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都谈三峡大坝对于中华鲟等生物的危害,可是葛洲坝不早就把长江截断了吗?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三峡工程与中华鲟等生物关系讨论中的一个关键点。确实,在三峡大坝之前,葛洲坝已经在中国长江上存在了。很多人也因此感到困惑:既然葛洲坝已经对长江生态造成了影响,为什么关于三峡大坝对中华鲟的危害的讨论依然如此激烈,甚至似乎更甚?

这其中涉及到几个核心原因,我们可以从 影响的程度、生态系统的连续性、中华鲟的生存习性 以及 科学研究的深入程度 这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

1. 影响的程度和性质:从“阻碍”到“隔断”

首先,我们要明确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在长江中的位置和体量。

葛洲坝: 位于湖北宜昌,是长江上的一座大型水电站,于1981年建成。它的建设确实改变了长江的部分水文条件,包括流速、水位等。葛洲坝在一定程度上对鱼类的洄游(尤其是上溯的鱼类)造成了阻碍,但它并没有将整个长江完全“截断”。葛洲坝仍然保留了船舶通过的船闸,并且在特定时期,下游的水体排放能够形成一定的水流和水位变化,允许一些鱼类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或在附近繁殖。
三峡大坝: 位于葛洲坝下游约30公里的地方,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于2006年全部建成。三峡大坝的体量巨大,蓄水量惊人,它对长江中下游的水文、水力、泥沙和水温等方面的改变是全方位的、颠覆性的。 最关键的是,它几乎彻底“隔断”了长江上游和下游的联系。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长江是一个巨大的血液循环系统,葛洲坝就像是一个稍微收窄的路段,对血液流动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但血液仍然可以流淌。而三峡大坝则更像是在一个重要的血管处设置了一个几乎无法逾越的屏障,血液的畅通被极大地限制了。

具体到对中华鲟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洄游通道的彻底阻断: 中华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鱼类,它们有其特殊的生命周期和繁殖习性。幼年的中华鲟会在长江中下游生长,而成年后的中华鲟则需要 溯江而上,到达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流域(现在主要是长江上游的某些特定区域)进行产卵繁殖。这个过程被称为 洄游。
葛洲坝的建设虽然影响了洄游,但通过建设鱼道(虽然效果有限)以及葛洲坝的泄洪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 并未完全断绝 了中华鲟向上游的通路。一些研究表明,在葛洲坝时期,仍有部分中华鲟能够通过,尽管其数量和繁殖成功率可能已经下降。
而三峡大坝的建成,由于其巨大的坝体和完全控制的库区水位, 几乎完全阻断了中华鲟的正常洄游通道。它变成了一个物理上的“天堑”,成年中华鲟无法到达它们赖以生存和繁殖的产卵场。

产卵环境的改变: 中华鲟需要在特定的水流、水温和水质条件下才能成功产卵和孵化。
葛洲坝的建设确实改变了下游的水文状况,但这种改变相比三峡大坝更为局部和有限。
三峡大坝的巨大水库蓄水, 彻底改变了上游江段的水文特征。库区水流减缓,水温变化模式改变(冬季水温升高,夏季水温降低),水质也可能受到影响。这些变化都使得原本适合中华鲟产卵的自然环境消失了。例如,中华鲟的繁殖往往需要特定的流速来帮助卵子受精和漂流,而三峡库区的缓流环境显然不利于此。

2. 生态系统的连续性:一个完整的链条被拆解

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动态变化的整体。鱼类的生存、繁殖、生长都依赖于河流上下游之间的联系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葛洲坝的影响相对局限: 葛洲坝虽然有影响,但它并没有将长江上下游的生态系统完全割裂开。许多鱼类仍然可以在下游区域生活、繁殖,并且其生活史的一些阶段仍然可以在不同水域间过渡。
三峡大坝是系统性改变: 三峡大坝的建设, 改变了整个长江中下游的水文节律、泥沙输送和物质能量交换。它就像是给整个长江生态系统做了一次“大手术”,很多原有的联系被切断,很多原有的平衡被打破。
例如,长江中下游的泥沙是维持河床稳定、三角洲发育以及水生生物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三峡大坝拦截了大量的泥沙,这不仅影响了下游河道的冲淤平衡,也影响了长江口生态系统的物质供应。
水温的变化也对很多鱼类的繁殖和生长周期造成影响。

