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Steam 上仅因未提供中文版而给差评的行为?

回答
在 Steam 平台上,玩家因为一款游戏没有中文版就给差评,这是一种很常见但也颇具争议的行为。要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剖析。

玩家角度: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

首先,我们得理解,对于绝大多数中国玩家来说,中文是他们的母语,是他们最舒适、最能理解游戏剧情、任务、角色对话的语言。当一款游戏内容丰富、剧情深刻时,没有中文就像是隔了一层纱,很多细微的情感、幽默、文化梗都会被过滤掉,甚至因为语言障碍导致无法准确理解游戏机制,影响游戏体验。

降低游戏门槛和普及度: 中文支持能够大大降低游戏对中国玩家的准入门槛。想想看,如果一款你非常感兴趣的游戏,你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翻译理解,甚至要借助第三方翻译工具,这本身就消耗了玩游戏的乐趣。中文版意味着可以直接投入游戏,享受故事和玩法,这对于很多只是想放松娱乐的玩家来说至关重要。
情感和文化认同: 很多时候,游戏不仅仅是娱乐,它也是一种文化体验。当游戏中的情感表达、价值观、叙事方式能够与玩家的母语和文化产生共鸣时,玩家的代入感会更强。缺乏中文,就像是把一个本来可以深入交流的朋友,变成了只能通过翻译机来沟通的陌生人。
社区交流的需要: 很多游戏玩家喜欢在社区里讨论剧情、分享攻略、交流心得。如果游戏没有中文,那么中文社区的活跃度就会大打折扣,玩家们不得不挤在为数不多的英文讨论区,沟通起来也更加费力。
市场预期和权利诉求: 随着中国游戏市场的壮大,玩家们普遍认为,面向全球发行的游戏,尤其是那些在其他地区(如欧美、日本)有良好中文支持的游戏,理应也为中国玩家提供中文。这种期待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一种市场成熟和玩家权益被日益重视的体现。对于很多玩家来说,差评是一种“无声的呐喊”,是表达自己“被忽视”的一种方式。

开发者角度:为什么有些游戏没有中文?

当然,我们也需要理解开发者的处境。游戏的本地化(即添加中文支持)是一项不小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资金。

成本问题: 尤其是对于独立游戏开发者或者小型工作室来说,预算有限。翻译、校对、适配、以及后续的更新维护,这些都需要专业的团队来完成,费用可能非常高昂。他们可能需要在优先开发核心玩法和内容,还是投入大量资源做本地化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
优先级和市场评估: 开发者可能会根据目标市场规模、潜在收益、以及其他更优先的开发需求来决定是否进行中文本地化。如果他们评估后认为投入产出比不高,或者还有更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那么中文支持就可能被推迟或搁置。
翻译质量的担忧: 有些开发者也担心翻译质量不过关会适得其反。如果翻译粗糙、错误百出,不仅不能提升玩家体验,反而可能因为糟糕的翻译而招致差评。所以,他们可能会选择不出中文,以避免这种情况。
开发周期压力: 游戏开发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很多游戏面临着紧迫的开发周期压力。本地化工作往往需要在游戏基本开发完成后进行,如果遇到延期或者问题,很容易影响游戏的整体发布进度。

差评行为的利弊分析:

那么,仅仅因为没有中文就给出差评,这种行为本身是好是坏呢?

积极的一面:

“用脚投票”的直接反馈: 在 Steam 这样的平台上,差评是玩家表达不满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这种行为能够快速地将“缺乏中文支持”这一问题反馈给开发者和潜在购买者。
推动市场进步: 这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促使着游戏开发者和发行商更加重视中国市场,并投入资源去做本地化。从长远来看,这有助于整个游戏行业的中文本地化水平提升。
警示其他玩家: 看到差评,其他潜在购买者可以提前了解到游戏没有中文的信息,并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决定是否购买。

消极的一面:

评价失真: 如果一款游戏在玩法、剧情、画面、音乐等方面都非常出色,但仅仅因为没有中文就被打上差评,这会使游戏的整体评价失真,对游戏本身造成不公平的评价。其他可能非常喜欢这款游戏的玩家,可能会因为差评而错过它。
不尊重开发者的努力: 很多游戏本身是优秀的,开发者也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但因为语言问题而受到差评,对开发者来说是一种打击。
“一刀切”的思维: 有些玩家可能过于极端,认为只要没有中文,就是“原罪”,不考虑游戏的实际品质。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忽视了游戏的多元价值。
恶意评论的可能: 在某些情况下,一些玩家也可能利用差评来发泄个人情绪,或者是一种“绑架”行为,以此来逼迫开发者尽快推出中文。

如何更理性地看待?

