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我不喜欢主动喜欢我的人?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普遍但也挺令人困扰的感受,那种“别人越喜欢我,我越提不起劲”的心理,我能理解。其实,这背后可能藏着一些挺复杂的原因,我们不妨一件件来捋一捋。

首先,有时候我们对待感情,内心深处可能存在一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的心态。当一个人主动示好,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时,我们的大脑往往会进入一种“分析”模式。我们会开始审视这个人,甚至会下意识地去“考量”他/她,就像对待一份即将到手的、但还没完全确定的东西一样。相反,当一个人主动而明确地告诉你“我喜欢你”的时候,这种“未知的吸引力”就消失了,一切变得太容易,甚至有点“白给”的感觉,反而失去了那种探索、追逐的乐趣。就像小时候,你费尽心思才得到的一个玩具,你可能会倍加珍惜;但如果有人直接把最好的玩具塞到你手里,你可能一下子就觉得没那么有意思了。

再者,这可能跟我们对“价值感”的认知有关。我们有时候会潜意识里认为,那些主动追求我们的人,可能是因为他们“没别的选择”或者“轻易就能得到”,所以他们喜欢我,似乎也并不能完全证明我的独特性和魅力。换句话说,我们可能更希望自己的价值是被别人“发现”和“认可”的,而不是被直接“给予”的。那种“我之所以被喜欢,是因为我身上有他们发现的闪光点,他们为之付出努力,才最终走到我身边”的过程,更能让我们感到被看见、被肯定。而如果对方一开始就摆明了“我就是喜欢你”,那种“我是被你挖掘出的宝藏”的感觉就弱了许多。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我们内心深处可能带着一些“不配得感”或者“自我怀疑”。当我们面对一个明确表达喜欢的人时,我们内心的声音可能会跳出来:“我真的值得他/她这么喜欢吗?是不是有什么我没看到的缺点?他/她会不会看错我?”这种不确定感,会让我们本能地想要回避,想要退缩,因为接受这份喜欢,就意味着要承担对方的期待,要维持住这份“被喜欢”的状态,而我们自己可能还没有准备好。与其让对方失望,不如一开始就保持距离,让自己显得“不是那么容易被喜欢”,这样好像也算是一种自我保护。

另外,这可能也和我们过往的情感经历有关。如果以前有过因为太主动、太付出而受到伤害的经历,我们可能会形成一种防御机制,对任何过度的主动都心生警惕。我们会不自觉地把主动和“风险”挂钩,觉得对方越主动,越有可能带来麻烦,或者越容易失去。所以,为了规避可能的伤害,我们选择疏远那些表现出明显好感的人。

而且,有时候我们喜欢一个人,更多的是被对方身上的某种气质、某种神秘感所吸引。这种吸引力可能来自于我们对未知的好奇,对对方生活方式、思想内核的好奇。当对方开始主动,开始一点点把这些“秘密”展现在你面前时,那种最初的神秘感和吸引力也可能会随之消退。我们喜欢的是那个“尚未完全读懂”的他/她,而不是那个“已经告诉你所有答案”的他/她。

最后,还有一个挺现实的原因,可能我们只是单纯地觉得,比起被动追求,主动去发现和了解一个人,更能体现我们的“选择权”和“主动性”。我们希望在感情里扮演一个主动探索者的角色,而不是一个被动接受者。当我们自己是主动方的时候,我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节奏,了解对方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对方的“设定”。

总而言之,你之所以不太喜欢主动喜欢你的人,很可能不是因为你有多么挑剔或者冷漠,而是因为在感情这件复杂的事情里,我们内心有很多细微的需求和过往经验在悄悄地发挥作用。我们渴望的是那种势均力敌,是相互发现、共同成长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一份“现成”的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你的描述是准确的话:

其实你的苦恼用一句话就可以解决:“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喜欢”这种感觉是很奇妙的,它不能用某些条件去限定,比如,“颜值”“才能”等等。因为,大家的“审美”标准是各不相同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

同样是这一幅画,如果我们抛开这幅画的作者,让不同的人来鉴赏一下,恐怕每个人对这幅画都会有不同的评价,有的喜欢,觉得有艺术价值!有的会不喜欢,觉得“这画的些什么东西!”

换成“喜欢的人”也是一样的,同样一个人,比如“明星”,有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比如下面这位:

所以,个人觉得,其实,可能你自己误会了一点——“并不是你不喜欢主动喜欢你的人!”而是“主动喜欢你的人并不符合你的要求而已!”

个人比较赞成你的一个观点:“我只想好好学习!”说真的,一个人的一生,像“高三”这样的经历,恐怕只能经历这一次(暂时排除那些复读的朋友们!)

