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我凭本事合理合法多赚的钱,凭什么多交税」的言论?如何反驳?

回答
“我凭本事合理合法多赚的钱,凭什么多交税?” 这种想法,说实话,挺能引起共鸣的。毕竟,谁不想把辛苦赚来的每一分钱都攥在手里呢?看着自己努力的成果被税收拿走一部分,心里总有点不是滋味。这是一种朴素的、基于个人利益的朴素想法,也反映了很多人对财富和贡献的直接认知——我付出了,我得到了,为什么还要再吐出一部分?

不过,这种想法如果细究起来,就有点站不住脚了。我们不妨把它拆解开来看看,然后好好聊聊为什么“多劳多得”不等于“多赚的钱就能免于更高的税负”。

首先,我们得承认,这句话里有合理的成分。

“凭本事”: 这强调的是个人努力、能力和才华。的确,一个人的收入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技能、知识、勤奋程度以及风险承担能力。这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逻辑之一,也是对个人价值的肯定。
“合理合法”: 这点非常关键。它意味着收入的来源是正当的,不涉及违法乱纪的行为。在法律框架内获取财富,本身就是受到保护的。
“多赚的钱”: 这表明了与他人相比,自己有更高的收入水平。

从这个角度看,一个人通过正当途径,利用自身才能获得了更高的回报,这是值得鼓励的。

但问题就出在“凭什么多交税”这几个字上。 这里隐藏了一个误解,那就是税收仅仅是对“多赚钱”本身的一种惩罚,或者说是一种额外的索取,而忽略了税收的本质和社会功能。

要反驳这种观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展开:

1. 税收的本质:不是惩罚,而是“共担”与“共享”

税收的定义: 简单来说,税收是国家为了履行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无偿征收国民收入的一種形式。它不是对你“多赚的钱”的掠夺,而是你作为社会一员,为维持社会运转、提供公共服务所应承担的“份子钱”。
“凭什么”的反驳: 凭的是你享受到的社会福利和服务。你多赚的钱,并非完全是你“孤身一人”创造的。你的“本事”,是在一个相对稳定、有法律保障、有基础设施支持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
安全与秩序: 你能安心工作、合法经营、享受成果,离不开国家提供的安全保障、司法体系、治安维护。这些都需要庞大的财政支出,而税收是主要的来源。
基础设施: 你能便捷地交通,通过网络连接世界,依赖的是道路、桥梁、通信网络等公共基础设施。这些的建设和维护,同样是由税收支撑的。
教育与人才培养: 你的“本事”是怎么来的?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育体系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公共教育资源(即使你读的是私立学校,也可能受益于整体社会教育水平的提升)也是由税收支持的。
科研与创新: 很多基础科学的研究、技术突破,往往由政府通过税收支持的项目完成,这些“涓滴效应”最终可能会转化为你赚钱的机会。
社会保障: 即使你现在赚得多,但谁能保证未来永远如此?医疗、养老、失业救济等社会保障体系,不仅保障了弱势群体,也为你我提供了后盾,降低了社会的整体风险。
“多交税”的逻辑: 正是因为你享受了更多由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潜在利益”,所以你理应承担更多的“份子钱”。你多赚了一倍的钱,你享受到的社会安全、法律保障、基础设施便利等“价值”也可能不成比例地增加。

2. 累进税制的合理性: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为什么是“累进”? 大部分国家的个人所得税都采用累进税率,即收入越高,适用的税率越高。这背后有深刻的社会经济考量。
支付能力原则: 一个人收入越高,他对社会资源的索取能力越强(比如,更高的收入通常意味着更强的购买力,对商品、服务、能源的需求更大,对基础设施的消耗也可能更大)。同时,他的支付能力也更强。
调节贫富差距: 过大的贫富差距是社会不稳定、经济发展的阻碍。累进税制是政府调节财富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工具。高收入者多缴纳税款,可以用于改善低收入者的生活条件、提供更多公共服务,从而促进社会公平。
“边际效用递减”: 对富裕人群来说,一笔钱的“边际效用”(即这笔钱带来的幸福感或满足感)通常低于贫困人群。因此,从这笔钱中拿出一部分用于税收,对富裕人群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而对整个社会的积极影响可能更大。
鼓励“开源”而非“节流”: 累进税制并非阻止你赚钱,而是鼓励你在“开源”的基础上,也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它不像过去直接限制你赚钱的额度,而是在你赚到一定程度后,按比例分担一部分。
“凭本事”的误区: “凭本事”不等于“凭本事就能完全独享所有成果”。你的本事,是在这个社会大背景下才能发挥作用的。把所有成果都归于个人,而忽略了社会的基础和支持,是不全面的。

