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作为一种植物蛋白,「蓖麻毒素」为何具有高毒性,其毒性作用机理是怎样的?

回答
蓖麻毒素:隐藏在植物中的致命武器

蓖麻,这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植物,不仅以其药用价值闻名,更因其种子中蕴含的剧毒成分——蓖麻毒素(Ricin)而令人闻风丧胆。作为一种高效的植物蛋白,蓖麻毒素的毒性之强,足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对生物体造成致命伤害,其作用机理复杂而精妙,堪称自然界中的一个“毒术大师”。

为何如此致命?蓖麻毒素的“伪装”与“侵入”

蓖麻毒素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毒性,首先要归功于其独特的蛋白质结构和极高的生物活性。它并非直接破坏细胞,而是通过一种“伪装”和“侵入”的策略,悄无声息地潜入细胞内部,然后施展其致命的“三连击”。

1. “糖蛋白”的伪装,欺骗细胞的“门童”: 蓖麻毒素本质上是一种糖蛋白,结构上分为两个亚基:A亚基(RTA)和B亚基(RTB)。B亚基就像是侦察兵,它富含半胱氨酸,能够与细胞表面的特定糖类受体(通常是乳糖或半乳糖)结合。这些受体就像是细胞的“门童”,B亚基通过与它们结合,将整个毒素分子“粘”在细胞膜上。这种结合是高度特异性的,这意味着蓖麻毒素能够选择性地附着在某些细胞上,特别是那些具有特定糖类表达的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

2. “内吞”的机制,进入细胞的“内部走廊”: 一旦B亚基成功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细胞就会启动一种名为“内吞”(Endocytosis)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细胞膜像一只“嘴巴”一样,将附着在表面的蓖麻毒素“吞”进去,形成一个包裹着毒素的小囊泡,并将其运送到细胞内部。这个过程是细胞正常的物质摄取方式,蓖麻毒素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生理机制,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了细胞的“地盘”。

3. “pH值”的触发,打开“牢门”: 进入细胞内部后,包裹着蓖麻毒素的囊泡会进一步移动,并与细胞内的“溶酶体”(Lysosome)融合。溶酶体是细胞内的“消化系统”,其内部环境是酸性的(pH值较低)。这种酸性环境会触发蓖麻毒素B亚基构象(形状)的改变,从而释放出A亚基。同时,酸性环境也可能促使囊泡膜破裂,让A亚基得以“逃逸”出来,进入细胞质。

A亚基的“魔爪”:打断蛋白质合成的“生命线”

A亚基才是蓖麻毒素真正发挥毒性的“主攻手”。它是一种强大的酶,其名字叫做蓖麻毒素核糖苷酰胺水解酶(Ricin Nglycosidase)。它的毒性作用机理非常精妙,而且目标非常明确:切断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关键链条。

1. “目标锁定”:28S rRNA的“特定位点”: 蓖麻毒素A亚基能够精确地识别并攻击细胞核糖体(Ribosome)上的一个特定位置,即28S核糖体RNA(rRNA)中的一个叫做N糖苷键的化学键。核糖体是细胞内负责“翻译”信使RNA(mRNA)信息,合成蛋白质的“工厂”。而28S rRNA则是核糖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这条“生产线”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2. “切断连接”,阻断“肽键”形成: A亚基就像一把锋利的“剪刀”,它能够切断28S rRNA上的那个特定的N糖苷键。这一剪切动作会导致核糖体发生结构性改变,使其无法再有效地进行蛋白质合成。具体来说,它会破坏核糖体的一个叫做“肽酰转移酶”(Peptidyl transferase)的活性中心,而这个中心正是将氨基酸连接起来形成蛋白质链条的关键。

3. “连锁反应”,全线停产: 一旦28S rRNA被破坏,核糖体就无法正确地读取mRNA上的遗传密码,也无法将氨基酸连接成蛋白质。更可怕的是,一个A亚基可以连续地“失活”成千上万个核糖体,这种“催化”效应使得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功能迅速而全面地崩溃。

毒性效应的“连锁反应”:

蛋白质是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它们构成了细胞的结构、催化了各种生化反应、传递了信号。当细胞的蛋白质合成被彻底阻断时,后果是灾难性的:

细胞凋亡(Apoptosis)或坏死(Necrosis): 无法合成新的蛋白质,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将无法维持。细胞会进入程序性死亡(凋亡)过程,或者由于能量耗尽和结构破坏而发生坏死。
免疫系统受损: 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对蓖麻毒素尤其敏感,因为它们具有更多的糖类受体,能够更有效地摄取毒素。免疫细胞的死亡会导致机体免疫力的急剧下降,使身体更容易受到感染。
器官衰竭: 随着蛋白质合成的全面停滞,各个器官的功能将迅速衰竭。消化道粘膜、肝脏、肾脏等细胞率先受到严重影响,最终导致多器官衰竭,乃至死亡。

总结:

蓖麻毒素的毒性并非来自于直接的化学腐蚀,而是源于其精妙的分子设计和对细胞核心机制的精准打击。B亚基负责“引导”和“进入”,A亚基则如同一个“超级刺客”,潜入细胞核糖体,切断蛋白质合成的“生命线”,最终导致细胞和整个机体功能的崩溃。正是这种“隐形”、“高效”和“连锁”的毒性作用,使得蓖麻毒素成为自然界中一种令人敬畏的强大毒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感觉蓖麻毒素又热了,作为业余毒理学爱好者,下面是之前整理的一些资料。

其他的回答里,蓖麻毒素的来源,蛋白结构等都说的很清楚了,这些各种百科上也能找到,就不多提。讲一下化学上的“毒性作用机理”就是蓖麻毒素的A链是怎样水解核糖糖苷的。

一般的毒理分析上会写[1]

蓖麻毒素是一种细胞毒。当毒素进入体内,A、B链分开。A链通过渗透经细胞膜进入细胞浆,主要使真核细胞的核糖体抑制失活,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B链与细胞表面结合,通过内陷作用转入细胞内,它能促使A链进入胞浆。
蓖麻毒素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性,属于蛋白合成抑制剂或核糖体失活剂,这也是在构建免疫毒素时,应用到蓖麻毒素的主要原因。
合成的机理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明确。首先,毒素依靠B链上的半乳糖结合位点与细胞表面含末端半乳糖残基的受体结合,促进整个毒素分子以内陷方式进入细胞,形成细胞内囊,毒素从细胞内囊中进入细胞质,随后蛋白链间二硫键被还原裂解,游离出A链。A链是一种蛋白酶,作用于真核细胞核糖体60S大亚单位的28S rRNA,水解A4324位点的腺嘌呤N-糖甙的甙键,使其脱去腺嘌呤,丧失抗RNA酶的抗性而被降解,不能与延长因子(EF-2)结合,从而干扰了核糖体,EF-2,鸟嘌呤三磷酸腺苷(GTP)复合体的形成,导致蛋白质合成的抑制,最终细胞死亡。

之后的生化过程都和“蛋白合成抑制剂或核糖体失活剂”这一点相关,下面是细胞生物学中的图释,蓖麻毒素干扰的就是其中的28S rRNA,就不赘述了[2]

这个毒素的结构非常巧妙,除了A链B链相互配合外,高效水解腺嘌呤N-糖甙也是它神奇的地方。下图就是A链的结构。Ribose:核糖;adenine:腺嘌呤。它的结构中的“裂缝”或者说“口袋”通过氢键等相互作用可以很好的和真核细胞核糖体60S大亚单位的28S rRNA结合。

毒性相关反应的核心是A链“裂缝”处的Glu177和Arg180通过质稳定水解反应中的过渡态的方式催化了水解过程。Glu:谷氨酸,有两个羧基,一个用来形成肽键,还有一个外露的羧基;Arg:精氨酸,有一个碱性很强的胍基,就是图上那个长得相尿素的有三个N的结构(一个黑球连三个白球),它对应的胍盐pKa大约12.5左右,而腺嘌呤pKa大约是9,也就是说胍基的碱性强于腺嘌呤。

在一般的生理环境中,一个有带负电一个带正电,很自然地就形成下图中左上角 和 这样的离子对,并通过氢键作用稳定“控制”着几个水分子在附近。

上面这个过程只是一个可能的机理,Arg和Glu的离子对就像两只手一样和腺嘌呤N-糖甙甙键两端的碱基/核糖部分相互作用。左边是待宰的糖苷,右边是A链上的两个蛋白侧链基团。

水解是异裂过程,所以一个偏向于带正电荷(核糖)一个偏向于带负电荷(腺嘌呤),Arg和Glu的离子对正好一正一负,和基团的距离也是非常合适,所以很好的“切开了”这个糖苷键。