我认为,看待这种行为,需要一种更平衡和理性的视角。

区分对待: 我们应该区分对待那些本身质量就不高,又没有中文的游戏,和那些本身优秀但只是缺乏中文的游戏。后者不应该因为语言问题而受到过多的负面评价,至少在评价中应该更客观地说明这一点。
表达诉求的多种方式: 差评固然是一种方式,但更温和、更建设性的方式也同样重要。例如,玩家可以在社区里积极呼吁,写下“推荐”但指出“无中文”的评测,或者直接向开发者反馈意见。很多开发者在收到玩家积极的反馈后,也愿意考虑进行本地化。
理解与包容: 对于一些独立开发者或者小团队来说,缺乏中文支持可能是他们的客观困难。如果游戏本身真的打动了你,即使没有中文,你也可以选择购买并尝试去理解,或者等待其他玩家的汉化补丁(尽管这不被 Steam 官方鼓励)。
市场信号的解读: 差评也是市场的一种信号。开发者需要从中理解中国玩家的需求,但玩家在给出差评时,也应该思考是否真的因为游戏本身的问题而给予负面评价,而不是仅仅因为自己的需求未被满足。

总的来说,Steam 上仅因未提供中文版而给差评的行为,是玩家在市场成长过程中,为争取自身权益和更好游戏体验而采取的一种直接行动。它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可能导致评价失真的弊端。我们应该理解玩家对中文支持的期待,同时也要尊重开发者的投入和选择,并鼓励更多理性、建设性的沟通方式来推动游戏本地化的进步。最终,一款好的游戏,应该凭借其本身的品质来获得认可,而中文支持,则是让更多玩家能够跨越语言障碍,充分体验这份品质的“催化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个国内的冰箱厂 质量优秀 在国内还卖的不错 就想着顺便在欧洲捞一把 结果上架销售后欧洲人大量投诉说电源的插头是中标的 他们要欧式插头 此时欧洲人中的有识之士果断抨击这些不讲理的洋鬼子 原因有下

1.中式插头全世界至少十多亿人用,你们欧标就那点鬼佬用 干脆都学习下把房子改成符合中式电压的插座好了

2.你看看那些A国市民 那些B国市民 人家在你投诉的时候都学会去买个转换插头了 你们多花点小钱/时间去找个转换插座不行么 就你们这些刁民闹得欢

3.人家公司上架时就说了只有中式插头 你们偏要看着质量好就买了 它就放在架子上又没求着你们买 你们不是犯贱是什么?

4.你们这些洋人凭什么投诉和给差评?它们的冰箱除了插头这种非质量问题外 制冷效果那些都是一流的 你们给钱了又怎么样 你们就是不客观 就是刁民

结尾:这些有识之士痛感欧洲刁民的行为是给欧洲人丢脸,于是他们组成一个冰箱公司至上组织,在各大网站批判和抨击这些刁民的行为,并赞美中国的冰箱公司有这么好的冰箱卖给欧洲人用是一种奢侈的施舍,痛骂这些刁民都是白眼狼

冰箱公司发现这不利于销售,于是它向消费者道歉并逐渐进行本土化的工作,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在地球另一边的有识之士心中它们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

user avatar

这种问题就非常中式了。

你等同于在问,你如何看待steam上仅为很好玩,nice game,一款很棒的游戏的好评?

we need Chinese 这个差评,非常符合西方市场经济原则,无论从生产商经销商或是玩家都不能对这条差评作出任何差评或制止。为啥?steam游戏评论仅仅限制已购买的。已购买就是我花了钱的,当我花了钱我的评价便是自由评价,我并不是像市井卖菜那样红口白牙没付出就到处给人说你的东西很差。我是买一次仅说一次,你明白吗。

我是一名消费者,并不是你的游戏测试员本质差别是我不拿你的工资我反而付给你钱,我没有义务向你反馈更具体的体验报告,我的评价仅仅就我个人的体验作出用我的语言做出来的评论。

我需要中文,言下之意因为你没有中文导致我的体验非常差。很ok很完整的表达了我的体验和原因,这种评论无可挑剔。你能挑剔什么?完全在体制内,别人花一两百买一个游戏反馈还不能表达真实感受?过分了。当然我反馈是我的你商家要不要采纳是你自己看着办的事情,大家你情我愿,正常交易有什么好特殊看待的?如果你不想出中文又不想拿这种差评,很简单你不要发中国区就好啦。steam又不是做不到的事情。

