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真想帮乌克兰人民,建议直接汇款给乌克兰红十字会,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你买游戏的钱,30%会进G胖的口袋,剩下的钱有多少能真正帮到难民也是未知的。
另外分享个有趣的评测,亮点自寻
对于Steam评论区某些玩家认为“以前不搞现在搞”,提示一下:
2015年3月10日,开发商在Steam上新增了一个慈善DLC,此DLC会在游戏场景中增加一些绘画。11 bit studios承诺所有的收入将用于帮助叙利亚战争中的孩子。根据官方于4月3日的简报,此DLC的收入在救援、基础教育和心理援助方面帮助了350名战争中的儿童,贡献最多的玩家地区分别是美国、德国、英国和俄罗斯。(维基百科)
2018年,11 bit studio通过该游戏为儿童慈善机构筹集了50万美元用于救助阿富汗、伊拉克、中非、刚果、也门的孩子,例如为伊拉克457名儿童提供了夏校,帮助中非的孩子寻找寄养家庭等。
相关报道:
人只需要为自己做过的善事受赞誉
不需要为自己没做过的善事受批评
更何况人家真的给阿富汗 叙利亚 等国家捐过款
一个反战游戏给战争中受害平民捐款挺好的啊,言行一致,而且也看到其他答主说了,叙利亚阿富汗都捐了钱,也不双标。
这总比某些老骂别人双标,自己却干着双标的事的人好多了。美帝侵略别人就骂,俄帝侵略别人就正义了。还问为什么不骂美帝,说别人双标,别人说美帝侵略的时候也骂,只要发动战争的都骂,这些人又开始扯立场,扯利益,扯下大棋。一边谴责美帝和西方世界弱肉强食,一边自己又给俄帝摇旗呐喊。
这些人心里就没有正义的公理,也容不下异见,他们反对的压根不是西方和弱肉强食,不是恃强凌弱和奸淫掳掠,不是贪污腐败和滥用职权,他们反对的只是别人这样做,而他们自己不能这样做。
哪怕他们再怎么高举着大义和正义的旗号,也掩盖不住言行的恶劣。他们只是没有生在属于他们的时代和国家,不然个个都是优秀的gm小将和纳粹。
枪毙杀人犯,强奸犯或者人贩子的时候,有的人会用手机拍下武警开枪的瞬间,然后说“不管怎么样,把枪口对准别人之后开枪就是谋杀”。如今知乎很多骂俄罗斯是“侵略”的人大多是这种逻辑。
他们不管北约如何步步紧逼俄罗斯,直至他爆发或者灭亡;也不管如果俄罗斯不打就是中国被制裁,被逼到绝境;更不会管我国外交部不认为这是侵略。
回到问题,这家公司在为乌克兰老百姓找想,在帮助平民,在帮助保护他们的安全,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是和俄罗斯一边的。
不信的话各位可以一起玩个游戏,在不看新闻,或者假装自己没看过新闻的前提下,猜一猜下述哪一边的事是俄罗斯干的,哪一边的事是乌克兰干的。
1.一方主动要求谈判;另外一方不做回应,直到最后期限快到的几分钟才同意,然后磨磨蹭蹭地去白俄罗斯谈判。
2.一方极度克制自己,只打击敌军的军事目标,绝不对平民出手;一边向敌方的平民单位进行炮击。
