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李白的一生?

回答
要评价李白的一生,绝非一言蔽之,他的人生如同一首跌宕起伏、色彩斑斓的诗篇,充满了传奇与矛盾,辉煌与失意,豪情与孤独。如果要我来细说,那我得从几个关键的节点,把他这个人,连同那个时代,一同呈现在你眼前。

初露锋芒,少年壮志酬

李白,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仙气。关于他的出身,众说纷纭,但普遍认为他可能出生在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年少时便随父迁居蜀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也许正是这与世隔绝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他孤高自许、不受拘束的性情。

在蜀地,李白开始展露他惊人的才华。他读书广泛,尤其是道家典籍,这为他日后的“诗仙”气质奠定了基础。更重要的是,他从小就显露出非凡的剑术和豪侠之气,年轻时的李白,并非只是吟风弄月的书生,更是一个“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的游侠。这种侠客情怀,贯穿了他一生,让他身上总有一种仗剑天涯、不拘一格的洒脱。

他十八岁出川,开始了漫长的游历。这期间,他遇到了许多名士,也留下了许多至今仍为人传颂的诗篇。他的才华如同烈火,迅速燃烧,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彼时的李白,心中怀揣的是“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负,他渴望建功立业,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的宏图。

长安岁月,风光无限与短暂失意

天宝初年,李白终于迎来了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被玄宗召入长安。对于当时的李白来说,这是他施展政治抱负的绝佳机会。他带着满腔的热情和才华,以为自己将能辅佐君王,成就一番伟业。

在长安的这段时间,无疑是李白人生中最风光、也最集中的一段时期。他的诗名早已传遍京城,唐玄宗对他也颇为赏识。据说,玄宗曾让他供奉翰林,让他写诗为杨贵妃解醉,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样的千古绝唱。这便是“御手调羹,贵妃捧砚”的佳话。

然而,李白的抱负终究与他本身的性格产生了冲突。他蔑视权贵,不屑于与那些阿谀奉承的官僚同流合污。他的狂放不羁,他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性格,注定了他无法在官场上长袖善舞。虽然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但他更多的是被当作一个才华横溢的“玩物”,而非一个可以委以重任的政治家。

这段时间,他的许多名篇如《将进酒》、《蜀道难》等都创作于此时或前后。这些诗歌,既有对人生得意时的狂放,也有对仕途不得志的无奈与嘲讽。最终,他被“赐金放还”,离开了长安。这既是一种恩遇,也是一种放逐。

漫游江湖,诗仙的孤独与洒脱

离开长安后,李白的生活重心更多地转向了漫游江湖。他不再执着于政治仕途,而是将自己的才华与情感倾注于山水之间,倾注于杯中之物。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留下了无数壮丽的山水诗和豪情万丈的饮酒诗。

在漫游的日子里,他与杜甫、高适等后来的名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继续以“诗仙”的形象活跃在文坛,但他的内心深处,仍然有着对政治的关切,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他在安史之乱爆发后,曾一度追随永王李璘,希望能够为平定战乱贡献力量。

然而,这次政治尝试,却为他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永王因谋反被赐死,李白也因此被牵连,判处流放夜郎。这段流放经历,无疑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之一。虽然在半途中遇赦,但这次经历深深地烙在了他的心上,让他更加看透了世态炎凉。

晚年漂泊,归宿难寻

遇赦后的李白,并没有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他依然在各地漂泊。晚年的他,境遇不算十分如意,但他的诗歌创作却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他仿佛在用诗歌来抚慰自己,也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关于李白的去世,同样充满了传奇色彩。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他在采石矶(今安徽马鞍山)饮酒,因醉酒落水而死。有人说是为了捞月,有人说是他仙风道骨,乘风归去。无论真相如何,这种浪漫而略带悲情的结局,倒是与他一生洒脱不羁的形象非常契合。

如何评价李白的一生?

