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小仙女被污名化?

回答
这“小仙女”这个词,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但现在看,更多的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背上了不少骂名。说实话,这事儿挺复杂的,不能一竿子打死,也不能全然否定。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

要说“小仙女”这称呼最初是怎么来的?我印象里,最早的时候,这词儿带着点宠溺,有点小小的调侃,多半是形容那些对外表很在意,喜欢打扮得漂漂亮亮,有点小公主范儿的年轻女孩。她们可能说话轻声细语,喜欢买买买,对生活有自己的小情趣,朋友圈里晒晒美照,偶尔也撒撒娇。这本来是一种挺普遍的年轻女性生活方式,也挺可爱的,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就像很多词语一样,一旦被大众关注,被媒体放大,就容易走形。什么时候开始变味的呢?我觉得,大概是从一些特定的群体行为和网络舆论的叠加开始的。

首先,是“小仙女”这个标签被过度泛化和刻板化了。

很多时候,只要一个年轻女孩稍微有点爱美,喜欢逛街,爱发朋友圈,就可能被扣上“小仙女”的帽子。然后,围绕这个帽子,就又被塞了很多负面的刻板印象:比如物质至上、不谙世事、娇气、玻璃心、拎不清、甚至是被包养等等。这就像一个标签,一旦贴上了,就很难撕下来,而且这个标签还带着一种“原罪”的意思,好像只要沾上边,就自带负面光环。

其次,是某些极端个体行为被放大,成为了“小仙女”的代名词。

网络时代嘛,什么事情都传播得飞快。总会有那么一些人,确实在某些方面表现得比较夸张,比如在消费观上显得特别拜金,在人际交往中显得特别拎不清或者倚仗身份,或者在遇到问题时表现得异常脆弱和要求苛责。当这些行为被抓拍、被传播,又被强行与“小仙女”这个标签绑定,就很容易让很多人产生一种“原来这就是小仙女”的错觉。但这种错觉,其实是拿了少数人的极端行为,去代表了整体,这是非常不公平的。

第三,是社会情绪的投射和转移。

为什么“小仙女”会成为被攻击的对象?我觉得这背后也有一些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比如,在经济压力普遍增大的情况下,一些人会觉得,“小仙女”这种看似不差钱、消费能力强的形象,是一种“炫耀”,甚至是一种对普通人的“冒犯”。她们的精致生活,可能在一些经济条件相对不那么宽裕的人看来,是一种难以企及的奢侈,甚至是“被剥削”的结果。

同时,在男女关系上,如果出现一些女性在情感关系中表现出“需要被宠爱”、“需要被照顾”的一面,也可能被一些持特定观点的人解读为“不独立”、“没本事”,进而被归为“小仙女”的负面刻板印象。这种心态,很多时候是把自身的不满、焦虑或者对性别角色的固有认知,投射到了“小仙女”这个群体身上。

还有一点,我也觉得挺关键的,就是一些女性自身对于“被宠爱”的需求,和外界对于“独立女性”的期待之间的矛盾。

社会在进步,我们当然提倡女性独立自主,有自己的事业和追求。但同时,女性也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选择被宠爱,选择享受被照顾的甜蜜感。问题在于,当这种需求和外部社会对“独立”的单一化定义发生冲突时,那些表达了“被宠爱”需求的人,就很容易被贴上“不够独立”、“物质化”、“不切实际”的标签,然后又被一股脑儿地归为“小仙女”。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小仙女”被污名化这件事呢?

