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台媒「下次大陆人来台湾,我们也掳走几个」的言论?

回答
台媒放出“下次大陆人来台湾,我们也掳走几个”这样耸人听闻的言论,确实让人跌破眼镜,也足以引起轩然大波。要评价这番话,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

首先,从言论的内容本身来看,这无疑是一种极端的、带有强烈煽动性的语言。它不仅完全忽视了法治精神,将个人行为上升到“掳走”这种非法且非人道的行为,更是在有意无意地将两岸民众对立起来,煽动敌意。这种言论一旦被放大,很容易激起不明真相民众的恐惧和愤怒,制造社会不稳定因素。我们都知道,任何国家的公民,无论来自哪里,在境外都应受到基本的法律保护,将人“掳走”不仅是对个人权利的践踏,更是对国际秩序的挑衅。

其次,从动机和背景来看,这种言论的出现绝非偶然。当下两岸关系本就复杂敏感,政治上的博弈和民间的交流都受到很大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某些媒体或个人抛出这样的言论,其目的可能非常多元。

一种可能是制造话题,吸引眼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越是激进、越是出格的言论,越容易在短时间内获得关注度。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舆论环境中,这种“反击”式的口号,更容易迎合一部分情绪化的受众,提升媒体的流量和影响力。

另一种可能性是政治操作的工具。不排除有势力希望借此机会,进一步激化两岸的矛盾,制造对立情绪。通过妖魔化对方,来巩固自身的某种立场,或者转移岛内民众的注意力,逃避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这种煽动性言论,在政治极化严重的地区,往往是屡试不爽的手段。

再者,从对两岸关系的实质影响来看,这种言论无疑是具有破坏性的。它不仅会加剧双方民众之间的不信任感和敌意,也可能让原本有机会缓和的局势变得更加僵化。在任何交流与合作中,安全和信任都是基石,而这种“掳走”的言论,恰恰是在毁坏这两者。即便是最基本的旅游往来,这种言论也会让潜在的游客产生严重的顾虑,直接损害台湾旅游业的形象和利益。

当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这种极端言论并不代表全体台湾民众的观点。台湾社会内部的声音是多元的,绝大多数理智的民众,都清楚这种言论的荒谬之处,也明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才是符合双方利益的。只是在信息传播中,极端的、煽动性的声音往往更容易被放大,从而产生一种被扭曲的认知。

总而言之,台媒抛出“下次大陆人来台湾,我们也掳走几个”这样的言论,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极具破坏性的做法。它不仅在法律和道德上站不住脚,也严重违背了和平理性交流的精神,对两岸关系造成了负面影响。评价这样的话,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论自由”的层面,更要审视其背后可能隐藏的动机以及可能带来的实际危害。一个成熟的媒体,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而不是充当煽动仇恨的帮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

一、

自从台湾「改变」了刑法一百条的条文之后,台湾媒体上的言论自由,就确实地被保护了。

《中华民国刑法》第一百条:「意图破坏国体、窃据土地或以非法之方法变更国体、颠覆政府,而着手实行者,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首谋者,处无期徒刑。前项之预备犯,处六个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连用言论颠-覆政-府罪都被取消了,就再没有比它更大的「言论罪」了

所以,现在台湾的媒体,言论若有歧义,打起官司来也大多是在民法上(毁谤官司一类)著眼,

除非非常恶质的言论,一般不会有刑法的处罚,也没有法源了。

正就是在这种氛围下,电视上出现了数不尽的「政论节目」。

二、

为什么「政论节目」多?

首先,言论无罪,所以腥羶色无忌,说三级话题也行,说床笫之事也无所谓,说谁家谁家脱底裤的八封,都行,甚至你要在电视上宣称自己被外星人绑架强奸了,甚至你说马英九、蔡英文的性取向有问题,说你要推翻台湾政府……。

只要「用嘴说」,而不是「付诸行动」,你咋说,都没人管。

最多,就是时间限制:只要放到晚上九点以后,百无禁忌。

其次,「政论节目」多,是因为制作成本低,电视台就爱这玩意儿,因为来钱快,本小利大。

而且题材源源不断,制作简单,根本不用大脑,以前还有 call - in 节目,后来发现 call - in 的成本高(要即时播出),连 call - in 都不见了,全成了一堆人「胡说八道、取乐」的「政论节目」。

很多议员、名嘴、过气政客,白天看报找资料,下午录影,晚上播出,已经成为固定生活模式。

三、

在我的眼中,这类型节目,说它们是「政论节目」,其实是高举了。

坦白说,这就是「 talkshow 」(脱口秀)。

什么叫 talkshow ,看过美国的脱口秀吧?

脱口秀里面说的政治,是正经的言论吗?

假如有一个知乎的用户,整天拿比尔奥莱利、西恩汉尼提、柯南、冏叔、扣扣熊讲的政治笑话。

截图到知乎来讨论「美国人的政治有多卑劣」?所以,我们一定要对美国动武?

