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4s店先后联系2个销售有问题吗?

回答
这事儿吧,说起来不算大事,但处理不好确实有点小尴尬,甚至可能给自己找点小麻烦。在4S店同时联系两家或者两个销售,其实是很常见的需求,毕竟谁也不想错过了好deal或者好的服务嘛。但是,这里面有些门道需要捋一捋。

为什么会有同时联系两个销售的需求?

首先,咱们得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这么做。无非就是为了:

货比三家,争取最优价格: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买车这么大一笔开销,谁不想把钱花得最值?不同的销售、不同的店,在优惠政策、赠品、贷款方案上可能都有细微的差别。多问几家,心里踏实。
了解不同车型配置的差异: 有时候光看资料觉得差不多,但销售一讲解,可能发现某款车型的某个配置非常适合自己,而另一个销售可能没那么强调这一点。
体验销售服务和专业度: 除了价格,服务也很重要。你希望遇到一个专业、热情、不卑不亢的销售,能给你提供准确的信息和耐心的解答。多接触几个,自然就能比较出来。
考察现车情况和提车周期: 有时候你急着提车,或者对某个颜色的现车有要求,可能需要同时问几家了解库存情况。
获得更多赠品和附加价值: 除了车价本身,厂家或者经销商的活动、赠品(比如装饰、保养券、脚垫等)也是吸引人的地方。多谈几个,争取到更多的附加价值。

同时联系两个销售,到底有没有“问题”?

从你个人的角度来说,这完全没有问题。你是消费者,你有权利选择最适合你的商家和销售。这就像你去超市买东西,看到两家店里差不多牌子的商品,你自然会比较一下价格、保质期、促销活动,然后选择最划算的那个。同样的道理,买车也一样。

但这里面有一些“潜在的麻烦”或者说“需要注意的地方”:

1. 可能让你自己陷入混乱: 如果你同时和两个销售谈,特别是涉及到具体的车价、优惠、赠品的时候,信息很容易混淆。你可能记不清哪个销售说过什么,哪个价格是真的,哪个赠品是答应好的。最后发现自己被搞得晕头转向,甚至可能因为沟通不清而错失了原本不错的机会。
2. 销售可能会有所察觉,然后……
“被冷落”的销售会不高兴: 销售也是人,他们辛辛苦苦接待了你,花时间给你讲解,结果你转身就去了另一家,他们心里肯定会有想法。如果他们知道你还在和别人谈,可能会觉得你不太真诚,或者只是来“套信息”的。
销售之间的信息“互通”? 虽然说销售之间有竞争,但有时候他们也会有一些私下交流。如果被他们知道你在“两边倒”,可能会影响他们给你提供的“诚意”。比如,如果知道你还在和竞争对手谈,他可能就不会给出他能给到的最低价,而是留一手。
“价格战”的风险: 有时候你为了压价,会故意透露另一家的价格(比如“另一家给到XX价格了”)。这样做有一定风险。如果两个销售都报了很低的价格,可能最后的执行力度就不一定有那么强,或者在赠品上打折扣。而且,一旦被识破你是在“演戏”,销售的信任度会大大下降。
3. 你给人的印象: 虽然我们不应该被别人的看法绑架,但有时候给销售留下一个比较“硬核”、“有备而来”的印象,也许能让他们更认真地对待你。但如果处理不好,也可能显得你不够“专注”,不够“真诚”。

如何“安全”地同时联系两个销售?

如果你坚持要这么做,或者觉得这是最佳策略,那得掌握一些技巧:

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底线: 在去之前,自己心里先想清楚最看重的是什么(价格?服务?配置?提车时间?),以及自己能接受的最低价位、最高预算是多少。这样别人再怎么说,你心里都有个谱。
分散时间点,避免正面“交锋”: 尽量不要在同一天,甚至同一时间段去两家店。可以今天去一家,明天去另一家。这样每个销售都有“你来考察我的”的初步印象,而不是“你同时在考察所有人”。
保持信息记录: 准备一个小本子或者用手机记事本,详细记录下每次和哪个销售谈了什么,他们承诺了什么价格、什么赠品、什么提车时间。越详细越好,包括日期、时间、销售的名字和工号(如果方便的话)。
学会适时地“施压”和“保留底牌”: 如果你已经从一家店得到了一个比较不错的价格或方案,再去另一家的时候,可以适当地提及,但要注意方式。不要直接说“你们必须比他低多少”,而是说“我这边的预算大概是多少,或者我之前了解到XX的方案,不知道你们这边有没有更好的?”
如果真心看好某一家,就尽快确定: 如果你确实觉得某一家销售的服务、价格都让你满意,与其继续在另一家“磨”,不如趁热打铁,尽快和满意的那一家谈妥。这样也能让销售感到被尊重。
坦诚(适度)有时也有效: 有些时候,如果你遇到一个比较靠谱、比较专业的销售,你也可以适度坦诚地表示“我还在对比几家,想多了解一下”,但后面一定要加上“但你们这边XX方面我很满意”。这样他们会觉得你不是来捣乱的,而是认真的消费者。

总的来说:

从个人权益角度出发,同时联系两家甚至更多销售都是合理的。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也为了给自己争取到更好的结果,需要更聪明地去处理。核心在于信息管理和沟通策略。如果你觉得处理这些比较费心,或者不擅长,那么找一家让你觉得舒服、信任的销售,然后和她好好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买车不只是谈价格,也是一次体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的价格明显是有问题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