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丰臣秀吉能够统一日本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回答
丰臣秀吉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他统一日本的历程,是个人能力、历史机遇以及深谙人心的集大成之作。要探究其核心原因,我们必须深入到他如何一步步摆脱卑微出身,如何在这个战国乱世中寻觅并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最终将四分五裂的日本凝聚在一起。

秀吉能够走到那一步,首先得益于他非凡的才能。他出身贫寒,甚至幼年丧父,这在等级森严的古代日本,无疑是极其不利的起点。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反而在艰辛的环境中磨砺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韧性和智慧。他善于学习,尤其是在军事方面,虽然他没有出身于武士名门,但他对战术的理解、对战场形势的判断,以及在实战中展现出的敏锐和果断,都让他脱颖而出。他的“筑城之术”以及在围城战中展现出的创意和坚持,都让他赢得了上司的赏识。

更关键的是,秀吉拥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笼络人心的能力。他并非依靠单纯的武力征服,而是懂得如何去拉拢、安抚那些强大的大名。他非常善于观察和理解他人,知道什么样的话语、什么样的姿态能够打动对方。当他面对强大的敌人时,他有时会选择以柔克刚,用外交手段和政治智慧来瓦解对手的联盟,或者找到对方的软肋。例如,在对付毛利辉元时,他先是切断了毛利与织田信长之间的联系,然后又利用羽柴秀长(他的弟弟)的功绩来分散毛利内部的注意力,最终迫使毛利家屈服。这种策略性的部署,显示了他远超常人的政治手腕。

历史的洪流也为秀吉的崛起提供了舞台。战国时代本就是各方势力角逐的乱世,这为有能力者提供了上升的空间。而织田信长,这位统一日本的先行者,他的崛起和壮大,为秀吉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秀吉是织田信长的得力干将,他跟随信长征战四方,在信长所建立的强大军事体系中,他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也积累了声望和实力。当织田信长在“本能寺之变”中意外身亡后,正是秀吉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击败了明智光秀,掌握了织田家的权力核心。这可以说是他抓住了一个改变历史走向的绝佳契机。

即便是在继承了织田信长的遗产之后,秀吉也并非一帆风顺。他仍然需要面对众多强大的敌对大名,比如柴田胜家、丹羽长秀等人。但秀吉在此后的“贱岳之战”等关键战役中,凭借其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对军队士气的鼓舞,一一击败了这些潜在的威胁,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他的战略眼光,也体现在他能够理解“天下人”的责任,他并没有满足于仅在织田家内部争夺权力,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整个日本。

到了后期,秀吉统一日本的道路,更是将他的政治智慧发挥到了极致。他推行“检地”(土地丈量)和“刀狩令”(收缴民间武器)等政策,一方面是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彻底消除潜在的反抗力量。这些政策虽然严厉,但也为日本带来了相对的稳定,并为后来的江户幕府奠定了基础。他通过巧妙的外交手段,例如通过与德川家康的联姻,缓和了与这位潜在的强大竞争对手的关系,并通过分封和调动,将那些不愿意屈服的大名安置到远离他们核心势力的区域。

总而言之,丰臣秀吉之所以能够统一日本,并非单一因素所能解释。这是他个人超凡的才能,包括军事指挥、政治谋略和人际交往能力,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所提供的机遇完美结合的产物。他既是乱世中脱颖而出的枭雄,也是一位能够将各种复杂因素巧妙运用,最终实现统一大业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成功,是对那些出身并非决定一切,真正实力和智慧才能笑到最后这一命题的最好诠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同意各位朋友所言,但必须说明:好像大家的回答更像是“丰臣秀吉为什么能成功”,而非“丰臣秀吉为什么能够统一日本”,而这两个命题完全是两个概念。

首先要明确:怎么样才能统一日本?