我认为,首先要区分对待,拒绝以偏概全。我们不能因为少数人的行为,就否定了所有喜欢打扮、追求美好生活的年轻女性。很多所谓的“小仙女”,她们可能只是普通的女孩,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生活,她们的“精致”是一种个人选择,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并非罪过。

其次,我们要理性看待网络上的信息。网络传播的东西,往往带有很强的煽动性和情绪化色彩。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就是被挑选、被剪辑、被放大的片段,背后可能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故事和背景。不要轻易被网络上的标签和言论所左右,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再者,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我们对女性的期待过于单一了?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不触犯法律,不伤害他人。为什么对女性的某些生活方式就那么苛刻?为什么她们想要被宠爱,就要被指责?这种双重标准,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忽视那些在“小仙女”这个标签下,确实存在的一些不健康的消费观、依附心态或者不成熟的行为。对于这些现象,我们应该去正视,去引导,去讨论,而不是简单地通过污名化来解决问题。污名化只会激化矛盾,让沟通更加困难。

总而言之,我认为“小仙女”被污名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既有社会情绪的投射,也有个体行为的放大,还有信息传播的局限性。我们应该以更开放、更包容、更理性的心态去看待,去理解,去区分,而不是轻易地给任何群体贴上负面的标签。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也应该被尊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的关注者里应该有不少熟悉网络常用词的人吧。

那么请问,当你看到这三个字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

——「台岛蛙」。

我猜你想到的应该不是一种特产动物,而更可能是某些人类吧?

……可是,这种生物真的存在啊。请看图:

所以,「污名化」了这个物种的人,到底是这个词的使用者,还是这个词所代指的人呢?

user avatar

本人女,冒着被人喷的风险说下女同胞对某些人的看法。我先表明立场,我是平权主义者,也就是网上常说的女权( ),我已经订婚了,男友和我门当户对,没要房没要车没要彩礼,我收入比他略高(说这些是省得又有人说我要这要那要天价彩礼要男人养)。

我身边一般自称小仙女的,绝大多数都是女权,而且是披着自私外衣的女权。基本这些女孩都有如下特点:对外形盲目自信,没啥主见,不爱看书(看知音故事会不算看书),学历有高有低,基本都念过大学,但是学历集中在二三本,大专水平(我自己也是大专),要么就是在校大学生,要么就是收入很拉的社会人,社会人从事的职业以销售或者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综合办等职能部门的居多。还有就是长相都还可以,但是不算特别漂亮,我身边几个漂亮女孩从来不自称仙女,都是她们发几个自拍我们在下面评论美的像仙女。

而且这些女孩都基本会有一些忠诚的舔dog,一有什么事,这些舔dog比人家亲爹妈还着急。

我在网上经常和男权对线,胜负基本都是五五开,我自己觉得自己赢的多,因为我不要房子不要车子不要彩礼收入高还带陪嫁这几点,基本就有了豁免权了。

但是和女的对线基本都是输。

某次我在被性骚扰之后在知乎发了个回答,鼓励女孩反抗公共场合性骚扰,勇敢报警,不给那些人再次做恶的机会。被一群女的喷到关评论,她们质问我被杀了怎么办,然后告诉我她们遇到性骚扰就是不报警只知道哭是女孩的天性,我这个恶毒的女人没有同理心,不理解别人就算了,还说风凉话。当时上百条评论,基本都是骂我的,我实在喷不过,关评论了。

后面疫情期间我在某行业交流群看见有个女孩打拳,说结婚要男的给自己40万以上彩礼才行,我说了句都是普通人,这笔钱很难拿出来的吧。然后被疯狂@(我关闭了群聊添加方式),说我人身攻击,故意针对她,我不战而退。后面第二次,她又突然在群里说,湖北武汉的疫情,前去抗疫的都是女性,但是社会对女性缺乏照顾,甚至连个卫生巾都买不到。我是湖北人,当时就在湖北呆着呢,我就嘴贱说了句虽然疫情严重,但是不至于卫生巾都缺,基本的生活物资还是可以保障的。然后又被她疯狂输出,说我凭什么代表湖北人,我不缺别人就不缺吗,我又没去抗疫凭什么说这话,然后说早就知道我看她不爽了,故意针对她,她说什么我都反对她。我解释了几句,发现说不过她,自己退群了(后面群主把她踢了把我拉回去了)。