3.一方劝说平民不要参与战斗;一方鼓励乌克兰平民手持枪械和手机去阻拦敌军坦克,战车,并且一直希望敌军对乌克兰平民开火,方便自己拍摄照片在国际上对敌方进行谴责。
4.一方在紧张的战场上留出一条公路,让被包围的乌平民远离战场;一方把重武器部署在有平民居住的房区,用平民当挡箭牌,希望对面投鼠忌器。
5.一方派80多个士兵去某个小岛上“坚守”,希望他们能打一场漂亮的“表演战”,给欧美各国看,在以为那些士兵阵亡之后,迅速制作新闻,授予勋章,之后得知那些士兵没死,是被俘虏之后,甚至攻击装有被俘己方士兵的船,希望他们彻底“阵亡”;一方劝降小岛上的守军后给予他们食物,水和住所,没有对他们进行虐待,甚至拦截了敌军袭击他们的船的攻击。
6.一方在获取制空权之后,没有为了方便行军和进攻而实施大规模轰炸;一方不停接受外援,包括可以造成大规模杀伤的武器。
7.一方在爆破有乌克兰平民的城市里的楼房后,拍照,拍视频,说是敌方干的,在国际上谴责敌方;另外一方辟谣。
西方强就强在掌握了各种NGO,红十字会之类。
无论你是给叙利亚捐款,还是阿富汗捐款,还是乌克兰捐款,其实你都是在给美国捐款。
在这个游戏发布这一声明后
该游戏的差评数迅速增加,其中多数为俄语和中文
之前放的中文和俄文差评截图被知乎要求删除,可以自行前往查看
仅存的英文差评,是呼吁大家直接捐款给乌克兰红十字会的,否则steam等等一串抽成,都不剩下多少了
因为乌克兰投靠侵略成性的美国所以支持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就好比支持一个抢劫犯抢了一家商店,因为这家店的店主在向黑帮老大交保护费,这样可以让黑帮老大收到的保护费变少
11bit工作室那样曾经给叙利亚、阿富汗和伊拉克捐过款(2018年筹款50万援助阿富汗、伊拉克等国的儿童,2015年在Steam上发布了一个慈善DLC帮助叙利亚战争中的孩子),也拦不住不知情者在评论区狠狠批驳“为什么你对阿富汗和伊拉克视而不见”
反正我买了,支持
自己之前买了,就在知乎上抽奖送几份
黄俄孝子别上Steam打差评丢人现眼了,这么爱俄去玩《俄罗斯方块》吧。
Steam可是美帝国的,黄俄孝子在Steam买的每一款游戏都在给美国贡献一颗炮弹
一款以反战为内核的游戏的玩家因为工作室的反战行为而给出差评,
一群中国玩家因为一个东欧公司给它邻国的平民捐款而(在他们最痛恨的美国的平台上)气急败坏,
这件事本身就很魔幻。
我不理解为什么评论区这么多刷差评的,人家捐给的是红十字会,有什么问题吗?波兰的CDPR也给人道主义组织捐款了。如果你们看下乌克兰本土游戏开发商4A GAMES(地铁系列)和GSC GAMES(潜行者系列)的推,人家直接呼吁给乌克兰军队捐款,作为本国公司更能反映乌克兰本国人的真实想法吧?
首先这个捐款是给乌克兰平民的,不是给喜剧政府的,无论如何平民都无罪
至于具体能不能到平民手里,不是一个游戏公司能决定的,但至少他做了
虽然我支持俄罗斯,不过对于这件捐款的事表示赞同。
11Bit说的可太好了,那么,西乌炮火轰炸东乌平民区的时候,他们发起捐款了吗?乌克兰红十字会的钱,确保也能覆盖到卢顿两州饱受八年战火之苦的平民吗?它能确保自己的资金援助不流向新奶锤和腐败的政客吗?