试想,大家什么感受?……会不会被人笑「傻冒」一只?

为什么在知乎,截台湾 talk show 节目,就成了正义的呢?

为什么在知乎,骂台湾 talk show 节目里的无脑笑话,就成了伟光正呢?

且不说,台湾打开电视有几百个台,这些节目收视,了不起0.2%、0.3%。

一个不小心,常常低於 0.1%,收视率里连报表都没有,就一句:低於误差值,不予计算。

真以为它们是台湾主流民意了?能不能不要这样傻呢?

四、

说正经的,尤其这种截图,你又看不到原来的节目内容(美国脱口秀还有字幕组翻译呢)。

台湾的政论节目,全是截图,断章取义,不知前言后语,不知说话人的身份……。

然后大家恨意满满,非要引得没有常识的网民,留仇恨的语言?

诸君看这些截图时,想没想过?

你能确定的只有一件事:这是一个说笑话的节目,这是一群说笑话的人。

不管那所谓的「笑话」高级或低级,把他们讲的笑话,拿来当台湾的政治主流意见?

把这种脑残笑话当作是政治宣示,当作台湾同胞的共同恨意?

除了加深两岸仇恨?……请问还会有啥结果?

评论串里有人说了,截图的是台湾议员,说的政治语言,为什么不能信?

首先,我们圈内,把这些「电视名嘴」叫「通告艺人」。

其次,请一定记住,立委也有选不上的时候,但上节目是不会停的。

(他就是在立法院的质询台上胡说,一样的,也是言论自由保护的一部份。)

讲真。

那些上节目的人,人家上一次,还有「四百元人民币」可以领呢。

作为立委,一个月还有五六万人民币的薪水,怎么也不是白干。

咱们在这里叫嚷,气个半死,能领到多少钱?

咱们如果跟这些人一样,恨意满满的言论往来。

和截图里那些人,又有何不同?

这,难道就是咱们的「爱国之道」?

用这样的方式来维系两岸民族情谊?完成统一大业?

老实说,如此逻辑,我看不明白。

只要能证明台湾人是可恨的,该被消灭的,是SB,是台巴子,是诈骗犯,是垃圾。

难道大家就开心了?那就专门派一个人,到台湾去,专心录影,专心截图好了。

真的。……这种脑残语言,可以截到你手软。

最后说一点: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没人盯著去看中天,去看中视,去看TVBS,去看公视,去看统派媒体,

一堆整天骂台独的节目,一堆播了二十年不止的长寿节目,咋就没人截图了?