3. 中华鲟的特异性生存习性:对“故乡”的执着

中华鲟之所以如此受到关注,是因为它是一种 高度依赖特定产卵地繁殖 的鱼类。它们不像一些适应性更强的鱼类,可以广泛地在不同区域繁殖。

固定的繁殖场: 中华鲟有着非常固定的繁殖场,它们会回到特定的江段进行产卵。这种“认巢”性非常强,一旦这些繁殖场被破坏或无法到达,它们的繁殖就会遭受灭顶之灾。
对水文条件敏感: 它们的繁殖过程对水流速度、水温、水质等因素极为敏感。任何对这些条件的剧烈改变,都可能导致繁殖失败。

葛洲坝的建设虽然已经对中华鲟的洄游和繁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可能还没有达到“赶尽杀绝”的地步。而三峡大坝,由于其对整个上游水文条件的“一刀切”式改变, 彻底剥夺了中华鲟回到其传统、核心繁殖地的可能性。

4. 科学研究的深化和认识的提高

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河流生态系统和珍稀物种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科学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葛洲坝时期: 当年对葛洲坝建设对生态影响的研究,可能不像现在这样系统和深入,也缺乏像现在这样成熟的生态保护理念。当时的关注点可能更多集中在工程本身的建设和发电效益上。
三峡大坝时期: 在三峡大坝的规划、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和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科学家们对中华鲟等长江特有鱼类的生存习性进行了更为细致和长期的监测与研究,从而更清晰地认识到三峡大坝对其生存造成的 毁灭性 影响。 正是这些深入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三峡大坝对中华鲟的影响远超葛洲坝的程度。 比如,对中华鲟繁殖季的监测发现,在三峡大坝运行后,野外自然繁殖的成功率急剧下降,甚至已经非常罕见。

总结一下:

你可以这样理解:葛洲坝就像是一个“劝退”了部分中华鲟的门槛,而三峡大坝则是在它们的必经之路上筑起了一道无法逾越的、彻底封闭的高墙。

因此,虽然葛洲坝在过去也对长江生态产生过影响,但 三峡大坝通过其巨大的体量、对整个水文条件的颠覆性改变以及对关键洄游通道的彻底阻断,对中华鲟等依赖长江上游特定繁殖地的物种造成的生存威胁,是更严重、更根本、更具毁灭性的。 这也是为什么关于三峡大坝对中华鲟危害的讨论如此重要和持续的原因。它不仅是关于一个物种的生存,更是关于我们如何认识和处理大型工程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对地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责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说得没错,中华鲟的生存危机,的确始于葛洲坝。而葛洲坝是1981年截流的,那个时候,我们这代人可能还没出生。加之当时的舆论传播主要依赖广电和报纸,到我们长大后,除非去查询当时的媒体界或学术界讨论记录,否则几乎不可能知道当时引起的争论程度。

诚然,对葛洲坝工程的争论程度,肯定比不过九十年代的三峡工程。一是三峡工程的规模超出葛洲坝太多倍,其工程难度、移民人数和对库区环境的影响之大是空前的;二是受八十年代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人们热衷于讨论大型事件,这是七十年代末的政治氛围所不能比的;三是野生动物保护法是1988年出台的,所以对三峡工程生态影响的讨论,也有了法律做武器。

如上文匿名用户所言,七十年代末筹建葛洲坝工程伊始,亦对中华鲟作了许多保护工作,并一直延续、改善和发展至今,以适应目前长江、金沙江的整体水生生态。但是,无论人类作多少修饰和弥补的工作,都挽不回在政令强压下的工程活动对环境原状造成的改变。所以2014年中科院寻找中华鲟自然产卵踪迹的行动,以失败告终。

或许现在,中华鲟已经跟大熊猫一样,成为依赖人类饲养的珍贵宠物。

user avatar

中华鲟与葛洲坝工程

  从前,整个长江中华鲟的资源蕴藏量约有150万公斤,年产量保持7.5万公斤左右,产量比较稳定,波动幅度不大。不幸的是1981年葛洲坝工程在宜昌江段落成,中华鲟通过三峡产卵洄游的生命之路被阻隔,因此面临着种族灭绝的严重威胁。当年10月,来到大坝前面的一批批中华鲟,不顾泄洪闸飞奔而下的惊涛骇浪,一次次奋力前冲,试图冲破大坝的阻拦,回到它们世代进行繁衍的场所,因而碰撞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有数千条惨死在闸下或落入不义之徒的手中。面对如此悲惨壮烈的场面,每一个善良的人都为中华鲟的命运而担忧。