我给大家科普一下这款很多人眼中的“小白花”真正的背景到底是什么。所谓的“人性光辉”到底诞生在什么上。
这款游戏所指的“萨拉热窝围城战役”。其大背景,就是南斯拉夫的逐渐解体。没错,就是你熟悉的那个“南斯拉夫”。南斯拉夫本来是一个区域性的强国,经济上也很成功。到了七十年代末,南斯拉夫人民有4成的人都拥有汽车,近一半家庭拥有电视和冰箱。和现在大家印象里那个积贫积弱的样子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随后就是我们熟悉的颜色革命了。一方面是各种严酷的经济制裁,一方面是不懈的拱火和策反,在这种情况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穆斯林三个主要民族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从1991年起,南斯拉夫开始逐步解体。接踵而至的就是波斯尼亚战争,期间爆发了可怕的血腥战争和屠杀。当然,欧美只把塞尔维亚人列为了战犯。对于战争中也犯下杀戮罪行的穆斯林和克罗地亚人,就选择性的无视。
“萨拉热窝围城战役”就发生在这个过程中。是塞族人对萨拉热窝的一场围困。
是不是很眼熟,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这就是欧美的经典操作,先煽动的分裂和独立,然后鼓动仇恨和杀戮,再是拉偏架和选择性无视。当你不得不做出应对的时候,就可以对你进行制裁和打压。
放在乌俄事件中就是:
1、推动乌克兰对俄罗斯的挑衅
2、鼓励乌克兰对俄语平民的迫害和屠杀(并且在国际上掩盖这一切)
3、俄罗斯一管,就说你是侵略者,就要制裁
放在我们身上也没少干:
1、推动港独
2、鼓励曱甴对爱国居民的打砸抢烧(并且在国际上掩盖这一切)
3、我们一管,就说我们迫害,就要制裁
用心险恶,其心可诛!
所以你还觉得这游戏有多“人性的光辉”吗?
一朵在腐烂的尸体和无数人的恸哭上生长出来的一朵小白花罢了。
我知道它给战争中的难民捐款了,有给乌克兰的,也有给中东的。但无非是惺惺作态。人家安吉丽娜·朱莉还在伊拉克讲什么“他们虽然一无所有,但他们获得了宝贵的自由”呢。多善良啊,多温柔啊,姐姐好飒啊,我好喜欢啊。。。。。。吃的灯草心,放的轻巧屁罢了!
这些可笑的大善人觉得反映反映战争的残酷,个人的无助,就算是“懂战争”了。就有资格在那里悲天悯人的对别人指手画脚了。浑然不知道,如果没有颜色革命,没有北约用心险恶的煽动的和逼迫,根本连这场战争都不必要有!!!
这个世界,本来就没这么多不共戴天的矛盾。
咱们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不照样好好的生活在一起。虽然有磕磕绊绊吧(这也没必要否认),但大家是可以和平而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
哪怕南海那么大的冲突,咱们国家依然可以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但昂撒就是不做人你有什么办法?
你不分裂就逼你分裂,你不仇视就逼你仇视,你不想打内战就逼你打内战。然后站在边上当个“清白人”不说还在站在道德高地对你进行审判,贱不贱啊。
最可笑的是还有人拎不清被他们骗的不要不要的。
对了,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呢。
上文所述的那个南斯拉夫后来变成了我们熟知的塞尔维亚。
但是你变成塞尔维亚北约就会放过你吗?