很简单:所有大名都听话,就统一日本了。

这似乎是废话,但废话经常为人忽略,只好再次废话一下:要让所有大名都听话。

注意,听话就够了,不一定要干掉再用自己人才行。

擅长玩儿《太阁立志传》《信长之野望》系列的朋友似乎都满足于带着军队横扫日本66国,建立不世功名。但事实上,现实社会往往要更加复杂,你要真是昭告天下:我就要带着刀把你们这帮土霸王都干掉!那大家就会联合起来干掉你——3次信长包围网说明了一切,织田信长最终遇刺,某种意义上也是锋芒过盛所致。

丰臣秀吉之所以成功,与织田信长有关也无关。有关是织田信长用暴政扫平了近畿势力(连根拔起本愿寺势力、强势压制公卿、剪灭近畿大名),为丰臣秀吉提供了一块完整基盘。战国时代需要特别注意“基盘”这个概念,也就是绝对控制范围,因为战国时代大名争霸永远是一种联盟制,主君是基盘最大、势力最稳固的一个,其他豪族(国人、地侍、土民联盟首领)聚集在其身旁而形成了一方势力。

有了基盘,战国大名会先干掉周围极弱小势力,联合差不多的势力并授予高官,不服从的就夺取大义名分,联合各家一起打——不断重复这一步骤,就能统一天下。战国时代看起来是几个大名打来打去,根本上却是系统的较量——基盘建设的越好,才能招到更多兵马,获得更多钱财,得到更多人才,进而打胜仗。

1583年贱岳之战结束,丰臣秀吉拿到了织田家几乎所有领土(原武田领土除外),这片领土以琵琶湖为中心,涵盖了整个近畿,也是丰臣秀吉的“基盘”。

丰臣政权干的第一件事,便是检地,确定各势力的具体生产能力,进而制定赋税兵役系统。

其实秀吉从属于织田家的时候,就曾经干过检地,但检地都是“指出检地”,即让下属国人自己去检地,然而报个数就ok,但这样一来必然造成大量土地瞒报,家臣拥有更多生产能力而主君不知道,进而招兵买马对主君产生威胁,这也成了战国时代一大起因。为了断绝这一现象,从1583年开始,丰臣秀吉在领内逐步开始派遣奉行亲自检地,即实行所谓“立入检地”,石田三成正是这一政策的重要策划者与实行者。

但根据史料可以看到,石田三成虽然走访过不少村子亲自调查土地问题,但他一个人不可能走遍全日本,而且战争中也要顾及到各地豪族利益,因而其政策多多少少受到一些共谋现象影响,变得不那么彻底,很多日本学者也认为,所谓“立入检地”在丰臣家根本没有大面积实行,而只是在近畿的核心区域少量实行。

但即便如此,这也是丰臣政权较之织田政权的一大突破,精确把握住“基盘”内所有土地之后,丰臣秀吉开始大转封,将织田家臣强制转化为丰臣家臣,同时提拔了大量亲信为新大名,而自己则申请到了关白职位,借助公家权力、武家身份一统公武两家,切实成为了近畿之主。

1585年大转封以后,丰臣秀吉完全稳定了近畿基盘,在石田三成操作之下,近畿逐渐形成了以大坂城为中心,各地大名为物流中心的近畿物流体系,日后运兵运粮,都需要经过每一个城市调配。这套物流体系为德川家所继承,到江户时代,近畿地区的中心依然是大坂城,而且大坂城还成为了全国粮食最大的中转站。

然后就是刀狩令啊,兵农分离啊等等各种大家熟悉的政策,这些政策虽然织田信长也部分实行过,但由于缺乏“立入检地”支撑,基本都以未能普及而告终,丰臣秀吉却将之制度化定了下来。个人认为,这才是丰臣秀吉统一天下的关键所在。

基盘稳固以后,下面就是联合与剿灭了。毛利、宇喜多、上杉3家很容易摆平,但到了德川家康就不太一样,一来德川家与丰臣秀吉基盘相差不多,二来小牧长久手之战又是丰臣家大败,丰臣家便改剿灭为联合,德川家康虽然称臣归附,但依然保留了全部领地。这种联合制度形成了丰臣家“五大老”体制,足以说明丰臣家已经明白只要听话就可以,不用非得剿灭。