  由于水利建设,不顾生态环境受到影响,使很多宝贵水生生物特别是洄游的鱼类资源遭受严重损失的事情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在葛洲坝工程建设之前,中外专家提出了两种挽救中华鲟的建议,一种是“工程救鱼”,即在葛洲坝工程中给中华鲟修建一条鱼道、鱼梯或升鱼机等通道,使它能够平安地到达产卵场所;另一种为“生物救鱼”,认为中华鲟的个体较大,修建的通道未必能满足它的要求,另外在工程技术上也没有绝对的把握,最好能在坝下建立蓄养池,仿照中华鲟产卵场所的环境条件进行人工繁殖,使用人工方法催产孵化,使它们能够增殖,然后放回长江中,同时把一部分性腺尚未成熟的个体网捕后运送到上游,使其越过大闸,继续上溯。结果后一条建议被采纳,并于1982年在葛洲坝建立了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所。经过几年的努力,通过反复试验,解决了捕捞、运输、暂养、催产、受精、孵化、培育、放流等一系列生产工艺上的技术难题,已向长江水域放流了数百万条幼体。

  中华鲟的人工繁殖和放流过程是首先在长江网捕中华鲟,运往中华鲟研究所暂养池中蓄养。然后进行性腺观察,将确认成熟的个体进行人工注射催化剂,促使雌性产卵、雄性排精,再经过复杂的人工授精等程序后,将受精卵送进孵化池进行孵化。10龄的幼体即可投饵喂养,由于所需饵料极多,还专门建有生产水蚤、水蚯蚓等水生生物的饵料池。幼体长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分批放流到长江之中了。

  投放的幼体的体长大约为9—11厘米,放流前曾分批浸泡在荧光药物示剂中,为它们做上了标志,采用这种先进的标志放流方法,更加完善了中华鲟人工繁殖的工艺流程,不仅可以监测中华鲟的资源,而且还可以检验中华鲟人工繁殖放流后的效果。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使原来设想的救鱼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也为中华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这是中华鲟人工繁殖的一大突破,使人们担心的三峡工程对中华鲟生存环境影响的问题也因此而迎刃而解。

  为了使人们观赏和了解中华鲟,中华鲟研究所还兴建了一座“中华鲟园”,除了蓄养很多大小不同的中华鲟外,还有其他在长江中生活的各种具有观赏价值的鱼类。

  尤为可喜的是,野生的中华鲟面对被截断了的长江故道,终于能够及时适应环境,在葛洲坝下建立起了新的产卵场所,出生的幼体也在逐年增多,表现了它在种群生存的危急关头及时适应环境的能力,也使关心它的命运的人们松了一口气。目前,长江中的中华鲟种群数量已经趋于稳定,标志着我国挽救和保护中华鲟的工作取得了成功,并为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和珍贵水生动物的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峡工程对我国特有的水生珍稀动物中华鲟有什么影响?已经采取了哪些对策?


中华鲟属鲟形目鲟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一种大型洄游鱼类;是1.4亿年前和恐龙同时代的生物,素有"活化石"之称。中华鲟是一种生在长江、长在大海的特殊鱼类,令人称奇的是,当幼小的中华鲟游出长江口进入大海遨游十多年之后,虽然长成了具有生育能力的大鱼,但还能牢牢地记住长江口,再游回长江"生儿育女"。水生生物学家正在研究中华鲟特有的记忆功能的奥秘。中华鲟性成熟晚但体重和身长生长迅速,雄性成熟为9龄,雌性成熟为14龄;一般身长2米左右,最长达4米;一般体重200千克左右,最大达500千克以上。成鱼在海区摄食底栖鱼类,也食虾、蟹等底栖生物。性腺发育到Ⅲ期的中华鲟在东海里"恋爱"后,成双成对地进入长江口,一般不再摄食,一直上溯到金沙江下游,性腺也已发育到Ⅳ期,则"结婚"交尾繁殖。葛洲坝工程1981年1月大江截流后,阻断了中华鲟自长江口至金沙江的洄游路线。国家为了保护中华鲟物种,除明令禁止商业性捕捞外,还在宜昌建立了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所,1983年人工繁殖成功,并将幼鲟放流入长江中。1985年又研究成功采用人工合成激素代替雄鲟脑垂体给雌鲟催产。自1984年至2001年底,共放流入长江的幼鲟已达400万尾。