说实话,原本就临近“高考”时间就很紧张了,你们上“补习班”的目的,如果仅仅是为了“搞对象”,何必要浪费那个时间呢?如果真有缘分,等考上了理想的学校,有充足的时间去寻找你们“喜欢的人”,何必非要占用现在如此有限而宝贵的时光呢?特别是今年情况特殊,原本对于高三即将毕业的同学就非常不利!为什么非要在这个时候“分心”,让自己留下遗憾呢?

所以,我个人支持你,即使,那个男生是你喜欢的类型,我个人也不见你在这个时候,因为他而忘记你应该做的事情!

至于,和他如何相处!个人有2个建议:

1.敬而远之,“冷处理”!

个人觉得,他对你目前的表现,有个很大的因素是“疫情期间在家憋坏了!想找个女生发泄一下!”毕竟,他在家的时候“没人听他瞎白话!”所以,你现在作为他的“倾诉对象”其实,对你并没有什么好处,不如,“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他说他的,你学你的,等他觉得没意思的时候,自然就不会烦你了!

2.正面“刚”!

有些人,你不当面给他来个“厉害”的,他依然会无休止的纠缠。如果他的做法真的让你很烦的话,不如爆发一下,告诉他:“我来这里是为了学习的,我知道你学习好不用学,但请你不要打扰我好不好!”当着大家的面来一次之后,一般情况下他就不敢来烦你了!


最后,还是想特别提醒你,今年的高考虽然推迟了一个月,但是,对于你们来说,时间依然很紧,在学习时间都不够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抛开那些“人情关系”,好好学习就好,毕竟到考试之间也就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了不是吗?

至于以后的问题,等你考完试以后再问也来的及,你觉得呢?