接下来对于岛津、北条、奥州这些势力,丰臣秀吉一开始都想收编,于是上杉、德川负责劝北条,毛利负责劝岛津,都没成功,于是就用这些劝人的人为主力干掉了不听话的人——大体如此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丰臣秀吉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他统一日本的历程,是个人能力、历史机遇以及深谙人心的集大成之作。要探究其核心原因,我们必须深入到他如何一步步摆脱卑微出身,如何在这个战国乱世中寻觅并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最终将四分五裂的日本凝聚在一起。秀吉能够走到那一步,首先得益于他非凡的才能。他出身贫寒,甚至幼年丧父,这.............
  • 回答
    万历朝鲜之役,丰臣秀吉悍然出兵朝鲜,其背后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建立在一系列复杂考量之上,让他一度相信能够与大明王朝进行一场“长期抗衡”。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秀吉当时的内外环境、战略设想以及对大明的认知误判。首先,秀吉刚刚统一日本,国内局势极其稳定,为对外扩张提供了坚实后盾。 经过长达一个多世纪.............
  • 回答
    要说丰臣秀吉的日军在渡海登陆朝鲜之前,是否有可能被歼灭其运兵船和军队,这得从当时的地理、技术、军事实力以及朝鲜方面的准备等多个角度来审视。答案是:理论上存在可能性,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极大,且成功的几率非常渺茫。我们来细致地分析一下:一、 理论上的“窗口期”:丰臣秀吉在发动侵朝战争(万历朝鲜之役,日方.............
  • 回答
    丰臣秀吉一死,日本便笼罩在一片不安之中。秀吉留下的嘱托,是让年幼的丰臣秀赖继承家业,由五大老、五奉行辅佐。其中,德川家康的实力最为雄厚,他手握关东百万石,麾下兵强马壮,影响力远非其他大名可比。如果德川家康选择忠诚,不打“关原之战”那场惊心动魄的仗,那么丰臣秀赖的统治,以及茶茶(淀夫人)作为秀赖母亲的.............
  • 回答
    要说丰臣秀吉死前,如果能狠心除去淀殿,将嫡子秀赖托付给北政所(宁宁)抚养,丰臣家名能否保存,这可真是个引人遐想的“如果”。在那个波诡云谲的战国末期,秀吉的一系列举动,尤其是对秀赖的安排,可以说为丰臣家的衰败埋下了伏笔。我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细细聊聊这个可能性。首先,我们得明白,为什么秀吉会把淀殿和秀.............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历史的齿轮稍稍错位,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的生命轨迹发生了乾坤大挪移,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我们来细细推敲一番,如果秀吉在德川家康之后才死去,他是否还有能力压制德川家康留下的势力,甚至将其击败?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前提:这里假设的是“死期对换”,也就是说,秀吉的去世时间推迟,家康的去世时间提.............
  • 回答
    哈哈,说到败家子,武田胜赖和丰臣秀赖这两位确实都是让人唏嘘不已的代表人物。不过要说谁的能力稍强一些,这事儿可就得好好掰扯掰扯了。先说说武田胜赖。这位仁兄,怎么说呢,他身上最耀眼的标签莫过于“武田信玄的继承人”,这光环一开始就比别人大得多。父亲信玄当年那可是叱咤风云,一手建立了赫赫有名的“甲斐之虎”武.............
  • 回答
    丰臣秀吉对德川家康的客气,绝非出于简单的个人好感或敬重,而是建立在复杂而现实的政治考量、力量对比以及秀吉自身战略之上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他们之间的关系演变,以及丰臣秀吉当时的处境和目标。一、 早期关系与实力对比:秀吉的崛起与家康的隐忍在织田信长时代,丰臣秀吉(当时为羽柴秀吉)和德川家康.............
  • 回答
    丰臣秀吉这位战国末期的枭雄,在日本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统一日本,结束了长年的战乱,但为何却最终没有就任征夷大将军,开创属于自己的幕府呢?这个问题背后,牵扯到秀吉的出身、政治考量以及当时日本社会结构的复杂性。首先,咱们得明白“征夷大将军”这个头衔在当时意味着什么。这个职位并非仅仅是一个军事统帅.............
  • 回答
    丰臣秀吉,这位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战国武将,其崛起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并非出身名门,却凭借过人的胆识、非凡的智慧和果断的行动,一步步从织田家卑微的仆从,成长为日本的统治者,最终完成了分裂近一个世纪的日本统一。织田家内部的权力真空与秀吉的敏锐洞察秀吉的崛起,首先要归功于他对织田家内部权力运作的精准.............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将东亚两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放在一起比较,着实能碰撞出不少火花。丰臣秀吉和刘备,他们都在各自的时代白手起家,最终成就了一番霸业,但他们的创业之路和个人实力,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侧重点和难度。我们不妨先从他们的创业难度来细细道来。丰臣秀吉的创业难度:秀吉的创业,可以说是从“泥腿子”到“.............
