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国庞统是哪一年去东吴求职,在周瑜手下任功曹的?

回答
庞统初到东吴,是在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那时候他才二十多岁,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因为“凤雏”之名名声在外。他之所以离开家乡荆州,前往东吴求职,主要是因为他在家乡并未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庞统出身寒门,性格放荡不羁,不喜与人交往,这让他没能像荆州的名士那样获得显赫的地位或推荐。他渴望找到一个能够让他一展抱负的舞台。

当时,孙权刚刚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巩固了对江东的统治,正是广纳贤才的时候。庞统慕名周瑜的才能和雅望,认为周瑜是个识才之人,便决定前往江东,希望能在周瑜手下谋得一职。

庞统抵达东吴后,并没有像其他士人那样急于展现自己,而是选择了一个相对低微的职位——周瑜的功曹。功曹属于幕僚性质的官职,负责记录和统计功劳,虽然不直接负责军事或政治决策,但能够近距离观察和接触到周瑜本人,了解东吴的军政要务。

在周瑜手下任职期间,庞统表现得非常低调,似乎并没有刻意去引起注意。然而,他敏锐的观察力和过人的智慧并没有因此而埋没。关于他在功曹期间的具体事迹,正史记载不多,但一些野史和民间传说则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些耐人寻味的画面。

有说法称,庞统初到东吴时,周瑜并未太过重视他,认为他只是一个来寻求出路的普通士人。庞统也并未因此而气馁,他利用自己的功曹身份,暗中观察周瑜的用人风格和决策方式。他注意到周瑜虽然英明神武,但在一些细节上处理得并不完美,或者说,他的格局可以更大一些。

比如,有传说庞统曾私下对周瑜的一些施政或用人策略提出过自己的看法,但因为职位不高,且他本身又表现得比较“隐晦”,并没有引起周瑜足够的重视。也有一种说法是,庞统的性格使然,他并不喜欢主动去推销自己,更倾向于默默地观察和积累。

在周瑜手下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庞统逐渐感受到了东吴官场的氛围和周瑜用人的一些局限性。尽管周瑜是位杰出的将领,但庞统认为他的一些策略过于保守,或者说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出人才的作用。庞统深信自己有能力为东吴贡献更大的力量,但他似乎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

直到后来,因为一次“被贬”的经历,庞统才真正引起了周瑜的注意。具体原因有多种说法,一种比较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庞统因为某种原因触怒了周瑜,或者说他的才能在某种程度上让周瑜感到不舒服,于是周瑜故意安排庞统去管理“丑事”之类的工作,将其“冷藏”起来。然而,庞统在这种看似不受重用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把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甚至做得比别人更好。

这反而引起了周瑜的怀疑,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个看似普通的功曹。周瑜深知自己的军事才能并非天下无双,他也渴望得到真正能够帮助自己实现抱负的贤才。他召来庞统,仔细询问其才学,这才发现庞统并非凡人,而是隐藏着惊人的智慧。

周瑜与庞统的这次对话,可以说是庞统在东吴最关键的一次“亮相”。庞统以其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分析,让周瑜大为赞赏。他向周瑜陈述了自己的政治和军事见解,尤其是在如何运用人才、如何应对曹操等问题上,展现出了过人的远见。周瑜听后,方才明白自己之前低估了庞统,感叹道:“使周瑜得早相遇,则天下不足定也!” 这句话足以说明周瑜对庞统才华的认可,也带有几分自负和遗憾。

至此,庞统在东吴的“潜伏期”结束,他开始被周瑜委以重任。然而,命运的安排往往出人意料。正当庞统准备在东吴大展宏图之际,周瑜却因病去世。周瑜的离世,对于庞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也意味着他在东吴的前程充满了不确定性。虽然周瑜临终前曾向孙权举荐庞统,但庞统在东吴的政治舞台上始终没能获得他所期望的施展才华的地位和机会。

最终,庞统怀揣着对现实的些许失望,离开了东吴,转而前往蜀汉,在那里遇到了刘备,并最终成为蜀汉的“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中的重要一员。