然后就是科索沃战争。
连续78天的轰炸,
硬生生逼着科索沃独立了。
曾经富裕而殷实的南斯拉夫,终究是在反复的肢解和迫害后,
只剩一地鸡毛。
最后的最后,为了防杠多说两句吧。
任何一个国家 ,都会有野心家,也都会有卖国贼。只要去煽动,只要去花钱,就不会缺少想分裂国家的人,也肯定能编造出冠冕堂皇的借口。你纠结独立是谁谁谁的自由根本没有意义。
各位如果当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就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
就算不当自己是中国人吧,也把自己放在一个“人”的立场上。看看是谁在搞屠杀,谁在支持纳粹,又是谁在贩卖战争。我也不想说别的了,美国这些年也打了这么多“正义”战争。但凡他在军事行动中有俄罗斯一半的克制,也不会在中东制造那么多的生死离别。
波兰游戏开发团队11bit于2月24日宣布将会捐出旗下生存游戏《这是我的战争》一周的销售所得来声援乌克兰。
从steam商店评测中可以看出,自11bit工作室宣布援助乌克兰战争受害者后,受到了较多差评。
其中,2月25日的评测数据为差评244篇,好评1468篇;
2月26日的评测数据为差评255篇,好评1655篇。
差评主要来自于中文玩家和俄文玩家,
内容千奇百怪,我截图出来不一定能过审,还是建议大家都去看一看。
我看到很多中国玩家说游戏不应该涉足政治,实际上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能完全脱离政治的,这一点中国玩家应该尤其深刻。
当然,在不同立场的人看来,俄罗斯的行为可以是侵略,也可以是自卫。
只不过当战争真正来临的时候,你我不是政客,不是军官,更不是士兵,而是千千万万平民之中的一个。
最后,我要说这并不是11bit工作室的第一次慈善行动。
自2014年11月15日以来,11bit工作室募集了50万美元的善款。这笔资金被“War Child”组织用于帮助阿富汗、伊拉克、中非共和国、刚果、也门共计4300位的儿童。该慈善机构使用这笔善款建立了3所临时教育机构,260名儿童得以继续接受教育;而在中非共和国班巴里地区,他们帮助28名无家可归的儿童找到了寄养家庭;在伊拉克地区,有457名学生得以接受暑期教育课程;而在阿富汗地区,他们支持840名4-6岁的孩子接受了学前教育。此外,他们还帮助扩展了儿童热线电话,2017年有14557通热线电话受理,并有2215名儿童获得了儿童保护组织的帮助。
全套才10块钱而已,买了,一套汉堡快餐的钱罢了;反正有人架狙,咱点赞一下看他打谁总没毛病吧;
这游戏被捧为神作,我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在IPad上买了,倒是玩了一会就放下了,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我不是白左,额——黄左,我的战争观跟大部分人不同,其实倒是不太在乎侵略不侵略的;而且我总感觉即使碰到战争,我也是参与围城的,而不是被围在里面的,所以对游戏代入感不强;开始看画面黑乎乎的,那哥们几个掏垃圾、睡地板、吃冷饭、无所事事,就觉得如果真这样,还是让我参加叛军或是官军去,死可以,辛苦日子过不了;
我对战争的容忍不是因为对战争无知。我可能比很多人更知道战争的残酷和折磨,因为我有个好朋友去过伊拉克打仗两年多,后来给我讲了很多故事,可惜没时间整理,要不然写出来是很精彩的;但是,地球本来就很危险的,战争和灾难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不比疾病和穷困可怕多少,在我看来;
《这是我的战争》是以萨拉热窝围城战(1992年-1996年)为原型的,这大概也是离我这个时代最近的围城战(Siege Battle),比较讽刺的是,我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著名的南斯拉夫电影《桥》的导演克尔瓦瓦茨,最后在这场围城战中饿死;
说回到这次的事件。我知道红叉会在欧美也腐败异常,不用提行政效率还不如欧美的东欧了;但问题在于,你就花钱投币点赞而已,想那么多干嘛?