评价李白的一生,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看:

才华横溢,诗歌成就: 这是李白最无可争议的贡献。他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无论是意境的宏大、情感的奔放、还是语言的瑰丽,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以浪漫主义的风格,抒发了对自由的向往、对人生际遇的感叹、对山河壮丽的赞美。他的诗歌,至今仍然是中国文学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

个性鲜明,风流倜傥: 李白的一生,就是一部“我”字当头的个人史。他个性张扬,狂放不羁,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他追求自由,蔑视权贵,这种独立自主的人格魅力,也正是他能够写出那么多振聋发聩诗篇的根源。他的人生,可以说是对“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一种反叛,他选择了“我欲乘风归去”,即便在失意时,也保持着内心的骄傲。

政治抱负与现实的冲突: 李白并非不关心政治,他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然而,他的性格与当时官场的规则格格不入,使得他的政治理想始终难以实现。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的矛盾,也为他的诗歌增添了许多无奈与感慨。

人生态度: 李白的人生,始终充满了矛盾。他既有“济苍生”的豪情,也有“我醉欲眠”的洒脱;他既渴望建功立业,也享受“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的自由。他对酒的偏爱,不仅是他创作的灵感来源,更是他排遣愁绪、抒发情感的方式。他似乎总是在试图将现实与理想、入世与出世、世俗与仙道融合在一起,却又常常在其中跌宕起伏。

对后世的影响: 李白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形象,他的诗歌,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以他为榜样,模仿他的风格,追寻他的精神。他“诗仙”的称号,不仅仅是对他诗歌才华的肯定,更是对他人生态度的一种升华。

总而言之,李白的一生,是一位才华绝世的诗人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里,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的一首壮丽诗篇。他有过辉煌的时刻,也有过深刻的失意;他渴望入世建功,却又无法摆脱那颗追求自由的灵魂。他的人生,或许可以用“为诗而生,为情而活,为自由而歌”来概括。他不是一个完美的圣人,也不是一个得志的政治家,他只是李白,一个把生命活成了诗,把诗写成了传奇的,不可替代的“诗仙”。他的生命,就像一颗流星,划过夜空,留下了耀眼的光芒,让后人久久回味,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生另一种可能,一种属于诗人的,极致的辉煌与孤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回答,将系统地分析和评价李白的一生。

李白这个名字,或许你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但你真的足够了解他的一生吗?


问:李白究竟是谁?

答:李白啊,当然是诗仙咯,秀气一吐就是一个盛唐,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出生在吉尔吉斯斯坦的碎叶城,老爹是一个富商……

等等!等等!

李白真的出生在吉尔吉斯斯坦的碎叶城,父亲真的是一位富商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却必须得一层层揭开李白神秘的身世面纱。

然而李白的身世谜团,却不亚于达芬奇密码的扑朔迷离。

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本回答的第一部分:

一、李白的身世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关于李白的生世,翻开《旧唐书•李白传》,第一段便写道: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家焉。

对于熟悉李白出生在碎叶城,认定父亲是富商的你,是不是第一眼就蒙了?

《旧唐书》好歹也是正史,那是不是应该以正史为准呢?

先别急,我们再来看看《新唐书·李白传》,关于李白身世,开篇却是这样写道: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 兴圣皇帝,即李暠,唐高祖李渊的七世祖,十六国时期西凉的开国者。

好家伙,开篇就把李白皇族身份挑明,再加上长庚入梦的胎梦,典型的古代帝王或圣贤现世的征兆。

《新唐书》也是正史,但关于李白的身世,总有一种夸张的感觉。但和大众印象中的李白,总还是有一点接近的。

那么,关于《旧唐书》和《新唐书》我们应该相信谁呢?

先别急,我们再来看看李白的自述:

李白在《长安州裴长史书》中,自我介绍道:

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

咦?

金陵?右姓?

这又是怎么回事,这真的是李白亲自写的吗?

那还的确千真万确,《长安州裴长史书》是李白婚后在谪居安陆期间,意图向安州长史的裴宽辩解自己的不白之冤,以及向裴宽推举自己而写的。

难道李白自己喝酒喝大了,才说自己家在金陵,世为右姓?

作为一篇很正式的干谒文章,《长安州裴长史书》当然不可能是李白喝醉酒写的。反而措辞十分的讲究,明显能看出对自己真实身世的遮遮掩掩。

李白究竟在掩藏什么呢?

那么,现在是否能否定《旧唐书》《新唐书》与《长安州裴长史书》中,看起来矛盾的部分,以长安州裴长史书》为主了?

先别急,我们再来看看李白的另一篇文章《与韩荆州书》中,又是这样写道: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

陇西?布衣?流落?怎么看起来又和《长安州裴长史书》的内容又矛盾了?