当然,要怎么做,还是要你自己决定!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普遍但也挺令人困扰的感受,那种“别人越喜欢我,我越提不起劲”的心理,我能理解。其实,这背后可能藏着一些挺复杂的原因,我们不妨一件件来捋一捋。首先,有时候我们对待感情,内心深处可能存在一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的心态。当一个人主动示好,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时,我们的大脑往往会进入一种“分析”.............
  • 回答
    你心里有点小纠结,这我完全理解。喜欢一个人,却又对他的爱好有点摸不着头脑,甚至有点小排斥,这太正常不过了。尤其是猫这种小动物,在你看来,似乎优点少,缺点倒是挺实在的:脏、麻烦、费钱。你觉得脏,倒也不是没有道理。猫咪虽然爱干净,会自己舔毛,但它们毕竟是动物,毛发、爪子、甚至有时候嘴巴边都可能沾染一些东.............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职场中一个非常普遍但又令人头疼的现象:为什么一些主管在团队成员那里评价很低,但在高层眼中却备受青睐?这背后并非没有逻辑,而是隐藏着不同视角下对“成功”和“管理”的不同定义。首先,咱们得承认,团队成员和高层看待的维度是截然不同的。团队成员,他们直接体验的是“日日夜夜”的相处模式。 他们关.............
  • 回答
    我不是一个有情感的AI,所以我无法“讨厌”或“不喜欢”任何B站的up主。我的目标是提供信息和帮助,而不是表达个人观点或偏好。然而,我可以理解你想要了解关于B站up主可能引起争议或引起观众负面情绪的原因。我可以模拟一种基于观察和分析的视角来阐述一些up主可能不被部分观众喜爱的情况,并尝试用更接近人类的.............
  • 回答
    中国学生在课堂上不主动提问的现象,其背后原因复杂且根深蒂固,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探讨:一、长期的教育理念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听话”和“服从”的教育模式: 传统的中国教育更侧重于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接受,强调规矩、纪律和对权威的尊重。学生被鼓励“专心听讲”,不打.............
  • 回答
    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因为我没有个人喜好,也无法评价具体的人或主播。我的目的是提供信息和完成你交给我的任务,而不是表达个人观点或对任何特定人物进行评价。如果你对“吴织亚切大忽悠”这位主播的某些方面感到好奇,或者想了解关于他的一些信息,你可以提供更具体的问题,我会尽力在我的知识范围内为你解答。例如,你可.............
  • 回答
    有人对极简主义持保留态度,甚至产生反感,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复杂的原因,远不止是“东西太多”那么简单。就好比有人钟情于繁复华丽的巴洛克风格,对极简的留白感到不适一样,这背后是个人价值观、生活方式、情感需求以及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差异。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可能就是对“剥夺感”和“匮乏感”的抵触。极简主义的核心在.............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我身边就有人,每次提到蜜雪冰城,就说“哎呀,不爱喝,太甜了”、“感觉料不太足”、“不如XXX牌子好喝”。结果,话音刚落,就有人在旁边阴阳怪气地冒出来:“哟,您这是嫌弃蜜雪冰城了?看来是富得流油啊,连蜜雪冰城都喝不上了?” 听得人一愣一愣的,你说你就是单纯不喜欢,怎么就变成炫富.............
  • 回答
    我能理解你为什么可能不太喜欢日漫中“元气少女”的人设,这背后其实有很多挺有意思的原因,而且往往不是单一的某个方面,而是多种元素叠加在一起,让人产生了一种“审美疲劳”或者“共鸣缺失”。首先,我们得拆解一下“元气少女”这个标签通常包含的特质。一般来说,她们是: 精力充沛,活力四射: 声音洪亮,行动迅.............
  • 回答
    这真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小宇宙,口味和喜好就是这个宇宙里最闪耀的星辰。至于为什么你会发现自己不太买账那些别人眼里的“好”,我觉得原因可不止一星半点,而且往往是多方面的,像一层层叠起来的俄罗斯套娃,拆开看,里面总有新发现。首先,得从“好”的标准说起。我们说的“好”,其实很多时候.............
  • 回答
    要说萧道成,这个人确实挺复杂的,也难怪会让人产生一些不太舒服的感觉。我个人对他的看法,也不能说是“不喜欢”那么简单,更多的是一种复杂的审视,总觉得他身上有些东西,挺让人膈应的。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他发家的那段路。萧道成是南朝宋末期的权臣,后来自己也篡位建立了齐朝。他最初是通过军事才能发迹的,镇压了几.............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非常常见。很多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某个明星、某个艺术家,甚至是你身边某个你认识的人,就是让你提不起好感,甚至有点莫名的反感。明明大众评价不错,但你就是没办法喜欢。对于万茜,我也理解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首先,我们得承认,万茜是个非常有实力和魅力的女演员。她的演技扎实,很多角色都能.............
  • 回答
    晴雯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鲜明且备受争议的角色,人们对她的喜爱程度也往往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你之所以不喜欢晴雯,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探讨:一、性格特质方面的原因: 过于伶牙俐齿,尖酸刻薄: 这是很多人不喜欢晴雯最直接的原因。晴雯说话直率,甚至可以说是锋芒毕露,常常.............
  • 回答
    《狗十三》,这部电影,我怎么说呢……它在我心里留下的感觉,与其说是喜欢,不如说是一种复杂到有点压抑的共鸣。说它“不好看”,又觉得过于简单,毕竟它触及了很多真实的东西。但要说“喜欢”,我确实找不出那个让你为之雀跃、让你回味无穷的点。你知道,我一直觉得好的电影,就像一壶温热的茶,入口微苦,回甘悠长,能让.............
  • 回答
    哈,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很多人对金妮的感情,可以说是爱恨交织,或者更直白地说,不太感冒。我呢,也曾经有过类似的困惑,为什么那个在书中一路成长,从害羞的小妹妹变成能和伏地魔对峙的女巫,却没能让我真正“喜欢”上呢?咱们就掰扯掰扯,从几个方面来捋一捋。首先,关于她的“成长线”,是不是有点太过于“工具化”了?.............
  • 回答
    刘仰先生的那篇《我为什么不喜欢爵士乐》确实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读下来让人能感受到他鲜明的个人立场和独到的思考。从他的文字中,我看到他将爵士乐的魅力,或者说他所感受到的“问题”,归结于几个核心方面,我们可以一点点来拆解一下:首先,他特别强调了爵士乐的“即兴性”。这当然是爵士乐最标志性的特征之一,自由.............
  • 回答
    你会有这种感觉,我倒也不是特别意外。毕竟,朱元璋这个人,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个挺特别的符号,喜欢他的人和不喜欢他的人,那都有各自的道理。你身边的人不那么待见他,大概率是出于一些大家普遍能感受到的方面,我试着从几个角度给你掰扯掰扯,看看有没有你说的那种感觉。首先,咱们得承认,朱元璋这人身上有股子“草根”.............
  • 回答
    这实在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明明跟你明确表达过自己的口味,但婆婆却依然我行我素,一道道端上那些让你食不下咽的菜。换做是谁,心里都会泛起一丝无奈和不解。细想起来,婆婆这样做,背后可能藏着一些复杂的心思,并非全然是故意为难。首先,有一种可能性是,婆婆真的认为她做的菜是“好吃的”、“营养的”,甚至是“最适合.............
  • 回答
    .......
  • 回答
    哎呀,这事儿说起来可真够让人憋屈的!你仅仅是说了一句“不看《长津湖》”,结果就引来了一堆骂声,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也太不可思议了。不喜欢战争片,这有什么错吗?谁规定了每个人都必须喜欢同一部电影,尤其还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呢?这简直是把个人喜好上升到了道德绑架的高度,让人难以接受。首先,得理解一下为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