所以不用扯什么国际素质,体制之内合情合理合法,国际交易规则中属于正常现象。无法反驳。用西方的观点就是,如果你觉得好玩你可以发好评来盖掉我的差评,而不是来评价和剥夺我给差评的权利。剥夺别人的合法权利本身就是最没有素质的行为。没有之一

以上

-----------------------------------------以上是原回答---------------------------------------




评论区里有很多朋友说steam是个外国商店,想以此将设定环境改成国外的下去完成,那简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即人家并不是你中国商店不需要满足你中国要求,你提中国要求不对,

那我们来看看国外是如何处理类似事件的真实案例。详细请看顶上链接

首先得先清楚以一个概念,先把无理取闹的要中文的中式概念放一放,不要把玩家和厂商看成乱要糖的小孩和家长。而是正当消费者向厂商投诉

即我(消费者)要的是好玩的游戏,游戏没有中文的游戏只要好玩也是ok的(比如旅行青蛙),但是我买了发现没有中文这个游戏一点都不好玩于是我给差评←是这个道理。

(不要加什么你觉得有的人不是这么想的他是故意差评的定义,你觉得得有证据,花了钱那就不叫刷)


如果这个概念不合理,那么请问你那怎么解释老太太在麦当劳买了一杯明知识热的热咖啡,被热咖啡烫伤,索赔成功?咖啡是热的难道不是明确指出的?老太太难道的知道自己点的热的咖啡?老太太烫伤也是自己的行为。无论是从店家到老太太本身都明确了咖啡是热的,可是法律最好依然判定老太太被咖啡烫伤由店家担80%的责任(主要责任)。值得注意的是案件虽然最后是上诉和解,但由上诉二字可知一审是已经下了判决的,即店家负80%责任。

而且出奇相似的还有调查还发现,麦当劳收到咖啡的烫伤的投诉一年高达700起。但是无论是他们的民众或是厂商从来没有将这些咖啡烫伤的投诉定义为无理取闹。

按某些人的逻辑,如果一开始咖啡是烫的就是明确的,那么投诉被烫伤是不是正儿八经的无理取闹?那么为何官司会赢?

那么由此看,如果一开始没有中文是明确的,但是我因为没有中文而的确得到了一个游戏体验太差是不是也是个合理合法的投诉?


来我再来捋一次逻辑,

老太太(玩家)在麦当劳(steam)买了一杯热咖啡(没有中文的游戏),店家一开始就明确过咖啡是热的(厂商注明了游戏没中文),老太太(玩家)自己也明确知道那是热的。老太太(玩家)使用时(玩游戏)被咖啡烫了(体验极差),因为咖啡是烫的(玩家玩的时候体验非常差,原因是没中文)。于是愤而起诉(给差评)。尤其是在法庭要求麦当劳公开了内部文件,文件显示在1982年至1992年这一百年间,麦当劳总共收到了七百起咖啡烫伤事故的投诉。(厂商有很多没有中文体验差的投诉)。

。最后法院裁定麦当劳(厂商)对咖啡过烫(没有中文)导致老太太被烫伤(玩家游戏体验极差)应付80%的责任(负主要责任),玩家负20%←法院官方认定

see 没中文还买游戏最后游戏体验差,玩家只用负担20%的责任。国外环境,真实案例。


没有偷换把,合理代入吧。在这个案例里老太太和700多个投诉者与那些买了无中文游戏的玩家们一样都是消费者,并对一个明确已告知属性的商品,就该属性引起的自身不适进行的投诉,性质完全一样。还有一例上升到起诉环节还胜诉了。这具有一定的普片性说明了吧。最起码证明了在国外商店买东西,就商品某项属性给我带来的不适我可以进行投诉或者差评反馈是正当的把?


当然你完全可以觉得你是下等人,在国外商店买东西不配和美国老太太或者其他投诉顾客一样享有只要对商品不满就进行投诉或者给差评的权利。你只配一个人憋角落,别人给你什么你就接受什么。明明花了钱还要担心别人不再“施舍”给你。ok的这是你的个人信仰,不应被干预。但是你去干预别人,那些没觉得自己是下等人的人使用这个权利,还以上等人自居那就给别人带来麻烦了。而且你可能还嘲讽了你们美那啥的法律。这就有点,,,那个,,,不太好了。