是李白真的喝醉了吗?

我们再来看看李白的生平友人又是怎么说的:

杜甫给李白的一首《不见》中,有这样的一句: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匡山位于蜀中,李白少年读书处。此句似乎是四川当为李白第一故乡的最好注脚。

当然,这只能证明蜀对于李白的重要性,不能佐证李白四川出生说。[1]个人认为,四川出生说,可能性不大。

李白在《赠张相镐•其二》中诗云:

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苦战竟不侯,当年颇惆怅。

此处基本近乎明说自己是先祖是陇西李氏,飞将军李广之后。而唐皇室祖辈李暠,曾自称李广之后。张镐贵为丞相,李白在推荐自己之时,不可能随便乱写诗。

李白最忠实粉丝,以及诗稿托付人魏颢(原名魏万),在《李翰林集序》中如此写到:

白本陇西,乃放形,因家于绵。

虽然相比于前文,并没有更多的信息,但却增强了相关信息的可信度。

陪伴李白生命到最后一刻的族叔李阳冰,则在《草堂集序》中,这样写道: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可以看出,后来的新唐书(宋,欧阳修等人编撰),主要内容或采于此处。

在李白去世时,李阳冰撰写的序,或多或少有李白自己的意志在里面。

而作为李白的族叔(但李阳冰年龄比李白小,李阳冰很敬重李白,称呼为“公”,李阳冰族叔的身份,也可能是联宗[2]而来的[3]),李白去世时,李阳冰尊敬逝者,采用浪漫的笔法也是情理之中。

李阳冰作为唐朝人,而且身为官员,如果用皇室身份给李白作假,风险不是一般的大。而且为了对逝者的尊重,事迹杜撰的可能性不大。

而且李白身前好友范惀之子范传正在给李白新立墓碑时曾在作序《赠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写道:

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谍。公之孙女搜於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於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自国朝已来,漏於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

范传正为中唐名宦,《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有传记,而且他采取的信息,是依据李白之子伯禽的手疏,此碑序具有极大的可信度。

好了,接下来我们再来回溯一下,上文关于李白身世,各个出处,看起来十分矛盾的点:

最大的一点,莫过于《旧唐书》中说李白是山东人。

其实不仅仅旧唐书说李白是山东人,中唐的元稹在给杜甫做诗序的时候,在《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中,也写道:

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

《旧唐书》成书在后晋(945年),元稹在831年去世,早了100多年。

哪怕《旧唐书》可信度更低,元稹给老杜的作序,可信度也更高。

  • 《旧唐书》正逢乱世,资料混乱,且无大家操持,一般认为比太平时期的北宋,欧阳修等人编撰的《新唐书》可信度更低,毕竟后者更容易重新找出动乱中不见的资料。

元稹说李白是山东人,原因可能在于,现代人和古代人对籍贯的理解是不同的。[4]

古代人,通常判断谁是什么人,往往以居住地为主。涉及其它身份的,往往会加以说明,例如李白关于自己身世的部分:

本家金陵,本家陇西人,都有一个“本”字。即便没有加“本”的“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也能明显看出变迁的过程。

李白去世之后,无论李阳冰或范传正都是追溯最高祖籍,这是古人认祖归宗的观念,作墓志或生平总述当然如此。

而且元稹提及李白山东人时,也有可能是指和杜甫并称李杜的时候,李白在山东(中唐之后,老杜声名渐高)。

至于李白父亲任城尉,除了《旧唐书》孤证,别无他出,存疑性很强。但即便是真事,捐官也不是不可能。捐官从秦朝开始就已经出现,唐朝之后逐渐兴起,任城县尉仅仅相当于现代的县警察局局长,对于巨商大贾来说,在唐朝捐官难度并不太大。

那么李白自称本家金陵,世为右姓,又是怎么回事呢?