其中A链上的Glu177中的羧酸根可以和由于嘌呤碱的离去生成的氧鎓离子形成离子对,因而稳定了由离去基团腺嘌呤离开所形成的带正电荷的中间体。

同时,离去基团腺嘌呤与Arg180 中的邻近胍基自发地形成离子对,这进一步稳定了上述离去基团离开时所形成的过渡态。

最后,离子对控制的水分子亲核加成完成最后一击。腺嘌呤N-糖甙甙键就这样被水解,核糖体被干扰,抑制蛋白的合成,导致细胞死亡。之后,Glu把质子转移给Arg的胍基,等待水解下一个腺嘌呤N-糖甙。

整个过程需要B链协助A链进入细胞,A链对核糖糖苷位置的精准识别,A链上的Glu和Arg恰到好处的电荷分布和距离控制,总之,这是自然界的鬼斧神工。

参考资料:

参考

  1.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93%96%E9%BA%BB%E6%AF%92%E7%B4%A0/10011416?fr=aladdin
  2. ^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topics/biochemistry-genetics-and-molecular-biology/ricin#:~:text=Ricin%20is%20a%20heterodimer%20glycoprotein%20that%20is%20isolated,protein%20synthesis%20and%20causing%20cytotoxicity%20within%208%20h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蓖麻毒素:隐藏在植物中的致命武器蓖麻,这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植物,不仅以其药用价值闻名,更因其种子中蕴含的剧毒成分——蓖麻毒素(Ricin)而令人闻风丧胆。作为一种高效的植物蛋白,蓖麻毒素的毒性之强,足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对生物体造成致命伤害,其作用机理复杂而精妙,堪称自然界中的一个“毒术大师”。为何.............
  • 回答
    槟榔,这是一种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的植物,尤其在东南亚和南亚非常流行。但它的流行程度,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它所带来的特殊“体验”,这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真相,从植物学特性到对人体的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了解。槟榔是啥?从植物学上讲,槟榔(学名:Areca catechu)属于棕榈科(Arecacea.............
  • 回答
    双截棍,作为一种起源于中国的传统冷兵器,虽然在现代战争中早已被淘汰,但作为一种格斗武器,它确实拥有其独特的优势,尤其是体现在其灵活性、变化性、攻击范围、防御能力、心理威慑力以及操作技巧的深度等方面。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双截棍的优势: 双截棍作为武器的优势:1. 极高的灵活性与多变性: “活”.............
  • 回答
    要说人类在现代化和工业化的丰富物质条件下就“停止”了自然选择带来的进化,这说法未免过于绝对,也忽略了进化的复杂性和隐蔽性。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自然选择的方式和力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曾经驱动进化的因素减弱了,但新的选择压力也在悄然形成。想象一下,如果把自然选择比作一个精密的筛子,过去它主要通过生死.............
  • 回答
    提起粤语歌,那真是数不胜数,从黄霑的《沧海一声笑》到beyond的《海阔天空》,再到陈奕迅的《十年》,几乎贯穿了几个年代,成了不少人的青春记忆。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大陆,甚至是海外华人社区,粤语歌都有着极高的传唱度,好多人张口就能来上几句。相较之下,客家话的音乐,似乎就没那么“出圈”了。这并不是说客家人.............
  • 回答
    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独特的神经递质,其扩散方式确实与许多经典神经递质大相径庭,也因此显得格外有趣。简单来说,它就像一个随性而至的信使,不拘泥于固定的“邮递员”或“轨道”,而是凭借自身物理特性,在细胞间自由穿梭。我们先来理解一下它的“身份”。传统的神经递质,比如谷氨酸、GABA,它们通常储存在神经.............
  • 回答
    薄荷油,这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股清凉劲儿,可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要我说,它可不是那种随随便便就能概括的“一种油”。它像是大自然精心调制的一剂香水,又像是藏着无限可能的魔法小瓶。你得知道,薄荷油不是从哪种“油料作物”里榨出来的,不像花生油、菜籽油那样,直接从种子或果实里压榨。薄荷油的“出身”要来得更“分.............
  • 回答