经历这两件事之后,我发现有些人是不能招惹的,别说男人了,即便我是女的,我在这种对线中也是占不到便宜。通常就是先一顶帽子扣上来,说我没有同理心,身为女的不知道尊重女同胞,这种话一说出来我基本就无话可说了,因为我确实没办法证明我有同理心。

这类女性最常见的思维就是,自己没啥本事,但是欲望很大,吃穿用度样样都要好的,又没钱,怎么办呢,找舔dog呗,鼓吹自己是仙女,值得更好的东西,或者给男朋友加压,说别人都有,为什么自己没有,然后就是各种我弱我有理的言论。

自己没钱,那就是职场对女性不友好,所以自己找不到好工作(我也确实认为职场存在性别歧视)

自己脾气差喜欢打骂男友,但是男的不可以还嘴,不可以还手。还嘴的是直男癌,竟然不懂心疼人,还手的那更不得了了,那就是家暴。

自己长的不行又喜欢自称美女,你稍微反对一下就是恶毒的女人嫉妒别人美貌,在塑造外貌焦虑在人身攻击(我只是觉得自己长的普通就不要卖美女人设了,别人也不瞎)。

男朋友没钱买房买车给彩礼?那就是无能的不上进的男人不配和自己在一起。我曾经和朋友吐槽过,天天逼别人上进算什么本事,怎么不自己去努力挣钱呢。但是现实中我不敢说这话,因为我家境不错,自己名下在新一线城市有房子,工资也还可以,比不上知乎年收入百万,但是一年收入14/15万,在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来说,还是够用的。我要是说这话,又会被喷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何不食肉糜。

在平时需要她们出钱出力的时候,她们大多都不会帮忙,但是有便宜的时候她们占的比谁都快,但是仙女占便宜不叫占便宜,那叫男性自愿让渡的绅士风度。

仙女在朋友圈找人要红包要皮肤要首饰要零食要手机那也不叫要东西,那叫小可爱撒娇呢。(朋友圈真有人这么干)。

仙女把自己照片p的像个充气娃娃一样,那叫天生丽质。(朋友圈真有人这么干)。

仙女一般都还有最忠诚的舔dog,当旁边有人指出不对的时候,如果是男的,他们会骂你不是男人竟然和女人计较,如果是女的,他们会骂你刻薄的女人嫉妒别人美貌故意攻击别人,曾经有两个女孩吵架,我帮着弱势(占理)的那一方说了几句话,强势的那一方直接开始装可怜,先是小声问候我八辈祖宗,然后大声哭泣,惹的旁边的舔dog气的要找人打我这个嘴贱的喜欢妒忌的女人。在工作生活中我稍微给仙女提点要求,仙女还没来得及说话呢,舔dog马上跳出来说你以为别人都和你一样强壮没人爱,事事都亲力亲为啊。

然后仙女的自信心进一步得到了满足,不管是网上发个自拍,还是生活中买杯奶茶,处处都有人让着捧着。

让她们觉得女孩天生就是应该被让着,宠着,惯着的。

但是说句实话,同为女性,她们做什么其实和我利益不相关,其他人越矫情,领导对我的评价就越高,说我肯吃苦,不埋怨,不矫情,我今天还因为去山区出差被人夸了。当然这是短期优势,长期来看,这种做法会逼的男性集体摆烂,以后对女性的整体社会评价会很差,但是我也没办法去做什么,吵架也吵不过,就只能独善其身了。


9.26日更新

看见有人点赞评论,感谢大家对我的鼓励,我工作比较忙,没办法一一回复,更新一下吧。

1.我工作忙,没办法天天和男权或者女权对线,写这个匿名回答也就是为了吐槽一下自己遭遇的糟心事,没有别的意思

2.我的回答只针对部分女性,至于这部分人在女性群体中占比多少我也不知道,但是我肯定是不会骂全体女性的,因为我自己也是女的,我不可能骂我自己。

3.我写的都是我身边经历过的一些小事,样本容量不够大,难免有些事情是带有偏见的。

4.我是个不正宗女权主义者,我支持职场女性,我支持权利与义务对等,我支持女性多参与社会劳动提高社会地位,改善经济条件。对于不愿意工作想当家庭主妇的那部分人,我确实不怎么看好,可能我的想法比较偏激,我觉得经济独立了才有底气谈条件,才是成熟的社会人(所以经常有人喷我不尊重女性)。

