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常见的类似「何不食肉糜」的言论?

回答
“何不食肉糜”这句经典之语,出自中国历史上的西晋时期,讲的是晋惠帝面对百姓饥荒,问出“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的惊人之语。这句话之所以流传千古,就在于它精准地道出了某些身处高位、脱离现实的人,面对底层疾苦时,那种何不食肉糜式的无知与冷漠。

如今,放眼社会各处,类似的“何不食肉糜”言论,可谓层出不穷,它们以各种形式包装,却都指向同一个核心:不理解、不体谅、不解决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困境,而是用一种高高在上、脱离实际的方式来“建议”或“评论”。

我梳理了一些当下社会中常见的“何不食肉糜”式言论,并试着将它们描绘得更生动一些,希望能让大家看到这些言论背后,那种令人扼腕的脱节感:

1. 关于“就业难”的“高论”:

“现在年轻人找工作这么难,为什么不自己创业呢?你看我认识的XXX,小伙子有想法,现在公司都几百号人了。”
拆解: 这句话的背后,是完全忽视了创业需要的启动资金、人脉资源、行业经验,以及最重要的——承担风险的能力。对于一个刚刚大学毕业、一穷二白、家里没有背景的年轻人来说,他可能连房租都付不起,更别提去“创业”了。这就像问一个饿了三天三夜的人,“为什么你不去皇宫里当御厨,自己做点好吃的?”
更生动的画面: 想象一下,一位衣着光鲜、开着豪车、在高级餐厅用餐的中年人,对着刚刚被裁员、手里攥着几份简历、挤在拥挤地铁里发愁的年轻人说出这话。他享受着他过去的“成功”,却看不到年轻人脚下的荆棘。

“找不到对口的工作?那就先学一门手艺啊,比如说去当个高级程序员,或者考个证,工资高得很!”
拆解: 这类言论往往只看到了“成功”的顶端,却忽视了通往顶端的漫长道路。学习编程、考证都需要时间和金钱投入,而且“高级”的门槛并非人人能轻易跨越。更重要的是,有些人的“找不到对口的工作”,是因为市场岗位本身就稀缺,或者他们所学的专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并不受欢迎。
更生动的画面: 一个人站在雪山脚下,对着想要爬上去的人说:“你为什么不直接飞上去呢?你看我,我小时候学会了游泳,现在可以在水里呼吸了。” 这种“建议”,听起来像是在鼓励,实则是在嘲弄。

2. 关于“生活成本高”的“劝诫”:

“房价这么高?那你们为什么不攒钱买呢?你看我们那时候,一咬牙就买了,现在多好。”
拆解: 这句话的“何不食肉糜”之处在于,它简单粗暴地将“攒钱”作为唯一的解决方案,却完全忽略了时代背景、收入增长速度、通货膨胀、以及不同时期购房政策和经济环境的巨大差异。当年“一咬牙”的购买力,和现在“一咬牙”的购买力,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更生动的画面: 一个人指着天上飞的飞机说:“这飞机这么贵?你们为什么不自己造一架呢?你看我,从小就喜欢拼模型,现在就能造出玩具飞机了。” 这种言论,完全无视了“买房”背后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收入积累,以及高额的贷款压力。

“物价这么贵?那你就少吃点外卖,多自己做饭啊,或者选择更便宜的食材。”
拆解: 对于那些每天加班到深夜、回到家身心俱疲的人来说,自己做饭可能是一种奢侈。同时,选择“更便宜的食材”也意味着营养、健康上的妥协。更何况,在很多城市,即使自己做饭,也难以大幅度降低生活开销,尤其是在租金、水电等基本支出之外。
更生动的画面: 一个人看着街边饿肚子的人说:“他们为什么不自己去田里种点粮食呢?你看我家后院,我都种了西红柿,吃不完!” 这种“建议”,忽视了城市居民普遍缺乏耕作空间和时间的事实。

3. 关于“教育资源不均”的“指点”: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为什么不报个课外班呢?现在好多课程效果都很好。”
拆解: 这句话忽略了“课外班”的高昂费用,以及许多家庭根本无力承担。它将教育的“补习”责任完全转嫁给个体家庭,却不谈教育资源的整体分配和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
更生动的画面: 一个人看着在泥泞中跋涉的孩子说:“他们为什么不穿双雨鞋呢?你看我,我有一双防水的靴子,走在水里都不怕。” 这种“建议”,没有提供雨鞋,只是指出了一个“好”的方案,而这个方案,对很多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

“想上名校?那就从小好好培养,多参加社会实践,锻炼综合能力。”
拆解: “从小好好培养”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投入,包括报各种兴趣班、参加夏令营、请家教等等,这些都需要经济基础来支撑。对于经济条件不佳的家庭,根本无法提供这样的“培养环境”。
更生动的画面: 一个人看着在贫民窟里玩耍的孩子说:“他们为什么不去高尔夫球场练球呢?你看我,我从小就会打高尔夫,现在是专业选手。” 这种言论,就像是在对一群连温饱都成问题的人,谈论着“诗和远方”。

