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我低估了这些台湾节目和名嘴的厚脸皮程度,高估了他们的智商,被大陆网友群嘲以后,他们还在硬拗:
台湾大部分名嘴一点都不傻,他们是坏。他们当中很多人经常游走两岸三地,不时来大陆,对大陆当前的发展形势都很清楚。台办等部门也经常邀请他们来大陆开会进行两岸交流一类的。千万别以为他们是真的不懂。
(下图这个说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的大学讲师来大陆好几次演讲的,茶叶蛋出现言论以后被大陆网友抗议,取消过一次演讲。我们为什么会邀请这样的人来演讲?黑人问号)
但是他们呢,知道台湾观众喜欢看什么,所以就说些什么。收视率才是最重要的嘛。上节目说话是他们的工作,这一点大陆观众可能不太了解,在台湾,上节目拿通告费是一个很好的工作。有说政治的,就是政论名嘴(郑丽文赖岳谦邱明玉姚立明等)。说八卦的,就是娱乐名嘴(许圣梅麦若愚等)。还有一些本身没代表作专门上节目爆料玩游戏卖丑被主持人羞辱的所谓“通告艺人”。
按政论名嘴来说,基本上一个小咖名嘴一个小时能拿3000台币大概有600人民币。一般一个节目录两小时到三小时,每周录5-7次,一个月就能有20左右万新台币收入,这在台湾算很高的收入。而且勤奋的名嘴,一天上两个节目,周末两天照常录节目。收入更高。(比如黄伟瀚)。大咖名嘴上节目价码更高(周玉蔻沈富雄等老名嘴)。而且谁的言论更夸张,节目效果好,收视率更高,各电视台就抢着请人。
东森这个《关键时刻》近些年算中立偏浅绿。还可以看一下,三立、民视的节目那更是没有下限,黑起大陆来更狠。大家也就当综艺节目看看,别太认入戏,认真你就输了。
大家熟悉的曹长青,他是《政经看民视》的固定来宾,因为以“当事人”的身份全方位无死角的黑中国大陆,造谣抹黑张口就来。通告费笑傲一众台湾名嘴,挣得盆满钵满。最后把政经拖倒闭了。(开个玩笑,其实是因为骂蔡英文骂太狠了,被关闭了)
台湾名嘴黄创夏,在台湾节目上,他这样说:
在面向大陆观众的东南卫视的节目上,他这样说:
比如最近的金马事件,在大部分节目和名嘴都在喊打压的时候,他们也是有明白人的
台湾一个说大陆发展的好,经济增长快,人民生活有品质的节目叫《夜问打权》(有时候夸的我都不好意思),结果在台湾收视率非常低,加上经常批评蔡英文,被停播了,现在移到网络播出:
说了这么多,在台湾,抹黑、嘲笑和揶揄中国大陆是一种心照不宣的政治正确。我们要做的就是who fuxxing cares!努力发展好自身才是硬道理!
这个世界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越是生活在所谓“自由世界”的老百姓越容易对自己身边生活之外的事情显得无知。
比如英国公投脱欧的时候,很多人投了票之后还在查“什么是欧盟”,又或者是美国民众,不管是左派的还是右派的,遇到外国新闻(比如谈到中国)的时候经常是CNN/FOX说啥就是啥,毫无自己的判断力。香港衰退的根本原因在于地产财阀绑架经济并把资产转移海外,但买不起房的香港年轻人就一口咬定是大陆害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第一点原因在于,他们生活中的政治需要非常多的经历来操心身边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所在城镇的交通规划,水电气的政策等等,甚至是一棵树要不要砍这种事都要邻居投票授权同意。而在中国这些事情是政府包办,不太会去征求老百姓意见,老百姓自然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关心国内外的大事上面。
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官方渠道的信息管控,他们会活在一种“被真相包围”的美好想象中,很少会对接收到的信息产生怀疑,更没有亲自考证的习惯。信息的获取太轻而易举,反而会让人失去辨别信息的能力。
而在中国,因为信息渠道有太多的不透明,民众(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对接收到的信息有天然的怀疑意识和警惕性,一般都要考证一下才敢相信,反而不容易被一些低级的谣言所迷惑。而那些不具备独立考证能力的人,一般也会选择借助有考证能力的人的帮助来判断信息。比如遇到什么事会下意识想到来知乎搜一搜看看有没有当事人的说法,如果话题敏感更会警觉。如果一个东西会被删,民众就会产生极高的信息警惕性,久而久之反而锻炼出了很强的甄别能力。
虽然大陆民众一样容易被煽动带节奏,但与其他地区不同在于,大陆人民一般是被错误的信息煽动,而其他地区(比如印度)人民特别擅长不知道还乱说。意思就是说我们可能是看到了一篇夸大事实的文章而传谣,但台湾的嘴炮与键盘侠们喜欢空穴来风,无中生有,用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假定一件事,还说得一套又一套的。不管是茶叶蛋,熊三飞弹还是赔零榨菜,都是这么回事儿。
所以民主制度本身没错,但是在民主制度下人民总会觉得既然自己生活的社会是信息自由的,自己接收到到的信息肯定就是没问题的。这些民众往往误以为自己很聪明但实际上一无所知,然后人云亦云越来越强化坚信自己的看法(社交网络更是加强了这一现象),最终导致集体性弱智,这才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最棘手的政治难题。
当然,我也不是说我们的制度就是没问题的,只是这种信息强监管歪打正着地培养了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喜欢在互联网上发言的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也必须看到,沉默的大多数是没有这些意识或者能力的。不过相比于整天打打闹闹的民主国家,这些人一不爱说话二不去投票,只想过好自己小日子,也造成不了什么负面或者尴尬影响,
台湾"榨菜聪"收到2箱榨菜,官微这波操作满分!