    书,作为一种承载思想、故事与知识的载体,其形态的演变宛如一部漫长的文明史。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书”,并非一日之功,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内容、形式、阅读习惯等多重力量的交互作用下,逐步形成并稳定下来的。一、 起源的混沌与探索:从口头到早期载体在文字诞生之前,知识与故事的传播主要依赖口头叙.............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标枪这件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远程冷兵器,它在冷兵器时代可是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咱们就从它的优点说起,再掰扯掰扯它的不足之处。标枪的优点: 超强的投掷距离与杀伤力: 这是标枪最直观的优势。想想看,一支精良的标枪,在经验丰富的使用者手中,可以轻松飞出几十米甚至上百米。这在冷兵器作战中是.............
  • 回答
    C 是一门静态类型语言,这意味着变量的类型在编译时就已经确定。乍一看,引入 `var` 关键字似乎与静态类型这一核心特性有些矛盾。毕竟,既然类型已经确定,为何还要绕弯子? 但恰恰是这种“绕弯子”,让 C 在保持强类型优势的同时,赋予了开发者更灵活、更简洁的代码编写体验。想象一下 C 刚刚诞生的时代.............
  • 回答
    USB(通用串行总线)的出现,无疑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连接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以其高速度、即插即用、供电能力以及广泛的应用场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与电子设备的互动方式。然而,尽管USB如此强大和普及,它却未能如同某些人最初设想的那样,在电子通信领域将RS232(也常被称为串行端口或COM口)彻底取.............
  • 回答
    想把健身变成一份靠谱的职业,并且在这个领域里成为一个真正能帮到人的、口碑好的健身教练?这事儿说起来容易,但要做得扎实,确实需要时间和精力去投入。它不像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那样有清晰的路径,更多的是需要你一步步去摸索、去实践,并且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首先,要明确一点,做一名高质量的健身教练,绝不是仅仅.............
  • 回答
    粤语,一个在华南地区尤其是广东、广西等地广为流传的汉语方言,其文化影响力之深远,生命力之旺盛,远非一般的地方方言所能比拟。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历史渊源、经济驱动、文化载体以及社会认同等多重因素。一、 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与文化根基粤语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历经了数千年的演变和融合。从古越.............
  • 回答
    “你快三十了,怎么还没动静?我们都一把年纪了,就想早点抱孙子,也算有个寄托。”“你看看谁谁谁家的孩子,都二胎了!你再不抓紧,人家孩子都会打酱油了,你还在单身/结婚没孩子。”“再不生,以后你身体不行了,再生就危险了,到时候我们怎么办?”这些话,在很多家庭里,尤其是中国式的家庭里,不算新鲜事。父母对子女.............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思考角度,从Q币的特性引申到腾讯的资产。但要回答“Q币价格固定且数量无限,是否意味着腾讯的资产也无限”,结论会是:并非如此,Q币的特性并不直接等同于腾讯资产的无限性。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厘清几个概念: 1. Q币的本质:一种记账单位和兑换媒介首先,我们要明白Q币在腾讯体系内的.............
  • 回答
    手办模型这爱好,说实话,跟“不差钱”这个词儿,确实有点关系。但要说“烧钱”到什么程度,那得看你怎么玩儿了。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这个“钱”都花在哪儿了? 本体收藏(最主要的大头): 这是无可厚非的,你得买手办本身吧。从几百块的普通PVC手办,到几千甚至上万的PVC涂装完成品、合金玩具、雕像,价格.............
  • 回答
    科举制度的创设,无疑是选拔人才的一大进步,它打破了此前门阀士族对官场的垄断,为寒门子弟提供了上升的通道。然而,即便是这样一项被誉为“开万世太平”的制度,在它孕育和发展的隋唐两朝,王朝本身的寿命却并未能像科举制度那样长久地延续。这里面,科举制度本身并非罪魁祸首,而是与当时社会的种种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
  • 回答
    狄拉克 $delta$ 函数,这个在物理学和数学领域如雷贯耳的概念,常常被描述为一种“广义的连续单位矩阵”。这个说法本身就充满了洞察力,它暗示着 $delta$ 函数在某种意义下扮演着与离散单位矩阵( Kronecker $delta$ )相似的角色,尤其是在积分运算中作为一种“选择器”或“筛选器”.............
  • 回答
    关于预付货款算不算费用这个问题,得从它在财务上的性质说起。简单来说,预付货款本身不是费用,而是一笔资产。 不过,它最终会通过一个过程转化为费用。我们先来理解一下“资产”和“费用”这两个概念在会计上的含义。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你支付了货款,但货物还没拿到,这笔钱.............
  • 回答
    粤语的文化影响力,可不是一般的地方方言能比拟的。它一度能够“叱咤风云”,让多少在外打拼的华人即便身处异乡,听到熟悉的粤语都能倍感亲切,甚至有些非粤语区的人也能跟着哼几句粤语歌,看几眼粤语影视剧。这背后的原因,得从它深厚的根基、独特的魅力以及时代机遇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说。一、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