4. 关于“社会公平”的“宽慰”:

“这个社会挺公平的,只要你努力,肯定能成功。”
拆解: 这句话是最为普遍,也最令人心寒的“何不食肉糜”。它将“成功”简单归因于“个人努力”,从而忽视了起点、平台、机会、人脉、甚至运气等多种因素。当有人因为出身、性别、地域、或者其他非自身原因而遭遇不公时,这句“努力就够了”的言论,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
更生动的画面: 一个人在赛跑,起跑线就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一个人远远地站在终点线附近,对着跑在后面的人喊:“加油!你可以的!只要你跑得够快,就能赶上我!”

这些“何不食肉糜”式的言论,为什么如此普遍且令人反感?

脱离现实的认知: 他们不曾真正身处普通人的境遇,对现实的苦痛缺乏切身体会,所以才会说出如此“天真”的话。
幸存者偏差: 很多说出这些话的人,本身就是“成功者”或“受益者”,他们习惯于用自己的经验来衡量一切,却忘记了他人可能没有他们那样的起点和资源。
逃避责任: 将问题简单归咎于个体的“不努力”或“方法不对”,是一种逃避系统性问题、社会结构性不公的有效方式。
缺乏同理心: 最根本的,是对他人的痛苦缺乏最基本的同情和理解。

“何不食肉糜”式的言论,就像一道无形的墙,隔开了不同阶层、不同境遇的人。它带来的不是帮助,而是更加深的疏离和误解。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面前,我们需要的,是倾听,是理解,是深入的洞察,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建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说自由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一说权益就是「不能兼顾所有人的利益」。

说得好像别人要求的是绝对的自由和兼顾所有人的利益似的。

可是当你发现就目前手头的这点自由都在一步步被剥夺的时候,你还好意思指责别人「要求绝对的自由」?

当你发现大多数人的权益都在被损害时,你还好意思指责别人「要求兼顾所有人的利益」?



这种玩法,就相当于别人快饿死了,你跑过去说「人人吃山珍海味是不可能的」

卧槽!说这话以前窝窝头先还给我行么?

