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无规律的作息方式对身体有危害吗?

回答
你说得对,那种“今天熬夜明天早起,睡前刷手机到凌晨,周末睡到中午”的日子,对咱们这身皮囊可不是什么好事。咱们身体里头,其实藏着一个精密的生物钟,它就像一个默默付出的管家,日复一日地调节着咱们的各种生理活动。

想象一下,这个管家每天都在辛勤工作,安排着消化系统什么时候该忙碌,什么时候该休息;安排着身体什么时候该分泌荷尔蒙来维持正常运转;安排着大脑什么时候该保持警觉,什么时候该进入修复模式。而当我们把这个作息搅得一团糟,就像把这位管家的工作计划彻底打乱一样。

首先,睡眠就是个大问题。规律的睡眠,不仅能让我们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还能清除掉白天积累的“垃圾”,巩固记忆。要是作息乱了,比如经常熬夜,大脑就没法好好休息,长期下来,你会发现注意力不集中了,记性也变差了,甚至情绪也会变得不稳定,容易烦躁或者低落。而且,睡眠不足还会影响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感觉自己好像更容易感冒或者生病了。

接着,消化系统也会跟着“罢工”。我们的肠胃,也是跟着昼夜节律来工作的。如果我们吃饭时间不规律,尤其是熬夜后还进食,肠胃的消化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胃胀、胃痛,长期下去还可能增加患胃病的风险。

还有,内分泌系统也逃不过这场“浩劫”。我们身体里的很多激素,比如生长激素、皮质醇等等,它们的释放都有特定的时间点。如果作息乱了,这些激素的分泌就会被打乱,这就会影响到身体的新陈代谢、能量平衡,甚至还会导致体重变化,比如更容易发胖,或者皮肤状态变差,长痘痘什么的。

更深层次地说,无规律的作息,还会让身体长期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就好比你总是在不该动的时候活动,身体就会一直处于戒备状态,这会消耗身体大量的能量,长期下来,身体的修复能力就会下降,更容易疲劳,感觉做什么都没精神。

所以说,哪怕你觉得自己年轻,扛得住,长期这样“折腾”身体,就像在透支健康一样,等到身体真的出现问题了,再去弥补,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保持一个相对规律的作息,虽然听起来有点“老生常谈”,但确实是对身体最实在的关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文禁止转载】

危害很大。

扰乱昼夜节律,最主要是松果体的分泌被严重干扰,松果体的分泌靠光感受来调节。虽然你认为你晚上开着灯,白天还能拉窗帘,但只要没到你自己都分不出白天和晚上的程度,松果体也不会混淆,你不可能白天一次都不开窗不出门,所以基本骗不了它。

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这些方面:

  • 内分泌紊乱。如@王秋秋 所说,常见的是连续熬夜或昼夜颠倒后,脸上长痘。还有脱发、月经不规则等都可能与此有关系。更长期的效应难以预见,因为你干扰的是一个顶层的系统啊。
  • 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熬夜对机体而言是一种应激状态,常熬夜者患应激性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概率都很高。
  • 免疫系统紊乱。免疫系统被成为“游动的脑”,深受神经体液的调节,免疫功能的问题可以说是上面两者的结果,也是对健康影响最显而易见的。长期熬夜出现口腔溃疡就是一个方面。换句话说,更容易得病。不仅仅是感染性的疾病,非感染性的疾病例如肿瘤的概率也会提高,因为免疫监视作用受到了抑制。
  • 高级神经系统的疲劳。昼夜节律的扰乱让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即便白天补足同样长时间甚至更长时间的睡眠,都比不上正常节律的效果,最明显的效应就是记忆力的下降。这个很多朋友都可以过来现身说法吧。
  • 其他。例如心血管系统,长期以后血压容易高,心功能储备降低,以及发生冠脉事件的概率都更高。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可能有人认为,自己长期熬夜、昼夜颠倒,为什么没感觉明显不适,是不是以上都是耸人听闻。这无疑是愚蠢的。

唯一的解释,就是你还年轻。就如同肝功能、心功能的储备一样,健康是有所储备的。健康的受损并不会立即出现明显的效应,只会在满足不了你的日常需求时才出现问题,比如以前你能3分20秒跑完一千米,现在根本跑不下来一千米了,但可能你一点都不会察觉,因为你日常也就是上上楼梯的运动量而已。但当你的心功能已经降低到上几层楼梯都气喘吁吁的地步时,已经非常晚了。

——————

因字数限制,只好在这里继续回复@负二:

“那你的意思就是Julius Axelrod的研究完全不靠谱咯,拜托,他可是靠这个成就拿了诺奖啊” 不清楚把老人家搬出来是个啥目的,我并没有否定交叉上核-室旁核-松果体这个轴的功能和作用啊。我说的是,只是眼罩的话没办法让一个人拥有与周围人完全不同的昼夜节律,还不引起其他变化。举个例子,北纬30度以北的居民季节性情绪失调普遍存在。原因很简单,生活不只有窗帘、眼罩和台灯。你如何让一个拥有起码的社会生活的人去模拟白天黑夜?“新的作息时间稳定下来”,想得过于简单了。如果坚信,倒可以一试。

“知觉这玩意要怎样用实验来判定”,不知有没有学过相关学科?

你贴的那本书,由于页码不全以及是二手研究,所以我去找了作者所引述的原文来看,例如引用最多的Fu, L的那篇 (1)。首先我需要更正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的确有研究表明个别与昼夜节律有关的基因与DNA损伤修复和肿瘤抑制有关系,之前没有阅读到。但我仍要指出你的答案的不妥之处:

1、基础研究不应如此解读。

-用动物实验推导人本来就是不可靠的,尤其是节律性的问题,人类本身就是节律性很特殊的物种,例如没有发情现象;

Period2与昼夜节律有关,Period2的突变与细胞异常分化有关,但并不能推导出如下结论:a、昼夜节律“仅”受Period2调控;b、Period2正常的话,改变生活方式的昼夜关系对肿瘤产生就不会有贡献。虽然你没有明说ab两点,但我想你暗示了这两个假设。

2、基础研究的结论不能够直接指导临床。

-曾经动物实验被作为最低级别的临床证据,低于专家意见两级,远低于高质量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证据级别。当代的观点里面,基础实验根本不能作为用来作为解决临床问题的依据,而只是提示一种可能,一种方向,拓展人们的认知。以此为依据进行十分肯定的建议具有误导性。

-建议别人去作基因测序也是很奇怪的。即便其Period2存在变异也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人完全可以是正常的。事实上目前基因诊断仅在遗传病筛查、靶向治疗的评估方面应用于临床,路还很远很远很远。真的不能想当然。

Anyway,这里说的这些,以至DNA,都足够离谱和离题,没必要继续争论,各自下去提高姿势水平。

(1) Fu, L., H. Pelicano, et al. (2002). "The circadian gene Period2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umor suppression and DNA damage response in vivo." Cell 111(1): 41-50.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