再次以上

user avatar

九年义务制教育条件(再加上三年高中)下,你的英文能力,充其量可以打个英文版CS。

如果读了个还不错的本科(二本及以上),你的英文水平勉勉强强可以啃得下美版LOL或者英文版星际争霸,花点时间查点单词可以把所有技能介绍和装备介绍吃下来。

如果你还有能力念了个国内的研究生,你的英语水平可以尝试去完全吃下鬼泣、生化危机这类日系厂商制作的游戏的英文版,或者是COD这类剧情比较弱化的英文射击类游戏。

如果你有幸出国(母语为英语的国家)读了两年书,也就啃得下来最后的生还者以及合金装备美版这类纯正美式/英式英语的游戏。

至于GTA5,荒野大嫖客,巫师3这种废话极多语速极快还夹杂了各种墨西哥/北欧口音的游戏,这就得交给那些留美多年,英语水平已经接近本地人的那些人去吃下来了。一般英语水平的留学生,连猜带蒙,也就啃下来个六七成。


然后你告诉我,我们这游戏啊,在中国市场卖,就是要让你们使用中文作为母语的玩家去玩,但是没有中文版诶~

什么?没有中文版啊?没关系啊,我们有差评选项啊,我还可以告诉你我点差评的原因。游戏制作商,你喜欢么?



02/22/2018

看大家争论这么多,我确实在定义各个阶段的英语水平上有一点问题,下面进行一定的补充吧。我这边说的每个学历的英文水平,以平均水平作基准(可参考各阶段学历英语教学大纲),以此学历为最高学历的水平作为底线。比方说高中英语,就是高中生英语的平均水平,下限探到最高学历为高中学历的人的英语水平。

至于英语水平的判定,以答主参加过从初中英语到出国英语之间所有阶段的英语培训班,以及初中,高中,本科,研究生阶段认识的所有同学朋友的英语水平做的判定。南方内陆地区的学生,普遍英语水平要比沿海地区的学生差一些,所以答主的经验只限于非沿海发达地区的人群。

user avatar

原答案请往下翻!谢谢~

我的答案被人拿去炸鱼了,心情就很复杂:


看这个答案第一时间是懵逼的,第一反应是“为了中配,不至于言辞这么激烈吧!应该是他自己炸鱼吧!”。

后来发现这位答主果然是反对我的观点的:

所以那篇高赞答案的“初衷”是“炸鱼”没错,但是看看评论就知道,现在就只剩下他自己以为自己在炸鱼了。 他觉得他在炸鱼,结果鱼太多了把自己吃了,自己反而成了那条鱼了。

后来发现这个提问的人也是别有用心:

@一连懵比,他的主页里赞同的都是这样的答案:

他一直都觉得中国玩家差评是个没有素质的行为:

所以如何评价steam游戏因为没有中文语音而被打差评? 这个问题的初衷是为了炸鱼。提问者千辛万苦“打捞”上这么一个差评,就想拿来大做文章,拿中国人素质说事,本想着大家会意识到“差评是一件丢脸的事”没想到大家的节奏还是如此一致,完全没有达到提问者的预期,不知道提问者是不是很恼火呢?

如果你真的看中国玩家不爽,下次可以找眼大一点的渔网,多找点没素质极端的差评,这样更能引证你的观点,你一定会看到自己想看的答案的,加油!


以后有类似话题是不是都来拿我答案阴阳怪气生搬硬套呢?为防止再有人瞎JB乱套,我声明:

本答案仅代表了我对本问题的的看法。对于出现在其他问题的类似观点,与我无关。


原答案 原答案 原答案 原答案 原答案 原答案内不许答题———



在美国待久了我发现一件事:想要什么你得说,你得大声强力得说出来。你觉得地位不高你得反抗,会哭的孩子有奶喝。
你大吵大闹了反而受重视,你安安静静的人家真就当没这事了。


就拿题目这件事来说吧,因为语言问题给差评到底哪里有问题了?

有的人说“评价游戏应该评价游戏本身的质量,不应该因为语言问题给差评”

——语言是游戏体验重要的一部分,你在中国地区上架,不给中文版本,何谈游戏体验?咱们中国人不是不讲理的人,只出英语我们不会差评,只出本土语言我们一般也不在意。但出一大堆乱七八糟语言不出中文你把中国玩家当傻子呢?!法语玩家多汉语玩家多?西班牙语玩家多汉语玩家多?


有的人说“自己英文不好还怪游戏没有中文”

——知道你英文好了,下一个。


有的人说“就是这样没素质才让外国人看不起”

——尊重是相互的,你把我当猴耍,我对你笑脸相迎,这不是有素质,这是贱。


看了评论加一条:

有的人说“明明说了没有中文,还要买,买了还要差评,真是有病。”

——对啊,明明没有中文,还跑中国来卖,中国人还不能在中国地区因为外国跑中国发售的产品没有中文而差评?如果一家开在中国的店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我进去反对是不是也是我的错呢?因为我人家明确的写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啊!