(本文同步发于微信公众号:Mr少年客)
事件起因是台湾电视“名嘴”黄世聪(后文简称榨菜聪)此前在节目声称“大陆人吃不起榨菜”,他的论据是今年涪陵榨菜股价大跌,从最高点的31.74元,跌到8月16日收盘时的22.13元,从最高位跌掉30%,榨菜聪得出结论:大陆经济差,榨菜都吃不起,导致榨菜股价大跌。
这番言论在国内社交媒体被群嘲,网友纷纷表示“赶紧订包榨菜压压惊”。
榨菜聪的论据究竟错在了哪?我们走进科学,分析涪陵榨菜股价大跌的真相。
直接原因是今年中报不及预期,上半年净利润增长3.14%,而涪陵榨菜过去三年的净利润增速分别是:2015年19.23%,2016年63.46%,2017年61%,期间股价也一路飙升,因此股价大跌,不是大陆人榨菜都吃不起了,是过去几年的高增长给了投资者太高的预期,榨菜估值一度高达30多倍市盈率,比有A股价值投资标杆的茅台估值还高,这才导致业绩不及预期后股价大跌。
那为何今年业绩不及预期?像榨菜这样的快消行业,提高利润增速,不外乎提高销量,或提高价格,过去几年榨菜的营业额稳步增长,2016年增长20.43%,2017年增长35.64%,2018年增长25.92%,可以看出相较利润增速,营收增速没那么亮眼,背后原因是因为这几年榨菜的利润高增长,主要得益于榨菜的提价,对的!是提价,不是降价!和榨菜聪的言论恰好相反,不是大陆人吃不起榨菜导致的股价下跌,而是涪陵榨菜得益于内地居民的“消费升级”,可以卖得更贵,才有了过去几年的高增长。
我们还可以看下涪陵榨菜的毛利率,从2014年的42.39%提升了到2018年的55.76%,所以颠覆榨菜聪三观的事实是,榨菜是高毛利行业,涪陵榨菜也确实很赚钱,不是所谓的“民工佐餐食品”。涪陵榨菜的定位是有品牌价值、可以卖的更贵的高端榨菜,是榨菜中的“奢侈品”。
当然,企业提价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2019年就开始提不动了,这也符合常识,如果涪陵榨菜相比其他品牌价格高太多,很多消费者自然转投其他品牌怀抱,而且一旦市占率降低,对涪陵榨菜长期竞争力是致命的。发现产品卖不动后,自然得调整策略,促销消化库存,毕竟榨菜是有保质期的。
这里也可以看出所谓的“涪陵榨菜是另一个茅台”的观点是多么站不住脚,虽然同样是高毛利、有一定的提价权,但有保质期的榨菜和茅台酒越久越贵的商业模式是不可比拟的,何况茅台的毛利率在90%以上。
涪陵榨菜短期确实是遇到了经营问题,但长线看依旧是个简单赚钱的好生意。
不过涪陵榨菜也该感谢榨菜聪,这波营销事件,对榨菜品牌价值的提升是巨大的,很有意思的是,榨菜聪事件爆出后,隔日可爱的中国股民纷纷买入榨菜股票,炒作了一波“榨菜聪概念”。
涪陵榨菜的新媒体营销也是溜的飞起,在榨菜聪事件爆出后,涪陵榨菜微博如此回应:
名嘴榨菜聪,您好!