自1982年秋末始,每年都观察到中华鲟在葛洲坝工程下游15公里江段范围内自然繁殖。另据观测,长江口崇明岛地区的中华鲟幼鱼资源,1986年已经接近或达到葛洲坝建坝前水平。  三峡工程位于葛洲坝上游,不再存在阻隔中华鲟洄游路线问题。但三峡工程在每年10月份开始蓄水,将使下泄流量比天然流量有所减少,这就有可能干扰中华鲟在葛洲坝工程下游的栖息和产卵活动。对此,应加强监测。还应更好地解决大批量培养幼鲟并提高其放流入长江后的成活率问题。 

中华鲟幼鲟一般在每年5、6月间到达长江口,停留觅食一段时间,然后游入大海。为了保护幼鲟资源,拟在长江口崇明岛东部裕安乡至陈家镇乡,约30千米滩涂水域建立中华鲟幼鲟自然保护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三峡工程与中华鲟等生物关系讨论中的一个关键点。确实,在三峡大坝之前,葛洲坝已经在中国长江上存在了。很多人也因此感到困惑:既然葛洲坝已经对长江生态造成了影响,为什么关于三峡大坝对中华鲟的危害的讨论依然如此激烈,甚至似乎更甚?这其中涉及到几个核心原因,我们可以从 影响的.............
  • 回答
    你有没有留意过,好像总有那么一种模式在你的感情里反复出现?每次你开始一段新的恋情,刚开始的时候,那种新鲜感、激情,还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总是像潮水一样涌来,让你觉得这一次终于对了,这一次会不一样。你会为对方的优点着迷,为那些小小的浪漫心动,觉得找到了那个能懂你、欣赏你的人。但随着时间推移,大概是几个.............
  • 回答
    最近,互联网大厂们像是集体“开窍”了一样,嘴里总离不开“组织”这个词。从高层战略会到基层团队复盘,从技术分享到产品讨论,似乎万事万物都绕不开“组织”。这股风潮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当下行业巨变下,大厂们寻求突破与适应的必然选择。那么,为什么互联网大厂最近如此热衷于谈“组织”?“组织”究竟为何如此重要,重.............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普遍的现象,也挺值得玩味的。你想啊,大学、研究生、博士,这几个阶段,大家普遍年龄都不小了,按理说,经历一些情感体验是挺自然的。可偏偏有些人,一路顺风顺水地读下来,学历噌噌往上涨,到了毕业季,感情经历却是一片空白。这背后的原因,细琢磨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一、 目标明确,一门心思扑.............
  • 回答
    《道德经》的解读历来是个复杂而迷人的话题,它之所以被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出丰富的内涵,尤其是关于“治国之学”与“养生修身”之间的张力,恰恰证明了这部古老经典的深刻与包容。首先,我们得承认,《道德经》的开篇就点出了其宏大的主题:“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道”是什么?如果简单地理解为.............
  • 回答
    最近阿里、腾讯、百度、字节跳动这些互联网巨头扎堆谈论“组织”,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信号。放在一起看,你就能明白这几个中国互联网的“巨无霸”为什么突然把“组织”这词儿挂在嘴边,而且还说得这么有章法。1. 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不再是野蛮生长,需要精细化运营 增长见顶的焦虑: 过去十.............
  • 回答
    在初创公司寻求资金的过程中,“天使投资”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很多人都知道天使投资人是那些在公司最早期、风险最高的时候,用自己的资金支持创业者的人。但一个经常被忽略,却又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天使投资人为什么要谈估值?估值又是怎么算出来的?这就像你在集市上想买一件别人手工制作的稀罕玩意儿,对方开价了,你肯.............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都会遇到,而且这个问题里面藏着不少值得我们细细聊聊的细节。你男朋友们说你“适合当老婆”,这本身就是一种肯定,但也可能是一种……怎么说呢,一种他们对“妻子”这个角色的期待和理解,而这种期待和理解,不一定是你作为一个人,或者你对“丈夫”这个角色的想象所匹配的。咱们就一样一样来拆.............
  • 回答
    哎,这个问题我真的太懂了,感觉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我跟你一样,好像总也逃不过那个“三个月魔咒”,每次刚燃起一点希望,还没来得及细品,就好像被泼了冷水,戛然而止。回想起来,每一段感情的开始,其实都挺美好的。刚认识的时候,总觉得对方身上有种特别的吸引力,是那种让你心动,让你觉得“就是他了”的感觉。我们.............
