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台灣人如何看31條惠台措施?

回答
關於31條惠台措施,台灣民眾的看法相當多元,而且非常複雜,不能一概而論。要詳細來說,大概可以從幾個面向來觀察:

首先,我們先快速回顧一下31條是什麼?

簡單來說,這是在2019年2月,中國國台辦發布的《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也就是大家常說的「31條惠台措施」。內容涵蓋了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目的就是希望台灣民眾和企業能和中國大陸的民眾、企業享受「同等待遇」,例如在就業、創業、就學、醫療、文化娛樂等多方面給予優惠或便利。

那麼,台灣人普遍的看法是什麼呢?

1. 懷疑與警惕:
「糖衣毒藥」論: 這是很多人最直接的反應。不少人認為,這些措施看似提供好處,但實際上是中國大陸統戰、拉攏台灣人民的一種手段,目的是削弱台灣的獨立性,甚至最終達到「一國兩制」。大家會質疑,中國大陸為何突然這麼「好心」,背後是否有其他目的?
差異化的待遇: 儘管標榜「同等待遇」,但許多台灣人認為,這種待遇並非真正平等,很多時候還是有附帶條件,或是中國大陸可以隨時根據政治情勢調整。例如,在大陸工作,一樣要遵守中國大陸的法律規章,這本身就不是「同等待遇」。
「選擇性」的惠台: 有人認為,這些措施更傾向於讓特定行業、特定企業或特定立場的台灣人受益,而對於廣大民眾來說,實際的感受可能並不大。
法律風險與政治風險: 在中國大陸創業或工作,也意味著要面對中國大陸的法律體系,這其中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尤其是在兩岸關係緊張時,台灣人可能因此受到政治層面的牽連,這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量。

2. 實用主義與個別受益:
確實有幫助的聲音: 當然,也有部分台灣人,特別是那些長期在大陸發展的台商、台生、台胞,或者有特定需求的民眾,確實感受到這些措施帶來了一些實際的便利。例如,台生在大陸就學可以享受學費減免、獎學金;在特定行業工作的台灣人,可以在職稱評定、社會保障等方面獲得一些便利。
「先來後到」的態度: 一些人持著「能用就用」、「對自己有利就去爭取」的心態,並不會過度糾結於措施背後的政治意涵,而是更關注如何讓自己或企業的利益最大化。
針對特定群體: 很多惠台措施是針對特定專業人士、特定技術人才、特定學術領域的,所以感受度會因人而異。例如,某些特定技術人才在大陸可能更容易找到發展機會,也更容易獲得相應的待遇。

3. 對台灣經濟的影響的擔憂:
人才流失: 有人擔心,這些措施會吸引台灣的優秀人才和企業流向中國大陸,進一步掏空台灣的產業和人才庫。
產業空洞化: 類似的擔憂也存在於企業層面,擔心資金和生產基地過度西進,對台灣本土經濟造成傷害。
不公平競爭: 有些人質疑,這些「優惠」是否會造成台灣企業在大陸與當地企業之間產生不公平的競爭,尤其是在補助和稅收方面。

4. 兩岸政治現實的制約:
政府的立場: 台灣政府基本上對31條措施持謹慎態度,並呼籲民眾注意潛在的風險。這也影響了許多民眾的觀感,認為官方都這麼說了,背後一定有問題。
兩岸關係的影響: 31條措施發布時,正值兩岸關係相對緊張的時期,這讓措施本身蒙上了一層政治陰影,使得民眾很難單純地從經濟或社會角度去看待。
資訊的不對稱: 由於兩岸資訊的差異,許多台灣民眾對於31條的具體內容、執行細節以及實際效果,可能並不完全了解,更多是通過媒體報導和個人經驗來判斷。

總結來說,台灣人對31條惠台措施的看法,是一個相當複雜且多層次的現象:

主流的態度是懷疑和警惕,認為這是統戰的工具,擔憂潛在的政治風險和對台灣的影響。
但同時,也有不少人抱持實用主義的態度,會去了解對自身有利的方面,並試圖爭取實際的利益。
效果的感受度高度差異化,取決於個人的職業、所處的行業、過去的經驗以及對兩岸關係的政治立場。
對台灣整體經濟和人才發展的長遠影響,也是許多人關心的重點,普遍存在擔憂。