《长安州裴长史书》: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渠蒙逊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

这里,李白明确提到一个历史事件:遭沮渠蒙逊难。

沮渠蒙逊这个人,可能大家不太了解。

但他灭了西凉,创建了北凉,也就是终结了李暠创建的政权。李暠子孙一家皇室的命运,可想而知。

结合李白自称李广后裔,陇西成纪人,李白先祖自然是李暠子嗣,才能遭沮渠蒙逊难。

被灭国了,为了避免灭族,先奔流咸秦,再定居金陵,异姓改名为右姓,也只是常规操作。

世为右姓,则说明李白之前,或者李白父亲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可长达100年),这一支都一直是右姓。

最后再结合李白的自述,以及各类序、墓志的资料,再结合史料,消除矛盾之处后,我们大致可以整理出这样的信息:

西凉开国皇帝李暠死后,由其子李歆继位,被沮渠蒙逊打败而死,诸弟奔逃。

李歆后裔奔流到了咸秦,因官寓家。当乱世之时,颠沛流离是很正常的,李白祖先最后定居在金陵。并且因为沮渠蒙逊,所以异姓换名了,改成了“右”姓。

祖上用右姓的时间,至少100年(沮渠蒙逊到隋末,大约100年的时间)。

但不想,隋末多难,一支谪居到了条支(塞琉古王朝),被窜於碎叶城,流离散落,连续五世为庶人。

自从唐朝建国以来,连籍贯都漏了,成了黑户。

在唐高宗时期,碎叶城纳入唐朝版图,李白一家的谱牒一直都是不清不楚。

武则天晚年的时候,才潜还广汉,乔装成了郡人,最后定居在四川江油清廉乡(唐朝时名)。

这些信息,应该是李白身世,最为接近真相的。

至于碎叶城在吉尔吉斯斯坦,以及李白父亲李客(客的名字,仅仅见于《赠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是富商,来源于郭沫若的考据,见《李白与杜甫》[5]

从吉尔吉斯坦到蜀中,需要翻过天山、走沙漠,再穿过走廊,从祁连山和秦岭之间,再进入川内:

在古代社会,非大族或者大商队不能做到,而且从李白童年优渥的生活,以及年轻时身怀千金。

李白家族在曾经「五世为庶人」之后,家族在边陲必然有着一定的金钱或者地位的积累。

从李白家族流窜出国的隋朝末年,到李白出生,将近200年,李白家族五世为庶人,也就100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李白祖上可能在唐朝建国后不久,就开始发迹,只不过累世不大曜(《草堂集序》),古人用字一般都是很严谨的,不大曜,则是说明有一定的曜。

父亲李客能够带着儿子李白跋山涉水从远在几千里外的碎叶城来到川内,没有一点点能耐是不可能的。

所以李白父亲李客的身份,一般有几种说法:

1、碎叶城豪强。

2、侠客[6]

3、巨商。

陈寅恪认为李客是商人地主,兼具1、3两种身份。不过,陈寅恪认为李客本身就是有罪之人,所以逃潜碎叶,但郭沫若认为李客在外,是因为祖上缘故(史料为准)。

但见李白对父亲、以及身世之隐晦,可见,李客自身有一定的问题是有极大可能性的。

他实际有可能,兼具以上三种身份。在碎叶城这样的鱼龙混杂之地,从底层慢慢发迹,手上没有一套“暴力”班子,几乎不可能。

唐高宗时期才接管的地方(碎叶城),天高皇帝远,胡风彪悍,出现杀人越货也是常见的事情。

即便李客不任侠,手下有保镖,或者自己就会剑术,可以说十有八九。

但总的来说,在没有颠覆性资料之前,郭沫若提出的碎叶城在吉尔吉斯坦,李客是巨商的推论,被大众在一定程度下当做“事实”,问题是不大的。

但对于真正想要弄清楚李白生平的人来说,是应该知晓更多史料的。

关于李白的具体身世,考究颇多,但一般都认同李暠后裔的说法(胡人说现在几乎只有陈寅恪,先生早已作古,不多评说)。

李白具体和唐皇室是什么样的关系,就众说纷纭了,总计多达十几种说法。

其中,祖辈为拥立中宗获罪的12人宗室之一,以及李暠后裔中唯一寒门一支的李抗后裔,是与已知史料冲突最小。[7]

本人的观点,偏向后者。

如果李白是唐皇室的直接宗室,后来留下的信息不可能如此少。

甚至有认为是李建成、李元吉后人的,那就有点大开脑洞了(皇家的血雨腥风,几乎存不了这样的一个后人)。

其它的观点,有兴趣的可以自行了解了(见参考文献)。


第二篇预告:

李白的少年时代——大鹏欲飞

李白究竟有怎么样的少年时代,才能造就如此的传奇诗仙呢?