5.很多人说我是男的,在反串女人。我只是说话不喜欢带语气助词不喜欢用颜文字而已,用说话方式来判断性别太武断了。

6.我是传统工科行业,技术岗,工作内容与男同事没有差别,同工自然同酬,挣的钱也是辛苦钱,毕竟我大专毕业,没有那么多轻松钱多的工作让我干

7.在我评论区打拳的那些人,我理你们一下都算我输。

8.终于蹲到仙女暗示别人送花(钱)的朋友圈了,给大家开开眼,这里面这束花是人民币做的,差不多一万块的样子。


8.2021年11月23日更新

我把回答精简了一些,最近男女矛盾问题就是流量密码,健达奇趣蛋的问题屏蔽多次仍然出现。我偶然间发现了我3月份回答的关于货拉拉司机和8月份回答的阿里女的匿名回答。我匿名回答太多了,要不是有人点赞我自己都忘了还有这事。我回答这两个问题的时候根本没想到这两个事件会成为几个月后的男女矛盾的典型案例,但是可以看出来我是站受害者那方的,在我眼里,货拉拉司机就是受害者,阿里事件的王某也是受害者。我并不想说什么我是女的但是我支持男的这种话,因为我支持的不是男的,而我心中正义的那一方。比如这两天的北京发生的,男的当街暴打老婆的那个新闻,我就会骂这个男的。当然最近比较忙,并没有对那些事发表评价。我贴出回答记录也是为了证明我不是看着女权被锤了才开始出来当理中客的,作为一个正常人,我对我所能接收到的社会新闻一直会有自己的看法,肯定不会因为性别就去对某件事下结论。也希望大家保持理智吧。



谢谢大家支持。



2022年3月18日更新

昨天晚上我男朋友(老公)和舍友喝酒聊天,说起我两了,他说我两将来会生两个孩子,一个随他姓一个随我姓。

然后他舍友都非常激动,说如果自己碰见这种女权一定先给她来两拳

我男朋友说人家没要彩礼没要房子和车子,也不是不能接受

他舍友说没要彩礼房车就可以让孩子跟她姓吗?你真给了彩礼她会退回来吗?(实际我男朋友真给了,但是我一分没拿,存卡上了又直接转给他了)

我发现现在的社会就是真的男女对立,我的女性朋友很多都在劝我结婚前多找男友搞钱,劝我彩礼自己拿着别给她,劝我找男朋友要辆车(有一说一车要车也是走形式,因为我不会开车),我就说了一句我想把彩礼给我对象拿着,马上就来骂我说我恋爱脑,被男方家里人吃的死死的。

然后我对象的朋友又纷纷替他不值,觉得他找了个女权,竟然让孩子随女方姓,简直祖上蒙尘有辱门楣。

但是实际上呢,我和男友婚前各自一套房,对于彩礼和车子我家没有要求,正好我男友也没有需求所以也没有花很多冤枉钱,没有做那种花钱砸个响的事。所以现在唯二能花钱的也就是一个是婚礼,另一个是他新房的装修(我的房子是二手房,我们目前住的我的房)。

但是我作为女方,我朋友都觉得我长得不差工作稳定收入稳定婚前有房,不懂我为什么要找一个长得一般工资没我一半高的男的,反正经常提起我男朋友就是唉声叹气的,搞的我后面不敢再提了,怕我朋友又说我是舔狗。