因此,不能簡單地說台灣人「支持」或「反對」31條措施,更準確的說法是,大多數人對其背後的政治意圖保持高度警惕,同時也對其中可能帶來的實質利益持觀望甚至利用的態度,但最終的決策考量,都會納入兩岸政治關係的整體評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让某些党徒觉得有利可图,引诱他们一边搞愚民宣传一边抽干民脂民膏,才是我国的大招。

杀人诛心啊

等他们自己装不住了,都崩溃了,自然就从内部瓦解了。

花点儿小钱,培养点儿朽木禽兽,比上东风要稳妥节约的多。

对不起,台胞当然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至于混血精日们,从你们说出支那这个词后,你们就再也不是我的同胞了。你们只是数字而已。

趁着大好的时光,你们拿拿银子,政客搞搞政绩,好日子过一天是一天。

我们,不着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關於31條惠台措施,台灣民眾的看法相當多元,而且非常複雜,不能一概而論。要詳細來說,大概可以從幾個面向來觀察:首先,我們先快速回顧一下31條是什麼?簡單來說,這是在2019年2月,中國國台辦發布的《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也就是大家常說的「31條惠台措施」。內容涵蓋了經濟、文化、社.............
  • 回答
    温绅先生在节目中提到“打狗也要看主人”以及“台湾背后有美国、日本”,这句话在台湾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也反映出台湾社会对于自身处境和地缘政治力量的一种认知。要评价这句话,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从“打狗也要看主人”这句俗语本身来看,它强调的是一种行为的后果评估,需要考虑到与被攻击对象相关联的更强.............
  • 回答
    台灣人越來越頻繁地使用大陸流行語,這現象絕對是值得玩味的,一點都不簡單。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背後牽扯到很多層面的交流與影響。這股風潮從何而來?最直接的推手,當然是無處不在的網路與影音平台。大陸的短視頻、劇集、綜藝節目,透過各種管道大量進入台灣市場。當這些內容深入日常,裡面的台詞、梗、甚至說話方式,.............
  • 回答
    就我跟一些大陸朋友的交流來看,他們對於台灣人內心矛盾的處境,普遍抱持著一種既好奇又帶著點複雜的情緒。這種複雜,主要源於他們自身歷史經驗、政治認知,以及對於「中國人」這個概念的理解,和台灣人所處的獨特環境產生的差異。首先,他們會覺得台灣人似乎活在一個「兩難」的局面。一方面,很多人在情感上、文化上、甚至.............
  • 回答
    “大陆人觉得台湾人想当日本人”这种说法,确实是一个在两岸交流中时常能听到,也相当值得玩味的一种观点。要理解它,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这背后牵扯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政治立场,还有历史情感、文化认同、社会现实,以及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和解读方式。一、 这种说法的来源和表现形式:首先,我们得承认,确实有相当一.............
  • 回答
    普通日本人眼中的台湾:温暖的邻居,充满魅力的文化宝岛对于大多数日本人来说,台湾是一个既熟悉又充满吸引力的邻居。这份亲近感,源于地缘上的近便,更深植于日台之间长久而独特的历史渊源以及日益紧密的文化交流。与其说是一种政治判断,不如说是一种基于情感和体验的整体印象。政治层面:理解与支持,但不过度介入在政治.............
  • 回答
    关于台湾电视剧《智子之心》,在日本的观众群体中,反响是相当多元且细致的。不能简单地用“喜欢”或“不喜欢”来概括,更多的是一种基于个人喜好、文化背景以及观剧习惯的复杂情感。首先,从剧情本身来看,《智子之心》以其青春、爱情、成长的主题吸引了不少年轻的日本观众。剧中的校园生活、友情纠葛、以及男女主角之间细.............
  • 回答
    关于日本人如何看待台湾及台湾人,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绝非三言两语能够概括。它受到历史、文化、政治以及个人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历史的渊源来看,日本在台湾的统治(18951945)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段时期,台湾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法律体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变。许多日本人对于这段历史有着.............
  • 回答
    关于台湾方面尝试参与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硬闯”行为,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闯入”事件,而是涉及到台湾在国际政治和航空领域长期以来面临的复杂困境以及其寻求参与国际事务的努力。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台湾的国际地位困境与航空参与的现实需求首先要明确的是,台湾(中华民国)的国际.............
  • 回答