还有人说“就不能好好沟通吗?跟厂家联系,写封英文信,或者打个电话讲一下。”

——什么东西都靠想的当然很容易,如果你觉得这么做有效,那么这个重任就交给你了!也请你动一动手指写个答案告诉大家具体应该怎么做。


steam规定了买了才能说话,那我为什么不能为了说话而买?有的人自掏腰包为同胞发声,而有的人什么都不干净在旁边说风凉话,还事事为根本不把中国玩家当回事的游戏厂商考虑。到底是谁更可耻?

讲道理啊,steam那些仅仅因为语言而差评的中国人并不多好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原罪2。这个游戏很火,评论区也很多中文评价,但发“we need chinese”的评价几乎都是好评。该厂商也非常尊重中文玩家,评论中宣布汉化版正在进行,我相信游戏汉化之后会有更多大的中文玩家的。

尊重都是相互的,你在乎中文玩家,那中文玩家也会尊重你。 反过来,不把中文玩家的需求当回事,甚至作大死的,那中文玩家也不会惯着你。


前几天去纽约男朋友同学家过年,里面有个职业级的健美选手。他有一次在健身房遇到一群中学生大声辱骂中国人,他身边的很多国人都挺生气的,侧着脸瞄那群小孩不吱声。然后这个男生直接扔过去一个60kg的哑铃砸那群小孩面前了(没砸着),说到“你们刚才说你们要fking谁?我告诉你们,下次再让我听到,我就把这个哑铃砸到你的头上!”然后那群小孩吓尿了,都不说话了。

过一会,健身房的经理就过来把这群美国小孩赶走了。

健身房经理不是在一开始把这些小孩赶走的,而是在这个男生“教训”了这些小孩,才过来的。


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你想要啊?悟空,你要是想要的话你就说话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我,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要的。



看了评论补充一下:

  1. 首先,卖游戏玩游戏并不是多么高尚风雅的事情,一个提要求一个求销量,说穿了就是权利和利益的博弈,所以捍卫自己的权利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一个好的游戏一要有极高的游戏品质,二要迎合大众投其所好,二者缺一不可。优秀的游戏公司如育碧,除了土豆总熟之外做的都不错,尤其是在“玩家诉求”这一点上做的就非常好,看人家过得多滋润,是吧。
  2. 有的人看我这个观点有点怪,又说不上哪里怪。 我知道我的观点怪在哪里: 因为我们国家从不宣传“会哭的孩子有奶喝”这个观点。宣传的“高尚人格”都是“某医生/科研人员/公务员奉献一生,双亲病危不去看,老婆守活寡,儿子不知道有爸爸。不要工资,最后累死在了工作岗位”这种人格。在这样的宣传下,为自己发声的人都是堕落的,是自私的,是没素质的。 可是事实就是,你不争取,就没人知道你要什么,也什么都得不到,谈恋爱是这样,工作是这样,生活也是这样。
  3. “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差评来跟厂家沟通呢,你可以通过不买来反抗啊”——不买也是个手段啊,但大家一定要正视一个现状:中国的游戏产业并不发达,根本不能“自给自足”,甚至可以说刚刚脱离“人人玩盗版”的状况,精良的游戏事实上都是由日韩、欧美国家垄断的。因此我们目前无法从“游戏产业”这个源头与这些游戏公司对抗,只能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上下手。至于为什么一定要通过这个方法嘛,我想是因为这个方法最有效,评价会直接影响销量,引起开发商的注意。
  4. “难道一个游戏不是全语言覆盖的就要被闹一闹?没有蒙古语你们怎么不去闹啊?” 圣父你好,我是中国人,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和博弈的地球上,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必然离不开团结,我们没你那么高尚博爱,我们只为自己人谋福利。
  5. 下面为大家展示一下抬杠精:

“你这个答案不是拿西班牙语写的,我让旁边的西班牙人点了反对+没有帮助”

“那如果人家说了游戏是单机的,你也买个了给个差评说没有联机呗?”

“答主你去麦当劳投诉麦当劳没有卖包子啊!”

“新华书店还卖英文书呢,你怎么不投诉?”

“你跟那些骂汉化组的伸手党有什么区别,都是自我意识过剩的蛀虫!”


今天被推送了这么一个答案: @曹白宇

这位同志,谈问题就谈问题,你能不能别扣帽子?

我确实是到了美国以后才发现“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但这是我成长中发现的道理,是我自己学到的,跟美国无关,有些人能不能别一听到美国俩字就说人家“崇洋媚外”?我崇洋媚外我替中国玩家说话?