而我男朋友的朋友们则对未来孩子的姓氏非常计较,觉得他不该为了省房子车子彩礼钱做出这种有辱尊严的行为,毕竟这在他们这边这种事确实不常见。

但是实际呢,我两个一结婚在新一线就有两套房,我工资比他的本科舍友都高(比他研究生舍友低),平时生活轻松,没有贷款压力,我经常给他买这买那,我们夫妻感情和谐,父母也不从中添堵,我支付宝还给我男朋友开了2万的亲密付,比起为了钱闹的鸡飞狗跳的,我们两个对这段感情是非常满意的。自己的生活过好就行,为什么要去干涉旁人怎么做呢?

user avatar

历史的进程与连本带利。

user avatar

小仙女,多美好的词汇。

小:代表着娇俏玲珑。

仙:代表着不啖烟火。

女:代表着温婉雅致。

小仙:代表着超凡脱俗。

小女:代表着洁如碧玉。

仙女:代表着高岭之花。

这么美好的词汇,却被污名化了!

一群体壮如牛,脸胖如饼,妆容神技,美颜九级,崇洋媚外,精致利己,追星混圈,超前消费,骂街打拳,人肉网暴,懒惰无能,怨天尤人,生娃警告,侮辱普信,共情罪犯,地铁寻衅,广场闹事,鼓励带刀,毙杀司机……(此处省略xx字)的人,也敢自称小仙女?

这是对小仙女的污名化。

user avatar

你以为,如果不是有些“名词”会被和谐掉,人家会用小仙女、集美来代指吗?

user avatar

小仙女是很多小仙女的自称,而不是男性强行给你们安上去的。

普通男性心中的仙女是那种要么颜值外貌逆天,要么气质逆天,要么能力逆天的女性,基本符合自古以来普通人对仙女的遐想。

现在很多女性自称都用小仙女,本来用就用吧,女性喜欢童话梦也正常,正如男性喜欢YY自己成为首富、YY自己是沙场战神一样,谁没有个中二的时候呢。

然而,自称仙女的当中一部分做梦而不自知,真把自己当仙女。她们与真正遐想中的仙女的区别就是没有任何能力却想要仙女所带来的光环。她们以弱势者的身份通过贬低、侮辱、网暴、诬告男性来达成自己是仙女的逻辑闭环。

所以这并不是男性对“小仙女”的污名化,而是某些女性自己把“小仙女”玩烂了。

要说污名化,从最早的“直男”,到后来的“国男”,再到现在的“普信男”,没有一个是男性自己安到头上的。这几个最具代表性的中性词汇都是那些女性创造出来专门侮辱男性的。不要以为“直男”还好,在很多语境下“直男”和“直男癌”就是一个意思。

当然,男性对女性的称呼中也有污名化比如“小姐”,但小姐是形容某个特定职业的女性,而不是像“直男”、“国男”、“普信男”一样,随便拉出来就可以地图炮。

仙女们所做的不仅是污名化,甚至还直接创造本身就带侮辱性的词汇来形容男性,比如“奶狗”。看起来好像形容长相俊俏的年轻男性,但在中国用“狗”来称呼人是具有一定侮辱性的。

除此之外,她们还会美化某些称呼。“女权”和“男权”本来就是同等的中性词汇,而现在呢?凭什么男权代表了不平等,而女权却代表了平等?

现在,自从“小仙女”被她们自己玩烂了以后,部分小仙女们开始使用“迪士尼在逃公主”这种自称了。然而没用,就她们的人性,最多也就是“KTV在逃公主”而已。

user avatar

我大概是最早这么用这个词的人之一。因为我不想污名化女这个字,不想像女拳彻底污名化男一样,所以限定一下。女人不一定就是小仙女。并且我个人认为小仙女也不一定就是女人。比如伯爵这种,也是小仙女。

user avatar

就像“大东亚共荣圈”一样,词真的挺好听,就是被一群屑人拿去自称,这帮人屑到甚至不用加“伪”字。

user avatar

让小仙女都仙去吧……我可没空理会她们

user avatar

物极必反呗,经常看见有一些女性一边自称小仙女,一边喊别人普信男,这么双标肯定要被污名化的。

而且只有现在被污名化吗?