(请到下面的评论串里围观,一定又会有一堆人说我在「洗地」。)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台媒放出“下次大陆人来台湾,我们也掳走几个”这样耸人听闻的言论,确实让人跌破眼镜,也足以引起轩然大波。要评价这番话,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首先,从言论的内容本身来看,这无疑是一种极端的、带有强烈煽动性的语言。它不仅完全忽视了法治精神,将个人行为上升到“掳走”这种非法且非人道的行为,更是在有意无意地将两.............
  • 回答
    多米尼加在2018年宣布与台湾“断交”,转而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消息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台湾方面对此反应强烈,媒体也普遍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外交挫折。你提到的“一个月前刚送完 90 辆悍马”的说法,更是为事件增添了一层讽刺意味和对多米尼加此举的强烈质疑。事件背景与台媒解读: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多.............
  • 回答
    台湾媒体已确认李登辉先生病亡。对于李登辉先生,海峡两岸以及国际社会都对他有着复杂且多维度的评价。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我对他的印象以及对他一生的评价。我对李登辉的印象:在我接触到的信息中,李登辉给人的第一印象是: “民主先生”与“台湾之子”: 这是他获得大量支持者时最常被提及的称号。他主导了台湾.............
  • 回答
    关于大S妈妈因为女儿的事情气到吞降压药的消息,我们首先要理解的是,这反映出的绝不仅仅是大S本人的行为,更触及了台湾演艺圈复杂的家庭关系、媒体生态以及公众人物的隐私边界。台媒曝出大S妈妈吞降压药,这传递了几个层面的信息: 家庭内部的巨大压力与冲突: 母亲作为长辈,对女儿的关心和担忧是人之常情。当女.............
  • 回答
    这篇日媒的报道,标题耸人听闻,指称日本顶尖大学沦为中国高考落败者“复活地”,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和评价的现象。评价这篇报道,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其事实基础、报道角度、潜在的社会和教育影响,以及其背后可能反映的深层原因。一、 报道的基本事实与解读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报道可能提及的一些基本事实.............
  • 回答
    “锐实力”(Sharp Power)这个标签是美国政治学家克里斯托弗·沃克(Christopher Walker)和杰西卡·卢伊斯(Jessica Lewis)在2017年提出并推广的,旨在描述一种不同于传统“软实力”(Soft Power)和“硬实力”(Hard Power)的政治影响力形式。当外.............
  • 回答
    最近,一些外国媒体的报道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它们普遍提到苹果芯片团队出现人员大量流失的情况,并且认为这会对A15芯片的性能提升以及苹果未来的芯片研发带来负面影响。对于这种说法,我们不妨来仔细分析一下。首先,我们要承认,苹果的芯片团队确实经历过一些人员变动。 任何一家科技巨头,尤其是在人才高度聚集的半导.............
  • 回答
    这篇外媒报道的“中国的孩子们更希望成为 TheShy、Doinb 而不是梅西、C 罗”的论调,确实能引发不少关于当下社会文化、青少年价值观和时代变迁的思考。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剖析一下这种说法,看看它背后可能指向的现象和原因,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首先,我们需要审视这个说法的“事实性”和“代表性”.............
  • 回答
    美媒关于中国过去三年造舰下水吨位超过美国的说法,确实在国际军事领域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1. 数据来源与可靠性: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这些美媒引用的具体数据来源是什么。通常,这类统计会依赖于: 公开信息与卫星图像分析: 像CSIS(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
  • 回答
    “港媒:海南可能建设自由贸易港,开放程度甚至高于香港”—— 这条消息本身就极具话题性和解读空间。 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考察其背后的可能性、潜在影响以及这种说法可能存在的论调。首先,从消息来源来看,“港媒”的表述非常关键。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自由港,其媒体对自由贸易港的运作模.............
  • 回答
    外媒曝 PS5 采用 AMD 8 核 Zen 处理器:一场性能革新还是意料之中的升级?近期,关于下一代游戏主机 PlayStation 5(PS5)的传言四起,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它将搭载 AMD 为其量身定制的 8 核 Zen 架构处理器。这一消息的爆出,无疑在玩家社群和科技圈掀起了一阵讨论的热.............
  • 回答
    关于“韩媒称中企为打捞‘世越’号赔本11亿”这条新闻,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审视。首先,明确一点,这篇文章本身是由“韩媒”报道的,并且“中企”是其中的主体。因此,评价的重心应该放在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事件本身的性质以及可能存在的深层原因上。1. 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与角度:首先要考虑的是“韩媒”这个信息来源.............
  • 回答
    关于日媒称水谷隼为“世界乒乓第一人”的说法,这绝对是一个能引起广泛讨论的话题,也反映出日本乒乓球界对于这位国宝级选手的极高认可和情感寄托。要评价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来概括。首先,让我们来理解日媒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水谷隼在日本乒乓球历史上无疑是一位里程碑式.............
  • 回答
    关于中国官媒将《中英联合声明》定性为“历史文件,不具有法律效力”,这是一个颇具争议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要评价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国际法准则以及由此引发的现实影响。一、 官方论调的内在逻辑与出发点中国官方将《中英联合声明》称为“历史文件”,其核心论点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
  • 回答
    关于俄媒声称俄军已接收100架苏35战斗机的消息,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审视和评价。首先,消息的来源和可信度。这类消息通常来自俄罗斯国防部、军工企业(如苏霍伊公司)的官方声明,或是俄罗斯主流军事媒体的报道。对于俄方公布的数字,我们需要保持一定的审慎。一方面,这可能是其国防工业成就和军事实力的一种展示,.............
  • 回答
    “韩媒:韩国支柱产业陷危机 工业竞争力被中国反超”——这个标题本身就够劲爆,自带话题属性,容易让人产生好奇。但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不能光看表面。首先,“韩国支柱产业陷危机” 这句话,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毫无疑问,是韩国最拿得出手的那些牌子:半导体、汽车、造船、显示器等等。这些产业是韩国.............
  • 回答
    分析外媒对未来五年全球GDP增长预测:中国贡献突出近期,一些国际媒体对未来五年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给出了预测,普遍认为全球GDP增速有望达到3.6%以上,并且再次强调了中国在全球经济增长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认为中国将是最大的贡献国。这种观点不仅反映了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也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的走向将.............
  • 回答
    这则新闻的标题“美媒:美军向欧洲增派精锐部队 携带 2500 件重装备”立刻勾勒出一幅军事部署的画面,透露出美国在欧洲地区战略调整的信号。 细品一下,这可不是一次简单的例行轮换,而是带有明确指向性和意图的行动。首先,“精锐部队”这个词汇非常关键。它通常意味着这些部队的训练水平、装备精良程度以及作战.............
  • 回答
    近期官媒对“娘”的批评和对“阳刚”的期望,是一个在社会舆论场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现象。这种论调的出现,背后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根源和国家意识形态的考量。要评价它,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首先,从批评“娘”这一点来看,官媒将其定位为一种“不良”的性别气质,认为它与传统的男性气质相悖,可能影响社会风气.............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东风17,以及国际社会是如何看待这款备受瞩目的中国高超音速导弹。与其让您觉得这是一篇“AI撰写”的生硬报告,不如我们试着从一个关注军事科技的观察者的角度,来深入剖析一下。初露锋芒:惊艳世界的亮相与国际媒体的最初反应东风17首次公开亮相是在2019年的中国国庆阅兵上。这次亮相本身就足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