说真的我玩英文原版游戏还真的一点压力都没有,gta我连字幕都不用看,吃鸡彩六跟队友畅聊。说白了出不出汉化对我一点影响都没有。但我就看不惯这种事!

说我拿同胞当抢使,说白了我的答案这么高赞,只不过是因为我把很多人的心里话说出来了而已。且不说我这么做得不到半天好处,哪怕我真拿这件事把大家当抢使了,我也理直气壮,这种事总是要有个带头发声的

我不知道我让大家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了,能让你把“steam差评”跟“原子弹炸公交”“讨个南诏”“闹个义和团”相提并论,还说老外“游行”就是沟通,steam差评就是“打砸抢”?!到底是谁崇洋媚外?触碰洋人的权益就这么罪大恶极么。


又跟我扯黑人,那就扯一扯,黑人曾经为自己的权益斗争,自有他的原因。首先,黑人确确实实曾经被极度的歧视过,被奴役过,这是不可磨灭的事实。全世界没有哪个种族曾像黑人一样惨,被人贩卖当畜生使用,被极端的打压过,那他为什么不能极端的反抗?他们通过自己的反抗得到了今天地位,我觉得这无可指摘。

至于他们现在被一些人讨厌,那是因为其他的缺点,缺点当然不值得提倡!但这跟他们曾经的反抗完全是两码子事。

我们不能无事生非,但该争取的东西我们也不能龟着。

(评论里还有把黑人和某国西部某民族相提并论的,那个民族啥时候被歧视过了?)



下面为大家揭秘一款steam热销游戏是如何作死,在一夜之间变成了steam差评如潮top4(14%好评)

首先,这是这款游戏在刚出几天的更新:


这游戏刚出时bug一大堆,卡顿,掉帧,1080ti带不动。人家不修复,第一个修复的BUG竟然是“游戏可以显示中文”。


那么大家的反应都是:


自作孽不可活,得罪中国玩家的下场就是这样的:

一个热销游戏因为得罪了中国玩家,只有14%的好评,中英文玩家当中只有7%的好评,不知道这样能不能证明中国玩家的购买力。


哦对了,解释一下为什么中英文玩家还有7%的好评:

我知道有人想去看热闹,电梯:(打算给我赞的看完了别忘了回来~)



最后,希望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能团结,也希望国内的游戏产业越来越发达!

user avatar

总说中国人没有公民意识,现在有个堂堂正正发挥公民意识的机会了,一批狗腿子又出来指责了。连阀门都没说“中国用户都是贱民不许说话”,你凭什么

知道什么是“售后评价”吗?就连最社会主义的集体制商店都有意见簿让顾客积极批评建议呢,你一个商业性产品的评论区,评论的甚至不是第一方产品,居然还有拦着不让顾客说心里话的,真以为自己是头等奴才就高人一等?


喷完了说点正经的,或者说,由无差别的喷,转为指名道姓的喷。

之所以会有这个问题,而且会有不同意见,本质上说,是某些人对自己的认识产生了严重的偏差。他们认为,自己是“评论家”,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千古流传”,而且其他人的评论也理应如此。所以,他们给评论加上了各种无谓的标准。

但他们错了,错的很离谱。

g胖耗费服务器资源开放的评论区,不是让玩家争夺普利策奖(新闻奖)的,而是提供给厂商做市场反馈的,不然为什么只有付费用户才能发言,而且还会标注游戏时间?只需要一点点投入,厂商很容易就能知道,付费用户中,玩了十小时不到的大多持何种态度,玩了一百小时的怎么评价这款游戏,玩了一千小时的究竟是被什么吸引,等等。g胖为啥能够这么胖,玩家投钱,厂商投入开发资源,其中一部分进到g胖口袋里,成为他肥肉的一部分,这都是我们的钱!

那些对“我们要中文”持负面态度的玩家,他们的情绪其实不难理解。这类评论戳破了他们的幻想,认为“我的评论字字珠玑”的幻想。这种简单粗暴但有力(从数量中汲取力量)的评论无情的展示,所谓玩家评论,不过是大数据,厂商不关心你说的多么天花乱坠,只关心“玩家”这个群体的总体趋势。有一万个人嚷嚷着“我们要中文”,那么为了拉拢这一万个已经被市场证明愿意掏钱的客户,就值得用一万份成交额的资源做改进。至于那个自以为“用心血评论”的“高端用户”,让他自己high一会吧,他又不会掏两份钱。

正是这种无情的揭露让一部分沉迷于自我意识的“高端玩家”气急败坏,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也不过是无数玩家之一,不过是一份数据,甚至可能连“有代表性的样本”都算不上。