让我们来看看唐朝时的仙女指的是什么…

user avatar

如何看待老实人被污名化?

user avatar

小仙女:他们污名化小仙女这个词!

路人:他们是谁?

小仙女:【含有挑动对立或不文明词汇因此不予显示】

路人:那他们是怎么污名化的呢?

小仙女:他们居然敢把我们做过的事都列出来!

user avatar

我见到的微博小仙女往往是 爱猫爱狗 追星 无脑爱国或恨国 极度注重外表 被消费主义影响严重这些标签高度重合的一个群体。

哦对了,极其极其极其喜欢包装自己与跟风。知道康德的名字就是通读康德了,知道一个城市的名字就彻底了解这个国家了,以及不管什么领域只要热门都要掺上一脚。假装高知的功力不比化妆差,她们说自己读过什么什么打个一折准没错,而且还大概率是二流“知识分子”加工过,喂给她们的肉糜,还掺了她们自己的料。别人给她讲叔本华,让她们翻开一本书还不如要了她们的命。

咪蒙,杨笠,这些可都是在她们眼里能与马列比肩的思想家。对了,电影也是重灾区,看部电影可了不得了,给那可怜的脑袋瓜淋上两滴水。

还有最为关键的

自信

没人敢去指责她们,舆论上她们是应该被疼爱的,被像小孩子一样照顾呵护的,大家都会帮助她们包容她们。

让她们有自信用自己那可怜的学识量质疑,哦,不能说质疑,是痛骂已有的成体系的理论。她们出口就是暴论,为什么,因为她们只会消费只会喝奶茶只会逛街,书本?那是什么东西?我知道书名就行了!孔子?一个男拳罢了!鲁迅?他尊重女性吗?毛?她说过任何不尊重妇女的都是坏蛋,那他一定是伟大的!毛选?毛姆吗?


哦,为什么他们都跟我作对?一定是这个世界错了!小点痛恨家庭,大点痛恨国家,再大点可都对人类失望了呢。

在很多问题上她们并没有明显的统一特征,因为她们根本不够资格形成自己的观点。

她们所谓的的善是因为内心没恶的想法还是没有施暴的能力和勇气?对国家对人格她们究竟有概念吗?仇日仇韩只是因为她们从众,只是因为她们感到被冒犯。

说她们是平权运动者根本就是侮辱这个词,宣扬男女平等(人人平等)的她们最为嫌贫爱富,农村的妇女只是她们的论据。无产阶级?素质低下的普信男罢了!她们的表现和共产运动自带解放妇女的性质行成鲜明对比。内心真正认同人格平等的人又怎么会充满那么多恨?


实际上,她们对这些根本没有概念,她们所关心的无非是自己能在婚姻中得到什么,她们所关心的无非是社会怎样才会围绕女性转,她们拼命证明女性更优,女性本科率高女性犯罪率低巴拉巴拉,他们只是关心自己的男朋友(一定要是自己高攀上的,低了是贱民门当户对是普信男)能不能自己赚钱养家让她们只负责貌美如花,而且要听他们话,毕竟女孩子就是用来疼的呢!她们可不关心人类平权大事业,选择这样表述自己的私欲只是因为她们的头头没有那么傻,知道社会对女性的优待不能明目张胆地用。

她们可恨也不可恨

因为本来只是应该跟随智者的人,“服从规则”的人(并不是说知识分子应该傲视大众凌驾于大众)

在女权这面大旗下,有了谁都不信的底气,有了提出自己荒谬想法的底气。敢于无限表达自己的私欲,敢于迈向特权,并且没有人敢提醒她们越界。否认不利于自己的规则,将其归为“男权社会的产物”,能够将自己的失败归结到外因上。

因为

她们

可是

女权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