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样美术工作者,就非常依赖香港和新加坡的服务器。你说为什么?
因为上世纪后半叶的香港,就是完全现代化后的中华文化圈本该有的样子啊。
当然,是西方路径版的现代化。
一、当时的香港是东西方文化与商业交流的窗口,中西文化融合相对比较彻底,给传统中国文化的商业化提供了基础。
二、因为特殊的区位优势,大量内地文化人才、海外华人人才和国际资本汇聚到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开放环境也适合商业文化创新与输出,且创新受到的管制有限,很多本地人才也得以“咸鱼翻身”。
三、这种优势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很难复制。
上海当年也是电影中心,后来革得只剩八个样板戏了。
因为香港是宋朝的伶仃洋呀,香港实际上宋朝遗风,是保存宋朝文化最多的地方,它输出的也是宋朝文化,或者加上与现代资本体系以及国际化的结合
文革后80-2000年,尤其是90-2000年间,可能是疏忽,我党放松了文化思想领域的控制,香港文化领衔影响了60-70后这20年代人的青少年的精神领域
回望千年历史,甚至推算100年后的2100年的所有年代的人,由香港文化影响的60-70后都是最优秀的两个时代人。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往往最优秀的极致,是由疏忽造成的。
我们要记住,60-70后是中国最优秀的两代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在我们与人打交道中可以进行特别的优化与选择,80-90-00后是理解不了的
有人说香港影视,香港影视只是香港文化中的一个分支而已,而且仅仅一个影视分支就可以和整个内地的文化市场相抗衡,还可以占上风。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思考这个问题了,而不是无知者无畏。
如果我们真有强大的文化实力,真的不必把一个小小的香港放在眼里。
知乎的键盘侠,我真的哈哈了,一个个坐国内就在看世界!让我这个坐在罗马的人不知道怎么回应了。好!我更正下!这个问题有问题!中国大陆文化输出全世界第一!没可比性的!另外,觉得不对,大可说出你的想法和回应,不用各种歪批各种酸,我也不在乎,但有损你家家风,如果你家没有没有,那就另当别论了。
不知道这个问题怎么能摆上台面的,要说香港的文化输出其实很少,几乎没有。香港没有强到哪里,只是经济环境和体制优势,移民海外的早于中国大陆的移民很多年,所以有一部分传统文化(繁体字、英语的中文姓氏拼写、粤菜等)输出强于中国大陆。再有,香港早先是英殖民地,很多文化皆和英国同步,地区传统文化在国际知名度更高,仅此而已。
中国大陆文化输出的内容:孔孟、丝绸、瓷器等传统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文化输出。国人自己都比较少接触和难接触,让一个千里之外的外国人要接受我们这样的文化,你是在逗我吗?
中国香港的文化输出主要是流行文化输出,在国外看中国香港输出的东西其实可少了,除了地区名字的印象度以外,只有少量新锐设计师的流行元素比较活跃,早年的李小龙和成龙确实输出了中国功夫这个元素,不过由于真正在国外传授中国功夫的人很少,和中国功夫一招一式的易上手相比,搏击和散打更受鬼佬欢迎,中国功夫也慢慢在退热,要说别的真的就没什么了。近些年国内的品牌国际参与度越来越强,有逐渐取代香港的设计作品的苗头。
中国大陆有很多地方料理在国外扎根,但基本都是做中国人或者华人亚裔的生意,除了上海和江浙菜,川菜之类的基本没有鬼佬愿意尝试。
中国大陆的本土文化输出要输出什么?很简单,从流行元素做起,去年的《哪吒》真的不错,但虎头蛇尾,没有后续的好内容。网游,也偏向于本土化策略,鲜有国际轰动的作品。李子柒,很不错的作品,可惜受到中国人的劣根性: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资本方搞事,网上一片恶意,李子柒整个内容终端至今……根本的问题就是环境造就了结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