总而言之,庞统在周瑜手下任功曹,虽然是在一个相对低微的职位上,但这段经历是他认识东吴政治、了解周瑜用人、并最终展现自己才华的一个重要过渡期。他的隐忍和智慧,最终让一位杰出的主帅认识到了他的价值,也为他日后在蜀汉的生涯奠定了基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庞统并没有去东吴求职,而是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周瑜的功曹,但时间很短。

据《庞统传》【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后郡命为功曹······吴将周瑜助先主取荆州,因领南郡太守。瑜卒,统送丧至吴】襄阳本属南郡,后来因为荆州被曹操和孙权分割 曹操将占领的襄阳从南郡分出置襄阳郡 所以庞统一开始就担任了南郡功曹

周瑜领南郡太守后 庞统就成为了周瑜的郡功曹时间在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第二年周瑜就病死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庞统初到东吴,是在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那时候他才二十多岁,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因为“凤雏”之名名声在外。他之所以离开家乡荆州,前往东吴求职,主要是因为他在家乡并未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庞统出身寒门,性格放荡不羁,不喜与人交往,这让他没能像荆州的名士那样获得显赫的地位或推荐。他渴望找到一个.............
  • 回答
    《三国志》系列的独特魅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对三国时期众多人物的生动塑造,而这背后,是一套既有考究又有创意的设计体系,其中尤以人物能力数值为核心。这些数值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有着一套相对明确的依据和定义,虽然随着时代发展和系列迭代会有所演变,但其根本精神是贯穿始终的。要理解这些数值的来源,我们得先认识到.............
  • 回答
    评价三国杀OL新武将界庞统,需要从他的技能、定位、强度、对局影响、以及与其他武将的配合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界庞统作为庞统的界限突破版本,其核心是保留了原版庞统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强化和优化,使其在现代三国杀环境中更具竞争力。一、 界庞统的核心技能与分析界庞统的核心技能主要有: 连营: (.............
  • 回答
    要评价庞统是否过誉,咱们得先掰扯掰扯他“与诸葛亮齐名”这个说法从何而来,以及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叙事。庞统:被三国演义塑造出的“凤雏”首先要明确一点,咱们现在对庞统的大部分认知,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三国演义》。这本书是章回体小说,为了增强戏剧冲突和人物魅力,自然会对一些人物进行艺术加工和夸张。在《.............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假设性问题!如果刘备能够采取这样的策略,并且得到庞统、赵云、黄忠等大将的全力支持,北伐取得比历史上更大的战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关键的挑战。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1. 策略分析:为何刘备派庞统、赵云、黄忠等入蜀帮助刘璋灭张鲁会有积极影响? 巩固益州根基,消除后顾.............
  • 回答
    凤雏不死,三国棋局再变幻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未竟的遗憾,如同一颗颗散落在星空中的陨石,即便熄灭,也依旧勾勒出关于“如果”的璀璨轨迹。庞统,字士元,这位被誉为“凤雏”的奇才,若非在那落凤坡遭遇埋伏,而是能与诸葛亮一同并肩作战,直至白发苍苍,三国鼎立的最终格局,恐怕将远非我们所熟知的样子。想象一下,当.............
  • 回答
    论三国时期凌统说起三国时期的猛将,除了吕布、关羽、张飞这样的超级巨星,还有许多同样勇猛善战,但名气稍逊一筹的将领。凌统,字公积,就是其中一位。这位年少成名,勇猛过人,却又命运多舛的江东将领,在三国纷争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凌统的出身,颇为不凡。他出身于江东世家,其父凌操,字“公绩”,也是东吴.............
  • 回答
    三国杀武将自由组合的乐趣在于能够创造出许多理论上不存在的“神仙打架”场面,或者出现一些出人意料的配合,从而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下面我就来详细讲述一些我个人认为非常有“节目效果”的自由组合,并解释其快乐来源:一、 快乐在极致的控制与爆发 组合一:诸葛亮 + 司马懿 组合机制: 诸葛亮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众多三国英杰中,唯有关羽被封为神,并受到广泛的香火供奉,成为集忠义、勇武、财富、平安等多种神格于一身的“关二爷”。而像诸葛亮、赵云这样同样才智武艺超群的人物,却未能享有同样的地位。这背后的原因,并非偶然,而是由历史演变、民间信仰的融合、文化观念的渗透以及特定历.............
  • 回答