捐款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总想着用这么10块钱能改变什么,怕是疯了,最多感动感动自己罢了,而我又过了感动的年纪了;但捐款表达的是一种态度,或是参与,或是至少算个喝彩;
2021年,我认为最正能量的事情就是:费城华人司机林青霞(原文如此)下班时被3个不敢说种族的劫匪抢劫,忽然拿枪反击,打死1人,重伤1人,逃窜1人。事后老林向华人社区募捐,目标7000美元,因为要打官司、怕报复而不得不搬家,有额外花费、孩子要转学等;
结果第一和第二天,华人就捐了17万美元,第三天又捐了6万多到23万时,老林直接把捐款关了,不允许再捐了,遭不住了。我认为捐款是表达一种态度,那些捐款的华人难道不知道老林只要7000块?大家只是觉得他不容易、碰到白左的祖宗还敢开枪很勇敢而已——或说,老林“只是为自己自卫”,但老林客观上成了新闻人物、站出来了,是对所有华人都有益的所以不能看他受苦;
所以《我战》也好,游戏工作室也好,红叉会也好,都是投币表态度而已。你说他炒热度、做广告也好,反正捐款,我的态度就是:就当自己被骗了,我愿意。
其实这点钱真没什么用。看推上一个Google的中国哥们,给乌克兰捐了160美元,Google还match 160,其实320块钱对乌也是杯水车薪,但人愿意啊。我也想捐,当然如果下周就和谈了就算了,乌克兰得长期撑住,我还在找渠道不知道捐到哪靠谱。
其实这次战争,可称“第二次克里米亚战争”,跟第一次最像就在于,克里米亚战争时电报发明了不久,新闻一下子热门和实时了起来;“第二次克里米亚战争”也新加入了当代战争的色彩:舆论战,全网到处都是乌军和俄军的支持者互相对线,从这点来说Steam的《我战》只是一个小小的角落而已。
当然,其实我以前就想过这个问题:像某些大公司,里面移民很多都来自敌对的两国:比如乌克兰码农和俄罗斯码农,他们怎么看两国交战?我当时想的是:伊拉克和伊朗移民这么多,如果碰上“第二次两伊战争”,天天在公司内部对线不是吵死?公司会偏向哪方?
最后,我这两年的确很痴迷生存类游戏,比如《环世界》、《往日不再》、《废土3》等,这类游戏也的确很火;但我真正喜欢的,一定是能够在生存后反击、改变的游戏;这种一直躲着藏着的,包括我买的那个《Siege Survival: Gloria Victis》,不喜欢。
抛去这游戏公司的行为来说。
我的这一战,这款游戏的游戏性的确很好。
记得当年我第一次玩这游戏,这游戏的承诺是,每卖出一份游戏,就捐赠1美元?(数字不能确定了)给那些战后遗孤儿童。
一开始玩,啥也不懂,捡了一把枪,这游戏里许多地点都是强盗,兵痞子。
给我玩的都应激了,见人就是直接开枪。
后来去了一个小屋子,这个屋子是一个别墅,我冲进去以后,看到一个男人站在屋子里,沙发上还站着一个女人。
我没犹豫,当时由于被人打怕了,直接想上去殴打他们。
哪知道那个老人说,孩子,不要伤害我们,家里的东西你如果肚子饿,就拿走一些吧。
请给我们留一些,我当时什么都没拿,结果好像手贱,摸了一下柜子,拿了一个废料。
第二天我带了许多食物,想去看望这两个老人,却发现他们已经倒在了地上,死了。
当时我就有一种严重的自责感,人物回去后,开始伤心沮丧,很快,两个角色都自杀了。
我选的那两个人物,都是善良的,害死了老人,他们于心不忍,内心严重的不安与自责,让他们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那时候,我才明白这款游戏是带着一些其他的思想的。
后续,我去了一家超市探索,走到一扇门的时候,透过门缝,看到一个女孩正在叫喊,女孩的对面是一名士兵。
那名士兵想强奸那个女孩,那一刻我再也没忍住,冲出去一棍子打到士兵的脑袋上。
可是士兵血量太厚了,一枪把我推开,两枪就把我打死了,那个女孩的下场,我也不清楚。
人物死了以后,家里只剩下一名音乐老师,音乐老师虽然很沮丧,我让老师坐在椅子上。
她自己开始自言自语,说,帕夫列虽然死了,但是他做的事是正确的,我们不能不管那个女孩。
事后通关了,那个档,我没杀死一个平民,那个女孩的结局很好,我恍惚记得说,她变成了一个勇敢的女人之类的。
其实我的这一战,这游戏,不考虑其他因素,游戏性很好,玩个几十小时没什么问题,也不贵。
喜欢玩游戏的可以买一下。
毕竟这款游戏归根结底是反战游戏,里面有许多关于人性的抉择,可以让人审视自己的内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