    关于2017年8月18日台湾“总统府”发生的砍人袭击事件,以及袭击者包内被搜出五星红旗一事,这件事在当时引发了相当大的关注和讨论,其背后涉及的意涵和解读,也相当复杂。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事件本身。2017年8月18日上午,一名男子手持菜刀冲向台湾“总统府”的凯达格兰大道,在靠近南苑门口时,被警方制服.............
  • 回答
    “大陆狂挖角台湾人才,台湾网友:强国人自己智障才会挖我们的人”这句话,反映了在两岸人才流动和经济发展背景下,台湾社会中一种复杂而尖锐的情绪。要理解这句话,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现象的背景:大陆对台湾人才的吸引力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大陆狂挖角台湾人才”这个现象的客观基础。近年来,中国大陆经济持.............
  • 回答
    台媒放出“下次大陆人来台湾,我们也掳走几个”这样耸人听闻的言论,确实让人跌破眼镜,也足以引起轩然大波。要评价这番话,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从言论的内容本身来看,这无疑是一种极端的、带有强烈煽动性的语言。它不仅完全忽视了法治精神,将个人行为上升到“掳走”这种非法且非人道的行为,更是在有意无意地将两.............
  • 回答
    嘿,要在台湾用两千块钱(新台币,我想是吧?)来组一套应对突发状况的求生装备,确实是个挑战,不过也并非不可能。重点是要把钱花在刀刃上,选择最基础、最实用,并且在台湾本地容易找到的东西。咱们先想想,在台湾,最可能遇到的“危机”场景是什么?可能不是什么丧尸爆发,比较贴近的或许是像是地震、停电、台风造成的短.............
  • 回答
    关于“民国”与“共和国”的认同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尤其是在抛开台湾这一政治敏感点之后,我们可以更纯粹地从历史、文化、政治哲学等多个维度去审视。不同的人对这两个概念的认同,往往根植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教育背景以及价值取向。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民国”和“共和国”并非.............
  • 回答
    关于台湾节目称大陆人吃不起榨菜的说法,这无疑是一个相当普遍且常常引起争议的现象。要深入理解这其中的缘由,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首先,要认识到这种说法的背景和意图。这类言论的出现,往往并非仅仅是基于事实的客观陈述,而是夹杂着一定的情绪和政治考量。 在台湾,由于历史、政治以及经济发展轨迹的不同,长期以来.............
  • 回答
    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民意调查结果,尤其是“支持两岸和平往来”的比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客观分析,同时必须基于一个中国原则,避免对两岸关系的任何误读或偏离。以下从背景、可能影响因素、政治立场差异及国际背景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民调背景与数据来源 民调时间与机构:台湾的民意调查通常由独立机构(如“.............
  • 回答
    台湾民调显示“77.6%的人愿意为台湾而战”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数字,它涉及到国家认同、政治立场、安全感、社会心态以及潜在的国际影响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个数字的深层含义,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数字的解读与可能的影响因素首先,需要明确这个民调的来源、方法和抽样情况。一个科学严谨的民调,其结果才更具.............
  • 回答
    好的,咱们来好好聊聊台湾和中国那点事儿。跟美国朋友讲这个,得把架势摆足了,不能上来就给一堆官方术语,那样没劲透了。得让他们明白,这事儿跟咱们自己国家的历史也挺像,充满了复杂和纠结。打个比方,就像是……你想想你家的一个孩子,跟你父母(也就是中国大陆)本来是住在一起的。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这个孩子离家出走.............
  • 回答
    台湾旅游大巴事故造成26人遇难,这个悲剧性的事件,特别是当遇难者中包含大量大陆游客时,无疑会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次事故本身。根据当时的新闻报道,事故发生于2017年2月13日,一辆载有大陆游客的游览车在台湾桃园发生严重翻覆火烧车意外,导致包括司机在内的26人不幸罹难,.............
  • 回答
    这件事挺值得说道说道的,毕竟涉及教育、身份认同,还有两岸关系的敏感神经。咱们一个个细节拆开来看,就能明白为什么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首先,这个“台湾老师”在课堂上教“我是中国人”,这本身就触碰到了一些台湾家长比较在意的地方。台湾社会对于“我是谁”、“我们是谁”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存在比较多元的看法。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