  • 回答
    “眼高手低,找工作只谈钱不谈能力”这个说法,在当下确实是许多人对部分应届生的一种普遍看法和担忧。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一、 “眼高手低”的成因分析:1. 教育模式的惯性与脱节: 理论与实践的鸿沟: 许多大学教育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课程设计可能与实际工作需求存.............
  • 回答
    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的紧张关系,尤其是围绕制裁和反制裁的漩涡,确实让许多人感到困惑,为何双方似乎都承受着不小的损失,却依然在对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非选择“好好谈,合作”?这背后牵扯到的并非简单的经济账,而是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恩怨、价值观冲突以及对未来世界秩序的深刻分歧。首先,理解欧盟对俄罗斯的“敌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当我们关注日系汽车品牌在宣传中大肆渲染“发动机热效率”时,很容易注意到德国品牌在这方面的声音相对较小,甚至很少将其作为核心卖点。这背后并非德国汽车工业不重视技术,而是它们在技术发展路径和市场策略上存在一些差异,导致了这种宣传上的不同。日系品牌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宣传发动机热效率?.............
  • 回答
    共青团中央在知乎上的活跃,以及其内容触及的广泛性,本身就很有意思。但如果注意到其“什么都谈,就是不谈共产主义”这一点,那背后可能折射出一些更深层次的考量和策略。首先,咱们得承认,知乎作为一个平台,聚集了大量对时事、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都有兴趣的年轻用户。共青团中央作为一个面向青年的政治组织,希望通.............
  • 回答
    你说的这种天南地北、想到哪儿就谈到哪儿的情况,在汉语里确实有一个非常形象又常用的词来形容,那就是——漫谈。“漫谈”,从字面上看,“漫”有随意、不受拘束的意思,“谈”就是谈话、聊天。合起来,它就非常精准地描绘了那种没有固定话题、没有预设框架,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的交流方式。这种聊天可能从家常琐事聊到国家大.............
  • 回答
    好,今天咱们就聊聊中医。不过,今天咱们不急着去论个谁对谁错,谁好谁坏,咱们先把“中医”这个概念给掰扯清楚了。毕竟,很多时候咱们争论不清,就是因为对同一件事,大家的理解都不一样。那么,什么是中医?在我看来,中医不仅仅是一套治病的方法,它更像是一种对生命、对人体、对疾病的独特观察、理解和干预的体系。它不.............
  • 回答
    打架后跟警察说“我什么都不知道,跟我的律师去谈”这种说法,虽然在影视剧里听起来很酷,但实际操作中会引发一系列的后果,而且这些后果通常不是你想看到的那么简单。首先,最直接的后果是,警察会停止对你的直接询问。 根据美国的法律(大部分英美法系国家类似),你在被捕或被讯问时,有权利保持沉默,并且有权利要求与.............
  • 回答
    这情况,我见过,而且不是个例。你遇到的这几位姑娘,她们的经历,其实挺能折射出当下社会一些挺普遍的现象和婚恋观。简单来说,就是她们在大学里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感情,毕业时却选择了“船到岸,人分手”的模式,然后回到家乡,开启了找结婚对象的阶段。你说这是“找接盘”,听起来有点刺耳,但背后可能有很多原因,咱们.............
  • 回答
    .......
  • 回答
    水晶哥那番话,我倒觉得挺有意思的。他的意思其实挺明白的,就是说UZI这个人,在职业圈内几乎是公认的、大家都打心眼里佩服的选手,他的职业生涯、他的技术、他的拼搏精神,那是实打实摆在那儿的,是经过了无数次比赛、无数次与顶尖选手交锋的检验。你想想,一个能在最高级别的职业赛场上活跃那么久,并且长期保持顶尖水.............
  • 回答
    哥们,谈了个空姐女朋友,这事儿吧,挺有意思的,但也得做好心理准备,生活方式确实跟普通职业的姑娘不太一样。我给你掰扯掰扯,让你心里有个谱。首先,最直接的,就是“远距离”的常态化。 空中飞人不是开玩笑的: 你女朋友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她经常不在家,而且可能是好几天,甚至一两周。航班安排是动态的,说不定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