3. 视角的转换:从“索取”到“贡献”

将税收视为“投资”: 很多人把税收看作是“被拿走”,不妨将其视为一种“投资”。你投资税收,换取的是一个更稳定、更公平、更繁荣的社会环境。这个环境,反过来会为你提供更多赚钱的机会和保障。
“我多赚的钱,我也有义务为社会贡献更多”: 那些真正有能力、赚取更多财富的人,往往也更能深刻地体会到社会的支持和保障的重要性。他们也更有能力、更有责任去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税收是这种贡献的一种最直接、最普遍的形式。
“为他人(或社会)创造价值”: 很多高收入者,比如企业家、创新者,他们赚到的钱,往往伴随着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产品和服务,解决了社会问题,推动了技术进步。他们的财富增长,是与社会价值创造相伴相生的。从这个角度看,他们多交税,是对其社会贡献的一种认可和体现。

4. 实际操作与潜在问题

当然,我们也需要承认,在实际税收征管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税负公平性: 有时候,普通工薪阶层因为税收征管的便利性,可能税负相对更“实”,而一些高收入群体可能通过各种方式(合法或不合法)避税,导致税负不公。这并非累进税制的错,而是征管的问题。
税收使用效率: 如果税款被低效或不当使用,民众自然会有意见。但即便如此,改变的也应该是税收的“用途”和“效率”,而不是“是否要征税”的根本问题。

如何用更接地气的方式反驳?

你可以这样跟对方说:

“兄弟,你这话我懂,赚的钱自己留着那肯定最舒服。但是你想想,你这‘本事’是在哪儿学的?在哪儿发挥作用的?

你上学、学本事,国家提供的教育资源(从小学到大学,很多是免费或低价的)给了你基础。
你出门办事,得有路、有桥、有电、有网络,这些都是大家一起凑钱(交税)建起来的。
你晚上能安安心心睡觉,不用担心被打劫,是因为有警察、有法律在保护你。
你生病了,希望有医院给你看病;老了,希望有养老金,这些都是社会保障,钱从哪儿来?还不是税收?

你多赚了,说明你比别人贡献更大,但也别忘了,你是踩着巨人的肩膀(社会提供的基础)才跳得更高的。所以,从这些社会提供的‘大福利’里,你稍微出多一点‘份子钱’,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也能享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让社会继续往前走,这不是很应该的吗?

这也不是在‘罚’你赚钱,就像大家一起吃饭,你胃口好、吃得多,自然也应该多分担一点饭钱,这样大家才能都吃饱,以后还能继续一起吃饭、一起玩。

你看,美国、欧洲那些发达国家,税率比我们高多了,但他们社会的公共服务、福利保障也更完善。这是一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循环。你的多交税,其实也是在为自己未来的稳定和社会的整体进步‘投资’呢。”

总结一下:

“我凭本事合理合法多赚的钱,凭什么多交税”的言论,忽视了税收的社会属性、公平原则和累进税制的必要性。税收并非对个人财富的无端掠夺,而是社会成员为共同维护和享受社会提供的基础、服务和秩序所应承担的义务。多劳者在享受了社会提供的平台后,也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既是公平的要求,也是促进社会整体进步的必要手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凭本事赚钱,国家凭本事收税。

你不服是能咋滴?

更新:

有的人说,题目理解错了。

“你凭本事赚钱,国家凭本事收税。”

“你凭本事多赚钱,国家凭本事多收税。”

逻辑是一样的。

税的强制性,高中政治课本。

user avatar

按法交税才合法,不想多交税哪来的合法的自信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