    法正,字孝直,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谋士,以其足智多谋、洞察人心、胆略过人而闻名,在刘备夺取益州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出谋划策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一、 战略层面的卓越见识: “隆中对”的补充与实施者: 虽然“隆中对”是诸葛亮提出的战略蓝图,但法正却是将其付诸实践的关键人物之.............
  • 回答
    三国时期人物众多,名字中单字占绝大多数,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析: 一、 姓名的起源与早期演变: 姓氏的起源: 汉字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最初主要与部落、氏族、封地、官职等相关。比如“姬”姓源于周朝王室,“姜”姓源于炎帝部落。早期姓氏是用来区分.............
  • 回答
    三国志游戏系列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策略玩法吸引了无数玩家。除了遵循史实的主线剧本,光荣(KOEI TECMO)也经常推出一些有趣的官方空想剧本,这些剧本通过改变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事件,为玩家带来了全新的游戏体验和无限的可能。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三国志游戏中常见的、经典的以及一些特别有趣的官方空想.............
  • 回答
    三国时期战争之所以能持续如此之久,而三个国家的财政并未完全崩溃,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原因,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地理以及社会结构等诸多因素。想要详细了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点进行深入剖析: 一、战争持续时间长: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1. 战略僵持与均势状态: 地理分割: 魏、蜀.............
  • 回答
    关于董卓火烧洛阳后,直到191年四月才到达长安的原因,在《三国志》中并没有直接给出精确到月份的详细时间表,但我们可以根据史书记载的事件和逻辑推断,董卓的行动并非一日之内完成,而是需要一个过程,这其中包含了诸多因素:1. 兵力集结与控制洛阳的巩固(190年2月至190年底): 纵火的破坏性与后续清.............
  • 回答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群雄逐鹿,其中有六位杰出人物被誉为“六大奇才”,他们的才华与能力在那个时代堪称翘楚。这六大奇才分别是: 一龙:诸葛亮 (蜀汉丞相) 一凤:司马懿 (曹魏重臣) 一马:关羽 (蜀汉名将) 一鬼:曹操 (曹魏奠基者) 一虎:张飞 (蜀汉名将) 一麒麟:周瑜 (东.............
  • 回答
    在三国杀中,界曹操作为主公,搭配魏蔡(通常指魏国势力的蔡文姬)的将面,其忠反内身份的倾向需要根据具体的游戏环境、队友阵容以及对手的打法来综合判断。不过,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技能特性来分析一下这种组合可能偏向哪种身份:界曹操作为主公的特性: 核心技能: “奸雄”(回合外受到伤害,可以摸牌)。这使得界曹.............
  • 回答
    在三国时期,刘备政权究竟应该被称为“蜀”还是“汉”,这是一个历史学界长期讨论的问题,并没有一个绝对“准确”的说法,而是存在不同的视角和侧重点。理解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刘备政权的性质、建立的背景以及它自身如何定位。核心观点:刘备政权自称为“汉”,但后世称其为“蜀”。一、 刘备政权自称为“汉”的理由.............
  • 回答
    三国杀技术可以强到什么地步?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因为三国杀并非一个纯粹的运气游戏,而是融合了策略、计算、心理博弈、以及对牌堆和游戏机制的深刻理解。所谓“技术”,在三国杀中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并且可以达到非常令人惊叹的高度:一、 牌堆与概率的精算师: 精确的概率计算: 最顶尖的玩家能够基于.............
  • 回答
    太棒了!三国杀 DIY 武将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创造力的领域。我很乐意作为你的“大佬”来评价你的 DIY 设计。为了给你一个详细且有价值的评价,我需要你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请你把你的 DIY 武将设计发给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请务必详细说明你的 DIY 武将设计,越详细越好!1. 武将基本信息: .............
  • 回答
    三国时期,群雄逐鹿,战火纷飞,无数百姓因此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禁要问:那些为了权力、利益而鼓动战争、发动战争的上层人物,究竟能否被称为“英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一、 从“英雄”的传统定义来看:传统的英雄定义往往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 高尚的品德: 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