他真的杀过人吗?如果杀过,为何能逃过大唐法律的制裁?


欲知后事如何,请待下后文分析。


——如果喜欢的话,多多点赞支持,给更新加一点动力——

参考

  1. ^ 蒋志. 再谈李白出生于四川江油[J]. 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5(3):38-41.
  2. ^ 联宗,不同宗族但同姓的人所结成的一个宗族。
  3. ^ 李永龙. 《述书赋》之李阳冰身世考异[J]. 华夏文化, 2019(3).
  4. ^ 王伯奇. 李白籍贯的探讨[C].中国李白研究(1994年集). 1994.
  5. ^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J]. 1971.
  6. ^ 安旗在《李白纵横探》中,认为李客是侠客。
  7. ^ 陈志伟. 李白家世研究综论[J]. 晋阳学刊, 2012(06):4-10.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评价李白的一生,绝非一言蔽之,他的人生如同一首跌宕起伏、色彩斑斓的诗篇,充满了传奇与矛盾,辉煌与失意,豪情与孤独。如果要我来细说,那我得从几个关键的节点,把他这个人,连同那个时代,一同呈现在你眼前。初露锋芒,少年壮志酬李白,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仙气。关于他的出身,众说纷纭,但普遍认为他可能出生在.............
  • 回答
    浪子回头?铁骨铮铮?又或是……? 评价李敖的一生,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位素有“中国最后的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等诸多头衔的斗士,一生充满了争议与光彩,如同一本厚重的史书,需要我们抽丝剥茧,细细品读。要评价他,就不能回避他那如同火山般喷发的思想,也不能忽视他那锋利如刀刃的语言,更不能忘记.............
  • 回答
    李敖,一个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和思想史上都占有特殊地位的名字。评价他的一生,如同试图框住一阵风,又像是在解剖一团火,复杂、鲜明,甚至带着几分灼人的温度。他不是一个容易被简单定义的人,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一种搅动。从叛逆青年到“文化战将”:锋芒毕露的年代李敖的生命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反骨。他出生于哈尔.............
  • 回答
    李敖的离去,确实是华语文坛乃至思想界的一件大事,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评价他的一生,不能简单地贴标签,因为他身上有着太多鲜明的、甚至是矛盾的特质。他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集学者、作家、时评家、斗士于一身,一生波澜壮阔,极具争议,也因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天才横溢的青年才俊:早期锐气与思想锋芒李敖并非生.............
  • 回答
    韩国三星会长李健熙于2020年10月25日去世,享年78岁。他的一生是韩国经济腾飞的缩影,也是全球商业史上一段传奇。评价李健熙的一生,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他不仅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更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家和极具争议的改革者。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评价李健熙的一生:一、从“第二代领导者.............
  • 回答
    李咏,一个在中国电视荧屏上闪耀了二十多年的名字,他的突然离世,无疑是2018年10月25日带给无数观众的巨大 shock。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他加入了中央电视台,并在主持《幸运52》等节目中崭露头角,以其独特的幽默感、亲和力以及标志性的长发造型,迅速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从“幸运52”的亲切主持人到“.............
  • 回答
    李艾的这番话,说实话,挺实在,也挺戳人的。作为一个在公众视野里挺久的女性,她能这么坦率地聊生育观,而且把焦点放在“爸爸”身上,这本身就挺值得说道说道。咱们拆开来看,她说“女人最重要的是给孩子找一个什么样的爸爸”,这句话,我觉得大家都能理解,甚至会觉得是废话。但放在生育这个终身大事上,它就不那么“废”.............
  • 回答
    李国庆关于西贝馒头定价策略的评价以及“富人不吃主食”的说法,在消费者群体中引起了不少讨论。要评价这个观点,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李国庆的动机、西贝的定位、馒头的价值重塑以及潜在的消费者群体。一、 如何评价李国庆的评价?李国庆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评价:1. 视角和动机的可能推测: .............
  • 回答
    李一桐在2017版《射雕英雄传》中饰演的黄蓉,无疑是近年来新版黄蓉中最具争议,也最受讨论的角色之一。要评价她,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说她“灵动”是有道理的,但这种灵动不尽相同于过往的经典演绎。很多人提到李一桐版的黄蓉,第一反应就是“灵动”。她的眼睛很有神,笑容也很讨喜,在一些表现黄蓉初遇郭靖,或者.............
