽栽赃污蔑辱骂(大笑)——
最后, @闲林野竹 臆想什么——“何的报告提到截止42年就策反57万伪军,作为我推测整个抗战策反100万,有矛盾吗”——何应钦的报告里压根就没提到过截止到1942年策反了57万伪军,而军政部军政统计截止到1942年11月收编反正伪军共计249386,比57万差远啦,更别说你臆想出来的100万啦(大笑)!
太多人都是首鼠两端。
比如胶东地区最大的伪军头子赵保原,他本来是和八路军一起抗日的,但是后来他又组织抗八联军和八路军对抗。
最后万第战役,八路军下决心要打赵保原主力的时候,赵保原手下就有部分军队作壁上观,后来这些军队部分投国军部分投八路。
再比如牟平的伪军头子,孙继先是一直和国军有接触,秘密接受了国军的军衔,后来去台湾,最后当了少将;比较特殊的是纪显邦,他带的是伪军,但是他本人——是日本人,他母亲是在东北的日本人,父亲是闯关东的中国人。他出生在日本,入日本籍,上日本学校。后来关东大地震的时候日本打杀中国人,他父母害怕之余领着他和他弟弟回中国了,回国以后才改父亲姓。纪显邦从头到尾都是日本人,但是手下基本都是闯关东的绺子,也是铁杆伪军。可是后来纪显邦手下刘铁山刘铁海两兄弟带着部分人选择投八路,纪显邦见势不妙带着亲信跑烟台城里了,还被鬼子抓起来拷打了一顿,以为他叛变了,要不是他是日本人估计直接毙了。
伪军其实也很复杂,在中国还有所谓的朝鲜伪军,也就是朝鲜人按照国籍是日本人的,被日本人组织起来的军队,一般都是在东北等地的朝鲜人,他们和从朝鲜直接征召的不一样,他们基本都会说汉语。在胶东就曾经有这样一只朝鲜伪军,领头的姓李,旗帜是一面朝霞,驻防栖霞莱阳招远一带,当地人都叫他李司令或者朝霞司令,他好像和朝鲜王室还有点关系。手下一百多人,武器装备还不错,居然还有一辆当年刘珍年时代留下来的装甲车,在严重缺乏破防武器的中国战场,一辆装甲车有时候真的就能横着走。不过日本人也害怕他形成割据,一直不给他固定的防区,多次让其与其他伪军调换防区,而且中国伪军可以就地补充给养,他却必须全部从日本人那里分享,一方面是重视,另一方面也是监视。其所部多次配合日军进行扫荡,后来日本人投降的时候也跟着一起走了,估计回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