感谢您能在《关键时刻》以如此激扬的情绪推荐了中国已有1000年历史的榨菜,以幽默、诙谐、自嘲的方式教授了汉语“涪”的读音,激发大陆网友炫fu的聪明才智和热情。
为感谢您对榨菜文化普及、汉语言文化的推广,大陆网友也以独特的方式,让您霸屏热搜、登上头条,这也是中华传统的礼尚往来。
PS:榨菜已经安排寄送至台北。
关键是我们吃得起,也能让《关键时刻》人人吃得上。
再次对您为中国千年榨菜文化的普及、汉语言文化的推广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榨菜聪的回应也很谦逊有礼:
今天东森电视台通知我
有二大包给我的榨菜寄到了
想到如此贵重的礼物到手
心情无限激动
而且在这段时间
身旁所有好友、主持人、来宾
都很想吃涪(音福)陵榨菜
因此除了准备回家好好享受的份额外
我也把榨菜分送给各位好友
人民日报还做了转载:(你们说这波广告价值多少钱?)
涪陵榨菜这波借势操作,算是一石三鸟,一则夯实了“榨菜就选涪陵榨菜”的品牌价值;二则促进了两岸人民的友好交流,爱国之心爆棚;三则增加了榨菜的“网红属性”,未来涪陵榨菜能走上卫龙的网红辣条路线也未可知。
作为不怎么爱吃榨菜的吃货,就不买榨菜支持国货了,打算买点涪陵榨菜股票压压惊。(只是意思下,还是20倍市盈率以下的涪陵榨菜更有投资价值。)
再再更新一下,请大家支持一下智贤姐,作为一个统派,她在台湾实在是太难了。
_
再更新一下:
世聪。。。。。。。你这是要闹哪样!?
大陆人连榨菜都吃不起了,还有钱买五粮液酒喝?
你应该旗帜鲜明地对另一个尬(gā)奔怼回去啊!
http:// t.cn/AiTk8npI? m=4404472749066196&u=1686546714
----------------------------------------------------------------------------------------------
二更:最后再发几张我最喜欢的马熄屏的图。
=======================================================
原答案:
说大陆人连榨菜都吃不起的人叫黄世聪,他是在一档叫作《关键时刻》节目上说的,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叫刘保洁。
在节目里,刘保洁说话的语速很快,说话很大声、表现很夸张、肢体语言很多。这样的主持人,跟十几年前大陆电视购物里什么“八心八箭”是一模一样的。
他每次请的节目嘉宾:今天我们请到六位来宾——康宁大学副校长马西屏西屏你好,财经专家黄世聪世聪你好,网络观察家朱学恒学恒你好,还有黄创夏、王瑞德和一个杂志社的社长,名字忘了。
但它不是一个纯粹的政论节目,而是一个群口相声节目。在台湾的节目里也是比较奇葩的存在。这个节目的风格就是一惊一榨,包括主持人到嘉宾都说话大声,语速快,语气夸张,语不惊人死不休。通常情况下是嘉宾:保洁我跟你说,然后故弄玄虚地说一大堆云山雾罩的东西,接着保洁(震惊脸):真的假的?然后重复一遍嘉宾的话。我注意到在其他节目能正常表达的嘉宾,在这个节目上都会像打了鸡血一样,变得有点亢奋。
其中我喜欢康宁大学副校长马西屏西屏你好。他祖籍是我们四川的,外省第二代,跟聂卫平是好朋友,一起下过围棋。经常在说话的时候揣一只手在裤兜里,显得很潇洒。他喜欢用象声词:啪!起到说书人醒木的效果,口头禅是:“这还没完”或“还没完”。
西屏最高光的时刻,是称大陆的东风快递是国营企业。好象也没毛病。
台湾“东森新闻”2019年06月5日播出的《关键时刻》节目中,台湾媒体人马西屏说出“高论”,竟然拿解放军“东风”系列导弹的昵称“东风快递”说出了这样的话:“东风快递”是个国营企业。
每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去找这档节目来看。它可以让你笑得像个200来斤的孩子,绝对比郭德纲的解忧效果好,我最喜欢看他们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分割一下,更新
听说油管上有世聪念错别字的那一段的视频已经被删了,后来Po上去的视频就没有世聪念错别字的那一段了。
哈哈哈哈哈,保洁世聪你们这又是何必呢,大家又不会笑你念了错别字,继续留着它不好吗?
讲真的我的确吃不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