玩家不需要一个领袖,我们为自己发声。

p.s.南方公园s19e4讲的差不多就是这个故事

user avatar

update.2018年2月22日

Steam是有分区的,游戏开发者把这个东西放到国区,默认的就已经说明了

我的产品面向中国消费者。

那么在这个大前提下,因为不支持中文被打差评,我觉得很正常。


很简单的一个问题。

我能发差评=我已经购买了这款游戏=我能在一定程度(即使很小)上影响这款游戏的评价指数

1.这个在规则内是允许的

2.我已经为了这个评价付出了真金白银


然后,讲个故事,给所有类比美式快餐(M记、K记)的人看看

曾经我住的地方旁边有家K记。

当时,我很喜欢吃吮指原味鸡。

吮指原味鸡其实有很多部位,胸,肋,翅,三角,大腿

我是很喜欢吃三角跟腿的

然而这家店一直缺这两样

也不知道是真没有,还是店员自己吃了

友人A也是这家店的常客。

他通常是店员给什么就吃什么

从他的外带看得出,多数是鸡胸

而我,去到店里,一般只说两三句话

“原味三角一份”

“没有了”

“那来份大腿”

“没有了”

若是有货,便加多一句打包,若是无货,在旁的意见本上写一次,“X月X日,原味三角,缺货,第X次”