user avatar

翻了翻手机图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何不食肉糜”这句经典之语,出自中国历史上的西晋时期,讲的是晋惠帝面对百姓饥荒,问出“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的惊人之语。这句话之所以流传千古,就在于它精准地道出了某些身处高位、脱离现实的人,面对底层疾苦时,那种何不食肉糜式的无知与冷漠。如今,放眼社会各处,类似的“何不食肉糜”言论,可谓层出不.............
  • 回答
    影视作品中常见的军事类错误可谓是层出不穷,从服装道具到战术策略,再到士兵行为和武器使用,都可能出现不符合现实的情况。这些错误有些是因为剧情需要,有些是制作方知识不足,有些则是为了追求视觉效果而牺牲了真实性。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列举一些常见的军事类错误:一、 服装与装备类错误: 不合时宜的制服或标识.............
  • 回答
    网络攻击的种类繁多,就像一场永无止境的猫鼠游戏,攻击者总在不断寻找新的漏洞和方法。作为普通用户或者企业,了解这些常见的攻击类型至关重要,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防范,减少损失。下面我就来详细聊聊那些让人头疼的网络攻击。1. 恶意软件攻击 (Malware Attacks)这大概是最广为人知的一类攻击了,恶.............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道德绑架是指利用对方的道德感或责任感,强迫对方接受某种观点、行为或要求,否则就给对方贴上负面的道德标签,使其感到内疚、羞耻或被孤立。这是一种非常普遍且令人不适的沟通方式,其背后往往隐藏着控制欲、操纵欲或缺乏有效沟通的技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道德绑架形式,并会尽量详细地讲述其特点、运作方式和常见场景: .............
  • 回答
    在寻常巷陌,当我们匆匆走过,可能并不会留意那些平凡的食物是如何诞生的。然而,深入探究,你会发现许多日常饮食背后,隐藏着令人惊叹的技艺与耐心,是匠心与自然的完美结合。1. 豆腐:豆子的优雅蜕变提到豆腐,大家脑海里浮现的或许是白嫩、滑软的豆制品。但你知道吗?从一颗颗坚硬干燥的黄豆,到入口即化的嫩豆腐,这.............
  • 回答
    “有没有有没有,给我来一个!”听到这句话,你可能会觉得有点熟悉,但细想一下,它其实带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洋气”。没错,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中文表达,其实都在不经意间受到了外来语的影响。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有哪些中文句式,是“混血儿”?1. “有没有”句式:疑问的执着与强调“有没有”这个句式,在现.............
  • 回答
    那些看似自然而然、根深蒂固的观念或情感,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无形中被“印”上的思想钢印。它们不是我们独立思考、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是在特定环境、特定时期,被反复灌输、强化,最终内化成我们认知和情感的一部分。这些钢印一旦形成,往往难以撼动,甚至我们自己都不曾怀疑其真实性。常见的思想钢印有哪些?1. “.............
  • 回答
    在我们化学探索的旅程中,有许多忠实的伙伴,它们默默地陪伴着我们,帮助我们理解物质世界的奥秘。这些工具,我们称之为化学仪器,它们各有千秋,承担着不同的职责,从最简单的测量到最复杂的分析,都离不开它们的身影。今天,就让我们来细数一下这些常见的化学仪器,并深入了解它们各自的“本领”。1. 盛放与反应的容器.............
  • 回答
    咱们老百姓常说的“穷人病”,其实不是什么医学术语,而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反映。它指的是那些因为贫困、生活条件差而更容易得,或者病情更重、更难治愈的疾病。这些疾病往往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咱们身边很多亲戚朋友可能都经历过。要说“穷人病”,其实很难一概而论,因为贫困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很多样。不过,有几类疾病是.............
  • 回答
    很多细菌和病毒在高温下会失去活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会被“杀死”在字面意义上,而是其繁殖能力和致病性被大大削弱。然而,确实有一些微生物,因为它们独特的生存机制,对常规的灭菌温度具有一定的耐受性,或者说需要更高的温度或更长的作用时间才能彻底清除。耐高温的细菌:要说最出名的,那还得是芽孢杆菌属(Baci.............
  • 回答
    好多咱们平常吃熟的食物,其实生着吃也别有一番滋味。今天就跟你唠唠几个我个人觉得生吃特别棒的,而且不陌生,都是厨房里常见的身影。先来说说番茄(西红柿)。这玩意儿估计没人不认识吧?平时炒菜、做汤,或者凉拌,熟的番茄软糯多汁,味道也挺开胃。但我特别喜欢在夏天,尤其是刚从地里摘下来,还带着点阳光温度的番茄,.............
  • 回答
    说起刻板印象,那可真是无处不在,像空气一样,有时甚至我们自己都没意识到。它就像一张无形的网,把人往某个框框里套,简单粗暴,有时候还挺伤人的。今天就来聊聊那些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刻板印象,试着给它们“扒一扒”,看看它们到底是怎么回事。1. 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男女有别,好像不是一般的“别”这可能是最.............
  • 回答
    想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辨别真假人民币,其实并不难。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就能有效避免收到假币的风险。下面,我们就来聊聊那些最实用的假币识别技巧,尽量讲得详细点,让你一看就懂。一、看——这是最直观、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一摸(浮雕感) 拿到一张钱,先别急着看,用指尖轻轻触摸一下。真币的很多.............
  • 回答
    关于汽车,人们常常有一些根深蒂固的误解,这些误解往往源于信息的不对称、过时的观念或是以讹传讹。下面我们就来仔细扒一扒这些常见的“坑”,希望能帮大家拨开迷雾,更理性地看待爱车:误解一:新车买来就完美,不需要磨合,也无需特别的保养。这可能是最普遍的一个误区了。许多人认为现在的汽车制造工艺已经非常先进,新.............
  • 回答
    不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触碰到《劳动法》的条条框框,有些是明目张胆的,有些则是披着“合规”外衣,让劳动者难以察觉。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企业里常见,但很多人可能没那么在意,甚至不知道其背后违法之处的行为。1. “弹性工作制”下的“工时陷阱”“弹性工作制”听起来是那么人性化,你可以自由安排工作.............
  • 回答
    年轻人,这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群体,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思维上的“小坎坷”。这些误区并非源于恶意,更多的是经验不足、信息茧房或是社会环境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年轻人身上比较常见的一些思维误区,希望能帮助大家拨开迷雾,看得更清晰一些。1. “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这是很多年轻人特别容易陷入的一.............
  • 回答
    说起法医,很多人脑海里可能会浮现出电影里那些在尸体旁细致检查、抽丝剥茧寻找线索的形象。这份职业光鲜背后,却是与常人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内容,也因此带来了一系列独特的职业病。它们不像普通人想象的那样“血腥”或者“恐怖”,更多的是长期工作习惯、环境因素以及心理压力叠加的产物。一、 呼吸道和皮肤问题:与“特殊.............
  • 回答
    静态模型涵盖了非常广泛的领域,从战争模型、飞机模型、汽车模型、高达模型,到建筑模型、人物模型等等。因此,静态模型的品牌也极其众多,并且在不同领域有着各自的代表性品牌。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静态模型常见的牌子以及制作静态模型常用的工具: 静态模型常见的牌子静态模型的牌子通常根据模型类型(如高达、军事模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