  • 回答
    丰臣秀吉,这位出身卑微的战国乱世枭雄,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他的“太阁立志”更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缩影。从一个足轻的儿子,一步步爬上关白(太阁)的宝座,成为天下人的巅峰,秀吉的经历并非偶然,其中蕴含着许多值得我们后人深入学习和借鉴的智慧与品质。首先,不懈的学习和卓越的适应能力 是秀吉崛起的基.............
  • 回答
    丰臣秀吉死后,想要保全丰臣家,并非完全没有一丝可能性,但这条路崎岖坎坷,充满了巨大的挑战。秀吉的一生,是一部从贫贱到权力巅峰的传奇,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手段扫平了挡在他面前的一切障碍。然而,他死后留下的权力真空,却成为了他自己建立的帝国最脆弱的环节,而丰臣家,也因此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一、 秀吉留下的“.............
  • 回答
    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也就是所谓的“朝鲜之役”,这可是个相当烧钱的大工程。你问他钱从哪儿来?这背后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凑够的,而是日本国内一系列经济、社会变革和政治操作的结果。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看看这钱是怎么来的。首先,得知道当时的日本,在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之前,经历了长期的战国乱世.............
  • 回答
    “丰臣秀吉政权后期崩溃是因为没有谱代家臣,而德川家康正是借此成功上位”这一观点,虽然触及到了问题的核心要素,但过于简化了历史的复杂性,不能说是完全准确的。德川家康的崛起和丰臣政权的衰落,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谱代家臣的缺失固然是重要一环,但并非唯一决定性因素。要详细剖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
  • 回答
    要说丰臣秀吉的亲信武将在关原之战时为何会大批投靠德川家康,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说清楚的事情,里面门道可多着呢。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一件一件捋。首先,你得明白,丰臣秀吉这个人,虽然能力超强,从一个织田家的小侍卫一路爬到天下人的位置,但他的死,给整个日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秀吉在世的时候,压得所有.............
  • 回答
    丰臣秀吉发动文禄・庆长之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日本入侵朝鲜”,这绝对是日本历史上一个极具争议和影响力的事件。要理解他为何这么做,而不是选择“休养生息”,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日本国内和国际的大环境,以及秀吉本人的性格和目标。首先,我们得看看当时日本的情况。秀吉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战国乱世后,终于统一了日本.............
  • 回答
    说丰臣秀吉篡夺织田信长的家业,然后丰臣家二世而亡是“报应”,这种说法在日本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而且带有很强的情感色彩和道德评判。我们不妨从更客观的角度,梳理一下秀吉的上位之路,以及丰臣家为何迅速衰落,看看这其中有没有什么值得玩味之处。秀吉的上位:从草芥到天下人首先,要说“篡夺”,这词用得挺重。信长死.............
  • 回答
    秀吉一生养子众多,有些确实是“白养”了,但也有一些并非如此,这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家族、政治和继承人问题。说到底,这不仅仅是“亲手带大”和“谱代”忠诚度的问题,更关乎权力、野心和时代的洪流。一、 秀吉的养子们:从亲生到收养,一场接一场的继承人危机首先,我们得弄清楚秀吉的养子们都包含哪些人。秀吉的正室(北.............
  • 回答
    说起日本战国末期那几位响当当的大人物,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名字估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有趣的是,这两位叱咤风云的枭雄,在外人眼中,却有着两个不太“威武”的绰号——秀吉被唤作“猴子”,而家康则被冠以“老乌龟”的名号。这背后可不是什么无端的戏谑,而是藏着不少故事呢。 丰臣秀吉:从卑微出身到“猴子”的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