起初一星期,是没有的

后来,次次我来了都有了三角。

至不济也可以吃到腿。

或许是运气罢。

然而,我却总是如此的以为,

一个有付账能力的人的抗议,还是有些用处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 Steam 平台上,玩家因为一款游戏没有中文版就给差评,这是一种很常见但也颇具争议的行为。要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剖析。玩家角度: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首先,我们得理解,对于绝大多数中国玩家来说,中文是他们的母语,是他们最舒适、最能理解游戏剧情、任务、角色对话的语言。当一款游.............
  • 回答
    唉,这事儿真是让我心里头不是滋味。打开 Steam,看着那些创意十足、打磨得细致入微的独立游戏,心里头别提多佩服开发者了。可一瞅销量,好家伙,有的明明是神作,结果销量就那么可怜的几百份,甚至更少。这感觉就像是你在自家小院里种出了一盆花王,香气扑鼻,花瓣层层叠叠美得不像话,结果来逛的人寥寥无几,最终只.............
  • 回答
    您提到的这种现象,在Steam平台上其实挺常见的,也挺有意思的。简单来说,就是一些玩家因为游戏没有简体中文,即使有繁体中文,也明确表示“不推荐购买”,并且在评测里写明这个理由。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背后的一些原因和大家的想法。首先,这是玩家群体多元化的体现。Steam玩家遍布全球,中国大陆的玩家群.............
  • 回答
    《文明 VI》在 Steam 上经历了不少起伏,尤其是在发售初期和后续更新的过程中,差评数量一度颇为可观。这并非一个单一原因造成的现象,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下的结果,反映了玩家群体对这款经典策略游戏续作的复杂情感和期待。首先,我们得承认《文明 VI》在核心玩法上依然继承了《文明》系列的精髓,宏大的历史进.............
  • 回答
    4月4日全国禁娱,Steam上微博热搜:一场意料之外的“沉默与喧嚣”4月4日,这个本应在人们心中被肃穆与追思填满的日子,却因为一个略显特殊的“禁娱”指令,在网络世界激起了不小的涟漪。尤其值得玩味的是,伴随着全国范围内的禁娱措施,Steam平台在中国区也传来了“无法访问”的消息,而这一信息迅速登顶微博.............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探讨的现象,涉及了个人价值观、消费习惯、对知识产权的态度以及技术普及程度等多个层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 一、 价值观与道德判断从道德和法律角度来看,使用盗版软件是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即使是个人使用也违反了软件许可协议。然而,对于很多用户来说,这种道德上的“越界”.............
  • 回答
    《赛博朋克2077》预购伊始就雄踞Steam热卖榜榜首,这绝对是一件令人兴奋又充满话题性的事情。这不仅仅是销量上的数字胜利,更是背后多重因素叠加,共同烘托出的一个现象级事件。让我们来掰开揉碎了好好聊聊,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驱动着玩家们如此狂热?首先,情怀与期待的十年沉淀:这可不是一款横空出世的游戏,它.............
  • 回答
    《艾尔登法环》在Steam上创下了同时在线人数突破76万的佳绩,并且一举攀升至Steam历史在线人数排行榜的第七位,这绝对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值得好好说道说道。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上的胜利,它背后折射出了这款游戏在当今游戏市场中的独特魅力和巨大影响力。首先,这个数字本身就非常有分量。 要知道,Stea.............
  • 回答
    老头环在Steam商店页面的配置风波,说实话,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而且操作也挺迷的。咱们来掰扯掰扯这事儿。首先,这事儿闹出来,最直接的起因就是育碧官方在Steam商店页面上放出了《艾尔登法环》的最低配置要求,其中赫然写着“GTX 1060”。这一下,可炸开了锅。为啥?你得知道,1060这显卡,虽然不.............
  • 回答
    《这是我的战争》(This War of Mine)开发商的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其背后涉及游戏文化、社会责任感以及国际危机中的慈善行为等多重维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一事件进行详细分析: 1. 事件背景与开发商动机 游戏本身的主题: 《这是我的战争》是一款以平民视角呈现战争残酷性的生存模拟游.............
  • 回答
    Steam 设立中国新低价区:一次多维度影响的战略调整Steam 将中国设为新的低价区,这无疑是 Valve 在全球游戏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这一举措带来了多方面的讨论和解读,影响深远,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设定低价区的背景与动机:Valve 采取这一举措并非空穴来风,.............
  • 回答
    Steam 开始遣返国人阿根廷区账户回到国区,这是一个近期在游戏玩家群体中引起广泛讨论的现象。理解这个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包括 Steam 的政策、阿根廷区价格洼地的形成原因、玩家的动机以及 Steam 的遣返操作本身。一、Steam 政策与阿根廷区价格洼地首先,我们需要理解 Steam 的.............
  • 回答
    如何看待 Steam 创始人 G 胖给国内玩家女儿起名这件事?这件事可以说是非常有意思,也很能体现 G 胖(Gabe Newell)这位游戏界传奇人物的独特魅力和与玩家之间的亲近感。以下是我对此事的看法,并会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这件事的积极意义和 G 胖的个人魅力体现: 玩家至上和社区互动典范: .............
  • 回答
    Steam 6.21~6.27 周销量前十中,Xbox 和 PS4 曾经的独占游戏占据半壁江山,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一、 长期以来平台独占的策略在如今的 PC 市场上的演变: 昔日“独占”的定义正在模糊: 曾经,主机平台(Xbox、PlayStation)为了吸引玩家.............
  • 回答
    “Steam 要被封禁”的传言,相信不少玩家最近都听到过。这声音此起彼伏,尤其是在一些游戏社区和论坛里,经常能看到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多少是有点打鼓的。毕竟,Steam 陪伴了我们多少个日夜,多少个精彩的游戏时光,谁也不希望它突然就这么消失了。传言的根源与解读要说这个传言是.............
  • 回答
    关于“STEAM中国上线后,玩家库中的游戏将被移除”的谣言:一个深入的剖析最近,一个在游戏玩家群体中引起广泛讨论的传言——“STEAM中国上线后,尚未在中国地区发行的游戏将从玩家库里移除”——确实让不少人感到担忧和困惑。作为一名玩家,我也一直在关注这个话题,并试图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它的根源和可能的影响.............
  • 回答
    402 元的《八方旅人》Steam 版:值不值得?这价格背后有什么?最近,不少PC玩家在Steam上看到了《八方旅人》的售价:402元。这个数字一出来,立刻在玩家群体里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有人觉得“太贵了,买不起”,有人则表示“画面和音乐值这个价”,还有人拿它和其他同类游戏的价格进行对比,试图找出.............
  • 回答
    Steam 移除了中国内地的 CM 服务器,这事儿在国内玩家圈子里引起了挺大的波澜。要说这事儿怎么看,影响有多大,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为啥 Steam 要这么做?官方的说法比较含糊,通常会提到“优化服务”、“调整服务器策略”之类的。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背后肯定没那么简单。 政策压力是大概率.............
  • 回答
    Steam 国服正式定档 2 月 9 日:一场迟到多年的游戏盛宴,机遇与挑战并存当 Valve 正式宣布 Steam 国服将于 2 月 9 日上线时,这个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国内游戏圈层层涟漪。对于无数中国玩家而言,这不仅仅是一个游戏平台的新动向,更像是一场迟到已久、却又充满期待的游戏.............
  • 回答
    Steam中国版,一场充满争议与期待的联姻当全球最大的PC游戏平台Steam宣布与中国本土游戏巨头完美世界合作,推出“Steam中国版”的消息传出时,整个游戏圈都炸开了锅。这无疑是游戏界的一件大事,它预示着中国玩家与世界级游戏内容接轨将迎来新的可能,同时也伴随着无数的疑问和顾虑。为何选择完美世界?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