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点个人经验,我的观点是支持继续取消目前竞赛、体育特长生、科技竞赛获奖、思想政治品德突出、省级优秀学生加分的。至于剩下的民族、军属、华侨、烈士子女都是政治意味浓厚的,感觉主要则应该是民族争议比较大,政策应该加以改进。
先说竞赛加分。
虽然现在省一不能加分,但是进入省队去参加国赛,各个高校还可以对不同水平的同学一定的降分,这样看起来似乎更加公平。
因为首先当初像生物这种略水的学科省一就能加十分显然不公平,甚至很多拿了生物省一的保送浙大问题也不大,比较荒谬。现在好了,从高校的角度来看,在国赛筛人,不同学科的待遇就不会强行一样。此外,有些地方竞赛舞弊(不点名了),省一是可以买到的,如果统一加分就无法甄别,但这种人去了国赛就原形毕露了。至于一些竞赛比较强也比较公正的省,其实高校也是可以通过自招等方式进行鼓励的。
再说国家二级运动员。
这个在本科我都见过不少舞弊例子,西南地区似乎比较严重。比如足球特长生踢球还不如路人,还比如无线电、航模二级运动员什么的,比较扯淡,好在我见过的他们本身分数也是能上线的,但当然还有很多没见过的。我想说的是,本来体育那条路恐怕比教育还黑,可想而知这些非重点项目的教练和从业人员都是靠什么赚钱的。
至于那些热门项目的体育特长生,我看现在也没受到影响,可以去高校参加测试,如果确实水平好,是能看出来的。至于浑水摸鱼之辈就没法再安心拿加分了。
接着是科技、省三好和思想政治这个。
最后那个我没怎么听过,但是从名字上讲就已经很扯淡很主观了。省三好则让我又再次想起了夏洛特烦恼里靠着《我的区长父亲》获奖的袁华同学。这两个的共同点就是灰色空间太大,取消加分同学们肯定是拍手称快。至于科技奖,基本上不也是拼爹么?就中国目前高中生这创造力,绝大多数那发明都是父母做的,要不就是买的,没什么意思。
再说说题目里提到的剩下四项。
首先,这里面军属、华侨、烈士子女都属于操作性价比偏低的,不足为惧。军属似乎并不能高考加分,又或者只能再报军校时才能加分,至少我当年已是如此,本身就影响不大。至于华侨这项,一般华侨子女搞个外籍很容易,他们本身都可以参加高校的留学生考试,那个更简单,如果真要靠高考加个10分上大学我还反而觉得是个公平体现。而烈士子女这一项我觉得没什么问题,谁也不会为了加分专门搞个这个名额,毕竟父母健在一眼就看穿。似乎没有人专门舞弊这两项的,而我认为这两项加分将来取缔与否区别不大,目前看也无太大影响。
题目里说到民族这一点,向来是众说纷纭了。由于国家少民政策大方向不会变,我更希望的景象是,在该少数民族的主要聚集区,包括但不限于自治区、自治州的少数民族可以适当加分但不可太多,有利于提高受教育水平。而且由于这些地区本身经济水平也不好,也算是某种程度的补偿。至于非聚集区基本都汉化了,就绝不要有什么加分了。
知乎上对此政策不满主要是一个是民族舞弊的现象,还有一个就是对绿教的不满。后者就不是教育方面的问题,也不应该由高考去解决。前者我相信限定地区之后,会一定程度解决。因为这种自治区、自治州本来人口就偏少,比例不会很大。同时应该建立举报制度。
最后说说题目里提到的出身不平等和其他问题。
首先,原本这种加分应该有其本身目的。其次,你应该想到如果让你换,你会换么?比如军属和烈士子女,一个父亲或母亲经常见不到,一个直接就不在了。至于少民其实如果实在自治州、自治区的话,普遍经济条件是远低于汉人的,让你换你也不一定换,从这点来说,不能到了高考就觉得他们占了便宜。当然要是正常已经汉化严重以及户口舞弊的那种,基本上确实是占了便宜了。
华侨当初应该是为了吸引投资?目前看已经不需要了。关于这点,更重要的还是解决留学生考试的低标准的问题。
至于边远地区的汉人可不可以加分,当然目前是可以的,比如偏远山区是可以加分的。这些都是极度穷的地方,所以如果你没听过周围这些人那也很正常,因为还不够穷。这种地方就算是县城教育还是很差,最简单说平均英语分数就已经比那点加分还低的多了。之前可能会有东部发达省份高考移民至西部偏远地区的现象,近年来问题有所解决。
最后的最后
目前俩看,至少竞赛舞弊、二级运动员省三好舞弊这些我们明面上能看到的很多东西已经有所取缔和改观,我是拍手称快的。
我始终觉得这种教育公平是个抓大放小的问题,动态平衡的问题。因为很难全部解决,也走有人各种问题不断涌现,所以精力应该聚焦于目前木桶最短的那一块。比如,当竞赛舞弊、二级运动员舞弊部分解决了之后,就应该想想其他的加分问题的不公平情况是否会比高考本身舞弊的现象严重?
我感觉可能把某些地方(就不点名了)的高考舞弊好好治理,比剩下的事情要重要得多。
一个是锦上添花,另一个是雪中送炭。
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突出事迹者、奥赛获奖者、科技类竞赛获奖者及两项体育特长生,即便这六项能真正反映能力但却并不是能力本身,而是能力带来的荣誉、头衔。
这些考场外的能力本身即便没有头衔也是增益。
首先,如果能力是真实的,那么它必然会反映在综合分数或者录取条件上。其次,这些荣誉也能在择校、师资、关注度等等方面为学习或者甚至以后的前途带来收益。所以,若再就荣誉本身给予奖励,就属于锦上添花。
相对的,华侨、民族、军属、烈士子女,如果没有制度性特殊关照从大概率上讲都是debuff,减益。(不接受特殊事例的反驳)因此,加分属于雪中送炭。如果说华侨、民族的身份有可能被钻空子,那么前六项的漏洞无疑更大。
这就跟氪金游戏与lol、dota在用人民币购买道具上的区别一样。
氪金游戏里越贵的皮肤、装备越好看而且属性加成越高,而且不受时间限制只看你有多少钱,结果就造就了收割普通玩家的人民币玩家。
lol、dota里漂亮的皮肤、特效只意味着视觉的华丽而不能再一场限定时间的竞技中影响比赛结果。即便一身白板也能打出漂亮的对局——即场外因素干扰被降到最低。
此外,对于游戏运营商而言,如果要保持游戏的可玩性与参与度,那么做好游戏的平衡是极其重要的。通常的做法就是削弱属性过强或者打法变态的英雄,增强冷门弱势的英雄,即便每一次平衡都会引起部分玩家的不满。
绝大部分人没有选择自己人生中英雄角色与基本属性的条件,现实中的游戏运营商可以失败、破产,而对于高考这个竞技场而言失衡的代价是社会无法承受之重。
嫉妒烈士子女的话你也去死个爹妈看看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