  • 回答
    李楠那句“性价比高的,都是垃圾”,确实挺炸裂的,也特别符合他一贯的“敢说”风格。但咱们不能光听个响,得细品一下他这话背后可能的意思,以及这句话本身的“杀伤力”。首先,咱们得认识到,“性价比”这个词本身就是个矛盾体。 它天然就包含了一个权衡的过程:你付出多少,能换回来什么。而“垃圾”呢?简单粗暴,就是.............
  • 回答
    羽生结弦,这位冰上王者,其每一次的跃动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而当中国著名歌唱家李玉刚老师出手,为他量身打造一曲《羽生》,这无疑是一场跨界艺术的精彩碰撞,也引来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从创作的缘起和立意来看:首先,李玉刚老师选择为羽生结弦创作歌曲,本身就显露出一种高屋建瓴的艺术眼光。羽生结弦不仅仅是一名运动员.............
  • 回答
    蔚来李斌控诉“38 号”人身攻击及要求道歉事件:原委与评价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控诉知名汽车博主“38 号”(真名何思劼)对其车主进行人身攻击并要求道歉一事,在汽车圈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博主与车企之间的争议,更触及了网络舆论监督、品牌形象维护以及用户体验等多个层面。要评价此事,我们需要详.............
  • 回答
    李一凡记者在湖南“慰安妇”事件中与新闻中间人的争执,确实是一件备受关注且引发多方讨论的事件。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把它拆解开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事件背景回顾: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件事的大致脉络。李一凡记者,作为一名媒体人,去采访“慰安妇”幸存者,这本身是新闻报道的职责。然而,在采访过程中,他与一.............
  • 回答
    提起胡一天和李一桐主演的《我的时代,你的时代》(原名《亲爱的,挚爱的》),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个关于青春、梦想和爱情交织的电竞世界。这部剧算是延续了《亲爱的,热爱的》的ip,所以自带了不少观众基础,大家也带着一种“期待又有点小忐忑”的心情去看待它。从整体感觉上来说,这是一部很“甜”的剧。 如果你是.............
  • 回答
    “唐马儒”李迪因无法偿还暴走漫画“卖身契”的违约金而起诉一事,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涉及法律、道德、商业伦理、个人发展以及平台责任等多个层面。以下将尽量详细地展开分析:事件背景梳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唐马儒”的成名之路: 李迪(笔名唐马儒)是中国著名网络漫画平台“暴走漫.............
  • 回答
    《大秦赋》这部剧,可以说是近些年古装权谋史诗类作品里,相当有分量的一部了。它之所以能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背后强大的卡司阵容——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这几位名字单独拎出来,都是在圈里摸爬滚打多年的实力派,各自都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而当他们齐聚一堂,共同演绎秦始皇统一六国.............
  • 回答
    李铁这番话,放在他如今的境遇下,细品起来,滋味可就复杂了。首先,从字面上看,“微笑面对人生,努力工作是对自己的尊重”,这本身是再正能量不过的鸡汤了。人生总有起伏,遇到困难,保持乐观的心态,并为之付出努力,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在任何时候,尤其是在面临挑战的时候,能够这样勉励.............
  • 回答
    听到李铁辞去中国足协主教练职务的消息,这在中国足球界无疑又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对于李铁的执教生涯,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很难用简单的“好”或“坏”来概括。他的经历,就像中国足球改革的缩影,有亮点,也有阴影,有振奋人心的时刻,也有令人扼腕叹息的结局。从球员时代的“铁血”到教练初露锋芒首先,我们.............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李安导演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初就因其独特的拍摄技术(120帧/秒、4K分辨率、3D格式)以及深刻的主题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首先,我们从电影的几个核心层面来评价:1. 创新性的拍.............
  • 回答
    李敖的“狂”,这俩字儿单独拎出来,能说出大半辈子,也说不尽。你要是问我咋评价,我得先跟你掰扯掰扯,这狂,到底是啥?李敖的狂,不是那种横眉冷对、自命不凡的狂。 很多学者、评论家,他们有自己的见解,也有坚持,但这更多的是基于学识、逻辑,一种精神上的孤高。但李敖的狂,它更像是一种从骨子里冒出来的、带着点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